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编机的编织方法,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绞花花型是将垂直的纵行相互交叉,这种花型由于视觉效果好,在横编机产品中十分的流行。二色花型通过两把纱嘴带不同颜色的纱线的相嵌编织实现,在针织物中占色彩比例较大的为主纱,占色彩比例较小的为副纱。而绞花花型可以通过同一针床上的不同线圈群通过位置互换完成。但在绞花的过程中针床的移动会造成线圈的拉力过大而容易破坏线圈,从而造成后续编织出现破洞等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针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两把或两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其特征在于
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将前床针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后床针从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两把纱嘴带不同颜色的纱线,纱嘴Xl带主纱纱线,纱嘴X2带副纱纱线;执行以下步骤
在初始状态时,机头、纱嘴XI、纱嘴X2均处于左侧停靠点位置,而前床、后床均为空针;
1)机头右行,同时带动两把纱嘴XI、X2,纱嘴Xl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织一针,b空一针,c织一针,d空一针,e织一针,f空一针;纱嘴Xl转到后床编织,后床针g’织一针,h’空一针,I’织一针,j’空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l、m各织一针,n、o、p各空一针;
纱嘴X2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空一针,b织一针,c空一针,d织一针,e空一针,f织一针,纱嘴X2转到后床编织,g’空一针,h’织一针,I’空一针,j’织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I、m各空一针,n、o、p各织一针;
2)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g’、i’翻至前床针g、i,从前床针k、m翻至后床针k’、m’ ;纱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n、p翻至后床针n’、p’ ;
3)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I翻至后床针I’;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h’、j’翻至前床针h、j,从前床针O翻至后床针o’ ;
4)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左移三个针位;
5)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n’、o’、p’翻至前床针k、I、m ;6)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右移六个针位;
7)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k’、I’、m’翻至前床针m、
o、p ;
8)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左移三个针位回归零位;
9)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g、i翻至后床针g’、i’;
10)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h、j翻至后床针h’、j’。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把带有不同颜色的纱嘴在针床同一行上进行相嵌的编织,将副色纱线嵌入主色纱线中,形成芝麻的形状,即芝麻点提花花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主纱和副纱各形成一个线圈群,线圈群通过针床的横移使线圈群错位,将主纱的一个线圈群转移至原先针床上另一线圈群的位置上,再重复上述方法,将另一线圈群转移,实现线圈群绞花的花型。在所织花形的前半部分中,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进行主纱和副纱的交错编织成圈,形成芝麻点提花花型;在后半部分中,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主纱和副纱各形成一个线圈群,并通过线圈转移以及针床横移实现绞花的花型。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编织方法,采用双系统带两把纱嘴进行编织,完成了带有芝麻点提花的编织方法,并利用针床横移以及线圈的横移,完成了线圈群绞花的花型。相对之前现有技术中的编织,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大大提高了编织的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图I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1-3步骤。图3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4-5步骤。图4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6-8步骤。图5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9-10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其中表示后编织,表示前编织,“F”表示前床,“B”表示后床,“ I ”代表空针,“一”表示不编织,“XI”表示带主色纱线的纱嘴,“X2”表示带副色纱线的纱嘴,“一”表示机头往右运动,“一”表示机头往左运动,“丨”表示线圈从前床翻针至后床,“ I ”表示线圈从后床翻针至前床,其中翻针步骤在上一部显示,在下一步执行,LY (Y=l、2、3-)表示针床往左移动Y个针位,RY (Y=l、2、3"0表示针床往右移动Y个针位。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横编机具有前后一对针床,并且后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针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机带有两个系统和两把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将前床针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后床针从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 ’、g’、h’并以此类推;两把纱嘴带不同颜色的纱线,纱嘴Xl带主纱纱线,纱嘴X2带副纱纱线;执行以下步骤
在初始状态时,机头、纱嘴XI、纱嘴X2均处于左侧停靠点位置,而前床、后床均为空针;
I.机头右行,同时带动两把纱嘴XI、X2,纱嘴Xl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织一针,b空一针,c织一针,d空一针,e织一针,f空一针;纱嘴Xl转到后床编织,后床针g’织一针,h’空一针,I’织一针,j’空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I、m各织一针,n、O、P各空一针;
纱嘴X2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空一针,b织一针,c空一针,d织一针,e空一针,f织一针,纱嘴X2转到后床编织,g’空一针,h’织一针,I’空一针,j’织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I、m各空一针,n、o、p各织一针; 2.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g’、i’翻至前床针g、i,从前床针k、m翻至后床针k’、m’ ;纱 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n、p翻至后床针n’、p’ ;
3.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I翻至后床针I’;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h’、j’翻至前床针h、j,从前床针O翻至后床针o’ ;
4.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左移三个针位;
5.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n’、o’、p’翻至前床针k、
I、m ;
6.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右移六个针位;
7.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k’、l’、m’翻至前床针m、o、p ;
8.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左移三个针位回归零位;
9.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g、i翻至后床针g’、i’;
10.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h、j翻至后床针h’、j’。上述的编织方法中,两把带有不同颜色的纱嘴在针床同一行上进行相嵌的编织,将副色纱线嵌入主色纱线中,形成芝麻的形状,即芝麻点提花花型。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主纱和副纱各形成一个线圈群,线圈群通过针床的横移使线圈群错位,将主纱的一个线圈群转移至原先针床上另一线圈群的位置上,再重复上述方法,将另一线圈群转移,实现线圈群绞花的花型。在所织花形的前半部分中,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进行主纱和副纱的交错编织成圈,形成芝麻点提花花型;在后半部分中,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主纱和副纱各形成一个线圈群,并通过线圈转移以及针床横移实现绞花的花型。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编织方法,采用双系统带两把纱嘴进行编织,完成了带有芝麻点提花的编织方法,并利用针床横移以及线圈的横移,完成了线圈群绞花的花型。相对之前现有技术中的编织,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大大提高了编织的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针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两把或两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其特征在于: 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将前床针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后床针从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 ’、g’、h’并以此类推;两把纱嘴带不同颜色的纱线,纱嘴Xl带主纱纱线,纱嘴X2带副纱纱线;执行以下步骤 在初始状态时,机头、纱嘴XI、纱嘴X2均处于左侧停靠点位置,而前床、后床均为空针; 1)机头右行,同时带动两把纱嘴XI、X2,纱嘴Xl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织一针,b空一针,c织一针,d空一针,e织一针,f空一针;纱嘴Xl转到后床编织,后床针g’织一针,h’空一针,I’织一针,j’空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l、m各织一针,n、o、p各空一针; 纱嘴X2在前床编织,前床针a空一针,b织一针,c空一针,d织一针,e空一针,f织一针,纱嘴X2转到后床编织,g’空一针,h’织一针,I’空一针,j’织一针;纱嘴Xl回到前床编织,前床针k、I、m各空一针,n、o、p各织一针; 2)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g’、i’翻至前床针g、i,从前床针k、m翻至后床针k’、m’ ;纱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n、p翻至后床针n’、p’ ; 3)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I翻至后床针I’;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h’、j’翻至前床针h、j,从前床针O翻至后床针o’ ; 4)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左移三个针位; 5)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后床针n’、o’、p’翻至前床针k、I、m ; 6)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向右移六个针位; 7)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后床针k’、I’、m’翻至前床针m、o、p ; 8)机头不动,纱嘴不动,后床左移三个针位回归零位; 9)机头左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l所织线圈从前床针g、i翻至后床针g’、i’; 10)机头右行,不带纱嘴,执行翻针纱嘴X2所织线圈从前床针h、j翻至后床针h’、j’。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把带有不同颜色的纱嘴在针床同一行上进行相嵌的编织,将副色纱线嵌入主色纱线中,形成芝麻的形状,即芝麻点提花花型。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针床的同一行上,主纱和副纱各形成一个线圈群,线圈群通过针床的横移使线圈群错位,将主纱的一个线圈群转移至原先针床上另一线圈群的位置上,再重复上述方法,将另一线圈群转移,实现线圈群绞花的花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编机中二色绞花的编织方法,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针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两把或两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将前床针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后床针从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g’、h’并以此类推;两把纱嘴带不同颜色的纱线,纱嘴X1带主纱纱线,纱嘴X2带副纱纱线;采用双系统带两把纱嘴进行编织,完成了带有芝麻点提花的编织方式,并利用针床横移以及线圈的横移,完成了线圈群绞花的花型。相对之前现有技术中的编织,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大大提高了编织的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文档编号D04B1/10GK102776688SQ20121026318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