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06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滚筒式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有些洗衣机具有将高温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某一个的功能。该高温模式是用温水洗涤洗衣槽内的衣物的模式,在高温模式的启动状态下,在热源的电启动状态下开始洗涤处理。该热源用于加热接水槽内的水以进行温水化,在洗涤处理中,因在热源的启动状态下洗涤槽旋转,因此在接水槽内产生洗涤剂泡沫。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50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洗衣机具备泡沫量传感器。该泡沫量传感器输出大小与接水槽内的泡沫量对应的泡沫量信号,当根据来自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判断为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从接水槽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水。在从接水槽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水的情况下,新的水贮留到接水槽内,在新的水贮留的状态下进行洗涤处理。因此,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时,从接水槽内排出温水,从而将接水槽内的水进行温水化所需的电力被浪费掉。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从接水槽内进行排水的洗衣机,其防止排出接水槽内的温水,从而抑制能源的浪费。实施例的洗衣机,具备接水槽,来自水源的水被注入到该接水槽;排水阀,能够在从上述接水槽内排水的开放状态及不从上述接水槽内排水的封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洗涤槽,设在上述接水槽内,用于投入衣物;洗涤电机,使上述洗涤槽旋转;电热源,对上述接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泡沫量传感器,输出与上述接水槽内的洗涤剂泡沫的量对应的泡沫量信号;模式设定机构,将高温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该高温模式用比从上述水源注入到上述接水槽内的常温水更为高温的水洗涤衣物;以及洗涤机构,能够分别在高温模式的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进行在上述接水槽内贮留了含有洗涤剂的水的状态下使上述洗涤电机处于运行状态的洗涤处理,并且在上述热源的关闭状态下开始上述洗涤处理,其中,在上述高温模式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洗涤机构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处理,判断以洗涤处理开始为基准是否经过了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第二处理,检测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第三处理,在检测到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预先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在上述接水槽内是否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第四处理,当没有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被判断为经过了上述待机时间时,使上述热源从电关闭状态切换为电启动状态,由此开始对上述接水槽内的含有洗涤剂的水进行加热;以及第五处理,在判断为经过了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使上述排水阀处于开放状态,以从上述接水槽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加热前的水。由此,在判断为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在将接水槽内的水进行温水化之前进行排水,所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能源的浪费的洗衣机。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表示洗衣机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洗衣机的电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温风加热装置的外观的图。图4的(a)是表示PTC加热器的外观的图,(b)是胁视图,(c)是PTC加热器的布线示意图。图5是表示控制电路的泡沫监视时间表的图。图6的(a)是表示滚筒电机的通电率的图,(b)是按每个运行程序表示泡沫生成量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图7是按每个水温表示泡沫生成量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图8是表示控制电路的阈值选择表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主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洗涤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温水化过程处理2的流程图。图14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温水化过程处理3的流程图。图15是用于说明控制电路的温水化过程处理4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实施例2的相当于图10的图。图17是相当于图12的图。图18是表示控制电路的泡沫监视时间更新处理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3的相当于图10的图。图20是相当于图11的图。附图标记说明
2 接水槽3滚筒电机(洗涤电机)4滚筒(洗涤槽)16排水阀28泡沫量传感器30温水加热器(热源)31加热器容器39左加热元件(加热元件)
41左电极板(第一电极板)
42共通电极板(电极板)
43右加热元件(加热元件)
45右电极板(第二电极板)
50左前突部(第一保持部)
51右前突部(第二保持部)
59控制电路(模式设定机构,洗涤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1的外箱1从使用者侧即前方观察时呈纵长的矩形箱状,通过将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顶板相互接合而构成。在该外箱1的内部,收容配置了接水槽2。该接水槽2具有圆形的后板及包围后板的圆筒状的圆周板,被配置成轴心线CL从前向后朝下下降的倾斜状态。该接水槽2用于容纳洗涤衣物的水,在接水槽2的后板,在接水槽2的外部固定有滚筒电机3。该滚筒电机3由三相DC无刷电机构成,具有向接水槽2的内部突出的旋转轴。该滚筒电机三相当于洗涤电机。在滚筒电机3的旋转轴上,固定有位于接水槽2的内部的滚筒4。该滚筒4具有圆形的后板及包围后板的圆筒状圆周板,滚筒4的轴心线与接水槽2的轴心线CL重叠配置。 该滚筒4用于向其中投入衣物,该滚筒4与滚筒电机3的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在该滚筒4的圆周板上形成有多个貫通孔,滚筒4的内部空间通过多个貫通孔连通到接水槽2的内部空间。在滚筒4的内部固定有多个隔片,这些多个隔片随着滚筒4的旋转以轴心线CL为中心向圆周方向移动,并将滚筒4内的衣物挂到多个隔片上的同时向圆周方向移动之后,使衣物受重力而掉落来对衣物进行搅拌。该滚筒4相当于洗涤槽。在外箱1的前板安装有门5。该门5能够操作在封闭状态及开放状态,在门5的封闭状态下,门5从前方接触外箱1的前板,此外,在门5的开放状态下,门5相对于外箱1的前板向前方离开。在该外箱1的前板形成有贯通孔状的出入口 6。有了这个出入口 6,使用者通过接水槽2的前表面及滚筒4的前表面,将衣物放入滚筒4内或从滚筒4内取出。在外箱1的前板固定了伸缩囊7的前端部。该伸缩囊7形成指向前后方向的筒状, 伸缩囊7的后端部固定在接水槽2上。该伸缩囊7是橡胶制的,在门5的封闭状态下,将门 5及接水槽2相互间封闭为气密状态。在外箱1的内部,在比接水槽2高的位置固定有供水阀8。该供水阀8具有入口、 注水用出口和除湿用出口,供水阀8的入口连接到相当于水源的自来水管的水龙头。该供水阀8将供水阀电机9 (参照图2)用作驱动源,供水阀电机9通过旋转操作被切换为封闭状态、注水状态及除湿状态。封闭状态是入口、注水用出口和除湿用出口被封闭的状态,除湿状态是在注水用出口的封闭状态下除湿用出口及入口被开放的状态。并且, 注水状态是在除湿用出口的封闭状态下注水用出口及入口被开放的状态。此外,在外箱1的内部固定了中空状的注水容器。在该注水容器10上连接了供水阀8的注水用出口,在供水阀8的注水状态下,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通过供水阀8向注水容器10内注入自来水。在该注水容器10上连接了注水软管11的上端部,该注水软管1的下端部连接到接水槽2,在供水阀8的注水状态下,自来水从注水容器10通过注水软管11注入到接水槽 2内·在注水容器10内,收容有洗涤剂容器12。该洗涤剂容器12呈上面开口的箱状,在收纳状态及拉出状态下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操作。该洗涤剂容器12的拉出状态是从注水容器10内向前方拉出的状态,使用者能够从洗涤剂容器12的上面向洗涤剂容器12内投入洗涤剂。此外,洗涤剂容器12的收纳状态是收纳到注水容器10内的状态,使用者不能向洗涤剂容器12内投入洗涤剂。该洗涤剂容器12在收纳状态下,从供水阀8向注水容器10内注入的自来水通过该洗涤剂容器12,洗涤剂容器12内的洗涤剂在洗涤剂容器12的收纳状态下供水阀8处于注水状态时,与自来水一同从注水软管11被注入到接水槽2内。在接水槽2的圆周板上形成有加热器收纳部13。该加热器收纳部13配置在接水槽2的圆周板的最低部,在加热器收纳部13内固定了水温传感器14。该水温传感器14由热敏电阻构成,输出与加热器收纳部13内的自来水的温度对应的水温信号。在该加热器收纳部13的底板上连接有排水管15的上端部,在排水管15中设置了排水阀16。该排水阀16以排水阀电机17(图2参照)作为驱动源,通过排水阀电机 17的旋转操作,切换为开放状态及封闭状态。在该排水阀16的封闭状态下,从注水容器10内注入到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贮留到接水槽2内,此外,在排水阀16的开放状态下,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从加热器收纳部13 内通过排水管15而被排出到接水槽2的外部。在接水槽2中固定了除湿管道18及送风管道19。除湿管道18配置在接水槽2的后方,形成具有入口及出口的通路。该除湿管道18沿着接水槽2的后板配置,在接水槽2内,除湿管道18的入口连接到接水槽2的后端部。送风管道19配置在接水槽2的上方,形成具有入口及出口的通路。该送风管道19沿着接水槽2的轴心线CL配置,送风管道19的入口连接到除湿管道18的出口,在接水槽2内,送风管道19的出口连接在接水槽2的前端部。在送风管道19中设置了风扇套20及加热管道21,在风扇套20的外部固定配置了风扇电机22 (参照图2、,具有突出到风扇套20内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上固定有位于风扇套20内的风扇23,在风扇电机22的运行下风扇23旋转,接水槽2内的空气进入除湿管道 18内,从除湿管道18内依次通过风扇套20内及加热管道21内并返回接水槽2内。在供水阀8的除湿用出口连接了除湿软管M的上端部,除湿软管M的下端部连接在除湿管道18和除湿管道18内的上端部。该除湿软管M在供水阀8的除湿状态下,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通过供水阀8的入口及除湿用出口向除湿管道18内注入自来水,在滚筒 4内投入了未干燥的湿的衣物时,在风扇电机22的运行状态下且供水阀8处于除湿状态时, 向除湿管道18内注入自来水,来自衣物的湿空气在除湿管道18内接触自来水。该空气在除湿管道18内接触自来水而被冷却,从而使空气中的湿气被除去。在加热管道21内,收纳配置了温风加热装置25。该温风加热装置25的电状态在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下切换,在启动状态下发热。在滚筒4内投入了未干燥的湿的衣物时, 通过风扇电机22的运行,供水阀8成为除湿状态,并且温风加热装置25成为启动状态,从而除湿后的空气在加热管道21内接触温风加热装置25而被加热,在接水槽2内成为高温且低湿度的温风后返回。如图3所示,该温风加热装置25是在加热器容器31内收纳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正温度系数)加热器32来构成的。这些加热器容器31及PTC 加热器32的详细内容如下。<加热器容器31的说明>如图3所示,加热器容器31的上面及后面开放,并具有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板。在风扇电机22的运行状态下,通过了加热管道21内的空气从上面进入。该加热器容器31是以绝缘性的合成树脂(间规聚苯乙烯树脂)作为材料来成形的,加热器容器31的左侧板的内面相当于第一壁面,加热器容器31的右侧板的内面相当于第二壁面,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内面相当于第三壁面。在加热器容器31上,一体地成形了左前突部33及右前突部34。这些左前突部33 及右前突部34分别比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中除了左前突部33及右前突部34双方之外的部分更向后方突出,以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为基准的向左前突部33的后方的突出量及向右前突部34的后方的突出量被设定为相同的值。该右前突部34相当于第二保持部,左前突部33相当于第一保持部。在加热器容器31上,一体地成形有左后板35。该左后板35从加热器容器31的底板向上突出,在左后板35 —体成形有左后突部36。该左后突部36从左后板35的前表面向前突出,与加热器容器31的左前突部33 相比,配置在右方。标记C是从左前突部33的后表面到左后突部36的前表面的长度尺寸。在加热器容器31上,还一体地成形了右后板37。该右后板37从加热器容器31的底板向上突出,从右侧隔着间隙与左后板35的右端面对置。在该右后板37上,一体地成形了右后突部38。该右后突部38从右后板37的前表面向前突出,与加热器容器31的右前突部34相比配置在左方。从该右前突部34的后表面到右后突部38的前表面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从左前突部33的后表面到左后突部36的前表面的长度尺寸C相同的值。<PTC加热器32的说明〉首先,对PTC加热器进行说明。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正温度系数)加热器是以钛酸钡 (BaTiCXB)为主成分的半导体陶瓷,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变化特性,通过在该主成分中组合若干成分,在温度上升时,能够设定出在某个温度(居里温度Tc)下急剧增加的电阻值。PTC加热器将该居里温度利用于加热器,具有自我温度控制性能,由于不需要温度控制,不会如双金属温度调节器那样断续地进行控制,不会产生火花或噪声,且没有随时间的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使用。如图4所示,在加热器容器31内收容了左加热元件39。该左加热元件39是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分别比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的细长的构件,相当于加热元件。
该左加热元件39由PTC元件构成,该PTC元件将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作为电极面,在左加热元件39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分别接合了散热板40。这两个散热板40是将导电性铝弯曲为蛇行状来形成,具有多个散热片及多个连接部。多个散热片形成为与左加热元件39正交的板状,沿着左加热元件39的长度方向排列。这些多个散热片与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片隔着间隙对置,散热片相互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隙尺寸被设定为,在风扇电机22的运行状态下经过加热管道21内的空气能够进入的大小。以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作为基准时的左前突部33的突出量及右前突部 34的突出量被设定为,比散热片相互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隙尺寸大。多个连接部用于连接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片相互间,在左加热元件39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的散热板40上,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性地连接。如图4的(c)中明确可知,在加热器容器31内收容了左电极板41及共通电极板 42。这些左电极板41及共通电极板42是相对于左加热元件39平行的细长的构件,左电极板41接触于加热器容器31的左侧板的内面,共通电极板42配置在加热器容器31内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在这些左电极板41及共通电极柜42上被供给交流电流,左加热元件39的左方的散热板40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左电极板41,此外,左加热元件39的右方的散热板40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共通电极板42。该共通电极板42相当于电极板,左电极板41相当于第一电极板。此外,在加热器容器31内收容了相当于加热元件的右加热元件43。该右加热元件 43是相对于左加热元件3Q平行的细长的构件,从右方隔着间隙与左加热元件39对置。该右加热元件43由PTC元件构成,该PTC元件将左侧面及右侧面的分别作为电极面,在右加热元件43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接合了散热板44。这两个散热板44是将导电性铝弯曲成蛇行状来形成,具有多个散热片及多个连接部。多个散热片形成为与右加热元件43正交的板状,沿着右加热元件43的长度方向排列。这些多个散热片隔着间隙与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片对置,两散热相44的散热片相互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隙尺寸被设定为,与散热板40的散热片相互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隙尺寸相同的值。多个连接部对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片的相互间进行连结,右加热元件43的左侧面及右侧面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散热板44上。在加热器容器31内还收容了右电极板45。该右电极板45是分别相对于右加热元件43、共通电极板42、左加热元件39及左电极板41平行的细长的构件,接触于加热器容器 31的右侧板的内面。向该右电极板45供给交流电流,右加热元件43的右方的散热板44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右电极板45上,右加热元件43的左方的散热板44通过多个连接部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共通电极板42上。并且,在右电极板45、共通电极板42及左电极板41的各自的后端部连接有引线 46,在共通电极板42的引线46的后端部连接有连接器47,左电极板41的引线46的后端部和右电极板45的引线46的后端部连接到一个共通的连接器48。
这些连接器47及连接器48分别向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供给交流电流, 左电极板41的引线46及右电极板45的引线46上设置了保险丝49。左加热元件39是利用流经左电极板41、左方的散热板40、左加热元件39的右方的散热板40和共通电极板42的电流来发热的构件。右加热元件43是利用流经右电极板45、右方的散热板44、右加热元件43的左方的散热板44和共通电极板42的电流来发热的构件。这些左加热器棄子39及右加热元件43通过达到相互相同的居里温度,抵抗值与达到居里温度之前相比急剧增加,所以在从电源接受对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供电的PTC加热器32处于启动状态时,在循环管道内循环的空气在加热管道21内被加热到
居里温度。在左电极板41的前端部形成有导电性的左前盖板50。该左前盖板50是从左电极板41向右突出的构件,从后方与加热器容器31的左前突部33对置配置。在右电极板45的前端部形成有导电性的右前盖板51。该右前盖板51是右电极板 45向左突出的构件,从后方与加热器容器31的右前突部34对置地配置。在左加热元件39的后端部固定了导电性的左后盖板52。该左后盖板52从左加热元件39的左侧面向左方突出,并且从左加热器索子39的右侧面向右方突出,左后盖板52 的左端部从前方与加热器容器31的左后突部36对置地配置。在右加热元件43的后端部固定了导电性的右后盖板53。该右后盖板53从右加热元件43的左侧面向左方突出,并且从右加热元件43的右侧面向右方突出,右后盖板53的右端部从前方与加热器容器31的右后突部38对置地配置。图4的标记H是从左前盖板50的前表面到左后盖板52的后表面的长度尺寸,从右前盖板51的前表面到右后盖板53的后表面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从左前盖板50的前表面到左后盖板52的后表面的长度尺寸H相同的值。该长度尺寸H被设定为比加热器容器31的长度尺寸C小,PTC加热器32被设定为能够在加热器容器31内向前后方向偏置。接着,参照图1,对传感器等进行说明。在外箱1内安装了水位传感器沈。该水位传感器沈配置在比接水槽2高的部位,通过气管27连接到接水槽2内。该气管27内封入
有空气。该气管27中进入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通过水向气管27内进入,气管27内的空气以对应于接水槽2内的水位的高低的力被压缩。水位传感器沈由压力传感器构成,具有隔膜及输出电路。隔膜受到来自气管27 内的空气的压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输出电路输出大小与隔膜的变形量对应的电信号。 该电信号相当于接水槽2内的水位的高低,称作水位信号。在外箱1内,安装了泡沫量传感器观。该泡沫量传感器观配置在比接水槽2更高处,经由气管四连接到接水槽2内。该气管四连接在接水槽2内的当接水槽2内贮留了预先决定的最高水位的自来水的状态下比接水槽2内的水面更高处。在气管四内不会进入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而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洗涤剂泡沫进入气管四内。在该气管四内封入有空气,气管四内的空气利用与气管四内的泡沫的进入量对应的力被压缩。泡沫量传感器观由压力传感器构成,具有隔膜及输出电路。隔膜在受到来自气管四内的空气的压力时弹性变形,输出电路输出大小与隔膜的变形量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对应于接水槽2内的泡沫生成量的多少,称作泡沫量信号。在接水槽2的加热器收纳部13内收容有温水加热器30。该温水加热器30将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在加热器收纳部13内进行加热,电状态在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该温水加热器30由护套加热器(sheathed heater)构成,相当于热源。在外箱1的前板固定了操作面板M,在操作面板M上固定了开始开关55、运行程序开关56、温水洗涤开关57和显示器58 (均参照图2)。开始开关55、运行程序开关56、温水洗涤开关57分别具有使用者能够从前方操作的操作件,通过向操作件施加操作力成为电启动状态,通过从操作件除去操作力,返回电关闭状态。显示器58由液晶面板构成,显示器58的显示内容能够由使用者从前方视觉识别。在外箱1内设有分别相当于模式设定机构及洗涤机构的控制电路59。该控制电路 59以微处理器为主体构成,如图2所示,具有CPU、ROM和RAM。该控制电路59对温水洗涤开关57、运行程序开关56、开始开关55的电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温水洗涤开关57的电状态的检测结果,将温水洗涤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此外,根据运行程序开关56的电状态的检测结果,从标准程序、强力程序及睡眠程序中进行选择,根据开始开关阳的电状态的检测结果,将运行程序的选择结果作为温水洗涤模式的设定结果。该控制电路59还控制显示器58的显示内容,分别在显示器58上显示温水洗涤模式的设定结果及运行程序的选择结果。并且,该控制电路59根据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在加热器收纳部13内检测接水槽2内的水温,并根据来自水位传感器沈的水位信号检测接水槽2内的水位的高度,根据来自泡沫量传感器观的泡沫量信号检测接水槽2内的泡沫量。温水洗涤模式相当于用比常温水更为高温的水洗涤滚筒4内的衣物的高温模式, 在温水洗涤模式的关闭状态下,用从自来水的水龙头注入到接水槽2内之后的常温水洗涤滚筒4内的衣物。标准程序是用标准搅拌力搅拌接水槽2内的水的程序,强力程序是用比标准程序强的搅拌力搅拌的程序,睡眠程序是用比标准程序弱的搅拌力搅拌的程序。在此,所谓搅拌力是指滚筒4对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进行搅拌的每单位时间的机械力。设在外箱1内的电机电路60通过矢量控制向滚筒电机3供给三相驱动电流,包含变频电路61及变频控制电路62而构成。该变频控制电路62具有CPU、R0M和RAM,根据在滚筒电机3的U相的定子线圈中流过的U相电流、在V相的定子线圈中流过的V相电流以及在W相的定子线圈中流过的W相电流的3个电流,检测激励电流成分Id(相对于磁场平行的成分)及转矩电流成分Iq(相对于磁界正交的成分),并根据激励电流成分Id的检测结果和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的双方,来生成用于接通断开U相的定子线圈的PWM信号,用于接通断开V相的定子线圈的 PWM信号以及用于接通断开W相的定子线圈的PWM信号。
这些U相 W相的各自的PWM信号对变频电路61进行切换控制,来以目标速度对滚筒电机3进行旋转控制,滚筒电机3通过根据励磁电流成分Id的检测结果及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的双方来生成U相 W相的各自的PWM信号,从而无论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及滚筒4内的自来水的重量的合计值的大小,都以目标速度进行旋转控制。如图2所示,在外箱1内配置了电机电路63 65、加热器电路66、67以及液晶监视器(LCD)电路68。电机电路63向供水阀电机9供给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电机电路 63进行电控制来使供水阀电机9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将供水阀8切换为封闭状态、注水状态和除湿状态。电机电路64向排水阀电机17供给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电机电路64进行电控制来使排水阀电机17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将排水阀16切换为封闭状态及开放状态。电机电路65向风扇电机22供给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电机电路65进行电控制来进行风扇电机22的旋转操作。加热器电路66向温水加热器装置25的PTC加热器32供给交流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加热器电路66进行电控制来进行PTC加热器32的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间的切换操作。加热器电路67向温水加热器30供给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加热器电路67进行电控制来进行温水加热器30的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间的切换操作。IXD电路68向显示器58供给驱动电流,控制电路59对IXD电路68进行电控制来控制显示器58的显示内容。图5的(a)是预先记录在控制电路59的ROM中的泡沫监视时间表1。该泡沫监视时间表1对各个泡沫监视时间(8分钟)、(5分钟)、(3分钟)分配一个布量,在检测到布量时,根据布量的检测结果,从泡沫监视时间表1选择泡沫监视时间。该布量是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布量1指衣物的重量< ^cg,布置2指2kg <衣物的重量< 4kg,此外,布量3指4kg <衣物的重量。图5的(b)是预先记录在控制电路59的ROM中的泡沫监视时间表2,该泡沫监视时间表2对各个泡沫监视时间(8分钟)、(5分钟)、(3分钟)分配一个布质,在检测到布质的情况下,从泡沫监视时间表2选择一个对应于布质的检测结果的泡沫监视时间。该布质是化纤的混合率,布质1是化纤的混合率< 40%,布质2是化纤的混合率< 60%,此外,布质3是60% <化纤的混合率。图5的(c)是预先记录在控制电路59的ROM中的泡沫监视时间表3。该泡沫监视时间表3对各个泡沫监视时间(8分钟)、(5分钟)、(3分钟)分配了一个运行程序,在选择了运行程序的情况下,从泡沫监视时间表3选择对应于运行程序的选择结果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图5的(d)是预先记录在控制电路59的ROM中的泡沫监视时间表4。该泡沫监视时间表4对各个泡沫监视时间(8分钟)、(5分钟)分配了一个水温,根据来自水温传感器 14的水温信号检测到自来水的温度时,从泡沫监视时间表4选择对应于水温的检测结果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图6的(a)表示强力程序的设定状态、标准程序的设定状态以及睡眠程序的设定状态下的滚筒电机4的通电率,假设在标准程序的设定状态下从滚筒3向接水槽2内的水作用的搅拌力设为1时,强力程序的设定状态下的搅拌力成为2,睡眠程序的设定状态下的搅拌力成为2/3。图5 (C)所示的泡沫监视时间表3的泡沫监视时间是根据在标准程序、强力程序以及睡眠程序的各个程序下由滚筒3对接水槽2内的水施加的搅拌力来设定的,标准程序下的泡沫监视时间被设定为5分钟。强力程序下的泡沫监视时间被设定为标准程序的约一半的3分钟,睡眠程序下的泡沫监视时间被设定为标准程序的约3/2倍的8分钟。图6(b)表示强力程序的设定状态、标准程序的设定状态、睡眠程序的设定状态下的接水槽2内的洗涤剂泡沫生成量的随时间变化,在标准程序的设定状态下,在标准程序的泡沫监视时间(5分钟)即将经过之前泡沫生成量达到阈值,在强力程序的设定状态下, 在强力程序的泡沫监视时间(3分钟)即将经过之前泡沫生成量达到阈值,并且,在睡眠程序的设定状态下,在睡眠程序的泡沫监视时间(3分钟)即将经过之前泡沫生成量达到阈值。一般来说,洗涤剂中使用的界面活性剂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起泡沫较少,水温越低,生成阈值量的泡沫所需的时间越长。图7按水温表示泡沫的生成量的随时间变化,在水温为20°C的情况下,在4分钟内泡沫生成量达到阈值,在水温为5°C的情况下,需要7分钟以上泡沫生成量达到阈值。图5(d)的泡沫监视时间表4是根据图7的数据来设定的,水温为20°C以上的场合的泡沫监视时间被设定为5分钟,水温为20°C以下时泡沫监视时间被设定为8分钟。图8是控制画路59的ROM中预先记录的阈值选择表。该阈值选择表分别对最高水位、标准水位和最低水位分配一个下限电流值及一个上限电流值,在贮留在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的水位被设定的情况下,从阈值选择表选择对应于水位的设定结果的一个下限电流值和一个上限电流值,通过将变频控制电路62的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分别与下限电流值的选择结果及上限电流值的选择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布质为布质1、布质2或布质 3中某一个。图9表示电源接入控制电路59而启动的主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初始设定处理(步骤Si)中,将RAM的温水洗涤标记(Flag)的值及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分别初始设定为关闭状态(0),将RAM的计数器值初始设定为2,并将RAM的定时器Tl的值及定时器T2 的值分别设定为0。温水洗涤标记的值表示温水洗涤模式是被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温水化电源标记的值表示在图11的定时器中断anterrupt)处理中执行温水化过程处理1 温水化过程处理4中的哪一个。在每经过一定时间(Isec)时启动该定时器中断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启动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情况下,在所执行的步骤中停止主处理,在定时器中断处理结束的情况下,从定时器中断处理即将启动之前的步骤起重新开始主处理。计数器的值表示运行程序被设定为标准程序、强力程序和睡眠程序中的哪一个, 计数器的值(2)相当于标准程序,计数器的值(1)相当于强力程序,计数器的值(3)相当于睡眠程序。定时器Tl的值及定时器T2的值分别是用于计测时间的值,在定时器中断处理中进行更新。返回图9,控制电路59的CPU在结束初始设定处理(步骤Si)时,判断温水洗涤开关57是否处于启动状态(步骤S2)。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开关57处于启动状态时,转移到步骤S3,并判断温水洗涤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关闭状态。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时(步骤S3的“是”),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4),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时(步骤S3 的“否”),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5)。即,温水洗涤标记在每次由使用者操作温水洗涤开关57时,被交替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控制电路59的CPU在转移到步骤S6时,判断运行程序开关56是否处于启动状态。 在此判断为运行进行开关56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6的“是”),转移到运行程序设定处理(步骤S7),并将计数器的值更新1的量。在该计数器的值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更新为2,在被设定为2的情况下,更新为 3,在被设定为3的情况下,更新为1,运行程序在每次由使用者操作运行程序开关56时按标准程序一睡眠程序一强力程序一标准程序的顺序循环地变更。1.布量判定处理接着,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开始开关55是否处于启动状态(步骤S8)。在此, 当判断为开始开关55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8的“是”),转移到布量判定处理(步骤 S9)。该布量判定处理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布量判定指令,变频控制电路62在接收到布量判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按一定的布量判定速度旋转。该布量判定速度预先记录在变频控制电路62的ROM中,变频控制电路62检测出使滚筒电机3以布量判定速度旋转时的转矩电流成分Iq,并将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电路59。该控制电路59在接收到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分别与预先记录在ROM中的下限值及上限值进行比较,并判定布量(步骤S9)。在判断为转矩电流成分Iq 的检测结果为下限值以上且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为布量2。在判断为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小于下限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为布量1,并且,判定为在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为布量3。S卩,在布量判定处理中,在向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之前,使滚筒4以一定速度进行旋转操作,根据使滚筒4以一定速度进行旋转操作所需要的滚筒电机3的转矩大小,阶段性地判断滚筒4内的衣物的重量。2、水位设定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结束布量判定处理(步骤S9)之后,转移到水位设定处理 (步骤S10)。该水位设定处理是根据布量的判定(步骤S9)结果来设定水位的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布量的判定结果为布量1的情况下,将水位设定为最低水位,在布量的判定结果为布量2的情况下,将水位设定为标准水位,在布量的判定结果为布量3的情况下, 将水位设定为最高水位。3.供水处理
控制电路59的CPU在结束水位设定处理(步骤S10)之后,转移到供水处理(步骤Sll)。在该供水处理中,在排水阀16的封闭状态下将供水阀8设为注水状态来向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在向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的同时,每隔一定时间检测来自水位传感器 26的水位信号,并在每次检测来自水位传感器沈的水位信号时,与水位的设定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在判断为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水位的设定结果的情况下,在排水阀16 的封闭状态下,使供水阀8从注水状态切换到封闭状态,结束自来水的注入。S卩,在供水处理中,在接水槽2内贮留与布量的判定结果对应的水位的自来水,越是在滚筒4内投入大量化纤的混合率高的衣物,接水槽2内的水位就越以少量的注入量达到水位的设定结果。该自来水的注入量的区别是因为化纤很难吸水引起的,在供水处理的结束时刻, 根据化纤的混合率高的衣物的投入量的多少,接水槽2内的衣物的重量及自来水的重量相互间的合计值发生变化。4.布质判定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结束供水处理(步骤Sll)之后,转移到步骤S12的布质判定处理(步骤Si》。该布质判定处理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布质判定指令,变频控制电路 62在接收到布质判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以一定的布质判定速度旋转。该布质判定速度预先记录在变频控制电路62的ROM中,变频控制电路62检测使滚筒电机3以布质判定速度旋转时的转矩电流成分Iq,并将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电路59。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接收到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 从ROM检测出图8的阈值选择表,从阈值选择表分别选择与水位设定结果(最高水位,标准水位,最低水位)的水位对应的一个下限电流值及一个上限电流值。之后,将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分别与下限电流值的选择结果及上限电流值的选择结果进行比较,在判断为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为下限电流值以上且上限电流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布质为布质2。此外,在判断为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小于下限电流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布质为布质1,同样,在判断为转矩电流成分Iq的检测结果超过上限电流值超的情况下,判断为滚筒4内的衣物的布质为布质3。S卩,在布质判定处理中,在接水槽2内贮留了与水位设定结果对应的量的自来水的状态下,使滚筒4以一定速度旋转,根据使该滚筒4以一定速度旋转所需的滚筒电机3的转矩的大小,阶段性地判定滚筒4内的衣物的布质。5.洗涤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布质判定处理(步骤Si》结束之后,转移到洗涤处理(步骤S13)。在该洗涤处理中,在接水槽2内贮留了与布量的判定结果对应的水位的自来水状态下,将滚筒电机3设为开启状态来使滚筒4旋转,在判断为滚筒电机3的启动时间达到洗涤时间的情况下,将滚筒电机3设为关闭状态,此时,使排水阀电机17旋转来使排水阀16 从封闭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从排水管15排出接水槽2内的水。在该洗涤处理中,在滚筒4旋转的情况下,滚筒4内的洗涤物通过滚筒4的隔片向圆周方向移动而被上提,之后从后滚筒4的隔片脱落之后掉落到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中。
在该洗涤处理中,向接水槽2内投入与衣物的投入量对应的量的洗涤剂来进行洗涤处理,在洗涤处理中,通过衣物掉落时的冲击力,自来水被搅拌,洗涤剂分的泡沫成长。6.漂洗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洗涤处理(步骤Si; )结束之后,转移到漂洗处理(步骤
514)。在该漂洗处理中,将供水阀8从封闭状态切换到注水状态,在排水阀16的封闭状态下,在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并贮留水位设定结果的自来水。控制电路59的CPU在漂洗处理(步骤S14)中,在接水槽2内贮留了水位设定结果的自来水的情况下,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开始指令,并对定时器T2的值设定漂洗时间。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设定了定时器T2的值的情况下,每经过一定时间(Isec) 就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时间,在定时器T2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在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的情况下,使排水阀16从封闭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以从接水槽2内排出自来水。该变频控制电路62在接收到运行开始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以预先记录在 ROM中的一定的漂洗速度开始旋转,并在接收到运行停止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在该漂洗处理中,在滚筒4旋转的情况下,滚筒4内的洗涤物通过隔片向圆周方向移动而被上提,之后从隔片脱落而掉落到自来水中。该漂洗处理是在不投入洗涤剂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衣物掉落到自来水中时的冲击力从衣物排出洗涤剂分。7.脱水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漂洗处理(步骤S14)结束之后,转移到脱水处理(步骤
515)。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脱水处理中,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开始指令,并在定时器T2的值中设定脱水时间。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设定了定时器T2的值的情况下,每经过一定时间(Isec) 就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时间,在定时器T2的值被减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该变频控制电路62在接收到运行开始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开始以预先记录在ROM中的一定的脱水速度旋转,在接收到运行停止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在该滚筒电机3的运行状态下,滚筒4内的衣物不会从隔片脱落而向圆周方向移动,并利用离心力从滚筒4内的衣物放出水分。8.干燥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结束脱水处理(步骤SM)之后,转移到干燥处理(步骤
516)。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干燥处理中,使风扇电机22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使温风加热装置25的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使供水阀 8从封闭状态切换为除湿状态之后开始向接水槽2内注入温风,开始向滚筒4内的经过脱水的衣物供给温风。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开始注入温风的情况下,在定时器T2的值中设定干燥时间,并每经过一定时间(Isec)就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时间。该控制电路59的CPU在将定时器T2的值被减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使风扇电机22、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并使供水阀8从除湿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以结束向接水槽2内注入温风。图10是表示洗涤处理(步骤Si; )的流程图,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温水洗涤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21)。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1的“否”),转移到步骤S34,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1的“否”),转移到从ROM检测图5的(a)的泡沫监视时间表1的步骤S22。控制电路59的CPU在步骤S22检测到泡沫监视时间表1时,从泡沫监视时间表1 选择与在步骤S9的布量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步骤S2!3)。之后,从ROM 检测图5的(b)的泡沫监视时间表2 (步骤S24),并且,从泡沫监视时间表2选择与在步骤 S12的布质的判定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步骤S25)。接着,从ROM检测图5的(c)的泡沫监视时间表3 (步骤S26),从泡沫监视时间表 3选择与计数器的值的设定结果(运行程序的设定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步骤 S27)。控制电路59的CPU在从泡沫监视时间表3选择泡沫监视时间(步骤S27)时,检测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步骤S28)。该水温信号表示温水加热器30被启动之前的、加热前的自来水的常温度,在检测到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的情况下,从ROM检测图5的(d)的泡沫监视时间表4(步骤S29),接着,从泡沫监视时间表4选择与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步骤S30),转移到步骤S31。控制电路59的CPU在转移到步骤S31之后,将步骤S23中的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步骤S25中的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步骤S27中的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及步骤S30中的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4个结果相互进行比较,并从该4个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中提取最长值。之后,将泡沫监视时间的最长值的提取结果设定为定时器Tl的值(步骤S32),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中设定1(步骤S3!3)之后,转移到步骤S34。该步骤S32中的定时器 Tl的值的设定结果相当于待机时间。控制电路59的CPU将预先记录在ROM中的洗涤时间(15分钟)设定为定时器T2 的值(步骤S34)。该洗涤时间被设定为,分别比泡沫监视时间表1的最长的泡沫监视时间、 泡沫监视时间表2的最长的泡沫监视时间、泡沫监视时间表3的最长的泡沫监视时间及泡沫监视时间表4的最长的泡沫监视时间的4个泡沫监视时间长,控制电路59的CPU在步骤 S34设定了定时器T2的值的情况下,经由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滚筒电机3的运行开始指令 (步骤S3。,并将定时器T2的值与预先记录在ROM中的限度值0进行比较(步骤S36)。在此,在判断为定时器T2的值达到限度值的情况下(步骤S36的“是”),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步骤S37)。当滚筒电机3经由变频控制电路62接收到运行开始指令时,滚筒电机3开始以预先记录在ROM中的洗涤速度运行,滚筒4也以洗涤速度旋转。该变频控制电路62在接收到运行停止指令的情况下,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图11是定时器中断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温水洗涤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41)。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1 的“是”),判断定时器T2的值是否比限度值0大(步骤S42),在判断为定时器T2的值大于限度值0的情况下(步骤S42的“是”),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43)。S卩,在使用者在温水洗涤开关57的操作中没有把温水洗涤标记设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以在步骤S35滚筒电机3被启动为基准,经过洗涤时间(15分钟)之后定时器T2 的值被减到限度值0,温水加热器30不被启动而滚筒电机3被关闭(步骤S37)。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41的“否”) 时,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是否被设定为1 (步骤S44)。在步骤S32在定时器Tl的值中设定了泡沫监视时间的情况下,该温水化过程标记被设定为1 (步骤S3!3),使用者操作温水洗涤开关57而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为温水化过程标记被设定为1 (步骤S44),并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1 (步骤S45)。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没有被设定为1时(步骤S44),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是否被设定为2 (步骤S46)。在此,在判断为温水化过程标记被设定为2的情况下(步骤S46的“是”),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2 (步骤S47),而在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没有被设定为2的情况下(步骤S46的“否”),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3 (步骤S48)。控制电路59的CPU在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3 (步骤S48)时,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是否被设定为3。在此,在判断为温水化过程标记被设定为3的情况下(步骤S48的 “是”),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3 (步骤S49)。在判断为温水化过程标记没有被设定为3的情况下(步骤S48的“否”),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是否被设定为4 (步骤S50)。在此,在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被设定为4的情况下(步骤S50的“是”),转移到温水化过程处理4 (步骤S51),在判断温水化过程标记没有被设定为4的情况下(步骤S50的“否”),结束本次的定时器中断处理。S卩,根据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的设定状态,择一地执行温水化过程处理1(步骤 S45)、温水化过程处理2 (步骤S47)、温水化过程处理3 (步骤S49)和温水化过程处理4 (步骤 S51)。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的控制电路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S45 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控制电路59的CPU从定时器Tl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61), 接着,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62)。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被设定为定时器Tl的值,洗涤时间( > 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被设定为定时器T2的值,定时器Tl的值比定时器T2的值之前到达限度值0。控制电路59的CPU在对定时器T2的值进行减法运算之后(步骤S6》,将定时器 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与限度值0进行比较(步骤S63)。在此,在判断为定时器Tl值的减法运算结果没有达到限度值的情况下(步骤S63的“否”),检测来自泡沫量传感器观的泡沫量信号(步骤S64),将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和预先记录在ROM中的阈值进行比较(步骤 S65)。该阈值用于判断是否有超过与衣物的重量对应的量的过量的洗涤剂投入到接水槽2内,控制电路59的CPU在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之前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上升到阈值以上(步骤S6Q。即,超过洗涤剂泡沫的容许量的量是超过与衣物的重量对应的适当泡沫量的过多的泡沫量。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上升为阈值以上时(步骤S65), 使排水阀16从封闭状态切换到开放状态(步骤S66),开始排出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之后,通过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步骤 S67),并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2 (步骤S68)。控制电路59的CPU在步骤S65未判断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为阈值以上,而在步骤S63判断为定时器Tl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步骤S63的“是”)时,使温水加热器30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步骤S69),从而开始加热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在定时器Tl的值中设定预先记录在ROM中的限度时间(7分钟)(步骤S70)。该限度时间被设定为从洗涤时间(15分钟)减去各泡沫监视时间表1 泡沫监视时间表4中最长的泡沫监视时间(8分钟)的值,在控制电路59的CPU设定为定时器Tl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70),对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4 (步骤S71)。图13是用于说明图11的控制电路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47的温水化过程处理2。该温水化过程处理2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被设定为2的情况下执行的,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被设定为2的情况下,从接水槽2内排出自来水。在该温水化过程处理2,不对定时器Tl的值及定时器T2的值分别进行减法运算, 而是在滚筒电机3关闭状态下,中断洗涤时间的计测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检测来自水位传感器沈的水位信号(步骤S81),并将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预先记录在ROM中的排水结束值进行比较(步骤S82)。该排水结束值是用于判断是否从接水槽2内排出了所有的自来水的阈值,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排水结束值的情况下(步骤S82的“是”), 使排水阀16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步骤S83)。之后,通过使供水阀8从封闭状态切换为注水状态,再次开始向接水槽2注入自来水(步骤S84),将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为3 (步骤S85)。图14是在用于说明图11的控制电路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49 的温水化过程处理3。该温水化过程处理3是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被设定为3的情况下执行的,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被设定为3的情况下,向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在该温水化过程处理3中不对定时器Tl的值及定时器T2的值进行减法运算,而是在滚筒电机3关闭状态下中断洗涤时间的计测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检测来自水位传感器沈的水位信号(步骤S91),并将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与步骤SlO的水位的设定结果进行比较(步骤S92)。在此,在判断为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水位的设定结果的情况下(步骤S92的“是”),通过使供水阀8从注水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从而停止向接水槽2内注入自来水(步骤S9!3),并向变频控制电路 62发送滚筒电机3的运行开始指令(步骤S94)。之后,在定时器Tl的值中重新设定步骤S31中的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步骤S%),将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为1 (步骤S96)。该变频控制电路62通过接收滚筒电机3的运行开始指令,重新开始滚筒电机3的洗涤速度下的运行。控制电路59的CPU当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中设定了 1时(步骤S96),在每次启动定时器中断处理时执行图12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在图12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对定时器Tl的值以泡沫监视时间的再设定结果为基准值进行减法运算,并对定时器T2的值以中断了滚筒电机3的运行的时刻的值为基准值进行减法运算。在该温水化过程处理1,在判断为在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之前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上升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再次从接水槽2内排出自来水,停止滚筒电机3的运行,将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为2。在该温水化过程处理1没有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上升到阈值以上,而是判断为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的情况下,使温水加热器30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来开始对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加热,并在定时器Tl的值中设定限度时间, 将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设定为4。图15是在用于说明图11的控制电路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51 的温水化过程处理4。该温水化过程处理4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被设定为4的情况下执行,在接水槽2内不产生过量的泡沫而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的情况下,在温水化过程标记的值中设定4。控制电路59的CPU从定时器Tl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101),并且,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102),检测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步骤 S103)。该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是用温水加热器30加热后的自来水温度,控制电路59的 CPU在检测到水温信号的情况下,判断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是否达到限度值0(步骤S104)。在此,在判断为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步骤 S104的“是”),关闭温水加热器32 (步骤S106)。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没有达到限度值时 (步骤S104的“否”),将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预先决定于ROM中的限度温度进行比较(步骤 S105)。在此,在判断为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限度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105的“是”), 关闭温水加热器30 (步骤S106),转移到步骤S107。S卩,在洗涤处理中滚筒电机3开始运行之后,即使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也未生成过量的泡沫的情况下,温水加热器30以经过泡沫监视时间的选择结果的最长值为基准被启动。在温水加热器30被启动的情况下,在以温水加热器30的启动为基准经过了限度时间的情况下,或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达到限度温度的情况下,温水加热器30被关闭。根据上述实施例1,具有如下效果。在温水洗涤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在温水加热器30的关闭状态下开始洗涤处理,在未被判断为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销量的洗涤剂泡沫而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的情况下,使温水加热器30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启动状态,并开始对接水槽2内的含有洗涤剂的自来水进行加热。
在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之前,判断为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从接水槽2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加热前的自来水。即,在确定不从接水槽2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自来水的情况下,使温水加热器30 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在没有确定不从接水槽2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自来水的情况下,不使温水加热器 32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所以能够避免在将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温水化之后被排出的能源浪费。由于从泡沫监视时间表1选择与布量的检测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所以即使从在接水槽2内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生成量超过容许量为止所需的时间根据滚筒4内的布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动,也能够用与滚筒4内的布量的多少对应的短的值来设定泡沫监视时间。此外,由于从泡沫监视时间表2选择与布质的检测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所以即使从在接水槽2内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生成量超过容许量为止所需的时间根据滚筒4内的衣物的化纤的混合率的多少而发生变动,也能够用与化纤的混合率的多少对应的短的值来设定泡沫监视时间。并且,由于从泡沫监视时间表3选择与运行程序的设定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所以即使从在接水槽2内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生成量超过容许量为止所需的时间根据滚筒4对水的搅拌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动,也能够用与搅拌力的强弱对应的短的值来设定泡沫监视时间。此外,由于从泡沫监视时间表4选择与水温的检测结果对应的一个泡沫监视时间,所以即使从在接水槽2内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生成量超过容许量为止所需的时间根据加热前的水温的高低而发生变动,也能够用水温的高低对应的短的值来设定泡沫监视时间。在温风加热装置25的加热器容器31内设置左前突部33及右前突部34。因此,当PTC加热器32在加热器容器31内从后向前偏置的情况下,PTC加热器32 的左前挡板51接触于加热器容器31的左前突部33,此外,PTC加热器32的右前挡板51接触于加热器容器31的右前突部34,PTC加热器32在加热器容器31内保持从后向前偏置的状态。在这些左前突部33及右前突部34保持PTC加热器32的状态下,左加热元件39 的前端面及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相互间形成间隙。共通电极板42的前端面及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相互间形成间隙,在右加热元件43的前端面及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相互间形成间隙。由此,左电极板41及右电极板44相互间的隔着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的沿面距离,比不存在左前突部33及右前突部34双方的情况更长。因此,即使在洗涤处理中在接水槽2内充满的洗涤剂泡沫没有去处而从除湿管道 18的入口通过风扇外壳20及加热管道21而附着到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的情况下,也很难发生左电极板41及共通电极板42相互间的漏电现象,很难发生左电极板41及右电极板44相互间的漏电现象,很难发生共通电极板42及右电极板44相互间的漏电现象。
实施例2接着,参照图16 图18,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由控制电路59的CPU执行图16 的洗涤处理以代替实施例1中的图10的洗涤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1 的“是”),根据控制电路59的EEPROM检测泡沫监视时间(步骤S38),并在定时器Tl的值中设定泡沫监视时间的检测结果(步骤S32)。该EEPROM用于预先记录泡沫监视时间,在EEPROM中预先记录有5分钟,作为泡沫监视时间的初始值。控制电路59的CPU在将滚筒电机3设定为启动状态时(步骤S3。,判断定时器 T2的值是否达到限度值0(步骤S36)。在此,在判断为定时器T2的值没有达到限度值的情况下(步骤S36的“否”),转移到泡沫监视时间变更处理(步骤S160)。控制电路59的CPU执行图17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以代替实施例1的图12的温水化过程处理1。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定时器Tl的值的减法运算结果达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步骤S63的“是”),分别经过步骤S69 S71,将RAM的泡沫监视时间经过标记(Flag) 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72)。该泡沫监视时间经过标记表示是否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在步骤Sl初始设定为关闭状态,在洗涤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图16的滚筒电机3在被关闭(步骤S37)之后,被设定为关闭状态。图18是泡沫监视时间更新处理(步骤S160),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泡沫监视时间经过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161)。例如,在泡沫监视时间经过之后的洗涤处理中,判断为泡沫监视时间经过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161的“是”),并判断RAM的泡沫监视时间更新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62)。该泡沫监视时间更新标记表示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是否被更新,在步骤Sl初始设定为关闭状态,在洗涤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在图16的滚筒电机3被关闭(步骤S37)之后,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泡沫监视时间更新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时(步骤 S162的“是”),检测来自泡沫量传感器观的泡沫量信号(步骤S163),并将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64)。该阈值与在图17的步骤S65中使用的阈值相同,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上升到阈值以上时(步骤S164的“是”),在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上加上预先记录于ROM中的一定值O分钟)(步骤S165),并将泡沫监视时间更新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166)。S卩,在当次的洗涤处理中没有生成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而经过了 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的情况下,温水加热器25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在该温水加热器25的启动状态而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将 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延长一定值O分钟),在下一回的洗涤处理中从EEPROM检测延长后的新的泡沫监视时间。根据上述实施例2,具有如下效果。在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之后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在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上加上一定值O分钟)之后延长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所以即使应自来水的硬度及洗涤剂的种类等的区别而使洗涤剂泡沫的产生速度不同,泡沫监视时间也被设定为与在现实的洗涤处理中生成泡沫的速度对应的适当的值。S卩,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被初始设定为最短值,通过根据现实的泡沫的生成状态来延长,能够变更为与现实的泡沫的生成状态对应的适当的值。实施例3图19的洗涤处理是控制电路59的CPU代替图10的洗涤处理来执行的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在定时器T2的值中设定洗涤时间(15分钟)(步骤S121),向变频控制电路 62发生运行开始指令来使滚筒电机3开始以洗涤速度运行(步骤S122)。之后,启动温水加热器30 (步骤S123),将定时器T2的值与限度值0进行比较(步骤S124)。该定时器T2的值在图20的定时器中断处理中进行减法运算。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达到定时器T2的值达到限度值0的情况下(步骤 S124的“是”),判断RAM的滚筒停止中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25)。该滚筒停止中标记表示在洗涤处理中滚筒电机3是否停止了运行,在步骤Sl初始设定为关闭状态。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滚筒停止中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 S125的“是”),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生运行停止指令,并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步骤 S126)。在判断为滚筒停止中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25的“否”),将滚筒停止中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27),在任何情况下都判断温水洗涤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U8)。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U8的“是”), 关闭温水加热器30(步骤SU9),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30)。图20的定时器中断处理是控制电路59的CPU代替图11的定时器中断处理来执行的处理,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定时器T2的值是否大于限度值0 (步骤S141)。在此,在判断为定时器T2的值大于限度值0的情况下(步骤S141的“是”),从定时器T2的值减去一定值(Isec)(步骤S142)。接着,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温水洗涤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143)。 在此,在判断为温水洗涤标记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43的“是”),判断滚筒停止中标记是否被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44)。在此,在判断为滚筒停止中标记被设定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44的“是”), 检测来自泡沫量传感器观的泡沫量信号(步骤S145),并将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46)。当控制电路59的CPU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没有达到阈值时(步骤S146 的“否”),检测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步骤S147),并将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限度温度进行比较(步骤S148)。
在此,在判断为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限度温度判断的情况下(步骤S148的 “是”),关闭温水加热器30(步骤S149),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50),将滚筒停止中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51)。S卩,温水加热器30在洗涤处理中以滚筒电机3开始运行作为基准被启动,在洗涤处理中没有生成超过容许量的量的泡沫而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升温到限度温度的情况下, 温水加热器30被关闭。在该温水加热器30被关闭的情况下,在温水加热器30的关闭状态及滚筒电机3 的启动状态下,洗涤处理持续到经过洗涤时间为止。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阈值时(步骤S146的 “是”),向变频控制电路62发送运行停止指令来使滚筒电机3停止运行(步骤S152),将滚筒停止中标记设定为启动状态(步骤S153)。在该滚筒停止中标记的启动状态下,从前面说明的步骤S144转移到步骤S147,检测来自水温传感器14的水温信号(步骤S147),并将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限度温度进行比较(步骤S148)。该限度温度相当于加热停止条件,控制电路59的CPU在判断为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限度温度判断的情况下(步骤S148的“是”),关闭温水加热器30(步骤S149),将温水洗涤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50),并将滚筒停止中标记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 S151)。S卩,在洗涤处理中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升温到限度温度之前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泡沫的情况下,滚筒电机3关闭,在滚筒电机3的关闭状态及温水加热器30的启动状态下继续洗涤处理。在接水槽2内的自来水升温到限度温度的情况下,该温水加热器30被关闭,在温水加热器30被关闭的情况下,在滚筒电机3及温水加热器30分别关闭的状态下,直到经过洗涤时间为止继续洗涤处理。根据上述实施例3,具有如下效果。在温水洗涤模式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在温水加热器30的启动状态下开始洗涤处理,在判断为水温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限度温度之前判断为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将滚筒电机3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因此,能够在抑制接水槽2内的洗涤剂泡沫在滚筒4的搅拌力下成长的同时,继续洗涤处理,所以避免在已将接水槽2内的水进行温水化后排出的引起的能源浪费。其他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中,也可以使用与布量的检测结果、布质的检测结果、运行程序的设定结果以及水温的检测结果中任何一个都无关的固定值,来作为泡沫监视时间。在上述实施例1中,使用泡沫监视时间表1 4中的至少一个表,此外,也可以根据与布量、布质、运行程序、水温的四个条件中至少一个条件,选择泡沫监视时间。在上述实施例1中,也可以从预先决定的多个阈值中选择与布量的检测结果、布质的检测结果、运行程序的设定结果、水温的检测结果中至少一个结果对应的阈值,并在图 12的步骤S65中使用阈值的选择结果。在上述实施例2中,在图18的步骤S164判断为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S165将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延长与定时器Tl的值对应的时间。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计算(限度时间-定时器Tl的值),也可以通过在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上加上(限度时间-定时器Tl的值),从而延长EEPROM的泡沫监视时间。在上述实施例2中,也可以从预先决定的多个阈值中选择与水位的设定结果对应的阈值,并在图17的步骤S65中使用阈值的选择结果。在上述实施例1 2中,图13的步骤S82判断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是否达到比最低水位低的极低水位(> 0),在判断为水位信号的检测结果达到极低水位的情况下,可在步骤S83将排水阀16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S卩,在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之前,判断为在接水槽2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接水槽2内排水并只留下一部分加热前的自来水。在上述实施例3中,从预先决定的多个阈值中选择与水位的设定结果对应的阈值,并在图20的步骤S146使用阈值的选择结果。在上述实施例1 3中,也可以在PTC加热器32的左电极板41及右电极板44相互间配置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中的一个加热元件。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将一个加热元件的左侧面的多个散热片分别连接到左电极板 41,将一个加热元件的右侧面的多个散热片分别连接到右电极板。在上述实施例1 3中,也可以将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后表面设定为平面状。 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加热器容器31的成形后,在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及左电极板41的左前挡板50相互间设置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或绝缘性的陶瓷构成的左前突部,在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及右电极板45的右前挡板51相互间设置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或绝缘性的陶瓷构成的右前突部。此外,在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中,在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记载了一下附记。[附记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接水的接水槽;洗涤槽,设在上述接水槽内,用于投入衣物;循环管道,连接在上述接水槽上,具有入口及出口 ;鼓风机,使上述接水槽内的空气从上述循环管道的入口向出口循环;绝缘性的加热器容器,设在上述循环管道内,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并具有设在该第一壁面及该第二壁面相互间的第三壁面;两个以上的电极板,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内,包括与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一壁面对置的第一电极板及与第二壁面对置的第二电极板;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内,具有隔着间隙与上述两个以上的电极板中的一个对置的电极面及隔着间隙与该一个电极板相邻的电极板对置的电极面,通过该一个电极板及该相邻的电极板供给电流;由绝缘材制造的第一保持部,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一电极板之间,从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向上述加热器容器内突出,用于对上述第一电极板进行支持;以及由绝缘材制造的第二保持部,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二电极板相互间,从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向述加热器容器内突出,用于对上述第二电极板进行支持,在上述鼓风机的运行状态下,空气进入上述加热器容器的内部,上述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通过被供电而发热,从而在上述加热器容器内加热空气。[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导电性的散热片,该多个导电性的散热片设在上述多个电极板中的一个和与该一个电极板相邻的加热元件相互间,对该电极板和该加热元件的电极面相互间进行电连接,在与电极板及该加热元件相互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上述多个散热片分别隔着间隙与相邻的散热片对置,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一保持部及上述第二保持部分别相对于第三壁面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大于上述散热片相互间的间隙尺寸。[附记3]根据附记1 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保持部是在上述加热器容器成形后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一电极板相互间的、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构件,上述第二保持部是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成形后设在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二电极板相互间的、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构件。[附记4]根据附记1 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保持部及上述第二保持部分别由绝缘性的陶瓷构成。[附记5]根据附记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保持部是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成形后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一电极板相互间的构件,上述第二保持部是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成形后设在上述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及上述第二电极板相互间的构件。[附记1] [附记5]的各个方案是鉴于下面说明的附记的背景技术而做出的,此外,附记的效果是从附记1附记5的各个方案得到的效果。[附记的背景技术]在洗衣机上具备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具有与接水槽相连的入口及出口,在循环管道内收容了温风加热装置。该温风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器容器、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和两个以上的电极板。加热元件是通过电极板被供给电流而发热、从而加热空气的元件,加热器容器被收容在加热元件及电极板中,在鼓风机的运行状态下,接水槽内的空气从循环管道的入口向出口循环,在鼓风机及温风加热装置的各自的运行状态下,加热元件在加热器容器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向接水槽内送去温风。
在该洗衣机的情况下,在洗涤处理中充满于接水槽内的洗涤剂泡沫因没有去处而从循环管道的入口进入循环管道内,并附着到加热器容器的内面的情况下,在电极板相互间有可能产生漏电现象。附记效果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相互间的隔着加热器容器的第三壁面的沿面距离较长, 所以能够利用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抑制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相互间的漏电现象, 该第一保持部用于将第一电极板保持在加热器容器内,该第二保持部用于将第二电极板保持在加热器容器内。图1的除湿管道18,送风管道19,风扇套20和加热管道21相当于循环管道,除湿管道18的入口相当于循环管道的入口,送风管道19的出口当于循环管道出口,风扇电机22 及风扇23相当于鼓风机。图3的左电极板41相当于第一电极板,图3的右电极板44相当于第二电极板,图 3的共通电极板42相当于电极板,图3的左加热元件39及右加热元件43分别相当于加热元件。图3的标记31是加热器容器,加热器容器31的左侧板的内表面相当于第一壁面, 加热器容器31的右侧板的内表面相当于第二壁面,加热器容器31的前板的内表面相当于第三壁面,加热器容器31的左前突部50相当于第一保持部,加热器容器31的右前突部51 相当于第二保持部。
权利要求
1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水槽,从水源被注入水;排水阀,能够在从上述接水槽内排出水的开放状态及不排出上述接水槽内的水的封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洗涤槽,设在上述接水槽内,用于投入衣物; 洗涤电机,使上述洗涤槽旋转; 电热源,对上述接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泡沫量传感器,输出与上述接水槽内的洗涤剂泡沫的量对应的泡沫量信号; 模式设定机构,将高温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该高温模式下利用比从上述水源注入到上述接水槽内的常温水更为高温的水洗涤衣物;以及洗涤机构,能够分别以高温模式的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进行在上述接水槽内贮留了含有洗涤剂的水的状态下使上述洗涤电机处于运行状态的洗涤处理,并且在上述热源的关闭状态下开始进行上述洗涤处理,其中,在上述高温模式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洗涤机构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处理,判断以洗涤处理开始为基准是否经过了预先决定的待机时间; 第二处理,检测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第三处理,在检测到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预先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在上述接水槽内是否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第四处理,当没有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被判断为经过了上述待机时间时,使上述热源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由此开始对上述接水槽内的含有洗涤剂的水进行加热;以及第五处理,在判断为经过了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使上述排水阀处于开放状态,以从上述接水槽内排出含有洗涤剂的加热前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洗涤机构将从预先决定的多个时间中选择的一个时间用作上述待机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被判断为经过了上述待机时间时,上述洗涤机构检测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并将该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上述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在上述接水槽内是否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当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时,延长上述待机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而将上述待机时间延长为第二待机时间时,根据所延长的第二待机时间更新下一次的上述待机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衣物的布量的检测结果,以布量越多上述待机时间就越短的方式设定上述待机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衣物的布质的检测结果,以化纤的比例越大上述待机时间就越短的方式设定上述待机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设定的洗衣机运行程序中越是上述洗涤电机的通电率长的上述运行程序、上述待机时间就越短的方式设定上述待机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水槽内的水温的检测结果,以水温越高上述待机时间就越短的方式设定上述待机时间。
9.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水槽,从水源被注入水;洗涤槽,设在上述接水槽内,用于投入衣物; 洗涤电机,使上述洗涤槽旋转; 电热源,对上述接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泡沫量传感器,输出与上述接水槽内的洗涤剂泡沫的量对应的泡沫量信号; 模式设定机构,将高温模式设定为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该高温模式下利用比从上述水源注入到上述接水槽内的常温水更为高温的水洗涤衣物;以及洗涤机构,能够分别以高温模式的启动状态及关闭状态,进行在上述接水槽内贮留了含有洗涤剂的水的状态下使上述洗涤电机处于运行状态的洗涤处理,并且在上述热源的启动状态下开始进行上述洗涤处理,其中,在上述高温模式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洗涤机构进行如下处理 第六处理,检测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第七处理,在检测到来自上述泡沫量传感器的泡沫量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泡沫量信号的检测结果与预先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在上述接水槽内是否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第八处理,判断用于将上述热源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加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第九处理,当没有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被判断为上述加热停止条件成立时,使上述热源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第十处理,在判断为上述加热停止条件成立之前,判断为在上述接水槽内生成了超过容许量的上述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使上述洗涤电机处于运行停止状态,并在所述洗涤电机的运行停止状态下继续进行洗涤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能源浪费的洗衣机。在温水洗涤模式被设定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在温水加热器的关闭状态下开始洗涤处理。当该洗涤处理中没有判断为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被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时,通过启动温水加热器来开始加热接水槽内的水,在判断为经过了泡沫监视时间之前,判断为在接水槽内产生了超过容许量的洗涤剂泡沫的情况下,从接水槽内排出加热前的水。因此,能够避免在已将接水槽内的水进行了温水化后排水的能源浪费。
文档编号D06F33/02GK102400292SQ20111026831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江碕猛, 河野哲之, 秋田真吾, 马越清辉 申请人: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