洗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7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机,利用形成于配置在洗涤槽内的下部的搅拌翼的背面 的背面叶片的泵作用使清洗水上升并能够将该上升了的清洗水从上部向洗涤槽内侧排出。
背景技术
以往,就具有上表面开放的有底筒状的洗涤槽并旋转驱动设置在该洗涤槽内的 下部的搅拌翼(pulsator)而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构成的洗涤机而言,已知构成如下的一 种洗涤机,即在所述搅拌翼的背面侧的空间部与该搅拌翼一体地设置起到泵作用的背面叶 片,并且形成从所述空间部(作为泵室发挥作用)向洗涤槽的上方延伸的循环水路,从该循 环水路的上部朝向洗涤槽的内方设有横向较长的缝隙状开口部(排出口)(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这样,在基于搅拌翼的旋转驱动的洗涤运行中,反复进行利用同时旋转驱动的背 面叶片的泵作用使清洗水从泵室经循环水路上升、并以喷水状态从其上部的开口部向洗涤 槽内排出这一循环。与该清洗水的循环作用一并来自循环水路的上部的排出水,通过使清 洗水落到容易在槽内的清洗水水面上上浮并露出的洗涤物上,从而谋求洗涤性能的提高。专利文献1 特开2001-347095号公报在上述构成中,优选,来自循环水路上部的排出水扩散成水膜状而处于喷水状态, 能够落到较多洗涤物上,另外,不管洗涤物的位置怎样都能无遗漏地落下清洗水。因此,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洗涤槽(兼作脱水槽使用)上部的平 衡器的底面设有凹状部,经循环水路上升而来的水由该凹状部接收而扩散为扇形而得到喷 水状态。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平衡器成为特有的构成,所以不具有与清洗容量等不同的 其它的洗涤机的平衡器的互换性等,不够高效,组装作业也繁杂。另外,为了在与洗涤槽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所以配置有水路罩,但作为形 成在该水路罩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的排出口,将缝隙状开口部的横向长度设得尽可能地大, 使排出水成为能够朝向洗涤槽内方(槽内方)落到宽广范围内的水膜状。但是,水路罩的大小是有限度的,例如使水路罩整体较大地向槽内方突出而配置、 或者使表面积变大,都会成为洗涤物的旋转动作(通常称为搅衣服)和水流的流动的阻碍, 会妨碍该洗涤物的旋转动作,该旋转动作的妨碍会对清洗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实际情况是,在实用化时,对所述排出口的大小和形状都会有限制,不能够 容易地应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机,该洗涤机能够使排 出水相对于洗涤物作为大幅扩散开的扇形的水膜而落下、且减轻阻碍洗涤物的旋转动作即 搅衣物的程度、能够期待清洗性能的提高。[0012]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主体内的有 底筒状的洗涤槽;能够旋转地配设在该洗涤槽内的下部的搅拌翼;形成于该搅拌翼的背面 的背面叶片;形成于所述洗涤槽内的底部并收置所述背面叶片的泵室;和从该泵室起沿着 所述洗涤槽槽壁向上部延伸并在与所述洗涤槽槽壁内表面之间 形成循环水路的水路罩,在所述水路罩的上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洗涤槽内方鼓出的鼓出部,在该鼓出部形 成有横向较长的缝隙状的排出口。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洗涤机,其中,因为排出口设置在鼓出部,所以 能够较大地形成为横向较长的缝隙状,能够得到沿横向方向大幅扩散的扇形的水膜。因此, 排出水能够朝向水槽内方落在宽广的范围内。另外,鼓出部设置于水路罩的上部,所以减少 了阻碍搅衣物的可能性,能够期待清洗性能的提高。

图1是放大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用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机而示的 脱水兼洗涤槽的要部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概略地表示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机的整体构成的剖切了要部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切而示的横剖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B-B线剖切而示的横剖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大表示循环水路的要部的纵剖侧视 图。图6是例示与清洗水流的强度“强”、“弱”运行相对应的由搅拌翼实现的多个(a、 b、c、d)的旋转控制方式(pattern)的图。图7是例示与“强”、“弱”运行相对应的排出水的落下区域的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 的俯视图。图8是描绘与“强”、“弱”运行相对应的排出水的排出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主体6水槽8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洗涤槽)9搅拌翼 18背面叶片19、30循环水路20、31水路罩 21扁平部 22泵室26、33第一排出口(排出口) 27、28第二、第三排出口(排出口) 29、32 鼓出部 32a倾斜面部 34肋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将本实用新型的洗涤机用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机而示的 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图2是概略地表示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机的整体构成的剖切 了要部的侧视图,形成洗涤机的外部轮廓的主体1包括大致矩形箱状的外箱2和覆盖其上 表面的顶盖3,在顶盖3处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开关洗涤物投入口 4的两折的盖5。在该主体1内部,由弹性支持机构7弹性地支持上表面开放的能够贮水的有底筒 状的水槽6,在该水槽6的内部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同样的有底筒状的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在该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内的下部、即内下部,能够旋转地配设有洗涤用(包括 漂洗)的搅拌翼9,另外,在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周壁部形成有多个脱水用的通孔10, 而且在上端部具备例如封入有液体(没有图示)的平衡器11。在上述水槽6的外底面侧,配设有具备洗涤和脱水用的电动机和进行动力的传递 转换的离合机构等而构成的驱动部12,通过该驱动部12在洗涤运行时仅使搅拌翼9旋转, 在脱水运行时使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和搅拌翼9 一起旋转。另外,在水槽6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 13,在该排水口 13连接有电动式的排水阀 14,在排水阀14连接有排水软管15,该排水软管15导出到洗涤机外部。在上述排出口 13连通有防气阀(air trap) 16,对该防气阀16经由空气管等连接 有压力式的水位传感器(没有图示),从而能够检测槽内的水位。此外,在水槽6的上部具 有以连通于洗涤机外部的方式形成的溢水路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沿着上述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侧壁在上下方 向上延伸的循环水路19。详细情况后述,配置有在其与洗涤槽8的内壁(槽内壁)之间形 成水路的水路罩20,水路罩20的下端部连通于形成在搅拌翼9和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内 的底部之间的内下部。构成为,在该内下部,具体而言在搅拌翼9的背面侧一体地形成有起 到泵作用的背面叶片18,背面叶片18被收置在形成于槽内底部的空间部即泵室22中,该泵 室22连通于上述循环水路19。另外,在图2中,在上述顶盖3的前方部位(图示左侧)设置有操作面板23,作为 各种操作键,以电源“通电/断电”用的操作键、运行“模式(course) ”选择用的操作键、“开 始/暂停”用的操作键为首,与没有图示的显示部一并配设有用于设定具体的运行条件等的 操作键等。在该操作面板23的内部,具有例如由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所谓PC板单元构成 的控制装置24,作为基于预先存储的程序等自动地控制洗涤运行和脱水运行等的步骤的控 制机构发挥作用。接下来,基于图1、图3以及图4,对于上述循环水路19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其 中,图1是放大表示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要部的纵剖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 线剖切而示的横剖剖视图,以及图4同样是沿着图1中的B-B线剖切而示的横剖剖视图。首先,在图1中,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形成为尤其耐受离心脱水作用的牢固的 结构,例如省略了详细说明,但考虑到牢固且质量轻以及组装加工性等,可在适当部位使用 金属板、塑料、金属厚板等的材料而构成。沿这样的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内壁面(槽内壁面)的上下方向形成循环水路 19,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槽内壁面原本的形状,通过覆盖其内表面侧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弧 状(参照图3、图4)的水路罩20,形成以内部为空间的循环水路19。该水路罩20,其下端 部与上述泵室22连通,并沿着槽内壁向上部延伸并在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内壁面之 间形成有空间。因为将该空间作为水路,所以尤其如图3所示,在水路罩20和槽内壁面的接合部 分夹着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密封件25,形成了水密封结构。另外,构成循环水路19的 槽壁成为没有小孔10的无孔壁部分,由此能够良好地维持循环水路19中的通水性能。另夕卜,如图1所示,在水路罩20处,在上下方向上阶梯式(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3级)地形 成有多个排出口 26、27、28。S卩,这些排出口 26、27、28的具体构成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位于最上级的第一排 出口 26、位于第二级的第二排出口 27和位于最下级的第三排出口 28构成。这些排出口 26至28,都形成为横向尺寸较长的缝隙状,其中的第二排出口 27,根 据图4所示的剖视图可知,作为水路罩20的比较扁平的呈大致同一曲率的圆弧状的扁平部 21而形成,并且朝向与其正交的槽内方向(水平方向)开口。因此,开口为平缓的圆弧形状、且循环水路19的横截面形状与越往里越窄的通路 相对应,该方式即使是在最下级的第三排出口 28也是实质上同样的方式。相对于此,最上级的第一排出口 26形成为与上述排出口 27、28同样的横向尺寸较 长的缝隙状并且指向槽内方的水平方向(横向方向)而开口,但设有第一排出口 26的水路 罩20的形状,形成为朝向作为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旋转中心侧的槽内方鼓出的鼓出部 29,且在其最突出端部形成有第一排出口 26。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鼓出部29,其横截面形状 如图3所示,另外其纵剖面形状如图1所示,都呈整体稍稍变形的圆弧状(当然也可以是平 滑的圆弧状),该鼓出部29向槽内方大幅突出,其结果是,形成了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 的内壁面之间的越往里越宽的空间部。例如,在图3中,作为鼓出部29的外周部的左右方向的圆弧形状,大致分为中央部 和左右侧部这三个部分,其圆弧形状都是平缓的,左右侧部的各圆弧形状形成为同样的曲率。其中的中央部位,相比两侧部位在左右方向上以较大的宽度面向槽内方,并且与 该部位的圆弧状的切线相正交的直线、即所谓法线(图中,由实线箭头表示)指向槽内方。因此,该第一排出口 26的位于中央部位的开口部位向水平方向开口,详情将在后 面的作用说明中论述,作为循环水的排出方向,如果总括来说,则朝向图3所示的白色空心 箭头C方向即槽内方的中心侧注入。相对于此,第一排出口 26的位于左右侧部的各开口部位的法线方向(实线箭头), 指向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内的周方向(槽内周方向),因此作为循环水的排出方向,以图 3中所示的各白色空心箭头D1、D2方向的周方向为主体注入。当然,沿这些箭头C、Dl、D2方向注入的排出水,从一个第一排出口 26呈在水平方 向上连续的水膜状,也就是说宽度范围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较大地扩展为扇形并向槽 内方注入。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形成于水路罩20的扁平部21的第二排出口 27,形成为圆 弧形状平缓的部位,所以相对于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与圆弧状的切线正交的直线、即法线 方向,从排出口 27排出的水的方向(白色空心箭头El至E5的方向)是与法线方向大致相 同的方向。另外,考虑了多种将水路罩20安装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安装机构,例如利 用水路罩20是塑料制的这一点,在多个部位一体地设有没有图示的钩状的钩挂部,将其挂 在设置于槽壁的孔部后,对一体地设置于水路罩20的螺纹基座(screw boss)部夹着槽壁 而进行螺纹接合止动,从而能够安装并固定,采用这样的固定机构能够减少螺纹接合止动 的部位数量。[0053]接下来,对于上述构成的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机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洗涤衣类等的洗涤物(没有图示)时,众所周知的,被从操作面板23输入了运 行模式和/或条件等的操作条件的控制装置24,驱动控制没有图示的供水机构和驱动部12 等,自动地执行洗涤步骤、漂洗步骤以及脱水步骤。下面,对于执行能够清洗洗涤机的额定容量即最多的洗涤物的量的标准模式运行 的情况进行描述。另外,对于洗涤步骤以外的漂洗步骤和脱水步骤,只进行概述。此时,如图1所示,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水位也被设定为最高水位S,供水直到 水位高于第二排出口 27,只有第一排出口 26位于槽内空间。通电驱动电动机等的驱动部12,对搅拌翼9传递动力,使其旋转,开始洗涤运行。 在标准模式运行中,由搅拌翼9所产生的水流被设定为预定的强水流。通过搅拌翼9的 旋转,来搅拌洗涤物和清洗水,使洗涤物一边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一边在上下方向上也旋转 (称为翻转动作),通过使得洗涤物不会在槽内停滞而是旋转(搅动),因而不会有洗涤不均 并能够得到预期的清洗效果。同时,基于背面叶片18的旋转产生泵作用,将清洗水从搅拌翼9的周围吸入背侧 的泵室22内,并送出到处于与泵室22相连通的状态的循环水路19。在循环水路19中上升了的清洗水,到达形成于水路罩20的上端部的鼓出部29, 从唯一的面向槽内空间的第一排出口 26强劲排出。被排出的水,从利用跨鼓出部29的较 广角度的较大宽度的表面而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为横向尺寸较长的缝隙状的排出口 26被排 出,并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成为范围到达靠近左右的各个槽内周壁的圆周方向的较宽 范围的水膜、即所谓扇形的水膜,以遍及较宽范围的喷水的形式排出。详细而言,在清洗水被从第一排出口 26排出时,基于实线箭头所示的法线方向, 在左右的圆周方向上沿着白色空心箭头D1、D2所示的方向排出,在其间的中央部位处,指 向槽内方地沿着白色空心箭头C所示的方向排出。当然,即将排出时的多个实线箭头所示的法线方向的水的水流,变为在左右方向 上连续的水膜状态而被排出,整体来看形成呈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宽度范围那样的较宽的 扇形的水膜。这样一来,在洗涤运行中反复执行兼用作脱水的洗涤槽8内的清洗水被从搅拌 翼9的周围吸入泵室22内、并在循环水路19中上升而从第一排出口 26被排出到槽内这样 的循环。但是,在洗涤步骤中,尤其是在运行初期,洗涤物容易上浮到水面。这样的现象是 由于,在洗涤物中还没有充分浸透清洗水并且在衣物等洗涤物的重叠部分中仍有空气的状 态下开始洗涤运行,所以洗涤物因空气而变为鼓胀状态,导致洗涤物的一部分上浮,并变为 在水面上露出的状态。因此,如果就这样直接进行洗涤运行的话,则当然没有浸没在水中的洗涤物如上 述在水中的旋转(搅动)不足,也没有直接与清洗水流接触,所以就不能期待良好的清洗效
^ ο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背面叶片18伴随着搅拌翼9的旋转而旋转,从而 通过泵作用将泵室22内的水扬起使其在循环水路19中上升。接着,上升而至的水,被从形成于与清洗水位即最高水位相比位于上部的鼓出部29的第一排出口 26朝向槽内方沿水平方向排出,被排出的水,如图3所示以较大地扩展为 扇形的水膜状,以喷水状态注入落到槽内的宽广范围的水面上。此时,鼓出部29 的贮水容量大,所以即使第一排出口 26形成为较大的横向尺寸较 长的形状,也能够顺畅地排出排出水。因此,即使在洗涤物的一部分上浮而在水面上露出的 状态下,也能够从其露出的部分(洗涤物)的上方充分地降下排出水。其结果,促进了清洗水对浮游状态的洗涤物的润湿作用,并且起到了下压将要上 浮的洗涤物的作用,并且直接从上方接收排出水,也会促进清洗作用。而且,接收该排出水, 使得蓄积在洗涤物内的空气容易排出,而且也使洗涤物的浮游部分能容易地没入水中。因此,能积极执行水中的洗涤物的水平方向的旋转动作和上下方向的翻转动作等 的所谓搅动良好的搅拌动作。此时,鼓出部29相比清洗水位位于上方,不会妨碍搅拌水流 和洗涤物的旋转作用。当然,不限定于洗涤运行初期,也常常会有接受了搅拌动作的洗涤物被托到水面 上而达到其一部分露出的状态的情况,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来自第一排出口 26的 排出水的推压作用,也能够下压将要向上部上浮的洗涤物,能一直发挥高效的清洗作用。此外,具有上浮倾向的洗涤物,承受由于循环水流在槽内从搅拌翼9的周围吸引 水而产生的水流和/或在槽内的上部从第一排出口 26排出的水的水势(冲击)等。由于该水流和/或冲击等,对洗涤物起到容易将其拉入下方等的作用,增强所谓 洗涤物的上下翻转动作,提高清洗性能。如果按预定时间执行了该洗涤步骤,则进入漂洗步骤,通过与上述洗涤运行相同 的运行模式洗掉洗涤剂。当然,利用由背面叶片18实现的泵作用,对于容易浮游的洗涤物, 从上方以喷水状态落下排出水而促进漂洗作用。接下来,进入脱水步骤,在这里进行基于驱动部12实现的动力传递的转换,使兼 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沿一个方向高速旋转。洗涤物所含的水分,由于受到离心作用而被脱 水,被从多个通孔10排出至水槽6侧,并经由排水软管15等被排出至洗涤机外部。该脱水 步骤执行了预定时间后,控制装置24进行使驱动部12停止等的使标准模式中的所有运行 结束的控制。另外,在图4中,用白色空心箭头El至E5表示来自形成于水路罩20的扁平部21 的第二排出口 27的水的排出方向。从该第二排出口 27 (第三排出口 28也一样)排出水并 进行利用时,在例如洗涤物少量而且清洗水也少量的情况等利用,这里下面简单对其进行 说明。该第二排出口 27,如上所述为了形成扁平的循环水路19,而形成为向内方的圆弧 状的突出量少的扁平部21,但该扁平的水路构成,除上端部的鼓出部29外,直到下部的泵 室22为止都是大致一样的方式。这是因为处于与洗涤运行中的洗涤物的移动和/或水流相交叉的位置,所以形成 为扁平的循环水路19,使得不会成为所谓搅动等的障碍,也使得因冲击产生的阻力不会变大。因此,来自图4所示的第二排出口 27的水的排出状态,是沿着该圆弧状的曲率、按 作为法线方向的实线箭头以及白色空心箭头El至E5所示的方向排出。但是,因为排出口 27形成于扁平的圆弧状部位,所以各白色空心箭头El至E5所示的方向相互稍稍移位,导致横向方向的开口范围变窄因此,整体而言朝向大致槽内方的中心侧而直线状地排出的情况是主体,其左右 方向的排出范围(角度)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成为不及上述第一排出口 26(参照图3)那 样的扇形的幅度较窄的水膜而被排出。另外,在图1中,清洗水位于最高水位S时的排出水,从第一排出口 26排出,有效 地发挥作用,此时从位于水中的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也产生朝向槽内方的排出水流,促 进了清洗水的循环作用也有利于清洗作用。另外,第一、第二排出口 26、27朝向槽内空间,作为排出口有效地发挥作用时(此 时的水位处于第三排出口 28的上方),来自鼓出部29 (第一排出口 26)的排出水扩散为 扇形并到达远处,另一方面,来自扁平部21(第二排出口 27)的排出水以比第一排出口 26 的宽度窄的水膜且在槽壁附近侧落下,能够期待对槽内方实现不均较小的排出水的落下效
^ ο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起到下面的效果。形成利用搅拌翼9的背面叶片18的泵作用使清洗水循环的循环水路19,使清洗水 从循环水路19的上部向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内方排出。该第一排出口 26,设置于形成 在形成循环水路19的水路罩20的上部的鼓出部29,如图3所示,能够利用跨鼓出部29的 较大角度的宽度较大的表面将横向尺寸较大的缝隙状的第一排出口 26形成得较大,其结 果是,能够遍及槽内方的宽广范围排出大幅扩展的扇形的水膜。由此,对于在洗涤运行中上浮起来的洗涤物,不管其位置怎样,都能够有效地降下 水,另外,尤其是在洗涤运行初期,积存有空气的洗涤物容易上浮到水面上并变为露出的状 态,但通过向该露出的部分(洗涤物)落下清洗水,不仅能促进湿润而且也能期待其发挥将 露出部分压回水中的作用。此外,洗涤物,在清洗水中被有效地搅拌,且也促进由循环水流实现的洗涤物的上 下翻转动作、即,使得所谓搅动变得良好,并且也增加了落下的水的冲击作用,能够期待有 效的清洗性能的提高。另外,循环水路19的上部的鼓出部29,通常相比清洗水位位于上方,所以能够防 止变为洗涤物的移动和水流的障碍,使搅动良好。相对于此,除鼓出部29外的主要位于清 洗水中的占循环水路19的大部分的扁平部21,如图4的剖面图所示,形成为向水路罩20的 内方的突出量(圆弧状部分)小的扁平构成,尤其是能够减轻成为洗涤物向兼用于脱水的 洗涤槽8的周方向的移动和水流的妨碍的情况,从这一点来看也有利于清洗性能。另外,循 环水路19,不与平衡器11等其他的构成部件共用,而能够由水路罩20构成,所以也不会产 生与其他不同的机种的互换性等问题。(第二实施方式)图5至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同 样的部分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对于不同的部分详细说明。其中,图5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循环水路30中的要部的纵剖侧视图,图6(a) 至(d)是例示与清洗作用的强度“强”、“弱”运行相对应的利用搅拌翼9实现的多个旋转控 制方式的图,图7是例示了与“强”、“弱”运行相对应的排出水的落下区域的兼用于脱水的 洗涤槽的俯视图,以及图8是表示与“强”、“弱”运行相对应的排出水的排出状态的图。[0090]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除了循环水路30的构成不同外为实质相同 的构成,对于循环水路30的特征,参照图5进行论述。该循环水路30,也覆盖水路罩31,形成在其与槽内壁面之间具有空间部的循环水 路30等,其形状实质上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一样,该水路罩31具有相比清洗水的最高水位 S位于上方并向槽内方突出为圆弧状的鼓出部32。但是,具体而言在以下方面不同。 首先,在水路罩31中,在其最上级设有第一排出口 33,相比该第一排出口 33在下 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这里,设有第一排出口 33的所述鼓出部32,如图5所示,向槽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的 大致中央部位最为突出,其上下部形成为平缓地向图示右方退避的圆弧状部分。因此,鼓出部32的上部侧相对于槽内方指向斜上方并面向槽内方,呈所谓具有相 对于竖直线向后方倾斜的倾斜角度β的倾斜面状,在该倾斜面部32a形成有所述第一排出 Π 33。但是,以与倾斜面部32a正交的方式开口而设置的排出口 33,呈指向斜上方的形 态,并形成在图5中所示的相对于水平线呈仰角θ的向上位置,并且该仰角θ与倾斜角度 β相等(θ = β ),由倾斜角度β决定。而且,仅在排出口 33的向斜上方开口的排出口 33的上缘部侧,设置有与排出口 33 连续地突出为遮檐状的肋状物34。肋状物34,按排出口 33的开口方向即朝斜上方方向,向 槽内方侧突出地一体形成。另外,图中白色空心箭头F,表示排出水的排出方向,稍稍朝向上 方地排出。接下来,对于图6进行说明,其表示洗涤运行中的“强”、“弱”运行由施加给洗涤物 的清洗水流的强度“强”、“弱”表示的、由搅拌翼9实现的多个旋转控制方式。执行由控制装置24进行的对于驱动部12 (尤其是电动机)的通断电(0N、0FF)控 制和/或旋转速度控制(下面,作为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描述)。这直接影响到搅拌翼9的 背面叶片18的泵作用的强度,作为结果,如后所述,对来自各排出口 33、27、28的排出水的 飞行距离带来很大变化。此外,搅拌翼9按正、反方向都被旋转驱动,首先,图6(a)表示搅拌翼9在比较短 的时间内以相同的ON、OFF时间被控制的生成“弱”清洗水流时的方式、即所谓洗涤运行时 的“弱”运行。相对于此,图6(b)表示,搅拌翼9的最大旋转速度与图6(a)的相等,但ON时间变 长且OFF时间变短的方式。尤其是沿一个方向旋转的ON时间变长,使该清洗水流加速变强 并且搅拌翼9施加给洗涤物的机械作用也变大等,表明此时能够进行“强”运行。图6(c),与图6(a)的0N、0FF时间相等,但最大旋转速度(RPM)被控制为低速度。 因此,呈现为基于比图6(a)更弱的“弱”清洗水流进行的“弱”运行。图6(d)表示得到最强的“强”清洗水流时的方式。例如,0N、0FF时间也与图6(a)、 (c)相等,但最大旋转速度(RPM)最高。此时,也可以认为基于ON、OFF时间的设定情况来表示与图6(b)相等同的清洗强 度,但此时基于旋转速度最高,能够实现最强的“强”运行。另外,图7、图8是说明与上述“强”、“弱”水流相对应的排出水的排出状态的图,详 细的说明将通过后面的作用说明来描述。[0105]接下来,对于基于上述构成的循环水路30的清洗水的排出作用进行描述首先,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设定了标准运行模式的情况,参照图5进行说 明。因此,清洗水位处于比第二排出口 27靠上的最高水位S,只有第一排出口 33面向槽内 方的空间,而且基于搅拌翼9实现的清洗水流被设定为预定的“强”水流。这里,在本实施 方式中,设置有第一排出口 33的鼓出部32,具有呈稍稍向后方倾斜的倾斜角度β的倾斜面 口 33a,在该倾斜面部32a向上地设置有第一排出口 33,所以排出水沿与法线方向大致同向 的白色空心箭头F的方向被排出。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排出口 33的开口缘的上部侧突出设置有肋状物34。 在没有该肋状物34的情况下,离开了排出口 33的水由于重力而存在立刻下落的倾向。相对于此,在设置有肋状物34的情况下,在排出水时,从开口上缘到肋状物34由 于表面张力而产生将要与肋状物34的下表面侧持续接触的作用,由于该结果就使得水能 够飞得很远。另外,肋状物34,是相对于横向尺寸较长的缝隙状的第一排出口 33以覆盖其开口 的方式从上部侧以遮檐状突出的形状,所以能够防止来自上方的异物(例如硬币等)的落 下等导致异物进入排出口 33。另外,水的排出角度与倾斜面部32a的倾斜角度β相对应地确定成作为排出方向 的仰角θ,向斜上方排出水。因此,排出水以描绘抛物线的方式排出(参照图8),与沿水平 方向排出相比能够使排出水到达更远处。例如能够增强基于背面叶片18的泵作用,或者即使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因容量 大而直径变得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当然,排出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变为扇 形的水膜而在槽内喷水,并从容易上浮的洗涤物上空落下等,有助于清洗性能的提高。另外,作为排出角度的仰角θ,理论上为45°就能够使排出水被排出至最远处, 但处于标准运行模式中的搅拌翼9的旋转速度下,排出水可能过度飞行而到达槽外,因此 优选例如将仰角θ设定为30度以下。相对于此,设置于扁平部21的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被抑制为宽度窄的缝隙状 的开口,且形成为以与扁平部21正交的方式向槽内方直线地排出水,因此使得水的下落范 围也变小。这样,在上述标准模式运行中,一般来说基于一定的强度的清洗水流来进行洗涤 运行,当然搅拌翼9 (背面叶片18)也被控制为一定的旋转速度等,来自第一排出口 33的排 出水的飞行距离也变得大致一定。因此,排出水扇形地扩散而喷水,使得排出水向洗涤物的下落有效地进行。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第一排出口 33对相反侧的远方区域有效地下落注入排 出水,但难以对跟前前方区域注入排出水。当然,只要排出水能够无一遗漏地下落注入于槽 内,当然就能够期待进一步提高清洗性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能够改变排出水的飞行距离。下 面,参照图6对于用于得到清洗水流的强度“强”、“弱”的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方式进行描 述。在图6中,例如在清洗水流最强的图6(d)所示的控制方式下,旋转速度(RPM)最 高,背面叶片18的泵作用也最强,所以水在循环水路30中水势强地上升,从形成于鼓出部32的第一排出口 33排出至最远处。在图7中,此时的排出水的到达下落(落水)范围通过 用交叉的倾斜线描绘为扇形的区域G表示,从循环水路30被排出至最远的相反侧。 相对于此,例如在表示最弱的清洗水流的图6(c)所示的旋转控制方式下,背面叶 片18的泵作用也变弱,来自第一排出口 33的排出水在跟前前方落下,对应于与在图7中由 斜线所示的呈稍小的扇形的区域H相当的范围。如果合并这些排出水的下落区域G、H则会占据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内面面积 的大部分,因此就能够更有效地对洗涤物落下清洗水。因此,如果交替执行图6(d)的变为“强”水流的旋转控制方式和图6(c)的变为 “弱”水流的旋转控制方式,则总的来说能够无一遗漏地向槽内方下落排出水,相应地就能 够实现没有不均的清洗效果。另外,交替进行基于该搅拌翼9实现的所谓“强”、“弱”运行的方式,并不限定于在 洗涤步骤中执行,也可设定为在例如洗涤物容易上浮的清洗运行初期集中进行等,包括漂 洗步骤在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另外,通常对于这种洗涤机而言,具有上述那样的“强”、“弱”运行功能,因此不必 增加新的构成,通过在控制装置24中预先程序化,就能够容易地得到基于搅拌翼9的旋转 控制的“强”、“弱,,运行的控制方式。而且,如图6所公开的那样,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可以考虑使最大旋转速度(RPM) 变化的方法、或者使ON、OFF期间的比率变化的方法等各种方法,即也能够对“强”、“弱”运 行方式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接下来,对于图8进行说明。图8表示与清洗水流的“强”、“弱”方式相对应的清 洗水的排出状态的概要,形象地表示来自与洗涤物量和/或水位相对应而变为有效的各排 出口 33、27、28的排出水,实线表示“强”水流运行时的情况,单点划线表示“弱”水流运行 时的情况。在该图示例中,表示了整体上能够朝向槽内方的中心侧排出、尤其是增强/减弱 “弱”水流运行时的强度的排出水的状态(飞行距离)。另外,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形成为向槽内方的水平方向(横向方向)开口,因 此如图所示,与向上开口的第一排出口 33相比,排出水的飞行距离大为不同,并且第二、第 三排出口 27、28形成在宽度较窄的扁平部21,所以如图4所公开的那样,其水膜的排出水宽 度为直线状而没有达到为扇形的程度。而且,参照该图8对其他的使用例进行描述,则在例如将与洗涤物量相应的水位 设定在第三排出口 28的上方而进行洗涤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来自第一、第 二排出口 33、27的两方的排出水。即,此时,如图所示,能够同时灵活运用飞行距离和水膜 等不同的两种排出水,使得对洗涤物的下落效果变得更为有效。此外,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以与兼用于脱水的洗涤槽8的容量(直径)等相对应地 得到预期的飞行距离的方式适当地调节并运用。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起到如下的效果。尤其是如图5所示,鼓出部32的第一排出口 33形成在鼓出部32的相对于槽内方 面向斜上方的倾斜面状的部位,所以成为排出口也同样按向上方方向开口的形态。因此,从向上的排出口 33排出的排出水,能够以描绘抛物线的方式飞行直至远处,能够容易地得到与提升基于背面叶片18实现的泵性能相同的效果。这对增大朝向洗涤物的扇形的水膜是有效的,另外具有相应地使背面叶片18的 设计制造变得容易这样的优点。而且,在第一排出口 33的开口上缘侧,突出设置有遮檐状的肋状物34,所以利用 在肋状物34的下表面侧所产生的表面张力能够增强将水排出至远处的作用,并且变为肋 状物34覆盖排出口 33的开口的形态,在能够阻止从上方落下的硬币等异物进入排出口 33 这一点上也是有效的。另外,在图6中说明了,基于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能够选择性地转换并实施基于清 洗水流的各种强度的“强”、“弱”运行,但与此同时也能够转换基于背面叶片18的泵作用的 强弱运行。因此,通过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能够使来自第 一排出口 33的排出水的飞行距离变 化,能够交替得到如图7所示的排出水的落下区域G或者H等,结果,能够期待没有不均的 清洗性能的提升。另外,搅拌翼9的旋转控制能够容易地程序化而实施,并且例如在洗涤步骤的初 期集中执行,促进了使含有空气而容易上浮的洗涤物尽早湿润而返回水中的作用,也能够 容易地实施得到基于原本的清洗作用的预期的清洗效果那样的控制。构成为形成在形成循环水路30的水路罩31的上部的鼓出部32,配置在比标准 运行模式的洗涤步骤的最高水位高的位置,从鼓出部32到下部的泵室22为止的部位,构成 稍稍呈圆弧状的扁平部21,并且在扁平部21处也设置有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由此,鼓出部32不会阻碍清洗水流和搅动,能够确保预期的清洗性能。另外,遍及 鼓出部32和扁平部21设有多个排出口,所以对于与洗涤物量相对应的多级的清洗水位,能 够期待由排出水实现的清洗效果的提升。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鼓出部32的第一排出口 32向上开口,相对于此设 置在扁平部21的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向水平方向开口,所以在组合这些向不同方向开 口的各排出口 33、27、28使排出水排出的情况下,能够在槽内无一遗漏地排出水,能够有益 于没有不均的清洗作用。此时,也可以将第二、第三排出口 27、28形成为角度不同的向上的开口,或形成为 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开口的排出口。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且图示了的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将形成于循环 水路的上部的鼓出部的剖面设为了大致圆弧形,但为了得到扇形的水膜,优选将形成排出 口的部位形成为圆弧形,但也能够变更为各种形状。另外,作为洗涤机,只要至少具有搅拌翼并具有基于背面叶片实现的泵作用的即 可,也能够适用于例如具有清洗功能的无孔状的洗涤槽单体的构成等,在实施时,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主体内的有底筒状的洗涤槽;能够旋转地配置在该洗涤槽内的下部的搅拌翼;形成于该搅拌翼的背面的背面叶片;形成于所述洗涤槽内的底部,收置所述背面叶片的泵室;和从该泵室沿着所述洗涤槽槽壁向上部延伸,在其与所述洗涤槽槽壁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循环水路的水路罩,在所述水路罩的上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洗涤槽内方鼓出的鼓出部,在该鼓出部形成有横向较长的缝隙状的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出部的设置有排出口的部位,为相对所述洗涤槽内方而面向斜上方的倾斜面, 所述鼓出部的排出口也按向上方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开口上缘侧,突出设置有遮檐状的肋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搅拌翼的旋转控制,转换基于所述背面叶片实现的泵作用的强弱运行,使来 自所述排出口的排出水的飞行距离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出部形成于比洗涤步骤运行中的最高水位高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路罩中,除了设置于所述上部的鼓出部外,在所述鼓出部的下部的扁平部也 设置有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机,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设置在所述鼓出部的排出口的开口,设置于所述扁平部的排出口按不同的方向 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涤机,其能够从利用背面叶片的泵作用而扬起水的循环水路的上部排出清洗水,所述循环水路的构成不会阻碍搅动,且能够将排出水形成为大的扇形的水膜而喷水。该洗涤机,在配置于洗涤槽(8)内的下部的搅拌翼(9)的背面形成有背面叶片(18),具有利用基于背面叶片(18)实现的泵作用而扬起水的循环水路(19),能够从循环水路(19)的上部朝向所述洗涤槽(8)的内方排出清洗水,在形成所述循环水路(19)的水路罩(20)的上部,形成有朝向槽内方鼓出的鼓出部(29),在该鼓出部(29)形成有横向较长的缝隙状的排出口(26)。
文档编号D06F17/06GK201730000SQ20102020910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增田美穗, 小仓范史, 林美穗, 田沢贵子, 秋田真吾, 细见光一, 臼井良典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