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77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放置洗衣筐的托架从而不必弯腰即可晾挂衣物的晾衣架。
背景技术
最近晾晒衣物利用室内或阳台上设置的晾衣架来实现,现有的晾衣架,如图15所示,大体上由一双支腿11和在上述支腿11上转动而能够晾晒衣物的一对挂架12构成,支腿11的底部分别被地面支承,上端与挂架12铰链连接。而且,一双支腿11的中心部通过连接构件13连接,以便限制支腿11向两侧方向打开的最大转动角。该连接构件13形成为, 其中央部由铰链连接,所以其半个区域可互相转动。而且,在挂架12上每隔一定间距具有晾挂构件14,在晾挂构件14上可晾上衣物,从而能够晾干衣物。而且,一对所述挂架12相对于所述支腿11向上侧或下侧方向转动。在此,与支腿11铰链连接的间距调节构件15的上端位于晾挂构件14上,以便能够限制挂架12的转动角。但是,这样构成的以往的晾衣架10,由于挂架12的尺寸固定,且晾挂构件14的间距或长度也固定,所以不能有效应对衣物种类或大小、数量等变化,存在相比产品外观尺寸可收容衣物的容量相对小的问题。而且,这种晾衣架10和洗衣机(或洗衣场所)大部分设置在单独的空间,洗衣完成的衣物装入洗衣筐内并移动到设置晾衣架10的地方,之后晾挂在晾衣架10上。在此过程中,为了将放置在地面上的洗衣筐里的衣物晾挂在晾衣架10上,需要反复进行弯腰直腰的动作,引起腰部疼痛和不适。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托架从而能够放置洗衣筐的晾衣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晾挂更多衣物的晾衣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任一调节挂架的转动角度的晾衣架。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包括支承单元、晾挂单元、角度调节单元和托架。所述支承单元具有一双支腿,该一双支腿彼此交叉且在交叉部可旋转地结合。所述晾挂单元具有一对挂架,该挂架与各所述支腿的上端可转动地结合,并且在其上可放置衣物。所述角度调节单元用于支承所述挂架并调节转动角度。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交叉部上方的所述一双支腿之间。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托架具有能够晾挂衣物的晾挂构件。
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托架形成为,当将所述支腿以所述交叉部为中心旋转时可折叠。或者,在所述晾衣架中,所述托架的一端可转动地结合在任一所述支腿的一侧,而另一端在以所述一端为中心转动时能够从另一所述支腿脱离。此时,优选所述托架可以沿任一所述支腿的一侧滑动。或者,在所述晾衣架中,所述托架也可拆装于所述支腿。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支腿具有隔开规定间距形成的一对支承框架。此时,所述挂架具有,羽翼框架,两端与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连接;晾挂构件,与所述羽翼框架连接,以便能够放置衣物。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具有卡止构件和支承构件。在此, 所述卡止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并且,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止钩。而且,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与所述羽翼框架可转动地结合,一侧卡在所述卡止钩上。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可以具有基座构件、转动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基座构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结合。所述转动构件设置成与所述羽翼框架的端部结合且能够以所述基座构件为中心转动。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转动角度。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基座构件在一侧面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一结合孔,而在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圆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结合孔的轴方向突起的第一凸起,以便在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形成第一结合槽。此时,所述转动构件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二结合孔,而沿所述第二结合孔的圆周方向形成有第二结合槽,以便沿所述第二结合孔的内周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同间距的第二凸起。而且,所述控制构件,具有圆筒状按钮,沿外周面形成有插入在第一结合槽及第二结合槽中的第三凸起,该按钮可滑动地插入在所述第一结合孔及所述第二结合孔中;弹簧,使所述按钮复位。此时,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当所述按钮滑动而使所述第三凸起只插入到所述第一结合槽或所述第二结合槽中时,所述转动构件可以转动。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在所述一对支承框架的上端分别具有所述基座构件,而在所述羽翼框架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转动构件及所述控制构件。此时,还具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用于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羽翼框架的两端上的按钮。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支腿还具有支承杆,该支承杆用于连接所述一对支承框架的上端。另外,优选所述晾衣架还包括一对辅助框架,隔开规定间距配置,在两端上形成有可挂在所述支承杆上的挂钩;辅助挂架,具有与所述辅助框架连接的晾挂构件,并且可以拆装于所述支承杆。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辅助挂架的两端从分别在所述一双支腿上具有的支承杆上拆装。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辅助挂架在所述辅助框架的一面上沿长度方向还形成有可供挂衣架的多个晾挂突起。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辅助挂架在所述辅助框架的挂钩的背面上还形成有辅助挂钩。此时,所述支腿还具有辅助挂杆,在所述交叉部的下方与所述一对支承框架连接,以便能够挂住所述辅助挂架的所述辅助挂钩;辅助支承构件,其端部与所述支承框架可转动地结合,以便当所述辅助挂架的辅助挂钩挂在所述辅助挂杆上时支承所述辅助挂架,并能够调节所述辅助挂架的转动角度。另外,在所述晾衣架中,优选所述辅助挂架的所述辅助框架在中央位置铰链结合从而可折叠。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交叉的一双支腿之间具有托架的晾衣架,从而能够在所述托架上放置洗衣筐。因此,使用者不必弯腰即可取出洗衣筐里的衣物而将衣物晾挂在晾 衣架上。所以,不必反复进行不必要的弯腰直腰动作。另外,根据本发明,不仅可以在托架上晾挂衣物,也可以在辅助挂架上晾挂衣物。而且,根据需要,可以在晾衣架上设置多个辅助挂架。从而能够晾干更多衣物。所以,根据衣物的数量及大小能够有效应对。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辅助挂架从支腿的支承杆上旋转180度以上。此时,在挂架上晾挂衣物之后,旋转辅助挂架将其放置在挂架上面。从而能够防止晾挂在挂架上的衣物被风吹走。


图I是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辅助挂架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辅助挂架的主视图。图5是辅助挂架的另一实施例。图6是使用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的托架的另一例。图7是使用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的托架的另一例。图8是使用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的托架的另一例。图9是使用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的托架的另一例。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角度调节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角度调节单元动作的概念图。图13是适用于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上的角度调节单元的另一例。图14是图13所示的角度调节单元动作的概念图。图15是以往晾衣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0 :支承单元101 :支腿IOla :第一支腿IOlb :第二支腿102 :支承框架103 :交叉部104:辅助挂杆106 :辅助支承构件107a :第一托架支承杆 107b :第二托架支承杆109:支承杆110:晾挂单元
111 :挂架111a:第一挂架111b:第二挂架113:羽翼框架115:晾挂构件120 :角度调节单元121 :卡止构件121a :卡止钩122 :支承构件123 :基座构件123a :第一结合孔123b :第一结合槽123c :第一凸起125 :转动构件
125a:第二结合孔125b :第二结合槽125c :第二凸起126 :连接杆127 :控制构件128 :按钮129 :弹簧130 :托架130a:铰链130b :晾挂构件131、133、135、137 :托架 160 :辅助挂架161 :辅助框架162 :挂钩163 :辅助挂钩165 :晾挂构件167:晾挂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至图9是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的一实施例包括支承单元100 ;晾挂单元110 ;角度调节单元120 ;托架130 ;和辅助挂架160。支承单元100具有一双支腿101,该一双支腿101彼此交叉且在交叉部103可旋转地结合。即,支承单元100具有第一支腿IOla及第二支腿101b,第一支腿IOla及第二支腿IOlb彼此交叉且在其交叉部103可旋转地结合。在此,支腿101具有一对支承框架102、辅助挂杆104、辅助支承构件106和支承杆109。一对支承框架102前后彼此隔开规定间距而形成。支承杆109用于连接在前后形成的一对支承框架102的上端。为了将辅助挂架160设置在支腿101上,使辅助挂架160的一侧挂在辅助挂杆104上。为此,辅助挂杆104在交叉部103的下方连接一对支承框架102的一侧之间。当辅助挂架160的一侧挂在辅助挂杆104上时,辅助支承构件106支承辅助挂架160的另一侧,从而起到调节转动角度的作用。为此,辅助支承构件106的端部可转动地结合在支承框架102上。晾挂单元110起到放置衣物以晾晒衣物的作用,为此,晾挂单元110具有一对挂架111。挂架111可转动地结合在支腿101的上端。即,第一挂架Illa可转动地结合在第二支腿IOlb的上端,第二挂架Illb可转动地结合在第一支腿IOla的上端。为此,挂架111具有羽翼框架113和晾挂构件115。羽翼框架113的两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支承框架102的上端。而晾挂构件115与羽翼框架113连接。角度调节单元120起到调节挂架111的转动角度的作用。为此,角度调节单元120具有卡止构件121和支承构件122。卡止构件121在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止钩121a,而且设置在支承框架102的上端。支承构件122的端部可转动地结合在羽翼框架113上,一侧卡在卡止钩121a上。所以挂架111以支承框架102的上端为中心转动规定角度之后,转动支承构件122而插入在卡止钩121a内时,挂架111被支承构件122支承而打开。托架130起到放置洗衣筐或放置衣物的作用。为此,托架130设在交叉部103上方的一双支腿101之间。即,托架130的一侧与交叉部103上方的第二支腿IOlb的支承框架102结合,另一侧与交叉部103上方的第一支腿IOla的支承框架102结合。而且,托架130其中央部由铰链130a结合,从而使一双支腿101以交叉部103为中心转动时能够折叠。还有,托架130具有能够晾挂衣物的晾挂构件130b。在本实施例中,托架130固定在一双支腿101之间,根据实施例,托架130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一双支腿101上。辅助挂架160由于衣物较多而需要在晾衣架上晾挂更多衣物时使用。辅助挂架160具有一对辅助框架161、晾挂构件165、晾挂突起167和辅助挂钩163。—对辅助框架161隔开一定间距配置,在辅助框架16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挂钩162。挂钩162可以挂在支腿101的支承杆109上。因此,辅助框架161可以在支承杆109 上拆装。此时,辅助框架161形成为,在辅助框架161的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与第一支腿IOla的支承杆109结合时,在辅助框架161的另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能够与第二支腿IOlb的支承杆109结合。当然,辅助框架161的挂钩162也可以挂在挂架111的晾挂构件115上。晾挂构件165在一对辅助框架161之间与辅助框架161连接。晾挂突起167突起在辅助框架161的一面上,以便能够吊挂衣挂等。晾挂突起167沿辅助框架16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辅助挂钩163形成在挂钩162的背面,以便挂在支腿101的辅助挂杆104上。根据需要辅助挂架160可以使用一个以上,或者不使用。在支腿101的上端未使用辅助挂架160时,托架130的上面开放。此时,在托架130上可放置洗衣筐等。然后,将衣物晾挂在挂架111上后如空间不够时,根据需要可使用辅助挂架160。本实施例的情况,使用了四个辅助挂架160。例如,将第一辅助挂架160a的辅助挂钩163挂在形成于第一支腿IOla上的辅助挂杆104上,之后转动辅助支承构件106而挂在第一辅助挂架160a的晾挂构件115上,则第一辅助挂架160固定在第一支腿IOla上。如此,可以将第二辅助挂架160b固定在第二支腿IOlb上。这样,能够将衣物挂在第一辅助挂架160a及第二辅助挂架160b 上。而且,将在第三辅助挂架160c的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a挂在第二支腿IOlb的支承杆109上,而将在第四辅助挂架160d的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a挂在第一支腿IOla的支承杆109上,则第三辅助挂架160c的另一端和第四辅助挂架160d的另一端可以如图I所示地结合并被固定。此时,第三辅助挂架160c的宽度比第四辅助挂架160d的宽度小。这样,第三辅助挂架160c及第四辅助挂架160d上可以晾挂衣物。另外,本实施例的情况,在支腿101的上端设置了两个辅助挂架160c、160d,但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辅助挂架160。例如,只设置第三辅助挂架160c时,在第三辅助挂架160c的另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b挂在第一支腿IOla的支承杆109上。另外,将在第三辅助挂架160c的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a挂在形成于第二支腿IOlb上的支承杆109上,之后将第三辅助挂架160c向第一挂架11 Ia方向转动,则第三辅助挂架160c在其一端上形成的挂钩162a固定在形成于第二支腿IOlb上的支承杆109上的同时依附在第一挂架Illa的上部。因此,在第一挂架Illa上晾挂袜子等时,第三辅助挂架160c从上方压住,从而能够防止袜子等被风吹走。这在第四辅助挂架160d的情况也相同。辅助挂架160可以由多种形状构成。图5是辅助挂架的另一实施例。图5的a的情况,辅助挂架160形成为,一对辅助框架161的中央部由铰链168连接,从而可折叠。此时,在支腿101的上端只设置一个如图5的a所示的一个辅助挂架160时,辅助挂架16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腿IOla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腿IOlb的上端。此时,由于辅助挂架160可折叠,所以折叠晾衣架时也能够一同折叠辅助挂架160。图5的b是在图5a的辅助挂架160中晾挂构件形成为网格板状的实施例。即,图5b的辅助挂架160的晾挂构件169由形成有多个孔的网格板构成。此时,在网格板之间可以晾挂如袜子等小的衣物,可以在晾挂构件169上简单放置衣物进行晾干。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承单元100具有彼此交叉的一双支腿101,所 以可以在交叉部103上方的支腿101之间设置托架130。因此,能够在托架130上放置洗衣筐。此时,使用者不必弯腰即可从洗衣筐里取出衣物而将衣物晾挂在挂架111上。然后,挂架111上挂满衣物时,设置辅助挂架160来晾挂衣物,或也可以拿开洗衣筐后,在托架130上晾挂衣物。图I所示实施例的情况,托架130的两端都固定在一双支腿上,而且在中央由铰链130a结合。图6至图9是使用在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上的托架的另一实施例。此时,在设置托架的支腿1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承框架102的托架支承杆。即,在第一支腿IOla上设置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在第二支腿IOlb上设置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如图6所示,托架131的一端131a与第二支腿IOlb上设置的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可转动地结合,而另一端131b与第一支腿IOla上设置的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可拆装地结

口 o图7的情况,托架133不仅可以以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为中心转动,还可以沿其滑动。为此,托架133自一端形成有较长的滑动槽133a,而另一端133b从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可拆装地形成。在托架133的滑动槽133a中插入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因此,不仅可以使托架133以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为中心转动,从而从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上拆装另一端133b,而且转动托架133从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上分开另一端133b时,还可以使托架133沿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滑动。图8的情况,托架135的一端135a可以在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上拆装,而另一端可以在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上拆装。图9的情况,托架137在内部形成有滑动槽137a,从而能够沿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滑动,且在其端部设有开闭杆137b。将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及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插入在滑动槽137a中,从而将托架137设置在支承单元100上。之后,打开开闭杆137b而转动托架137时,第二托架支承杆107b脱离到滑动槽137a的外部,从而可使托架137沿第一托架支承杆107a滑动。图10至图12是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的另一实施例。图10至图12的实施例与图I所示的实施例除了角度调节单元120不同之外其它构成要素相同。因此,仅说明角度调节单元120。图I所示实施例的情况,角度调节单元120具有卡止构件121和支承构件122,但图10至图12的情况,角度调节单元120具有基座构件123、转动构件125和控制构件127。
基座构件123形成在支承框架102的上端,在基座构件123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一结合孔123a。而且,沿第一结合孔123a的圆周方向阴刻有沿第一结合孔123a的轴方向以一定长度形成的第一结合槽123b,以便在第一结合孔123a的内周面上形成第一凸起123c。而且,在此第一结合槽123b沿基座构件123的第一结合孔123a的轴方向在以规定长度形成在一部分区域上。因此,如图11所示,只在第一结合孔123a的下部形成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一凸起123c。转动构件125形成在羽翼框架113的端部,在转动构件125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二结合孔125a。而且,在第二结合孔125a的内周面上阳刻有突起的第二凸起125c,以便使第二结合槽125b沿第二结合孔125a的圆周方向以与第一结合槽123b相同间距形成。因此,沿圆周方向的转动构件125的第二结合槽125b及第二凸起125c的间距与基座构件123的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一凸起123c的间距相同。控制构件127起到使转动构件125相对于基座构件123旋转或固定的作用。为此, 控制构件127具有圆筒状按钮128和弹簧129。按钮128可滑动地插入在第一结合孔123a和第二结合孔125a中。此时,按钮128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第三凸起128a,该第三凸起128a插入在第一结合孔123a的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二结合孔125a的第二结合槽125b中。而且,弹簧129插入在转动构件123的第二结合孔125a中,从而支承按钮128。因此,如图12的a所示,按钮128插入在第一结合孔123a及第二结合孔125a中的初始状态,按钮128的第三凸起128a插入在基座构件123的第一结合槽123b及转动构件125的第二结合槽125b两者中。此时,转动构件125相对于基座构件123不旋转而被固定。即,由于按钮128的第三凸起128a插入在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二结合槽125b中,所以起到止挡部件的作用。但是,如图12的b,从上部如箭头I方向进行按压,则按钮128向第一结合孔123a方向滑动。这样按钮128的第三凸起128a只插入到转动构件125的第二结合槽125b中。此时,起到约束基座构件123的止挡部件作用的第三凸起128a脱离第一结合槽123b。从而转动构件125相对于基座构件123可自如旋转。如果转动转动构件125之后未按压按钮128,则按钮128由于弹簧129而上升,复位到图11的a的位置。这样第三凸起128a再次插入到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二结合槽125b中,从而约束转动构件125。因此,按压按钮128时,转动构件125可自如转动,而未按压按钮128时,转动构件125被固定。转动构件125固定在羽翼框架113的端部。因此,按压角度调节部120的按钮128时,可转动挂架111。而未按压按钮128时,挂架111被固定。另外,图13及图14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的角度调节单元120的另一实施例。图10至图12所示实施例的情况,角度调节单元120只设置在挂架111的一端。此时,角度调节单元120只支承挂架111的一端。图13的设置有角度调节单元120的晾衣架的立体图与图10的立体图相同,故省略。图13是设置在挂架111的羽翼框架113两端上的角度调节单元120的实施例,图14是图13的动作例。图13所示的角度调节单元120具有一对基座构件123、一对转动构件125、一对控制构件127以及连接杆126。在基座构件123上形成有第一结合孔123a、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一凸起123c。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一凸起123c沿第一结合孔123a的轴方向只形成在一部分上以规定长度,但图13的情况,第一结合槽123b及第一凸起123c沿第一结合孔123a的轴方向可全面形成。一对基座构件123的第一基座构件123_1形成在位于前方的支承框架102的一端上,而第二基座构件123_2形成在位于后方的支承框架102的一端上。在转动构件125上形成有第二结合孔125a、第二结合槽125b及第二凸起125c。第二结合槽125b及第二凸起125c沿第二结合孔125a的圆周形成,此时,第二结合槽125b及第二凸起125c沿第二结合孔125a的轴方向以规定长度只形成在一部分区域上。一对转动构件125的第一转动构件125_1形成在羽翼框架113的一端上,并与第一基座构件123_1结合,而第二转动构件125_2形成在羽翼框架113的另一端上,并与第二基座构件123_2结
合 o控制构件127具有一对按钮128和一对弹簧129。一对按钮128的第一按钮128_1插入在第一基座构件123_1及第一转动构件125_1中,而第二按钮128_2插入在第二基座构件123_2及第二转动构件125_2中。一对弹簧129的第一弹簧129_1插入在第一转动构件125_1中,以支承第一按钮128_1,而第二弹簧129_2插入在第二转动构件125_2中,以支承第一按钮128_2。连接杆126插入在支承杆109的内部,以连接第一按钮128_1与第二按钮128_2。SP,一端与第一按钮128_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按钮128_2连接。由于连接杆126插入在支承杆109的内部,所以从外部看不到连接杆126。本实施例的情况,由于第一转动构件125_1形成在挂架111的羽翼框架113的一端,而第二转动构件125_2形成在羽翼框架113的另一端,所以挂架111的两端均被角度调节单元120支承。如图14的a,对按钮128未施力时,按钮128的第三凸起128a插入在转动构件125的第二结合槽125b及基座构件123的第一结合槽123b中,从而固定转动构件125。但是,如图14的b所示按压按钮128时,第一按钮128_1向第一转动构件125_1的方向滑动。然后,第一按钮128_1的第三凸起128a脱离第一基座构件123_1的第一结合槽123b而只插入在第一转动构件125_1的第二结合槽123b中。从而第一转动构件125_1相对于第一基座构件123_1可自如转动。另一方面,第一按钮128_1移动时,连接杆126也向第一按钮128_1的移动方向移动,由此,第二按钮128_2也向与第一按钮128_1相同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二按钮128_2从第二基座构件123_2突出。因此,第二按钮128_2的第三凸起138脱离第二转动构件125_2的第二结合槽125b而只插入在第二基座构件123_2的第一结合槽123b中。从而第二转动构件125_2也可以相对于第二基座构件123_2自如地转动。此时,能够转动挂架111。如果解除按压第一按钮128_1的力,则按钮128由于弹簧129的恢复力而复位到如图12的a。这样转动构件125被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单元,其具有彼此交叉且在交叉部可旋转地结合的一双支腿; 晾挂单元,其具有可放置衣物且与各所述支腿的上端可转动地结合的一对挂架; 角度调节单元,用于支承所述挂架并调节转动角度; 托架,设置在所述交叉部上方的所述一双支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具有能够晾挂衣物的晾挂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形成为,当将所述支腿以所述交叉部为中心旋转时可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的一端可转动地结合在任一所述支腿的一侧,而另一端以所述一端为中心转动时能够从另一所述支腿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能够沿任一所述支腿的一侧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能够拆装于所述支腿。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具有隔开规定间距形成的一对支承框架, 所述挂架具有羽翼框架,两端与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连接;晾挂构件,与所述羽翼框架连接,以便能够放置衣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具有 卡止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并且,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止钩; 支承构件,端部与所述羽翼框架可转动地结合,一侧卡在所述卡止钩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具有 基座构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上端结合; 转动构件,设置成与所述羽翼框架的端部结合且能够以所述基座构件为中心转动; 控制构件,控制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构件在一侧面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一结合孔,而在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圆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结合孔的轴方向突起的第一凸起,以便在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形成第一结合槽,所述转动构件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第二结合孔,而沿所述第二结合孔的圆周方向形成有第二结合槽,以便沿所述第二结合孔的内周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同间距的第二凸起,所述控制构件具有圆筒状的按钮,沿外周面形成有插入在第一结合槽及第二结合槽中的第三凸起,该按钮可滑动地插入在所述第一结合孔及所述第二结合孔中;弹簧,使所述按钮复位; 所述角度调节单元中,当所述按钮滑动而使所述第三凸起只插入在所述第一结合槽或所述第二结合槽中时,所述转动构件可以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在所述一对支承框架的上端分别具有所述基座构件,而在所述羽翼框架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转动构件及所述控制构件, 所述角度调节单元还具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用于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羽翼框架的两端上的按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还具有支承杆,该支承杆用于连接所述一对支承框架的上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辅助框架,隔开规定间距配置,在两端上形成有可挂在所述支承杆上的挂钩; 辅助挂架,具有与所述辅助框架连接的晾挂构件,并且能够拆装于所述支承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挂架的两端从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双支腿上的支承杆上拆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挂架在所述辅助框架的一面上沿长度方向还形成有可供挂衣架的多个晾挂关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挂架在所述辅助框架的挂钩的背面上还形成有辅助挂钩, 所述支腿还具有辅助挂杆,在所述交叉部的下方与所述一对支承框架连接,以便能够挂住所述辅助挂架的所述辅助挂钩;辅助支承构件,其端部与所述支承框架可转动地结合,以便当所述辅助挂架的辅助挂钩挂在所述辅助挂杆上时,支承所述辅助挂架并能够调节所述辅助挂架的转动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挂架的所述辅助框架在中央位置通过铰链结合,从而能够折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用于放置洗衣筐的托架从而不必弯腰即可晾挂衣物的晾衣架。本发明涉及的晾衣架包括支承单元、晾挂单元、角度调节单元和托架。所述支承单元具有彼此交叉且在交叉部可旋转地结合的一双支腿。所述晾挂单元具有可放置衣物且分别与所述支腿的上端可转动地结合的一对挂架。所述角度调节单元用于支承所述挂架从而调节转动角度。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交叉部上方的所述一双支腿之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交叉的一双支腿之间具有托架的晾衣架,从而能够在所述托架上放置洗衣筐。因此,使用者不必弯腰即可从洗衣筐里取出的衣物而将衣物晾挂在晾衣架上。所以,不必反复进行不必要的弯腰直腰动作。
文档编号D06F57/02GK102782205SQ20118000371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修彬 申请人:修彬家艺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