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20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衣物烘干机。
背景技术
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衣物烘干机优选与衣物量、衣物的布质相对应地改变烘干时间。在专利文献I中,使用者能够根据布质改变根据衣物量自动设定的烘干运转时间。但是,衣物的布质也自动地判断为宜。因此,在专利文献2至4中,检测衣物量和布质,并根据其检测结果控制烘干运转时间等。在专利文献5中,检测衣物量和布质,并根据其检测结果控制供应暖风的风扇的旋转速度。但是,以简单的结构难以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的不同。 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76465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3-126498号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4-348800号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7-100298号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30519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的不同的衣物烘干机。本发明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处理槽,收容衣物;供应部,向所述处理槽内供应用于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除湿部,利用向循环路径供应的除湿水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该循环路径用于使供应到所述处理槽内并从所述处理槽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返回到所述供应部;取得部,取得有关所述烘干空气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信息;计时部,测量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第一设定部,设定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比所述第一设定时间长的第二设定时间作为用于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的设定时间;以及判断部,在将所述衣物的布质分类为第一类、比所述第一类难以烘干的第二类、和比所述第二类难以烘干的第三类时,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其中,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类,在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不属于所述第一类时,进一步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能够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的不同。


图I是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衣物烘干机而被例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与图I所示的洗衣机的烘干功能相关的电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从烘干开始起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温度等的推移的时序图。图4是表示从烘干开始起由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的推移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衣物烘干机的一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上”、“下”、“左”、“右”等表示方向的用语仅是为明确说明的用语,并不对衣物烘干机的原理进行任何限定。图I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烘干机而被例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纵剖视图。利用图 I对洗衣机进行说明。另外,图I所示的洗衣机不仅具有用于洗涤衣物的洗衣功能,而且还具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功能。衣物烘干机是具有烘干衣物的功能的各种装置,也可以是洗衣机以外的装置。洗衣机100包括大致矩形箱状的筐体110和设置于筐体110内的处理槽200。处理槽200进行洗涤处理、脱水处理、烘干处理的各种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槽200作为为了烘干衣物而收容衣物的处理槽而被例示。筐体110包括大致矩形箱状的下部筐体120和固定于下部筐体120上的上部筐体130。处理槽200主要被收容于下部筐体120内。下部筐体120包括大致矩形筒状的侧壁部121和支撑侧壁部121的矩形框架状的底座部122。固定于底座部122的侧壁部121沿着处理槽200立起设置。侧壁部121包含背面壁123、背面壁123的相反侧的正面壁124、在背面壁123与正面壁124之间立起设置的省略图示的左壁(图I的纸面进深侧)、和左壁的相反侧的省略图示的右壁(图I的纸面跟前侧)。上部筐体130包含形成洗衣机的上面的顶壁131、与下部筐体120的背面壁123大致齐平的上背面壁133、与下部筐体120的正面壁124大致齐平的上正面壁134、与下部筐体120的左壁大致齐平的上左壁(图I的纸面进深侧)、和与下部筐体120的右壁大致齐平的上右壁(图I的纸面跟前侧)。控制装置150沿着背面壁123而安装。控制装置150进行洗衣机100的洗涤处理、脱水处理、烘干处理的各种处理的控制。操作面板151沿着顶壁131的正面缘137而安装。操作面板151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50。使用者能够操作操作面板151而使洗衣机100进行所希望的动作。在顶壁131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省略图示)。上部筐体130还包括封闭开口部的盖体139。盖体139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顶壁131。使用者使盖体139向上方转动,可向处理槽200投入衣物。或者,使用者使盖体139向上方转动,可从处理槽200取出衣物。处理槽200包括为了使衣物脱水而旋转的内槽210和收容内槽210的外槽220。使用者打开上部筐体130的盖体139,可将衣物收容于内槽210。内槽210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周壁211和连接于周壁211的下端的底壁212。在周壁211上形成有多个通孔213。自衣物脱离的水通过通孔213从内槽210排出。外槽220接收从通孔213排出的水。外槽220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周壁221和连接于周壁221的底壁222。周壁221包含用于安装底壁222的下缘223和下缘223的相反侧的上缘224。在底壁222形成有开口部225。自衣物脱离的水通过开口部225从外槽220排出。洗衣机100还包括连接于开口部225的连接管226和用于向筐体110外排出水的排水系统300。底座部122包含与侧壁部121的背面壁123大致齐平的下背面壁143、与侧壁部 121的正面壁124大致齐平的下正面壁144、与侧壁部121的左壁大致齐平的省略图示的下左壁(图I的纸面进深侧)、和与侧壁部121的右壁大致齐平的省略图示的下右壁(图I的纸面跟前侧)。在下背面壁143形成有排水口 142。排水系统300包括包含连接于连接管226的第一端部311和连接于排水口 142的第二端部312的排水管310 ;以及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开闭排水管310的排水阀320。当排水阀320打开排水管310时,外槽220中的水通过排水管310向筐体110外排出。排水系统300还包含安装于排水管310的第一端部311,并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50的温度传感器330。温度传感器330在后面详述。处理槽200包括大致圆盘状的波轮230。波轮230包含横放在内槽210的底壁212上的圆板部231和从圆板部231的周缘向上方突出的倾斜环232。倾斜环232朝向上方扩展。波轮230还包括从圆板部231以及倾斜环232的上面突出的搅拌肋233。搅拌肋233呈放射状延伸。波轮230在洗衣期间和/或烘干衣物期间旋转。据此,在这些工序中,衣物被适当地搅拌。洗衣机100还包括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选择性地使内槽210以及波轮230旋转的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包括产生使内槽210或波轮230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马达410 ;连接于内槽210的第一轴420 ;连接于波轮230的第二轴430 ;以及使驱动马达410的驱动力的传递在第一轴420与第二轴430之间切换的离合器装置(clutch device) 44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工作的驱动马达410以及离合器装置440固定于外槽220的底壁222。第一轴420贯穿外槽220的底壁222并连接于内槽210的底壁212。与第一轴420同心旋转的第二轴430从第一轴420突出,并连接于内槽210的波轮230。在用于洗涤衣物的洗衣工序中,离合器装置440切换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以便向第二轴430传递驱动力。其结果,在洗衣工序中,波轮230在内槽210内旋转。洗衣机100还包括用于向处理槽200供应洗涤衣物所用的水的供水系统500。供水系统500包括安装在形成于上部筐体130的顶壁131的供水口 501的供水部510、切换由供水部510供应的水的路径的切换阀520、和规定水从切换阀520流向外槽220的路径的供水管530。供水部510例如连接于自来水的水龙头(省略图示)。在切换阀520打开流向供水管530的水路时,水被供应至处理槽200。外槽220还包括连接于周壁221的上缘224并在内槽210上横放的上板227、和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上板227的内盖229。使用者使上部筐体130的盖体139的下方的内盖229向上方转动,可向内槽210投入衣物。或者,使用者可从内槽210取出衣物。在使用者向下方转动内盖229时,在上板227与内盖229之间形成密封构造。据此,处理槽200内的水几乎或完全不会从上板227的开口部漏出。洗衣机100还包括使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600。循环系统600包括连接于连接管226的管型的热交换器610和从切换阀520向热交换器610引导水的引导管611。在切换阀520打开流向引导管611的水路时,水向热交换器610供应。热交换器610包含连接于连接管226的下端部612和连接于引导管611的上端部613。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610作为循环路径而被例示。循环系统600还包括安装在背面壁123上的冷却风扇620。冷却风扇620朝向热交换器610送风,来冷却烘干空气。其结果,能够促进烘干空气的除湿。循环系统600还包括将被除湿后的烘干空气送往处理槽200的送风风扇630、在送风风扇630与处理槽200之间加热烘干空气的加热器640、和向处理槽200引导加热后的烘干空气的导入管650。导入管650连接于上板227。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入管650、送风风扇630以及加热器640作为供应部而被例示。此外,加热器640作为加热部而被例示。 在送风风扇630工作时,烘干空气通过导入管650流入处理槽200内。加热器640对从送风风扇630流向处理槽200的烘干空气进行加热,因此对处理槽200内的衣物吹出温度比较高的烘干空气。其结果,水分从衣物蒸发。包含蒸发了的水分的烘干空气随后流入连接于连接管226的热交换器610。如上所述,经由引导管611供应的水在热交换器610内流下,因此,流入热交换器610的烘干空气与从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流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其结果,烘干空气适当地被除湿。从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流入的水作为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水发挥作用。循环系统600通过导入管650,向处理槽200送入烘干空气,并且通过连接管226回收烘干空气。据此,实现在处理槽200的周围的烘干空气的循环。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610作为除湿部而被例示。循环系统600还包含安装于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且送风风扇630的下方位置的温度传感器660。温度传感器660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50。下面详述温度传感器660。图2是表示与洗衣机100的烘干功能相关的电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从烘干开始起由温度传感器330、660检测的检测温度等的推移的时序图。图4是表示从烘干开始起由温度传感器330检测的检测温度与温度传感器660检测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的推移的时序图。利用图I至图4对洗衣机100的烘干功能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脉冲传感器234输出与波轮230的旋转相对应的脉冲信号。控制装置150在烘干开始时,使驱动马达410以及离合器装置440工作,使波轮(pulsator) 230绕顺时针以及绕逆时针反转多次,测量惯性旋转脉冲数。波轮230的惯性旋转脉冲数根据施加于波轮230上的负荷阻力、即存在于波轮230上的衣物的量而不同。控制装置150基于惯性旋转脉冲数的测量值,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中的衣物的量。控制装置150根据所判断的衣物量,设定以烘干开始时刻为基准的阈值判断时间T0、第一设定时间Tl以及第二设定时间T2(关于这些时间的设定将在后面详述)。其中,(O Τ0) < (O Tl) < (O Τ2)。控制装置150存储将衣物量与阈值判断时间相对应的阈值判断表、将衣物量与第一设定时间相对应的第一设定表、和将衣物量与第二设定时间相对应的第二设定表。控制装置150参照各表,将与所判断的衣物量相对应的阈值判断时间、第一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分别作为阈值判断时间Τ0、第一设定时间Tl以及第二设定时间T2。取而代之,控制装置150也可以存储分别表示衣物量与阈值判断时间、第一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的关系的函数来代替表,根据所判断的衣物量与各函数算出阈值判断时间TO、第一设定时间Tl以及第二设定时间T2。在本实施方式中,脉冲传感器234和控制装置150作为衣量判断部而被例示。此外,控制装置150作为第一设定部和第二设定部而被例示。温度传感器660检测利用自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流入的除湿水除湿后的烘干空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30检测自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流入,并排出到排水管310的第一端部311的除湿水的温度。换言之,温度传感器330检测通过与烘干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后的除湿水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660作为第一温度传感器而被例示,温度传感器330作为第二温度传感器而被例示。如图3所示,由温度传感器660检测到的第一温度THl在烘干处理刚刚开始后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在烘干开始最初,烘干空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未被充分除湿而残留的水蒸气与除湿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的缘故。接着,第一温度THl急剧上升。这是因为随着进行衣物的烘干,烘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减少,则与除湿水的热交换变得较少的缘故。之后,在衣物的烘干进一步进行时,与除湿水的热交换结束,第一温度THl朝向加热器640 的加热温度缓慢地上升。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由温度传感器330检测到的第二温度TH2在烘干开始最初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因为,烘干空气大量含有的水蒸气由于热交换而被冷却,因此除湿水自身的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的缘故。接着,第二温度TH2比较剧烈地上升,虽然与第一温度THl相比上升缓慢。这是因为随着进行衣物的烘干,烘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减少,与除湿水的热交换变得较少,相反地除湿水被烘干空气加热的缘故。之后,在衣物的烘干进一步进行时,与除湿水的热交换结束,第二温度TH2朝向除湿水的本来温度缓慢地下降。从图3可知,当处于第一温度THl缓慢地上升且第二温度TH2缓慢地下降的状态时,随着进行衣物的烘干,两者的温度差(TH1-TH2)逐渐增大。控制装置150存储阈值判断表,该阈值判断表被设定成在处于温度差(TH1-TH2)逐渐增大的状态后,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阈值判断时间T0。控制装置150测量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控制装置150自达到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比阈值判断时间TO短的开始时间Ts的时刻起,以每指定的取样时间(例如60秒),读取由温度传感器660检测到的第一温度THl以及由温度传感器330检测到的第二温度TH2,计算温度差(TH1-TH2)。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作为计时部和温度差运算部而被例示。此外,温度传感器660、温度传感器330和控制装置150作为取得部而被例示。此外,温度差(TH1-TH2)作为温度变化信息而被例示。控制装置150将在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阈值判断时间TO时计算出的温度差(TH1-TH2)作为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而进行存储。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作为第三设定部而被例示,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作为阈值而被例示。如上所述,在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阈值判断时间TO时,已进入温度差(TH1-TH2)逐渐增大的区域。发明者们发现,温度差(TH1-TH2)增大的速度如图4所示那样,根据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的布质不同而不同。在图4中,第一类Gl是含有化纤(化学纤维)85%和棉15%的衣物,第二类G2是含有化纤50%和棉50%的衣物,第三类G3是含有化纤15%和棉85%的衣物。如图4所示那样,在经过了第一设定时间Tl的时刻,能够判断第一类G1,但是无法判断第二类G2和第三类G3。之后,在经过了第二设定时间T2的时刻,能够判断第二类G2和第三类G3。另外,属于第一类G1、第二类G2、第三类G3的化纤以及棉的比率是例示,并不限于上述的比率。只要在第一类G1、第二类G2和第三类G3中,衣物所含有的化纤的比率为第一类Gl最高,第三类G3最低,衣物所含有的棉的比率为第一类Gl最低,第三类G3最高即可。控制装置150计算在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设定时间Tl的时刻计算的温度差(TH1-TH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Λ T,将其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TPl相比较。控制装置150在AT > TPl时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属于第一类G1,在AT < TPl时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不属于第一类Gl。控制装置150在判断衣物不属于第一类Gl时,进一步计算在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
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Τ2的时刻计算的温度差(ΤΗ1-ΤΗ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AT,将其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值TP2相比较。控制装置150在ΛΤ>ΤΡ2时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属于第二类G2,在AT < ΤΡ2时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属于第三类G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作为判断部而被例示,设定值TPl作为第一差值而被例示,设定值ΤΡ2作为第二差值而被例示。控制装置150存储作为判断烘干完成的完成判断阈值而设定的阈值ΤΡΙΟ、ΤΡ20、ΤΡ30。阈值ΤΡ10、ΤΡ20、ΤΡ30表示温度差(ΤΗ1-ΤΗ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 (ΤΗ1-ΤΗ2)之差。阈值TP10、TP20、TP30的大小关系为TPlO < ΤΡ20 < ΤΡ30。控制装置150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一类Gl时,在每取样时间计算的温度差(ΤΗ1-ΤΗ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AT成为AT > TPlO的时刻,判断烘干完成,并使烘干结束。控制装置150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二类G2时,在温度差(TH1-TH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Λ T成为ΛΤ>ΤΡ20的时刻,判断烘干完成,并使烘干结束。控制装置150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三类G3时,在温度差(ΤΗ1-ΤΗ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AT成为AT > TP30的时刻,判断烘干完成,并使烘干结束。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作为烘干控制部而被例示。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150当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设定时间Tl时判断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第一类G1,在判断属于第一类Gl时,在温度差(TH1-TH2)与温度差最低值min(THl-TH2)之差AT成为Λ T > TPlO的时刻,判断烘干完成,并使烘干结束,因此,能够防止属于第一类Gl的衣物烘干过度。此外,由于与第二类G2和第三类G3的衣物相比烘干时间缩短,所以能够削减消耗电力,并且能够降低除湿水的使用量。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150当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Τ2时判断在第一设定时间Tl无法判断的衣物的布质的第二类G2和第三类G3,因此,能够更详细地判断衣物的布质。此外,在判断属于第二类G2时,在AT > ΤΡ20的时刻,判断烘干完成,并使烘干结束,因此,能够防止属于第二类G2的衣物烘干过度。此外,由于与第三类G3的衣物相比烘干时间缩短,所以能够削减消耗电力,并且能够降低除湿水的使用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330检测通过与烘干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后的除湿水的温度,但是不限于此。取而代之,温度传感器330也可以检测除湿前的烘干空气的温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一类Gl或第二类G2时,与判断属于第三类G3的情况相比,缩短烘干时间。取而代之,除了缩短烘干时间之外,控制装置150也可以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二类G2时,与判断属于第三类G3的情况相比,降低送风风扇630的转速,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一类Gl时,与判断属于第二类G2的情况相比,降低送风风扇630的转速。取而代之,除了缩短烘干时间之外,控制装置150还可以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二类G2时,与判断属于第三类G3的情况相比,降低加热器640的温度,在判断衣物属于第一类Gl时,与判断属于第二类G2的情况相比,降低加热器640的温度。取而代之,除了缩短烘干时间之外,控制装置150也还可以降低送风风扇630的转速以及加热器640的温度这两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脉冲传感器234的脉冲信号,判断收容于处理槽200的衣物量,但是不限于此。取而代之,也可以包括检测衣物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取而代之,由于向驱动波轮230旋转的驱动马达410供应的电流值与衣物的重量产生的负荷阻力相对 应地增大,所以也可以包括检测该电流值的电流传感器。上述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衣物烘干机。具有以下结构的衣物烘干机能够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的不同。本发明所涉及的衣物烘干机,包括处理槽,收容衣物;供应部,向所述处理槽内供应用于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除湿部,利用向循环路径供应的除湿水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该循环路径用于使供应到所述处理槽内并从所述处理槽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返回到所述供应部;取得部,取得有关所述烘干空气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信息;计时部,测量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第一设定部,设定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比所述第一设定时间长的第二设定时间作为用于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的设定时间;以及判断部,在将所述衣物的布质分类为第一类、比所述第一类难以烘干的第二类、和比所述第二类难以烘干的第三类时,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其中,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类,在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不属于所述第一类时,进一步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根据上述结构,供应部向处理槽内供应用于烘干收容衣物的处理槽内的衣物的烘干空气。除湿部利用向循环路径供应的除湿水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该循环路径用于使供应到处理槽内并从处理槽排出的烘干空气返回到供应部。取得部取得有关烘干空气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信息。计时部测量从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第一设定部设定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比第一设定时间长的第二设定时间来作为用于判断衣物的布质的设定时间。在将衣物的布质分类为第一类、比第一类难以烘干的第二类、和比第二类难以烘干的第三类时,判断部基于取得部所取得的温度变化信息,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判断部基于由取得部在计时部所测量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温度变化信息,判断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第一类。判断部在判断衣物的布质不属于第一类时,进一步基于由取得部在计时部所测量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温度变化信息,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如上所述,在经过了第一设定时间的时刻,判断衣物的布质是否仅属于第一类,在经过了第二设定时间的时刻,判断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至
第三类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烘干控制部,在收容于所述处理槽的衣物量相同的情况下,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以及所述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根据上述结构,烘干控制部在收容于处理槽的衣物量相同的情况下,当判断部判断为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第二类以及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当判断部判断为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二类时,与判断为属于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 因此,在衣物的布质被判断为属于第二类时与被判断为属于第三类时相比,在衣物的布质 被判断为属于第一类时与被判断为属于第二类以及第三类时相比,能够分别削减消耗电力,削减除湿水的使用量。此外,能够防止属于第一类以及第二类的衣物分别烘干过度。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供应部包含加热所述烘干空气的加热部,所述烘干控制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或所述第三类时相比,使所述加热部的温度降低。根据上述结构,供应部包含加热烘干空气的加热部。在判断部判断为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时相比,烘干控制部使加热部的温度降低。因而,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与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消耗电力。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供应部包含被驱动而旋转以向所述处理槽送出所述烘干空气的送风风扇,所述烘干控制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或所述第三类时相比,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降低。根据上述结构,供应部包含被驱动而旋转以向处理槽送出烘干空气的送风风扇。在判断部判断为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时相比,烘干控制部使送风风扇的转速降低。因而,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与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消耗电力。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取得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由所述除湿部除湿后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用于对所述烘干空气除湿的除湿水的温度;以及温度差运算部,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的温度差,其中,所述取得部取得由所述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所述温度差的变化来作为所述温度变化信息。根据上述结构,取得部包括检测由除湿部除湿后的烘干空气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对烘干空气进行除湿后的除湿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计算由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由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的温度差的温度差运算部。取得部取得由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温度差的变化来作为温度变化信息。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二设定部,设定比所述第一设定时间短的阈值判断时间;以及第三设定部,将当由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阈值判断时间时由所述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所述温度差作为阈值设定,其中,所述判断部,当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差值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当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差值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当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为所述第二差值以下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三类。根据上述结构,第二设定部设定比第一设定时间短的阈值判断时间。第三设定部设定在计时部所测量的经过时间达到由第二设定部设定的阈值判断时间的时刻由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温度差作为阈值设定。判断部在第一设定时间的温度差与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差值时,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在第二设定时间的温度差与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差值时,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二类,在第二设定时间的温度差与阈值之差为第二差值以下时,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三类。因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一类至第三类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判断收容于所述处理槽的衣物量的衣量判 断部,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部,根据所述衣量判断部所判断的衣物量设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所述第二设定部,根据所述衣量判断部所判断的衣物量设定所述阈值判断时间。根据上述结构,衣量判断部判断收容于处理槽的衣物量。第一设定部根据衣量判断部判断的衣物量设定第一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第二设定部根据衣量判断部判断的衣物量设定阈值判断时间。因而,能够根据收容于处理槽的衣物量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
质属于第一类至第三类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一类、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所述衣物所含有的化学纤维的比率为所述第一类最高,所述第三类最低,而所述衣物所含有的棉的比率为所述第一类最低,所述第三类最高。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中,衣物所含有的化学纤维的比率为第一类最高,第三类最低,衣物所含有的棉的比率为第一类最低,第三类最高。因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根据化学纤维和棉的比率的大小分类的这三类中的
哪一类。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适合用于烘干衣物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槽,收容衣物; 供应部,向所述处理槽内供应用于烘干所述处理槽内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 除湿部,利用向循环路径供应的除湿水对所述烘干空气进行除湿,该循环路径用于使供应到所述处理槽内并从所述处理槽排出的所述烘干空气返回到所述供应部; 取得部,取得有关所述烘干空气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信息; 计时部,测量自烘干开始起的经过时间; 第一设定部,设定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比所述第一设定时间长的第二设定时间作为用于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的设定时间;以及 判断部,在将所述衣物的布质分类为第一类、比所述第一类难以烘干的第二类、和比所述第二类难以烘干的第三类时,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其中, 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所述第一类, 在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不属于所述第一类时,进一步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在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时所取得的所述温度变化信息,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的哪一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烘干控制部,在收容于所述处理槽的衣物量相同的情况下,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以及所述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三类时相比更早地结束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部包含加热所述烘干空气的加热部, 所述烘干控制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或所述第三类时相比,使所述加热部的温度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部包含被驱动而旋转以向所述处理槽送出所述烘干空气的送风风扇, 所述烘干控制部,当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时,与判断为属于所述第二类或所述第三类时相比,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转速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部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由所述除湿部除湿后的所述烘干空气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用于对所述烘干空气除湿的除湿水的温度;以及温度差运算部,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的温度差,其中, 所述取得部取得由所述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所述温度差的变化来作为所述温度变化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设定部,设定比所述第一设定时间短的阈值判断时间;以及第三设定部,将当由所述计时部所测量的所述经过时间达到所述第二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阈值判断时间时由所述温度差运算部所计算的所述温度差作为阈值设定,其中, 所述判断部,当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差值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一类,当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差值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二类,当在所述第二设定时间的所述温度差与所述阈值之差为所述第二差值以下时判断所述衣物的布质属于所述第三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收容于所述处理槽的衣物量的衣量判断部,其中, 所述第一设定部,根据所述衣量判断部所判断的衣物量设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间以及所述第二设定时间, 所述第二设定部,根据所述衣量判断部所判断的衣物量设定所述阈值判断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类、所述第二类和所述第三类中,所述衣物所含有的化学纤维的比率为所述第一类最高,所述第三类最低,而所述衣物所含有的棉的比率为所述第一类最低,所述第二类最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在将衣物的布质分类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时,判断部(150)在计时部所测量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设定时间时基于由取得部所取得的温度变化信息,判断衣物的布质是否属于第一类。判断部(150)在判断衣物的布质不属于第一类时,进一步在计时部所测量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设定时间时基于由取得部所取得的温度变化信息,判断衣物的布质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哪一类。据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准确地判断衣物的布质的不同。
文档编号D06F58/02GK102733158SQ2012100919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冈元教夫, 前田有亮, 小林卓也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