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画写意绣针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968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国画写意绣针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针法,特别涉及一种国画写意绣针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图案在绣材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其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的组织形式。目前国内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它们的风格几乎是一样的,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国画写意都是一样的刺绣工艺,针法、材料、用线、分丝都没有区别。绣制出来的画面平整厚实,工笔画绣的很真实,但国画写意绣就缺乏写意的真实感,缺乏原作的意境和飘逸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刺绣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国画写意绣针法,使国画原·有的写意、层次、意境充分表现出来。本发明所述国画写意绣针法包括罗汉针、飘逸针、空格实针、枯笔针;各种针法结合附I、图2、图3、图4说明。I、罗汉针是指第一行长短针,第二行下下针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向后1/3,下上针向前2/3,第三行上上针向后1/3,上下针向前2/3,以此类推;
2、飘逸针是指第一行斜线长短针,第二行斜针插入第一行空格3/3处,第三行斜线交叉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1/2处,以此类推;
3、空格实针是指第一行长短不一,一针隔一针,第二行长短不一对着第一行的空格,第三行直线针,以此类推;
4、枯笔针是指使用短小针随意上下左右移动。上述各针法适用情况
罗汉针墨色比较浓的地方,例如石头、大面积的草地、山峰等;
飘逸针例如芦苇及一些带飘逸感的装饰;
空格实针墨色比较淡薄的地方水、地面、阴影;
枯笔针枯枝、枯笔(如字体枯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刺绣工艺相比,本发明可以把国画原有的写意、层次、意境以及水墨浓淡相间,浓墨力贯纸背,淡墨清雅飘逸表现得淋离尽致,而且用此针法绣制的作品不仅是对原作品的完美再现,同时也是对原作的再度创作;
2、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纺织品绣材,而且尤其适用于四大名绣不易刺绣的宣纸、皮纸,用本发明的针法在宣纸、皮纸上刺绣,更能体现原国画作品的写意、层次、意境,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图I为本发明所述国画写意绣针法的罗汉针示意 图中标示1为第一行、2为第二行、3为第三行;
图2为本发明所述国画写意绣针法的飘逸针示意 图中标示1为第一行、2为第二行、3为第三行;
图3为本发明所述国画写意绣针法的空格实针示意 图中标示1为第一行、2为第二行、3为第三行;
图4为本发明所述国画写意绣针法的枯笔针示意 图5为用本针法绣制的一幅作品平面 图6为用本针法绣制的另一幅作品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
结合附图5对针法予以说明。图中标号I部分的字体用枯笔针随意上下左右移动短小针;标号2部分的鱼须用空格实针第一行长短针,一针隔一针,第二行长短不一对着空格,第三行直线针,以此类推;标号3部分的鱼身用罗汉针第一行长短针,第二行在第一行的基础上下下针向后1/3,下上针向前2/3,第三行上上针向后1/3,上下针向前2/3,以此类推。实施例2结合附图6对针法予以说明。图中芦苇叶用飘逸针,第一行斜线长短针,第二行斜线针插入第一行空格2/3处, 第三行斜线针交叉在第一和第二行的1/2处,以此类推。
权利要求
1.一种国画写意绣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法包括罗汉针、飘逸针、空格实针、枯笔针; 所述罗汉针是指第一行长短针,第二行下下针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向后1/3,下上针向前2/3,第三行上上针向后1/3,上下针向前2/3,以此类推; 所述飘逸针是指第一行斜线长短针,第二行斜针插入第一行空格3/3处,第三行斜线交叉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1/2处,以此类推; 所述空格实针是指第一行长短不一,一针隔一针,第二行长短不一对着第一行的空格,第三行直线针,以此类推; 所述枯笔针是指使用短小针随意上下左右移动。全文摘要
一种国画写意绣针法包括罗汉针、飘逸针、空格实针、枯笔针。罗汉针是指第一行长短针,第二行下下针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向后1/3,下上针向前2/3,第三行上上针向后1/3,上下针向前2/3,以此类推;飘逸针是指第一行斜线长短针,第二行斜针插入第一行空格3/3处,第三行斜线交叉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1/2处,以此类推;空格实针是指第一行长短不一,一针隔一针,第二行长短不一对着第一行的空格,第三行直线针,以此类推;枯笔针是指使用短小针随意上下左右移动。本针法所绣国画写意作品能体现原国画作品的写意层次和意境,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文档编号D05C1/06GK102720015SQ20121018721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杜梅 申请人:杜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