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55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造布料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尤指一种可提供接近皮革触感的织造布料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
背景技术
皮革主要应用的领域涵盖鞋具、服装、家饰、运动器材等各种民生消费物品,依取得来源可分为天然皮革与合成皮革,前者泛指自动物取得的皮肤,经加工后得到的皮革;后者常见于利用不织布搭配具皮革触感的高分子材料覆盖于其上得到。鉴于现今环保意识的提升,业者已尽量减少天然皮革的使用量,而改以合成皮革取代。已知的合成皮革制造方法,可见于美国专利公开第US 2003/0162453号、第US2004/0237221 号、第 US 2006/0234589 号、公告第 US 7,896,997 号、第 US 4,465,730 号以及第US 5, 484, 646号,其披露的合成皮革通常包括一高分子、一黏着层与一不织布基底,该高分子均呈片状或块状,大多采用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于制造上,直接将该高分子通过该黏着层覆盖于该不织布基底。另外,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6,890,602号、公开第US 2011/0039055号以及第US2009/0047476号,其揭不的合成皮革制造方法则将一不织布浸溃于一含有弹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中,使该弹性高分子填满该不织布的间隙,并完全覆盖该不织布的表面,其中,该弹性高分子大多使用聚氨酯。通过该高分子层或该弹性高分子相异于织布所拥有的弹性、平滑度与厚实感,提供仿皮革的触感。于以上先前技术所揭示的合成皮革,均是将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分子完全覆盖于不织布的表面,以产生类似皮革的效果。虽聚氨酯或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质通常可提供极接近天然皮革的触感与外观,并具有厚实感,然而,其却有透气性不佳的缺点。因此,当实际作为衣物、家饰或运动用品等应用上,使用者的肌肤常感到闷热难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合成皮革因表层采用厚实的弹性高分子,导致透气性不佳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先将一高收缩纤维与一第一超细纤维编织为多个呈一经编组织排列的经编毛圈而得到一上层织布,该上层织布具有一表面以及一相对该表面的背面。接着,以一包括多个由一定型树脂形成的液态颗粒的雾气喷涂于该表面,使该液态颗粒附着于位在该表面的经编毛圈。随后,对该上层织布施加一低于该定型树脂的熔点的加工温度并以一滚压设备进行滚压,使该定型树脂硬化以抑制位在该表面的该经编毛圈相对该表面翘曲,且使该表面形成一预设图纹。最后,待该上层织布冷却后,利用一粘合剂将该上层织布的该背面与一下层织布的一结合面相互贴合,以得到一仿皮革织布。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相较于已知技术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由于本发明采用的该第一超细纤维的外径较小,于编织时即可降低该上层织布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缝隙尺寸,再利用该高收缩纤维受热将大幅收缩的特性,将进一步缩小其缝隙的尺寸,使使用者于触摸时几乎不会感受到一般织物所呈现的松散结构,而是接近天然皮革的紧实结构,进而搭配该定型树脂可抑制该经编毛圈的翘曲,使该仿皮革触感织布的表面较为平滑,更能呈现类似天然皮革的触感与外观。二、本发明使用编织方式,仅配合少量由该定型树脂组成的该雾气,通过该液态颗粒附着位在该表面的经编毛圈并搭配热滚压以抑制该经编毛圈翘曲而达高平滑触感,由于该定型树脂并非以层迭型态覆盖在该上层织布的表面,而是以颗粒状附着于该经编毛圈,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织物在达到仿皮革触感的同时,也将拥有优异的透气性,让使用者不致感到闷热不适。


图1A至图1D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上层织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下层织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使用网版喷涂该雾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先参阅图1A至图1D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以及上层织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先提供一上层织布10,如图1A所示,该上层织布10具有一表面11以及一相对该表面11的背面12。另如图2所示,该上层织布10由一高收缩纤维13与一第一超细纤维14编织成为多个经编毛圈15,该经编毛圈15呈一经编组织排列,并分别包括一由该高收缩纤维13构成的第一经编毛圈151,以及一由该第一超细纤维14构成的第二经编毛圈152。于本实施例中,该高收缩纤维13与该第一超细纤维14的材料可为聚氨酯弹性纤维(Spandex)、尼龙6 (Nylon 6)纤维、尼龙6-6 (Nylon 6-6)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酷(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 PET)纤维、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纤维、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纤维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纤维。于本发明中,该高收缩纤维13具有一介于2dtex(分特)至3dtex的线密度;该第一超细纤维14具有一介于0. 2dtex至0. 6dtex的线密度。另外,图2仅为该上层织布10的织造结构的一举例说明,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该上层织布10也可编织为其余方式的经编组织。接着,如图1B所示,将一雾气20喷涂(Spray)于该上层织布10的该表面11,该雾气20的化学组成包含一定型树脂,且该雾气20由多个液态颗粒构成,该液态颗粒将渗入该上层织布10并进而附着于图2所示位在该表面11的该经编毛圈15。于本发明,该定型树脂泛指具有黏着性的热固性树脂,如环氧(Epoxy)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 PVC)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 PET)等,该雾气20可将一由该定型树脂调配而成的混合溶液,搭配使用一喷雾产生设备。在本实施例,该喷雾产生设备可包括一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容置腔室以及多个穿透该壳体的喷孔,该混合溶液导入该容置腔室内,再通过一气体压力,迫使该混合溶液通过该喷孔,其中,该混合溶液将随该喷孔的口径而形成该液态颗粒。前述的喷雾产生设备为本发明说明该雾气20形成方式的一举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依实际应用,本发明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或设备,使得该定型树脂形成含有该液态颗粒的该雾气20。请参阅图1C,将该雾气20喷涂(Spray)于该上层织布10的该表面11,且该液态颗粒附着于该经编毛圈15后,加热该上层织布10至一加工温度,且使用一滚压设备30对该上层织布10进行滚压,该加工温度低于该定型树脂的熔点,其中,该加工温度的选择应搭配该定型树脂的实际材料,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定型树脂的材料为聚氨酯,该加工温度为介于130°C与170°C之间,且最佳为145°C与155°C之间。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该滚压设备30包括一第一热压滚轮31以及一与该第一热压滚轮31相对设置的一第二热压滚轮32,其中,该第一热压滚轮31及该第二热压滚轮32各包括一第一环壁311与一第二环壁321,该第一环壁311的表面形成有一立体压纹,此外,该第一热压滚轮31与该第二热压滚轮32均采金属材质,藉以将热能传递至该上层织布10的该表面11。此步骤为将该上层织布10送入该滚压设备30,通过该第一热压滚轮31及该第二热压滚轮32之间的间隙小于该上层织布10,使该第一热压滚轮31对该上层织布10施压,并通过该第一热压滚轮31加热该上层织布10的该表面11至该加工温度,由于附着于该经编毛圈15的该定型树脂同时受热且被施予压力,因此将可抑制该经编毛圈15相对该表面10翘曲,且使该上层织布10的厚度缩小,以使厚度方向的结构可更为紧密。请继续参阅图1D,接着,待该定型树脂冷却并硬化(Setting)后,再将该上层织布10与一下层织布40相贴合,得到一仿皮革织布,该仿皮革织布的厚度介于Imm至3mm之间。于本发明中,此步骤使用一粘合剂将该上层织布10的该背面12与该下层织布40的一结合面41相互贴合,该粘合剂可选用具有透气效果的湿气硬化型高分子胶,且优选地为选用硬化后可保留其延展性的高分子种类,例如聚氨酯或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先利用滚轮涂布(Roller Printing)、刮刀涂布(Knife Printing)或喷涂(Spreading)方式将湿气硬化型高分子胶涂布在该上层织布10的该背面12形成一黏结层50,如图1D所示,该黏结层50优选为部分地覆盖该下层织布40的一结合面41,即该黏结层50包括多个接合区域51与多个非接合区域52,该接合区域51为连接该结合面41 ;该非接合区域52则与该接合区域51互补。待形成该黏结层50后,使该上层织布10的该背面11与该黏结层50相接触,使该上层织布10与该下层织布40相互黏合。本实施例以该粘合剂涂布在该下层织布40的该结合面41形成该黏结层50作为举例说明,然依其他实施方式,该粘合剂也可先涂布在该上层织布10的该背面11形成该黏结层50后,再将该下层织布40的该结合面41与该黏结层50相接触。此外,本实施例中,该下层织布40是由一第二超细纤维43编织为多个呈一纬编组织排列的纬编毛圈44得到,该第二超细纤维43的材料可为聚氨酯弹性纤维(Spandex)、尼龙6 (Nylon 6)纤维、尼龙6-6 (Nylon 6-6)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酷(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 PET)纤维、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纤维、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纤维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纤维,且该第二超细纤维43具有一介于O. 6dtex至1. 2dtex的线密度,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下层织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然而图3仅为该下层织布40的织造结构的一举例说明,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该下层织布40也可编织为其余方式的纬编组织。在使用该粘合剂将该上层织布10与该下层织布40结合前,该下层织布40可先进行一起毛处理,使用起毛刷于该下层织布40的该结合面41及相对该结合面41的一穿戴面42产生多个绒毛纱;或是,也可进一步将该绒毛纱切断,而于该下层织布40的该结合面41及相对该结合面41的该穿戴面42形成多个绒毛,因起毛处理已属成熟已知技艺,故于此不另行赘述。藉此,可在该结合面41增加与该黏结层50之间的黏着面积;也或,该结合面41可通过该绒毛纱或该绒毛与位于该上层织布10的该背面12的该经编毛圈15形成机械性的结合,使得该上层织布10与该下层织布40间的结合可更为稳固。且,通过对该穿戴面42进行该起毛处理,当使用在鞋材、衣物等产品时,不仅可更贴近天然皮革内面的触感,也使使用者肌肤感到较为舒适。 此外,除如图1B所示使该雾气20完全喷涂于该上层织布10,使该液态颗粒得以附着位于该表面11的该经编毛圈15的面积较大,也可如图4所不,于喷涂该雾气20时,将一网版60覆盖于该上层织布10的表面11上,该网版60具有多个通孔61,为供该雾气20通过以喷涂于该上层织布10的部分面积,使该液态颗粒附着位于该表面11的该经编毛圈15的面积减少,如此方可于最终获得较为柔软的仿皮革织布。本发明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所选用的该第一超细纤维的外径小,藉此降低该上层织布内纤维与纤维间的缝隙尺寸;而该高收缩纤维受热将大幅收缩的特性,可于进行热滚压后进一步缩小其缝隙的尺寸,以形成与天然皮革相仿的紧实结构;再由该定型树脂配合进行热滚压以抑制该经编毛圈的翘曲,使表面达到良好的平滑性,综合上述特征使该仿皮革触感织布呈现极接近天然皮革的触感与外观。此外,本发明的仿皮革触感织布采编织方式,且仅配合少量用以抑制该毛经编圈翘曲的该定型树脂,其中,由于该定型树脂并非成形为片状覆盖在该上层织布的表面,而是通过颗粒型态部分附着于该经编毛圈,故本发明提供的仿皮革触感织物可拥有优异的透气性,使使用者不致感到闷热不适。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然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有 将一高收缩纤维与一第一超细纤维编织为多个呈一经编组织排列的经编毛圈而得到一上层织布,所述上层织布具有一表面以及一相对所述表面的背面; 以一包括多个由一定型树脂形成的液态颗粒的雾气喷涂于所述表面,使所述液态颗粒附着于位于所述表面的经编毛圈; 对所述上层织布施加一低于所述定型树脂的熔点的加工温度并以一滚压设备进行滚压,使所述定型树脂硬化以抑制位于所述表面的所述经编毛圈相对所述表面翘曲,且使所述表面形成一预设图纹;以及 待所述上层织布冷却后,利用一粘合剂将所述上层织布的所述背面与一下层织布的一结合面相互贴合,以得到一仿皮革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纤维与所述第一超细纤维的材料为选自由聚氨酯弹性纤维、尼龙6纤维、尼龙6-6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及聚丙烯纤维所组成的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缩纤维具有一介于2dtex至3dtex的线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细纤维具有一介于O. 2dtex至O. 6dtex的线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树脂的材料为选自由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所组成的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织布是由一第二超细纤维编织为多个呈一纬编组织排列的纬编毛圈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细纤维具有一介于O. 6dtex至1. 2dtex的线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上层织布与所述下层织布相互贴合前,先对所述下层织布进行一起毛处理,使所述下层织布的所述结合面至少部分地产生多个绒毛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织布的所述结合面产生所述绒毛纱后,更进一步切断所述绒毛纱使所述下层织布的所述结合面产生多个绒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先施加于所述上层织布的所述背面而形成一黏结层,再将所述下层织布的所述结合面附着于所述黏结层使所述上层织布与所述下层织布相互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层包括多个连接所述背面与所述结合面的接合区域、以及多个与所述接合区域互补的非接合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先施加于所述下层织布的所述结合面而形成一黏结层,再将所述上层织布的所述背面附着于所述黏结层使所述上层织布与所述下层织布相互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层包括多个连接所述背面与所述结合面的接合区域、以及多个与所述接合区域互补的非接合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皮革织布的厚度介于Imm至3mm之间。
16.一种仿皮革触感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皮革触感织布是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
全文摘要
一种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先将一高收缩纤维与一第一超细纤维编织为多个经编毛圈而得到一具有一表面与一背面的上层织布。接着,以一包括多个由一定型树脂形成的液态颗粒的雾气喷涂于该表面,该液态颗粒附着于位于该表面的经编毛圈。随后,加热该上层织布至一加工温度且以一滚压设备进行滚压,使该定型树脂硬化并抑制位于该表面的该经编毛圈翘曲,且使该表面形成一预设图纹。最后,利用一粘合剂将该上层织布的该背面与一下层织布相互贴合,以得到一仿皮革织布。由于该仿皮革织布采用编织方式,故将具备优异的透气性。
文档编号D06N3/00GK103031735SQ2011103024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温文超 申请人:隆芳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