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998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具体涉及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市场占主要份额的是波轮式和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此两种洗衣机体积大、重量重、造价高且洗衣水不能利用等问题;波轮式和滚桶式全自动洗衣机可以实现洗涤、漂洗及甩干过程的连续运行,整个洗衣过程为全自动;为达到洗衣过程的连续全自动,此两种洗衣机在结构上相对复杂,除洗衣机外壳,有一层盛水桶,还有一层可旋转的洗衣桶,总计三层结构;衣物放在洗衣桶内,洗衣桶旋转完成对衣物的洗涤、漂洗和甩干,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可以实现波轮与洗衣桶的反向旋转,以提高其洗涤效果;滚桶式全自动洗衣机依靠滚筒的正反旋转带动衣物翻滚和摔打来洗涤衣物,由于滚筒是水平放置,在衣物旋转时产生偏心重,从而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产生机械振动,所以需要进行减震和必要的配重;波轮式和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深受现代人的欢迎,但其结构复杂,重量重,价格也高;与之相对应的双缸洗衣机因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及洗衣水能够被重复利用等特点,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有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廉的小型简易洗衣机满足特殊人群需要。双缸洗衣机在我国最早出现,它有一个洗涤桶和一个甩干桶组成,都是单层结构, 外加洗衣机外壳;洗涤桶内有波轮,在电机带动下实现对衣物的洗涤和漂洗过程,可实现此过程的定时洗衣功能并能自动进、排水;衣物的甩干过程由甩干桶完成,要人工把衣物放入甩干桶内,开启甩干按钮,衣物进行高速甩干。双缸洗衣机因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洗衣水可以重复利用等特点还具有部分市场,但由于洗涤和甩干过程功能不同,则设计为双缸结构,使洗衣机体积增大,占据一定的放置空间。市场上的小型洗衣机其功能和结构作了较大简化,体积减小,价格降低,其主要结构形式为波轮式,单层壳体,洗涤量在3公斤衣物左右,方便学生、宾馆等单人使用;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外出旅游、汽车旅行等需求,一种分体式小型波轮洗衣机上市,电机与波轮为一部分、洗衣桶体为另一部分,桶体形如塑料水桶状,有提篮可做水桶使用;使用时,两部分组装在一起,外出携带时可分体;其他便携式小型洗衣机基本是在结构简化上作文章。查阅有关专利,小型、便携式洗衣机有以下几种澳柯玛集团营口电器公司专利号ZL01250809. 8 一种便携式洗衣机,洗衣桶为单层水桶状,桶底部有波轮,驱动电机为分体的底座部分,使用时洗衣桶与电机底座安装在一起,不使用时可拆卸分离,便于携带,无甩干功能;专利号为ZL200720012576. 5移动式小型洗衣机,也有洗衣桶和甩干桶,只是结构简化、体积缩小;专利号为ZL95230314. 0 一种便携式洗衣机,把洗衣桶和甩干桶合二为一,衣物放在甩干桶内旋转洗涤,其壳体与盛水桶合并简化,体积缩小;海尔集团公司申请号021353M. 7便携式洗衣机,一种可分体的小型波轮洗衣机,桶体直径大于底座壳体,拆分后,底座部分可以放入桶体内,使携带更方便,总体高度608mm,体积并不太小。申请号为 200820013778. 6 —种压缩式小型洗衣机,底座为驱动机械,上部桶体为可以压缩的防水
3CN 帆布,外部有可以伸缩的框架,桶体的伸缩靠此框架实现;此结构的不足之处为框架结构复杂,造成整体结构增大,底座部分由于电动机等机件也需要一定体积。其它便携式洗衣机如申请号01250809. 8,02264737. 6等基本为分体式单层桶体结构,其整体体积高在550 610mm、重量在5 Ag,皆能完成洗衣功能,但结构和总体尺寸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所述甩干筐在结构上把甩干功能融合到洗衣桶内,利用一个可拆装的甩干筐代替目前双缸洗衣机的甩干桶,成为单桶洗衣机,整体结构简化、体积减小、造价降低,保持其双缸洗衣机的洗衣和甩干功能及特点,体积缩小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包括波轮和传动轴,波轮上套装一个甩于筐,甩干筐底部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与洗衣机叶轮中心锁紧。波轮的中心为柱状,头部为圆头,下有环形凹槽,波轮上有5 6个叶片。传动轴上端连接叶轮,传动轴下端与洗衣机底盘弹性连接,传动轴中部有带轮,经传动带与电动机连接,组成动力传动与支撑。甩干筐为一自由拆装筐,卡紧机构有与叶轮相配合的机械机构和叶片槽,中心有卡紧球和卡紧帽,甩干筐与叶轮配合时,卡紧球一半嵌入叶轮环形凹槽内。甩干筐由非金属材料制造,筐体布满小孔。洗衣机具有定时洗衣功能,可实现进、排水,定时完成衣物的洗涤和漂洗过程,衣物甩干时,甩干筐安装到洗衣机叶轮上,卡紧机构固定甩干筐,衣物放入筐内,由叶轮带动思干。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洗衣机结构进一步简化,较双缸洗衣机简化成为单桶结构,体积缩小2/5,更轻便,占地面积小。2)甩干筐为独立筐,使用时组装在洗衣桶叶轮上,使用方便,效果好,价格低。3)较好的解决了甩干筐和叶轮之间的连接与卡紧,即方便安装,又方便拆除。4)整体洗衣机进一步优化,使总价格降低、体积缩小、使用方便且省水省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主体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甩干筐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甩干筐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甩干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甩干筐卡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甩干筐松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洗衣机底板;2、传动带;3、主轴;4、电机;5、波轮;6、洗衣机外壳;7、洗衣桶;8、上机盖;9、洗衣桶盖;10、控制盘;11、进水管;12、排水阀;13、排水管;14、甩干筐; 15、卡紧帽;16、卡紧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范围。参见
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的组成包括洗衣机底板1,传动带2, 主轴3,电机4,波轮5,洗衣机外壳6,洗衣桶7,上机盖8,洗衣桶盖9,控制盘10,进水管11, 排水阀12,排水管13,甩干筐14,卡紧帽15,卡紧球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件,其甩干筐14与波轮5为特殊设计,单桶洗衣机为一整体,主轴3的下端与洗衣机底板1弹性连接,驱动电机4,由传动带2驱动主轴3,轴上端连接波轮5,波轮5在洗衣桶7的底部,洗衣桶7外部有洗衣机外壳6,另有上机盖8和洗衣桶盖9,进水管11在整机的上部,排水阀12 与排水管13在洗衣桶7底部,洗衣机控制开关在控制盘10上;甩干筐14为独立结构,甩干筐14底部有卡紧帽15和卡紧球16。本实用新型甩干筐14用塑料材料制造,筐体上布满孔眼,上部有手提凹孔,也可设计提环;甩干筐14底部形状与波轮5相似,内凹形结构,满足波轮5的叶片嵌入;中心有 2 3个卡紧球16,卡紧球16由弹性钢丝固定,保持卡紧球16在槽孔内移动;卡紧帽15可推动卡紧球16移动,当甩干筐14安装在波轮5上时,卡紧球16 —半嵌入波轮5环形凹槽内,卡紧帽15压下,保持卡紧球16始终在波轮5环形凹槽位置,甩干筐14高速旋转,完成对衣物的甩干功能;当甩干筐14停止,人工把卡紧帽15向上拔起,到达一定位置,卡紧球 16可以弹出,甩干筐14可以顺利从洗衣桶7内取出,完成甩干过程。波轮5是主要工作元件,既是洗衣过程中拨动水流运动的关键部件,也是带动甩干筐14进行衣物甩干的动力元件,波轮5的中心为柱状,顶部为圆形,下部有环形凹槽,为卡紧球卡入使用;波轮5叶片为直叶片,叶片为凸起形状,具有拨动甩干筐14的功能,波轮 5与主轴3连接,连接形式为花键结构。实用新型洗衣机的主轴3为传动动力源由电机4经传动带2和轴上带轮组成动力传递链,主轴3下端由洗衣机底板1弹性支撑,满足一定的振动要求;轴上半部由轴承与洗衣桶7固定,洗衣桶与轴要有密封,防止洗衣水进入轴承内;轴顶部安装波轮5,波轮5与主轴3之间为花键联结,由防松螺钉紧固在驱动轴上。所述实用新型洗衣桶7可由塑料材料制造,洗衣机外壳6连接洗衣机底板1、上机盖8、洗衣桶盖9、控制盘10、进水管11、排水管13等,组成一台完整的洗衣机;控制盘10 上的控制系统可借用现成的洗衣机控制结构,能人工控制完成进、排水、洗涤和多次漂洗的功能,分段重复进行洗涤与漂洗工作,满足水的重复利用;控制盘上可独立设置高速甩干按钮,满足甩干时人工安装甩干筐和高速甩干要求。洗衣机外壳6、洗衣桶7、波轮5、上机盖8、洗衣桶盖9及进排水阀12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减轻重量,方便制造,降低成本,进一步缩小了洗衣机体积,同时保证了各洗衣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包括波轮和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波轮上套装一个甩干筐,甩干筐底部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与洗衣机叶轮中心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桶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波轮的中心为柱状,头部为圆头,下有环形凹槽,波轮上有5 6个叶片,传动轴上端连接叶轮,传动轴下端与洗衣机底盘弹性连接,传动轴中部有带轮,经传动带与电动机连接,组成动力传动与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桶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甩干筐为一自由拆装筐,卡紧机构有与叶轮相配合的机械机构和叶片槽,中心有卡紧球和卡紧帽,甩干筐与叶轮配合时, 卡紧球一半嵌入叶轮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桶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甩干筐由非金属材料制造,筐体布满小孑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桶波轮洗衣机,包括洗衣机外壳,内桶,洗衣叶轮,方便装拆的甩干筐,筐中心有卡紧球,衣物甩干时,甩干筐套装在波轮中心轴卡槽结构处,衣物放入甩干筐内,传动轴、叶轮与甩干筐完成衣物的甩干过程;而衣物洗涤时,甩干筐取出,洗衣机可实现进水、放水、定时衣物的洗涤与漂洗过程;此洗衣机较目前双缸洗衣机在保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其体积可以缩小2/5,价格也同时降低。
文档编号D06F37/26GK202227142SQ20112010516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曾庆军, 栾德玉, 王保兴, 陈建国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