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鞋机旋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86阅读:16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补鞋机旋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鞋机中所用的旋梭。
背景技术
旋梭是缝纫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缝纫设备中,以锁式线迹缝合的缝纫机最为普遍。这些缝纫机大多数是采用旋梭,以其梭尖勾住线环,同时扩大线环,并引导线环环绕过梭心而构成锁式线迹的。通常在机针上升一定距离后,旋梭床的梭尖,开始勾进线环,梭尖勾住线环后继续转动,当线环被送到旋梭架导轨口时,线环被梭架分线钩勾住,这时机针应由下极限位置上升2毫米左右。旋梭架上的分线钩子应当在线环快要接近时,使线环端部留有时间移到导轨的后面去,分线钩子与机针运动轴线角为50°左右,由梭床梭尖外框凸面上边45°处勾住线环,继续转动,线环的端部勾在分线钩子上,为了使线环顺利地滑到梭架的表面上,导线板尾部的斜边把线环的线头向外拨开,而线环的后部,一边被梭架分线钩子勾着,向梭架底部滑下,在这瞬间,机针在旋梭机构中退出。由于梭架过线处非常光滑, 使线环顺利地从梭架底部滑出,能使梭尖转过180°时,挑线杆上升,把挑线杆前所送下来的剩余部分线收上来,梭尖勾住线环继续旋转,线环前半部分在导线板下面,通过外框凸面 45°斜面后,正在移动的导线板边缘,逐步高出梭架,把前半部线环向外拨开.后半部线环由梭架分线钩子勾住,而把线环前后分开,最后线环前后面套过梭架,把底线套在中间,经挑线杆拉紧线环,形成线迹。旋梭机构的操作周期,203° 312°间是勾住线环及扩大线环的阶段,312° 320°间是针从梭心套缺口退出阶段0° 180°是空行程。上轴一转,旋梭二转,并在第二转时产生作用。旋梭形成线迹的原理与摆梭基本相同,但它的形成线迹的过程和方法与摆梭又有不同旋梭是作等角速度旋转运动,而摆梭是作不等速往复摆动运动;在机针作一次上下往复运动中(主轴旋转一周),旋梭等角速度旋转两周,而摆梭来回摆动一次;旋梭是旋梭架固定的,旋梭床是转动的,它是由梭床尖来勾住线环,由旋梭架钩子来进行分线,使其绕过梭心套与梭架底部、上边,从旋梭板头子处面脱线形成线环。普通补鞋机的旋梭由于结构较复杂,使得面线在脱线时滑动不畅,造成旋梭运行困难,不利于缝纫工作的快速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鞋机旋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补鞋机旋梭,包括有梭体,梭体内设有梭芯,梭芯表面缠绕有底线,还包括梭架,梭架设于补鞋机的工作台中,梭体置于该梭架上,所述梭体外侧具有凹陷部,所述梭架具有半包围侧壁,该半包围侧壁卡在所述凹陷部中,使梭架带动梭体在工作台中旋转;所述梭体外侧还具有向外伸出的梭尖,梭尖位于凹陷部一侧,梭体中具有出线孔, 出线孔从梭体内壁通向梭体顶部,底线从该出线孔穿过。[0009]进一步,所述梭体外壁设有一槽体,槽体中具有连通梭体内壁的通孔,所述出线孔的出口位于梭体顶端,出线孔的进口与该槽体连通,底线穿过所述通孔进入出线孔中;所述梭体底端设有过线缝,该过线缝贯穿梭体内外,并与所述通孔连通,可方便底线的穿线工作,使用时,将梭芯置于梭体内部,底线从过线缝进入通孔中再穿过出线孔即可。另外,所述梭体的底部具有限位环,所述梭芯底面与该限位环接触,配合工作台上表面设置的盖板,使梭芯的运动范围限制在梭体内部;所述半包围侧壁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具有供面线通过的缝隙,使面线顺利脱线,与底线绞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旋梭结构简单,运行流畅,可大幅度提高缝纫效率,减小噪音。

图I是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梭体的俯视图;图3是梭架置于工作台中的状态示图;图4是梭体与梭架、工作台的运行状态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补鞋机旋梭包括有梭体,梭体内设有梭芯 300,梭芯300表面缠绕有底线310,还包括梭架200,梭架200设于补鞋机的工作台400前端的容置腔410中,梭体置于梭架200上,容置腔410的边缘具有供机针500通过的针孔 420 ;梭体外侧具有凹陷部110,梭架200具有半包围侧壁210,该半包围侧壁210卡在所述凹陷部110中,使梭架带动梭体在工作台400中旋转;如图I、图2,所述梭体外侧还具有向外伸出的梭尖120,梭尖120位于凹陷部110 一侧,梭体中具有出线孔130,出线孔130从梭体内壁通向梭体顶部,底线310从出线孔130 穿过;所述梭体外壁设有槽体140,槽体140中具有连通梭体内壁的通孔141,所述出线孔 130的出口位于梭体顶端,出线孔130的进口与槽体140连通,底线310穿过所述通孔141 进入出线孔130中;所述梭体底端设有过线缝142,该过线缝142贯穿梭体内外,并与所述通孔141连通,可方便底线的穿线工作,使用时,将梭芯300置于梭体内部,底线310从过线缝142进入通孔141中再穿过出线孔130即可。所述梭体的底部具有限位环150,所述梭芯 300底面与该限位环接触,配合工作台上表面设置的盖板,使梭芯300的运动范围限制在梭体内部;所述半包围侧壁210与所述凹陷部110之间具有供面线510通过的缝隙,可使面线 510顺利脱线,与底线310绞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补鞋机旋梭,包括有梭体,梭体内设有梭芯,梭芯表面缠绕有底线,还包括梭架, 梭架设于补鞋机的工作台中,梭体置于该梭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外侧具有凹陷部,所述梭架具有半包围侧壁,该半包围侧壁卡在所述凹陷部中,使梭架带动梭体在工作台中旋转;所述梭体外侧还具有向外伸出的梭尖,梭尖位于凹陷部一侧,梭体中具有出线孔,出线孔从梭体内壁通向梭体顶部,底线从该出线孔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补鞋机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外壁设有一槽体,槽体中具有连通梭体内壁的通孔,所述出线孔的出口位于梭体顶端,出线孔的进口与该槽体连通,底线穿过所述通孔进入出线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补鞋机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底端设有过线缝,该过线缝贯穿梭体内外,并与所述通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补鞋机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的底部具有限位环, 所述梭芯底面与该限位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补鞋机旋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包围侧壁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具有供面线通过的缝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补鞋机旋梭,包括有梭体,梭体内设有梭芯,梭芯表面缠绕有底线,还包括梭架,梭架设于补鞋机的工作台中,梭体置于该梭架上,所述梭体外侧具有凹陷部,所述梭架具有半包围侧壁,该半包围侧壁卡在所述凹陷部中,使梭架带动梭体在工作台中旋转;所述梭体外侧还具有向外伸出的梭尖,梭尖位于凹陷部一侧,梭体中具有出线孔,出线孔从梭体内壁通向梭体顶部,底线从该出线孔穿过。该旋梭结构简单,运行流畅,可大幅度提高缝纫效率,减小噪音。
文档编号D05B57/14GK202347260SQ20112043417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王周琴 申请人:上海宝星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宝狮缝纫机有限公司, 王周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