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7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纺纱机械设备,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细纱机的落纱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向集体自动化落纱已成为一种必由之路,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新出的机械设备同时安装配套的设计才行,并且必须要求配备一种新颖的锭子,在已经生产的细纱机上则无法实现自动化,要实现自动化落纱必须全套更换设备,纺纱机设备价格昂贵,现有的使用厂家根本不会为了实现自动落纱去更换整套设备。本发明以现存的技术条件为背景,以原有的设备为基础实行升级换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 可以改装在已有的落纱机上,实现自动落纱功能,对现有的纺纱设备进行自动化升级达到提高效率减少用人成本等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包括抓管落管系统、输送系统、理管落管系统,其中抓管落管系统包括锭子、备用架和在纺纱机主体侧面设置的抓管升降支架,所述抓管升降支架的下端和可水平滑动的滑杆固定连接,其上端和抓管器连接;还设有分支架, 所述分之架的一端和抓管升降支架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纺纱机主体上设置的支撑定位机板上,所述抓管升降支架的内侧还设置有可使抓管升降支架外摆的驱动装置;输送系统包括传输纱管座的轨道;理管落管系统包括包括可容纳纱管的理管仓、设置在理管仓内部的辊子,所述辊子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纱管槽,在辊子的右下方间隙配置可使纱管掉入的落管仓和连接在落管仓下端的落管套,落管仓和落管套组合起来呈一个扁平的漏斗形;落管套的下端正对输送轨道上的纱管座。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抓管升降支架和气缸的连杆。优选的是所述轨道包括设置在纺纱机两侧的旋转送/落纱管轨道、用于理管落管系统中的输送轨道,其中旋转送/落纱管轨道,包括用于输送纱管的轨道主体,在其内侧设有可带动轨道主体向外部摆动的驱动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轨道主体和气缸的连杆。优选的是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一块铲板,其沿着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呈一定的坡度。优选的是所述一侧铲板的坡度低于另一侧。优选的是所述锭子包括锭杆、锭盘和纱管,所述的锭盘套装于锭杆上,该锭杆的上部伸入纱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锭杆上设有弹性摩擦组件,该弹性摩擦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的纱管内壁相接触的摩擦部。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摩擦组件包括金属套、弹簧和顶盖,所述的金属套套装于所述的锭杆上,并位于所述锭盘的上方,所述金属套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的顶盖设于该开孔处;所述弹簧的内端顶紧于所述锭杆上,外端顶紧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纱管的内壁紧密接触。优选的是所述的顶盖活动嵌入所述金属套的开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包括抓管落管系统、输送系统、理管落管系统。当细纱机满纱自停时,气缸驱动连杆推动与其相连的轨道主体向外摆动,使轨道主体上的纱管外侧翻转。抓管升降支架带动抓管器抓取轨道上的纱管,然后气缸驱动抓管升降支架的向外摆;然后上升至备用架的位置,抓管升降支架带动抓管器内摆,从而将纱管放置在备用架上,再上升至锭子的上方,摆动抓管器抓取锭子上的缠有纱果的纱管后外摆动一定的角度,然后下降将纱果放置在轨道主体上的纱管座。然后上升从备用架抓取纱管,上升放置到锭子上。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轨道主体回复到原位。此时主机可以继续生产了,而理管系统则通过挡车工按键启动输送机构,将轨道上的纱果(在输送座上)一个个地送到理管系统,到达拔管位置后,在铲板的推动下,纱果一个个从纱管座上被铲下,落在纱果输送带上,最终送到纱筐内;空的纱管座则继续前行,到达落管机位置后,上面的纱管通过辊子上设置的槽将,一个个从上面落下并插在输送座上,完成动作后,然后继续向细纱机方向行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本发明的自动落纱系统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 其依靠纺纱机的程度非常小,可在现有的纺纱机上安装,其对有的纺纱机进行升级。


图1示出了本发明抓管落管系统的左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抓管落管系统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理管落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理管落管系统的分解图。图5出了本发明铲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锭子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图6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顶盖的主视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6中的金属套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A-A向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另一种锭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包括抓管落管系统、输送系统、理管落管系统, 本发明选用的纺纱机为FA506细纱机,包括细纱机主体、细纱机主中墙板9和位于细纱机主体两侧的导纱钩7、安装在纱架上的锭子6、龙筋15等。在细纱机主体的下侧设有旋转送/落纱管轨道1,包括用于输送纱管50的轨道主体,轨道主体上间隔地设置有可安插纱管50的纱管座70,纱管座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其内侧设有可带动轨道主体向外部摆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为轨道摆动气缸8,通过一连杆和轨道主体相连,通过气缸的伸缩可控制轨道主体向外侧摆动。根据需要可以控制轨道主体向外摆动的最大摆动角度。本发明的旋转送/落纱管轨道1,结构简单、新颖,安装方便,成本低。纱管50可以随轨道主体的摆动而向外侧倾斜,为抓管器4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有效避免抓管器抓管时与设备相触碰,并在纱管50倾斜的情况下顺利插拔管,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在细纱机主体的下侧还设有抓管升降支架5,其上端固定有抓管器4,其中间部分还转动连接有一个分支架5a,使整个抓管升降支架5呈“人”字形,分支架fe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细纱机主体上设置的支撑定位机板110上,连接点称为抓管活动支点51。抓管升降支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滑杆132上,连接点称为抓管升降支点50。滑杆132穿过支撑定位机板110并连接在通过电机130控制的增倍差速升降螺杆上131上,通过减速电机130的旋转以及齿轮的配合,使得滑杆132可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滑动。当滑杆132带动抓管升降支点50向右滑动的时候,以抓管活动支点51为固定支点,抓管升降支架5相对于分支架fe 转动,从而带动抓管器4向下移动;反之则带动抓管器4向上运动。抓管器4具体的抓管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上述旋转送/落纱管轨道1的外摆机理一样,也可采用气缸来控制抓管升降支架5的外摆,根据需要可以控制抓管升降支架5向外摆动的最大摆动角度。在细纱机主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备用架10,备用架10上对应地间隔设置可安插纱管50的槽。初始状态时,轨道主体处于水平状态,纱管50垂直安装于轨道主体的纱管座70上。工作时,气缸2驱动连杆推动与其相连的轨道主体向外摆动,使轨道主体上的纱管50外侧翻转。抓管升降支架5带动抓管器4抓取轨道上的纱管50,然后气缸驱动抓管升降支架5的向外摆;然后上升至备用架10的位置,抓管升降支架5带动抓管器4内摆,从而将纱管50放置在备用架10上,再上升至锭子6的上方,摆动抓管器4抓取锭子上的缠有纱果的纱管50 (视图未给出)后外摆动一定的角度,然后下降将纱果放置在轨道主体上的纱管座70,然后上升从备用架10抓取纱管50,上升放置到锭子上6。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轨道主体回复到原位。此时,可以开动纺纱机继续生产。本发明轨道主体和抓管升降支架5、 抓管器4外摆、内摆的角度根据各零部件的规格来设定,上述内容只是简单描述了抓管器4 的抓取动作。其中,抓管器4在抓过纱管50的动作还包括先是内摆至纱管50的上方,然后下降抓取纱管50,上升从纱管座上拔出纱管50,再内摆或外摆至相应的位置。缠有纱果的纱管50在旋转送/落纱管轨道1上传输,并送至理管和落管系统的输送轨道67上。如图5所述,输送轨道的形状和旋转送/落纱管轨道1大体一致,设有轨道槽67a,所述纱管座70卡合在轨道槽67a中,在输送轨道67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一块铲板671,其沿着输送方向呈一定的坡度。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随着铲板671的坡度,缠有纱果的纱管50慢慢被提起,最后脱离纱管座70,掉向纱筐。为了使纱果倒向一侧,该侧的铲板坡度低于另一侧。还可以倾斜设置一个纱果运输带60,如图4所示,上面间隔设置软性的挡板,所述纱果运输带60用运输带电机64来提供动力。工作的时候,纱果从被铲板671铲起后,倒向纱果运输带60,并在挡板的作用下被输送至一定的高度,最终落入纱果运输带 60下方设置的纱筐内。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理管和落管系统包括理管仓63、设置在理管仓内部的辊子61,所述辊子61的端面上沿着辊子的轴向间隔地设置多个纱管槽62,将一堆纱管50 沿着辊子的轴向方向放置在理管仓63中,在辊子的转动下,纱管50自动卡在纱管槽62中, 并随着辊子61做圆周转动。在辊子61的右下方间隙配置有落管仓68,这样在辊子转动的过程中,卡合在纱管槽62中的纱管50会自动落入落管仓68中。落管仓68呈三角形设计, 下端连接有落管套66,落管仓68和落管套66组合起来呈一个扁平的漏斗形。这样,纱管 50在落管仓68中的掉落过程中,其两头的质量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使得纱管按照正确的朝向落进落管套66中。落管套66的下端正对输送轨道67上的纱管座70,从而使纱管50 插入纱管座70上。输送轨道67在轨道电机65的带动下不停的传送,同时,对应地设置好辊子61的转速,使得纱管50的落下和传送轨道67上的纱管座70可以对应起来。实现了插管的自动化。本发明的自动落纱系统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其依靠纺纱机的程度非常小,可在现有的纺纱机上安装,其对有的纺纱机进行升级。优选的是,如图6-图1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锭子6采用的是一种易插拔锭子,包括锭杆660、锭盘661和纱管50,锭盘661套装于锭杆660上,该锭杆660的上部伸入纱管 50内,锭杆660上设有弹性摩擦组件,该弹性摩擦组件上设有可与纱管50内壁相接触的摩擦部。弹性摩擦组件包括金属套662、弹簧663和顶盖664,金属套662套装于锭杆660上, 并位于锭盘661的上方,金属套662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665,顶盖664设于该开孔 665处;弹簧663的内端顶紧于锭杆660的外壁,外端顶紧于顶盖664的内表面,顶盖664的外表面与纱管50的内壁紧密接触。顶盖664活动嵌入金属套662的开孔665内。顶盖664 的外露表面为外凸的球形面,并且,该球形面凸出于金属套662的外壁。本实施例中,金属套662的外侧壁设有三个开孔665,三个开孔665在该金属套662的回转外壁上均勻分布, 即相邻二开孔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顶盖664呈帽形,弹簧663设于相应顶盖664 的内腔中,从而限制弹簧663向两侧串动。本实施例中,金属套662为铝套,可以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顶盖664可以采用硅钢、锰硅钢、不锈钢等,该铝套设有顶面666,顶面666上设有与锭杆660配合的安装孔,具体为金属套662通过该安装孔与锭杆660紧配合,金属套662的下端端面顶紧于锭盘661的顶面。锭杆664上装有切纱器667,切纱器667与纱管50底端的铜环668相邻。本发明的锭子,工作原理如下当锭杆660转动时,顶盖664在弹簧663弹力的作用下与纱管50内壁顶紧并与其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纱管50转动;当插拔纱管550 时,顶盖664受到纱管50内壁压力后在弹簧663的弹力作用下向金属套662上的开孔665 内回缩,操作快捷、省力。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与上述所不同的是,金属套662的下端端面与锭盘661的顶面之间还设有垫圈669,以增加锭子旋转时的整体平稳性。本发明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包含了本发明的落在了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部分。
相似的编号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为清晰起见,在附图中可能有将某些线、层、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况。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还须明确的是,除在本文中有明确的定义外,诸如字典中通常定义的术语应该解释为在本说明书以及相关技术的语境中可具有一致的意思,而不应解释的理想化或过分形式化。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处于简要和清楚地考虑或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抓管落管系统、输送系统、理管落管系统,其中抓管落管系统包括锭子、备用架和在纺纱机主体侧面设置的抓管升降支架,所述抓管升降支架的下端和可水平滑动的滑杆固定连接,其上端和抓管器连接;还设有分支架,所述分之架的一端和抓管升降支架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纺纱机主体上设置的支撑定位机板上,所述抓管升降支架的内侧还设置有可使抓管升降支架外摆的驱动装置;输送系统包括传输纱管座的轨道;理管落管系统包括包括可容纳纱管的理管仓、设置在理管仓内部的辊子,所述辊子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纱管槽,在辊子的右下方间隙配置可使纱管掉入的落管仓和连接在落管仓下端的落管套,落管仓和落管套组合起来呈一个扁平的漏斗形;落管套的下端正对输送轨道上的纱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抓管升降支架和气缸的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轨道包括设置在纺纱机两侧的旋转送/落纱管轨道、用于理管落管系统中的输送轨道,其中旋转送/落纱管轨道,包括用于输送纱管的轨道主体,在其内侧设有可带动轨道主体向外部摆动的驱动直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轨道主体和气缸的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一块铲板,其沿着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呈一定的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侧的铲板坡度低于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锭子包括锭杆、锭盘和纱管,所述的锭盘套装于锭杆上,该锭杆的上部伸入纱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锭杆上设有弹性摩擦组件,该弹性摩擦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的纱管内壁相接触的摩擦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摩擦组件包括金属套、弹簧和顶盖,所述的金属套套装于所述的锭杆上,并位于所述锭盘的上方,所述金属套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的顶盖设于该开孔处;所述弹簧的内端顶紧于所述锭杆上,外端顶紧于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纱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顶盖活动嵌入所述金属套的开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包括抓管落管系统、输送系统、理管落管系统,抓管落管系统包括备用架和可外摆的抓管升降支架,与分之架组成人字形,所述抓管升降支架的下端和滑杆固定连接,理管落管系统包括包括可容纳纱管的理管仓、设置在理管仓内部的辊子,所述辊子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纱管槽,在辊子的右下方间隙配置可使纱管掉入的落管仓和连接在落管仓下端的落管套,落管仓和落管套组合起来呈一个扁平的漏斗形;落管套的下端正对输送轨道上的纱管座。本发明的自动落纱系统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其依靠纺纱机的程度非常小,可在现有的纺纱机上安装,其对有的纺纱机进行升级。
文档编号D01H9/08GK102505217SQ2011103172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梁明里, 汪去病, 谢伟忠 申请人:广东忠华棉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