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蕾丝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3300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泡蕾丝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织领域,尤其涉及到蕾丝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泡泡蕾丝是由机织物中的泡泡纱灵感发明而来,让原本平凡単一的蕾丝布面带有类似泡泡状的特殊布面效果,显现了蕾丝面料可爱的一面,同时拥有了更强的立体感,穿着 不贴身等优点。以前的泡泡蕾丝是通过化学作用形成,利用布面遇到浓碱就会发生收缩的原理。蕾丝面料在后处理工序中遇到浓碱作用的部分就会发生收缩,未作用的部分就不会发生收缩,这样布面就逐渐形成类似泡泡状的特殊布面效果,这种方法得到的泡泡蕾丝有ー个缺点就是经过多次搓洗之后,泡泡会逐渐平坦。并且原料也有所限制,只能是棉或棉与涤纶混纺。这对泡泡蕾丝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氨纶包芯纱实物结构由两部分构成,氨纶为氨纶包芯纱的内线,氨纶是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在氨纶线外部用天然优质细棉纱线进行包裹,就形成了氨纶包芯纱。氨纶包芯纱既具有纯棉良好的吸湿性,又有良好的回弾性,广泛用于保健型弾力布料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原料及洗涤次数限制的泡泡蕾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泡泡蕾丝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
a :设计花型,确定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然后将花型做成エ艺,根据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确定包边线的位置,并提供エ艺參数;b :根据エ艺參数在编织机上装针、穿纱;c :编织;
其中生产过程中使用弹性纤维作为包边线。作为本发明进ー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纤维为氨纶包芯纱。以及根据上述任何ー个方法得到的泡泡蕾丝。本发明中在蕾丝织造过程中采用氨纶包芯纱作为泡泡的包边线,氨纶包芯纱具有弾性,在织造完成之后,氨纶包芯纱就会回缩,勾勒泡泡形状的包边线就会抽紧,布面就会突显出ー个ー个类似泡泡的形状。本发明让蕾丝面料在坯布生产过程中就带有泡泡状的立体感效果,简化泡泡蕾丝从坯布到成品的生产エ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让蕾丝面料风格更加多元化,这种方法得到的泡泡蕾丝可以使用任何原料,泡泡的效果也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同时氨纶包芯纱的使用增强了布面纵横向弾性,可以适合不同身材人群的需要。本发明在任何机器的蕾丝织造过程中都可使用,限制极小。


图I为本发明的走纱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ー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本泡泡蕾丝的生产步骤为
a、设计花型,确定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然后将花型做成エ艺,根据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确定包边线的位置,并提供エ艺參数;
b、根据エ艺參数在编织机上装针、穿纱;
C、编织;
所用编织机为拉舍尔经编机,德国KARL MAYER公司生产,型号为MRS42 ;
图I为本实施例的走纱图,其中较粗的线即为包边线,包边线采用嘉兴利新公司生产的40/70氨纶包芯纱。使用氨纶包芯纱作为包边线的方法在任何一种蕾丝的编织过程中都能使用,都能织出有泡泡效果的蕾丝,绝不限于本实施例。蕾丝的编织过程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不再详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泡泡蕾丝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 a :设计花型,确定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然后将花型做成工艺,根据蕾丝上泡泡的大小及形状确定包边线的位置,并提供工艺参数;b :根据工艺参数在经编机上装针、穿纱;c :编织; 其特征在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弹性纤维作为包边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泡泡蕾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为氨纶包芯纱。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方法得到的泡泡蕾丝。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泡蕾丝及其生产方法,在坯布生产过程中采用氨纶包芯纱作为包边线即可在蕾丝上织出泡泡的效果。本发明让蕾丝面料在坯布生产过程中就带有泡泡状的立体感效果,简化泡泡蕾丝从坯布到成品的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让蕾丝面料风格更加多元化,这种方法得到的泡泡蕾丝可以使用任何原料,泡泡的效果也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同时氨纶包芯纱的使用增强了布面纵横向弹性,可以适合不同身材人群的需要。本发明在任何机器的蕾丝织造过程中都可使用,限制极小。
文档编号D04C1/02GK102677390SQ2012101897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戴雪飞, 胡永明, 郝伟 申请人:苏州华龙针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