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插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911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绳插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吊索设备。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在吊装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使用时须先切断绳子,然后在绳的端头插套,以便于起重设备挂接。常用的钢丝绳插套工具一种是手工操作,手工撬开绳体,手工穿绳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种是液压或者气泵的方式,成本高并且需要有启动的气源,对于外部的要求环境较高,适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插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撬开绳体,手工穿绳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采用液压或者气泵的方式,成本高并且需要有启动的气源,对于外部的要求环境较高,适用范围窄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平台、支撑立柱、插针组成,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平台上设置方形插套孔,平台下方设置支撑立柱,前部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横向踏板固定轴, 与踏板固定轴垂直向设置踏板连接轴、踏板,在踏板连接轴上设置拉绳钩,拉绳钩为“ ?”形结构,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平台,另一端连接拉绳钩,构成拉绳装置;在平台一侧设置固定杆, 固定杆上设置复位弹簧、压制手柄及支撑杆,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压制手柄,插套杆顶端连接压制手柄,另一端侧面连接支撑杆,插套杆末端处设置插针槽,插针置于插针槽内,插针下端设置穿绳槽,穿绳槽为坡形倒角结构,构成插套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钢丝绳插套过程中无需用手工撬开绳体和手工穿绳股,实现钢丝绳插套动作的机械化。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适用各种型号钢丝绳的插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踏板固定轴、2支撑立柱、3平台、4固定杆、5支撑杆、6压制手柄、7复位弹簧、8插套杆、9插针槽、10插针、11穿绳槽、12插套孔、13拉绳钩、14踏板连接轴、15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平台3上设置长方形插套孔12,平台3下方焊接支撑立柱2,前部支撑立柱2之间焊接横向踏板固定轴1,与踏板固定轴1垂直向焊接踏板连接轴14、踏板15, 在踏板连接轴14上焊接拉绳钩13,拉绳钩13为“?,,形结构,复位弹簧7 —端连接平台3, 另一端连接拉绳钩13,构成拉绳装置;在平台3 —侧焊接固定杆4,固定杆4上焊接复位弹簧7,轴承连接压制手柄6及支撑杆5,复位弹簧7另一端焊接压制手柄6,插套杆8顶端连接压制手柄6,另一端侧面焊接支撑杆5,插套杆8末端处设置插针槽9,插针10置于插针槽 9内,采用固定销固定,插针10下端设置穿绳槽11,穿绳槽11为坡形倒角结构,构成插套装置。 工作时,根据不同粗细的钢丝绳选择不同的插针。将一股绳放在插针下,向下按压压制手柄,通过固定杆、支撑杆的链接从而带动插套杆携带着插针的向下运动,插针的扁针头从钢丝绳股间进入绳体,同时在穿绳槽的作用下,将需要编制的钢丝绳通过平台1上的插套孔插入绳体中,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将压制手柄复位到初始位置。若钢丝绳的硬度过大,插套杆的行程不能使单股绳进入绳体,需要脚踩踏板,通过踏板固定轴带动拉绳钩向下运动,单股绳便随之进入绳体中,通过固定在平台底部上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将拉绳钩复位。 依此类推,将需要插入钢丝绳体的每一绳股都插入绳体,即完成一个绳套的插套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插套机,主要由平台、支撑立柱、插针组成,其特征是在平台上设置方形插套孔,平台下方设置支撑立柱,前部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横向踏板固定轴,与踏板固定轴垂直向设置踏板连接轴、踏板,在踏板连接轴上设置拉绳钩,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平台,另一端连接拉绳钩,构成拉绳装置;在平台一侧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复位弹簧、压制手柄及支撑杆,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压制手柄,插套杆顶端连接压制手柄,另一端侧面连接支撑杆,插套杆末端处设置插针槽,插针置于插针槽内,插针下端设置穿绳槽,构成插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插套机,其特征是拉绳钩为“?”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插套机,其特征是穿绳槽为坡形倒角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钢丝绳插套机,涉及一种钢丝绳吊索设备。该设备在平台上设置方形插套孔,平台下方设置支撑立柱,前部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横向踏板固定轴,与踏板固定轴垂直向设置踏板连接轴、踏板,在踏板连接轴上设置拉绳钩,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平台,另一端连接拉绳钩,构成拉绳装置;在平台一侧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复位弹簧、压制手柄及支撑杆,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压制手柄,插套杆顶端连接压制手柄,另一端侧面连接支撑杆,插套杆末端处设置插针槽,插针置于插针槽内,插针下端设置穿绳槽,构成插套装置。本实用新型在钢丝绳插套过程中无需用手工撬开绳体和手工穿绳股,实现了钢丝绳插套动作的机械化,适用各种型号钢丝绳的插套。
文档编号D07B9/00GK202007359SQ2011201004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付梦强, 刘鹏, 周志敏, 李娜, 盖瑞瑞, 米长东, 米雪梅, 胡林, 贤天舒 申请人:米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