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6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机导布管,特别涉及一种染色机导布管的后弯管。
背景技术
目前,染色机,基本都包括主筒体、渡布槽、带布轮、带布马达、喷嘴及导布管,布匹循环是由喷嘴及带布轮带动布匹由尾部出口端送入染槽内,导布管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管体中形成能充注染液的凹陷部,导布管进口端为不与喷嘴出口处直接连接,导布管前缘底面设有枢转体,出口端不和主筒体或渡布槽直接连接,设有马达带动驱动装置,驱动导布管做左右摆动。但是现有的导布管产品均为方管,其方形截面的四边均为直边,尽管已具备防止布料打旋的优势,但布料在导布管路内由于在长距离的运行中,受水压不均、紊流干扰诸因素影响可能产生的偏心、纵向或横向中的密度不均等影响,无法以平幅状态进入主筒体,容易出现布料染色效果差和染色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030940U,公告日2011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染色机的导布管,导布管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其横截面边数为偶数且横截面的边数大于四。 这样设置的高温高压染色机的导布管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布料在导布管路内略呈绳状半绞结的状态的问题,但布料在导布管路内由于在长距离的运行中,受水压不均、紊流干扰诸因素影响可能产生的偏心、纵向或横向中的密度不均等影响,依然无法以平幅状态进入主筒体,还是会出现布料染色效果差和染色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布料在导布管路内由于在长距离的运行中,受水压不均、紊流干扰诸因素影响可能产生的偏心、纵向或横向中的密度不均等影响,依然无法以平幅状态进入主筒体,还是会出现布料染色效果差和染色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改造方便,使布料每次进入主筒体内进行均能顺利展开、自然有序的折叠排列,保证布流顺畅,有效防止布料在主筒体内打结、绞结、无次序堆积产生的堵布现象,提高染色的均匀性、消除折痕,进一步提高了染色效果、效率和成品品质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管体,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整体呈L形,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两端均配设有法兰,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定形槽,所述定形槽的底部向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中心处凸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造方便,使布料每次进入主筒体内进行均能顺利展开、自然有序的折叠排列,保证布流顺畅,有效防止布料在主筒体内打结、绞结、无次序堆积产生的堵布现象,提高染色的均匀性、消除折痕,进一步提高了染色效果、效率和成品品质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作为优选,所述定形槽的径向截面呈圆弧形。这样设置,保证了定形槽的底部能轻柔的接触布料的表面,保证不会划伤、损坏布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形槽开设在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中部。这样设置,保证了布料在经过导布管的时候能使定形槽尽可能多地接触布料,将布料舒展成均匀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上管壁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侧管壁通过圆弧过渡。这样设置能提高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辅助起到将布料均匀展开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下管壁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侧管壁通过圆弧过渡。这样设置能提高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辅助起到将布料均匀展开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定形槽的宽度小于等于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管径的二分之一。 这样设置,一方面不会过多影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定形槽的底部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接触布料,使原运行布料在导布管中略呈绳状半绞结的状态转变为舒展、均匀状态。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法兰,3、定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管体 I,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整体呈L形,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两端均配设有法兰2,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定形槽3,所述定形槽的底部向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中心处凸出,这样设置,使循环运行的布料到此处在向上运行时受到定形槽底部的挤压,使原运行布料在导布管中略呈绳状半绞结的状态转变为舒展、均匀状态,在后弯管的纵向和横向中均呈均匀分布的状态进入主筒体的渡布槽内有序运行,周而复始、 使布料每次进入主筒体内进行均能顺利展开、自然有序的折叠排列,保证布流顺畅,有效防止布料在主筒体内打结、绞结、无次序堆积产生的堵布现象,提高染色的均匀性、消除折痕, 进一步提高了染色效果、效率和成品品质。其中,所述的定形槽的径向截面呈圆弧形,保证了定形槽的底部能轻柔的接触布料的表面,保证不会划伤、损坏布料;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上、下管壁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侧管壁通过圆弧过渡,提高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辅助起到将布料成舒展、均匀状态的作用;所述定形槽的宽度等于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管径的二分之一,一方面不会过多影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定形槽的底部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接触布料,使原运行布料在导布管中略呈绳状半绞结的状态转变为舒展、均匀状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管体(I),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整体呈L形,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两端均配设有法兰(2),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定形槽(3),所述定形槽的底部向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中心处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形槽的径向截面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形槽开设在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上管壁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侧管壁通过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下管壁与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侧管壁通过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形槽的宽度小于等于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管径的二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包括横截面为方形的管体(1),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整体呈L形,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两端均配设有法兰(2),所述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上管壁的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定形槽(3),所述定形槽的底部向染色机导布管后弯管的中心处凸出。本实用新型定形槽的设置,使循环运行的布料到此处在向上运行时受到定形槽底部的挤压,定形槽底部压散布料,使原运行布料在导布管中略呈绳状半绞结的状态转变为舒展、均布状态,保证布流顺畅,有效防止布料在主筒体内打结、绞结、无次序堆积产生的堵布现象,提高染色的均匀性、消除折痕,进一步提高了染色效果、效率和成品品质。
文档编号D06B23/04GK202347279SQ20112049846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李波 申请人:杭州智能染整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