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6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特别是指关于一种应用于边(护)坡土建工程,用以防止边坡土质流失,帮助植生草种生长,以达到水土保持及植生绿化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
背景技术
进行边(护)坡施工及其水土保持与绿化工程时,传统工法会在边坡表面填土,再将植物草种播撒或喷撒于表土后续行铺设植生网毯,抑或进一步于植生网毯上铺填土壤; 于此处植生网毯的功能与设置目的,是用来保护并防止边坡的植物草种与土壤,避免因雨水直接的冲刷而造成土质与植栽草种的流失,影响水土保持及绿化植生的效果。在已知技术所使用的植生网毯,或有如图1所示图1所呈现的植生网毯结构,其上端为一网格体10,网格体10下覆盖有一纤维夹层15,该纤维夹层15由稻草、麦杆、麻等天然纤维所构成;但该形式的植生网毯在使用上,存在着如下的缺点1、纤维夹层15的结构孔隙度过低,使得其下的植生草种的生长受到限制,植生作业的效果不佳。2、网格体10与纤维夹层15非立体结构,施工期间如遇大雨,植生网毯下植生的草种因无有效的握持,极容易被雨水冲刷而流失,进而导致植被效果不良。3、纤维夹层15采用天然纤维作夹层材料,系为部分昆虫及寄生虫的极佳食材,由于纤维夹层15易遭虫蛀将使得该植生网毯的结构遭受损坏,实不甚理想而待改进。由此可见,上述已知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是以,针对前述已知技术应用上的缺失,于产业领域中创作出不少的改良品,如中国台湾公告第184498及M249977号案,但,各家的创作理念不一,结构特征及达到的效果也互有差异,却也衍生出生产制造、施工及运送上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累积于相关领域的丰富经验,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运用“交叉双环层织”所织造成立体结构形式,除可有效握持植生物生长外,本结构所形成的空隙率大,利于植栽穿置生长,且结构密实性佳,具有容易施工、运送特性,可有效达到防止边坡土壤流失,并形成极佳的绿化工程及水土保持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毪,是由纵向环线与横向环线以上下穿织形成,其特点是所述纵向环线由两条以上的环线交缠而成;该横向环线以交错层织穿织而成横向立体网体,该横向立体网体呈现复杂环扣结构;另于相互平行的横向立体网体间设置有撑起植生网毯整体的凸向环线。所述横向立体网体系穿织成交叉双环环扣结构。所述横向立体网体的交叉双环环扣结构为上下层立体结构。所述凸向环线以波浪形式穿置于横向立体网体的环扣内。所述凸向环线穿织于两横向立体网体间。本实用新型藉由机械加工将至少两条以上平行的纵向环线交缠而成,并以连续式交错层织的方式,使横向环线穿织成具复杂环扣形式的横向立体网体,该横向立体网体呈现上下层立体交叉双环环扣的结构特征;另于横向立体网体的垂直方向,设置有穿置横向立体网体环扣的凸向环线,凸向环线进一步地穿织于两横向立体网体间,维持并强化植生网毯整体的结构性,如此,除可有效握持植生物生长外,本结构所形成的空隙率大,利于植栽穿置生长,且结构密实性佳,具有容易施工、运送特性,可有效达到防止边坡土壤流失,并形成极佳的绿化工程及水土保持效果。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已知技术中泛用的植生网结构的简单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平面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实施示意图。标号说明10网格体15纤维夹层20纵向环线30横向立体网体40横向环线45交叉双环环扣50凸向环线60植生网毯70 植栽80 土壤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结构的立体图、 局部放大图及平面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系由纵向环线20与横向环线 40上下穿织而成,该纵向环线20由两条以上的环线交缠而成;该横向环线40是利用机具采连续式交错层织的方式,将横向环线40穿织成具复杂交叉双环环扣45形式的横向立体网体30,该横向立体网体30呈现上下层的交叉双环环扣45的立体结构;另于横向立体网体30的垂直方向,设置有穿置横向立体网体30交叉双环环扣45的凸向环线50,该凸向环线50撑起横向立体网体30使呈立体状的结构型态;另,该凸向环线50并穿织于两横向立体网体30间,并以波浪形式穿置于横向立体网体的环扣内,进一步维持并强化植生网毯60 整体的结构性。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的实施示意图,由图示中清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植生网毯60,根据其结构特征的交叉双环环扣45及环绒线圈与纵绒垂直,喷洒基肥时能有效维持减少流失,使得植栽70在穿过交叉双环环扣45向上生长时,可获得养分而有效握持植栽70来达到护持其生长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建构的植生网毯60所形成的结构空隙率大,整体形成的立体空间有利于植栽70穿置生长;藉由植栽70根部生长所产生的根部纠结及固持,可形成对土壤80抓住及附着的效果,藉以防止土壤80因雨水的冲蚀而发生植栽70与土壤80流失的状况,形成极佳的绿化工程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此外,本实用新型有着结构密实性佳,容易施工、运送等产品特性,兼具实用性及进步性等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的要求,诚为一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优异创作。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专利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是由纵向环线与横向环线以上下穿织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环线由两条以上的环线交缠而成;该横向环线以交错层织穿织而成横向立体网体,该横向立体网体呈现复杂环扣结构;另于相互平行的横向立体网体间设置有撑起植生网毯整体的凸向环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立体网体系穿织成交叉双环环扣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立体网体的交叉双环环扣结构为上下层立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向环线以波浪形式穿置于横向立体网体的环扣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向环线穿织于两横向立体网体间。
专利摘要一种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其主要特征主要是将线材以机具加工织造,使其呈现上下层的交叉双环环扣的立体结构形状;在具强度的纵向环线间,由横向环线穿织具复杂环扣形式的横向立体网体,由横向立体网体的上下层的立体交叉双环的结构,使形成数个孔隙,另由凸向环线穿织于环扣与两两横向立体网体间,维持并强化植生网毯整体的结构密实性;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环绒状植生网毯,由于其孔隙率高,可有效握持植生物而利于植栽生长,应用于边坡植生的水土保持工程时,可有效防止边坡土壤流失,并形成极佳的绿化工程及水土保持效果。
文档编号D03D25/00GK202143364SQ201120168860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重雄 申请人:七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