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网床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46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式网床网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片式网床网带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染整机械上的网床网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染整机械 氧漂机中汽蒸箱输送织物的片式网床网带。
背景技术
现有氧漂机上汽蒸箱中的织物通过片式网床网带输送。片式网床履带由履带两端 的传动链和若干并列于传动链之间的联片链组成,在联片链之间设有若干下导轨滚轮链和 上导轨滑片链,这些并列设置的链组由带轴连接起来,形成能承受并输送织物的“网床”。片 式网床履带负重在上导轨上移动时,上导轨滑片链中的滑片在上导轨上滑动摩擦,会使滑 片出现磨损现象,严重时导致带轴以下部分的滑片全部磨损,影响网床网带的正常工作;在 磨损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和污渍落在织物上,会污损织物造成次品。此外,上导轨滑片链 中滑片的寿命通常在一年左右,经常需要更换,其使用寿命影响整个片式网床网带的寿命。有人为了避免滑片和上导轨直接的金属滑动摩擦,在上导轨上装设尼龙垫,尼龙 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磨损度,延长了滑片的使用寿命,但尼龙垫的成本高、装配麻烦,其 本身磨损快,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现有带轴的两端边沿即两端带轴端部的联片链外侧套设并焊接滚子,装配 麻烦。当网床网带上的某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采用较费劲的方式才能摘下滚子,在 摘下滚子时甚至可能毁坏带轴,维修、更换或调整零部件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片式网床网带,带轴端部设有开口 销,开销取放方便,方便维修、更换或调整带轴上的零部件,同时,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减少磨损,避免产生污渍,提高使用寿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维修、更换或调整带轴上的 零部件较费劲,且在传送过程中产生污渍污损织物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片式网床网带,包 括履带两侧的传动链,复数并列于传动链之间的联片链,在联片链之间设有复数个下导轨 滚轮链,其特征在于联片链之间还设有并列的上导轨滚轮链,所述的传动链、联片链、下导 轨滚轮链和上导轨滚轮链由带轴串接成环状片式网床网带,所述带轴两端设有开口销。开 口销插入带轴中的销孔内,并将销脚外翻弯折抱牢带轴,用于限制传动链、联片链、下导轨 滚轮链和上导轨滚轮链等链组横向位移出带轴;维修、更换或调整带轴上的零部件时,拉直 开口销的销脚,将开口销从销孔中取出,操作方便简单,仅需一把尖嘴钳或老虎钳即可,避 免现有需要切割机等将滚子切除的麻烦。并且,由于将上导轨滑片链改为上导轨滚轮链,改 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由此减少了与上导轨摩擦力,避免产生金属粉末对织物的污染,提高 了履带的使用寿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上导 轨滚轮链包括若干节链节,相邻链节互相链接,所述的链节含有对称的链片,链片的中间开有轴孔,轴孔中穿设的销轴上套接滚轮。设置滚轮改变了上导轨滑片链的主要构件及装配 关系,有助于实现发明目的。上导轨滚轮链的链片的两端开有穿设带轴的联接孔。上导轨滚轮链与上导轨接触的摩擦面凸出链片边缘0. 5-10毫米。以防止链片与 上导轨接触产生摩擦。上导轨滚轮链的织物支承面,对称的链片间设有连接条。以防止织物陷入上导轨 滚轮链之间,连接条的长度略大于滚轮的宽度,避免约束滚轮。在带轴上设有套管,该套管设置在对称的链片和相邻的链组之间。联片链包括一列收尾通过带轴连接的联片;所述的传动链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 连接的传动片,且在传动片间设有滚轮;所述的下导轨滚轮链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连接 的联片,在联片间设有滚轮。带轴位于每个套管处设有限位台阶,且其两端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设于边端链 片和开口销之间。有利于防止开口销与带轴端部的链片直接摩擦。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用滚轮替代滑片,同时创设了上导轨滚轮链,改变网 床网带与上导轨的摩擦方式,其有益效果是1、在带轴的两端设置开口销,方便维修、更换 或调整带轴上的零部件;2、避免网床网带运转时产生金属粉末和污渍;3、减少了摩擦力, 降低耗能,同时输送效果好,也有利于保持织物整洁,还提高了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链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省略显示带轴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带轴和开口销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口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带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链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链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导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导轨滚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链片;2.销轴;3.滚轮;5.轴孔;6.套管;7.连接条;8.带轴;9.传动链; 10.下导轨滚轮链;11.联片链;12.上导轨滚轮链;13.传动片;14.联片;15.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片式网床网带,如图1-11所示,它包括履带两侧的传动链9,复数(10-30 条,具体数量可根据网床网带的宽度设置)并列于传动链之间的联片链11,在联片链11之 间设有复数个下导轨滚轮链10,联片链11之间还设有并列的上导轨滚轮链12,传动链9、联 片链11、下导轨滚轮链10和上导轨滚轮链12由带轴8串接成环状片式网床网带,带轴8两端设有开口销15。开口销插入带轴中的销孔内,并将销脚外翻弯折抱牢带轴,用于限制传动 链、联片链、下导轨滚轮链和上导轨滚轮链等链组横向位移出带轴;维修、更换或调整带轴 上的零部件时,拉直开口销的销脚,将开口销从销孔中取出,操作方便简单。联片链11包括 一列收尾通过带轴8连接的联片14 ;传动链9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8连接的传动片13, 且在传动片13间设有滚轮3 ;所述的下导轨滚轮链10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8连接的联 片14,在联片14间设有滚轮3。带轴8位于每个套管处设有限位台阶,且其两端设有垫片, 所述的垫片设于边端链片1和开口销15之间。在带轴8上设有套管6,该套管6设置在对 称的链片1和相邻的链组之间。上导轨滚轮链12包括若干节链节,相邻链节互相链接,链节含有对称的链片1,链 片的中间开有轴孔5,轴孔5中穿设的销轴2上套接滚轮3。上导轨滚轮链12的链片1的 两端开有穿设带轴8的联接孔4,链节两端联接孔4的距离与联接片两端联接孔距离相等, 以用于装在带轴上。在上导轨滚轮链12的织物承受面的链片1之间连有连接条7,连接条 可以一体这边形成于相邻链片1之间,连接条7用于支承织物,并防止织物陷入上导轨滚轮 链12之间,连接条7的长度大于滚轮3的宽度,避免约束滚轮3。上导轨滚轮链12与上导轨接触的摩擦面凸出链片边缘0. 5-10毫米。
权利要求片式网床网带,包括履带两侧的传动链(9),复数并列于传动链之间的联片链(11),在联片链(11)之间设有复数个下导轨滚轮链(10),其特征在于联片链(11)之间还设有并列的上导轨滚轮链(12),所述的传动链(9)、联片链(11)、下导轨滚轮链(10)和上导轨滚轮链(12)由带轴(8)串接成环状片式网床网带,所述带轴(8)两端设有开口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轨滚轮链(12)包括若 干节链节,相邻链节互相链接,所述的链节含有对称的链片(1),链片的中间开有轴孔(5), 轴孔(5)中穿设的销轴(2)上套接滚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轨滚轮链(12)的链片 (1)的两端开有穿设带轴(8)的联接孔(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轨滚轮链(12)与 上导轨接触的摩擦面凸出链片边缘0. 5-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轨滚轮链(12)的织物 支承面,对称的链片(1)间设有连接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带轴(8)上设有套管 (6),该套管(6)设置在对称的链片(1)和相邻的链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片链(11)包括一列收尾 通过带轴(8)连接的联片(14);所述的传动链(9)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8)连接的传动 片(13),且在传动片(13)间设有滚轮(3);所述的下导轨滚轮链(10)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 轴⑶连接的联片(14),在联片(14)间设有滚轮(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片链(11)包括一列收尾 通过带轴(8)连接的联片(14);所述的传动链(9)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轴(8)连接的传动 片(13),且在传动片(13)间设有滚轮(3);所述的下导轨滚轮链(10)包括二列首尾通过带 轴(8)连接的联片(14),在联片(14)间设有滚轮(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式网床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8)位于每个套管处 设有限位台阶,且其两端设有垫片(16),所述的垫片(16)设于边端链片(1)和开口销(15)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染整机械氧漂机中汽蒸箱输送织物的片式网床网带。它包括履带两侧的传动链,复数并列于传动链之间的联片链,在联片链之间设有复数个下导轨滚轮链,联片链之间还设有并列的上导轨滚轮链,传动链、联片链、下导轨滚轮链和上导轨滚轮链由带轴串接成环状片式网床网带,带轴两端设有开口销。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用滚轮替代滑片,同时创设了上导轨滚轮链,改变网床网带与上导轨的摩擦方式,其有益效果是1、在带轴的两端设置开口销,方便维修、更换或调整带轴上的零部件;2、避免网床网带运转时产生金属粉末和污渍;3、减少了摩擦力,降低耗能,同时输送效果好,也有利于保持织物整洁,还提高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D06B23/04GK201598450SQ201020300658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陈胜挺 申请人:新昌县艺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