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横机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99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系统横机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机底板,尤其是涉及ー种双系统横机底板,属于电脑针织机中的ー个部件。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编织机的横机底板属于电脑针织机中的ー个部件,现有的横机底板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横机底板上的三角板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受到的冲击カ大,容易产生卡滞现象,从而降低了电脑横机底板的整体性能。
目前还没有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小的双系统横机底板,如
公开日为2012年05月30日,公开号为CN20224720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ー种马达传动的横机底板,该横机底板属于单系统横机底板,单系统横机底板的工作效率低,降低了横机的工作效率;又如
公开日为2012年05月23日,公开号为CN20222706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ー种马达传动的横机底板,该横机底板也属于单系统横机底板,单系统横机底板的工作效率低,从而降低了横机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现在还没有ー种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小的双系统横机底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小的双系统横机底板。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系统横机底板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底板本体,滑板电机,齿轮,齿条,滑板,滑板导向座,左起针三角连接杆,右起针三角连接杆,安装在底板本体上部的一号人字三角板、一号翻针三角板、一号左度目三角板、一号右度目三角板、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一号编织三角板、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二号人字三角板、二号翻针三角板、二号左度目三角板、二号右度目三角板和ニ号编织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中部的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下部的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中归位三角板、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左归位三角板、右归位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所述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一号左度目三角板、一号人字三角板、一号右度目三角板、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二号左度目三角板、二号人字三角板、二号右度目三角板和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一号翻针三角板位于一号人字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一号编织三角板位于一号翻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二号翻针三角板位于二号人字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二号编织三角板位于二号翻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该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中編织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一号中归位三角板、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二号中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位于一号中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位于ニ号中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右归位三角板位于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中归位三角板位于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左起针三角连接杆位于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右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ニ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右起针三角连接杆位于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中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 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滑板电机、齿轮和滑板导向座均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齿轮和滑板电机相连接,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滑板左滑槽、滑板右滑槽和滑板中滑槽,该滑板安装在滑板导向座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滑板上,该齿条和齿轮啮合,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左归位圆柱套,该左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左滑槽中,所述右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右归位圆柱套,该右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右滑槽中,所述中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中归位圆柱套,该中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中滑槽中。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一号翻针马达、一号翻针凸轮、一号固定板、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一号轴承、一号左固定柱、一号左连接柱、一号左压簧、一号右固定柱、一号右连接柱、一号右压簧、一号左定位柱、一号右定位柱、一号左凸块、一号右凸块、一号左复位弹簧和一号右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固定板中设置有一号左连接柱孔、一号右连接柱孔、一号左定位柱孔和一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一号翻针马达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一号翻针凸轮与一号翻针马达相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板通过一号左固定柱和一号右固定柱固定在底板本体的背面,该一号固定板与底板本体之间存在一号间距,所述一号左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一号左连接柱的另ー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左连接柱孔中,所述一号左凸块固定在一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左复位弹簧套装在一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左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一号左凸块上,该一号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右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一号右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右连接柱孔中,所述一号右凸块固定在一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右复位弹簧套装在一号右连接柱上,所述ー号右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一号右凸块上,该一号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左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一号左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左定位柱孔中,所述一号右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一号右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一号连接柱调节板固定在一号左定位柱和一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左压簧套装在一号左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左压簧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左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右压簧套装在一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右压簧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右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轴承安装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轴承和一号连接柱调节板均与一号翻针凸轮相配合。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二号翻针马达、二号翻针凸轮、二号固定板、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二号轴承、二号左固定柱、二号左连接柱、二号左压簧、二号右固定柱、二号右连接柱、二号右压簧、二号左定位柱、二号右定位柱、二号左凸块、二号右凸块、二号左复位弹簧和二号右复位弹簧,所述二号固定板中设置有二号左连接柱孔、二号右连接柱孔、二号左定位柱孔和二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二号翻针马达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二号翻针凸轮与二号翻针马达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板通过二号左固定柱和二号右固定柱固定在底板本体的背面,该二号固定板与底板本体之间存在二号间距,所述二号左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二号左连接柱的另ー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左连接柱孔中,所述二号左凸块固定在二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左复位弹簧套装在二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左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二号左凸块上,该二号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右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二号右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右连接柱孔中,所述二号右凸块固定在二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右复位弹簧套装在二号右连接柱上,所述ニ号右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二号右凸块上,该二号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左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二号左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左定位柱孔中,所述二号右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二号右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二号连接柱调节板固定在二号左定位柱和二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左压簧套装在二号左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左压簧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左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右压簧套装在二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右压簧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右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轴承安装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轴承和二号连接柱调节板均与二号翻针凸轮相配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性价比高,生产成本与原单系统横机底板相比,仅仅增加了 10%左右,而工作效率是原单系统横机底板的两倍。本发明可以实现单针吊目、嵌花和挑半目等功能,左归位三角板、右归位三角板和中归位三角板采用电机齿轮的方式进行驱动,工作过程中基本上无噪音。本发明中的左归位ニ角板、右归位ニ角板和中归位ニ角板米用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通过齿条拖动滑板左右滑动,滑板上设计有高低滑槽,带动左归位三角板、右归位三角板和中归位三角板上下滑动,完成左归位三角板、右归位三角板和中归位三角板的动作,采 用电机齿轮驱动基本上无噪音。本发明中的左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无论哪一个抬起让针脚,都会通过左起针三角连接杆联动带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同时抬起让位针脚,減少针脚对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的磨损,消除了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被针脚压下时产生的噪音。同理,右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无论哪ー个抬起让针脚,都会通过右起针三角连接杆联动带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同时抬起让位针脚,減少针脚对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 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的磨损,消除了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被针脚压下时产生的噪音。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系统横机底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板本体和滑板电机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I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起针三角连接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參见图I至图9,本实施例中的双系统横机底板包括底板本体I、滑板电机61、齿轮62、齿条63、滑板64、滑板导向座65、左起针三角连接杆101、右起针三角连接杆102、一号人字三角板2、一号翻针三角板3、一号左度目三角板4、一号右度目三角板5、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6、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7、一号编织三角板12、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22、二号人字三角板2’、二号翻针三角板3’、二号左度目三角板4’、二号右度目三角板5’、二号编织三角板12’、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8、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9、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0、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1、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23、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一号中归位三角板15、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6、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7、左归位三角板18、右归位三角板19、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24、中归位三角板25、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ニ号中归位三角板15’、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一号翻针马达31、一号翻针凸轮32、一号固定板34、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一号轴承37、一号左固定柱73、一号左连接柱75、一号左压簧78、一号右固定柱83、一号右连接柱85、一号右压簧88、一号左定位柱91、一号右定位柱92、一号左凸块93、一号右凸块94、一号左复位弹簧95、一号右复位弹簧96、二号翻针马达31’、二号翻针凸轮32’、二号固定板34’、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二号轴承37’、二号左固定柱73’、二号左连接柱75’、二号左压簧78’、二号右固定柱83’、二号右连接柱85’、二号右压簧88’、二号左定位柱91’、二号右定位柱92’、二号左凸块93’、二号右凸块94’、二号左复位弹簧95’和二号右复位弹簧96’。本实施例中的一号人字三角板2、一号翻针三角板3、一号左度目三角板4、一号右度目三角板5、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6、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7、一号编织三角板12、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22、二号人字三角板2’、二号翻针三角板3’、二号左度目三角板4’、二号右度目三角板5’和二号编织三角板12’均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上部。其中,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6、一号左度目三角板4、一号人字三角板2、一号右度目三角板5、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22、二号左度目三角板4’、二号人字三角板2’、二号右度目三角板5’和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7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一号翻针三角板3位于一号人字三角板2的正下方,一号编织三角板12位于一号翻针三角板3的正下方,二号翻针三角板3’位于二号人字三角板2’的正下方,二号编织三角板12’位于二号翻针三角板3’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8、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9、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0、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1和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23均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中部。其中,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0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1从左往右依次排列,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8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0的正上方,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9位于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1的正上方,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23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0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11的正上方,该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23位于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22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一号中归位三角板15、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6、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7、左归位三角板18、右归位三角板19、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24、中归位三角板25、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二号中归位三角板15’、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均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下部。其中,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6、一号中归位三角板15、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24、ニ号中归位三角板15’和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7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均位于一号中归位三角板15的正上方,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均位于二号中归位三角板15’的正上方,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从左往右依次排列。左归位三角板18位于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6的正下方,右归位三角板19位于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17的正下方,中归位三角板25位于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24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的左起针三角连接杆10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上,该左起针三角连接杆101位于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和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的正下方,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和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无论哪ー个抬起让针脚,都会通过左起针三角连接杆101联动带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同时抬起让位针脚,減少针脚对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的磨损,消除了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被针脚压下时产生的噪音。本实施例中的右起针三角连接杆10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上,该右起针三角连接杆102位于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和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的正下方,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和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无论哪ー个抬起让针脚,都会通过右起针三角连接杆102联动带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同时抬起让位针脚,減少针脚对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的磨损,消除了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被针脚压下时产生的噪音。本实施例中的左归位三角板18、中归位三角板25和右归位三角板19均活动连接 在底板本体I上,滑板电机61、齿轮62和滑板导向座65均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背面,齿轮62和滑板电机61相连接,滑板64上设置有滑板左滑槽66、滑板右滑槽67和滑板中滑槽68,该滑板左滑槽66、滑板右滑槽67和滑板中滑槽68均为高低槽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滑板64安装在滑板导向座65上,滑板64能够在滑板导向座65上左右滑动,齿条63固定在滑板64上,该齿条63和齿轮62啮合,通过齿轮62的转动能够带动齿条63左右移动,再由齿条63带动滑板64左右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左归位三角板18上设置有左归位圆柱套618,该左归位圆柱套618位于滑板左滑槽66中;右归位三角板19上设置有右归位圆柱套619,该右归位圆柱套619位于滑板右滑槽67中;中归位三角板25上设置有中归位圆柱套625,该中归位圆柱套625位于滑板中滑槽68中。当滑板64在滑板导向座65上左右滑动时,该左归位圆柱套618沿高低槽结构的滑板左滑槽66移动,右归位圆柱套619沿高低槽结构的滑板右滑槽67移动,中归位圆柱套625沿高低槽结构的滑板中滑槽68移动,从而达到左归位三角板18、中归位三角板25和右归位三角板19的动作过程。本实施例在一号固定板34中设置有一号左连接柱孔、一号右连接柱孔、一号左定位柱孔和一号右定位柱孔,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I上。一号翻针马达31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背面,一号翻针凸轮32与一号翻针马达31相连接,通过一号翻针马达31能够带动一号翻针凸轮32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固定板34通过一号左固定柱73和一号右固定柱83固定在底板本体I的背面,该一号固定板34与底板本体I之间存在一号间距j,一号左连接柱75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上,该一号左连接柱75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34的一号左连接柱孔中。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左凸块93固定在一号左连接柱75上,一号左复位弹簧95套装在一号左连接柱75上,一号左复位弹簧95的一端顶在一号左凸块93上,该一号左复位弹簧95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34上。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右连接柱85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上,该ー号右连接柱85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34的一号右连接柱孔中,一号右凸块94固定在一号右连接柱85上,一号右复位弹簧96套装在一号右连接柱85上,一号右复位弹簧96的一端顶在一号右凸块94上,该一号右复位弹簧96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34上。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左定位柱91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上,一号左定位柱91的 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34的一号左定位柱孔中,一号右定位柱92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上,一号右定位柱92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34的一号右定位柱孔。本实施例中的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固定在一号左定位柱91和一号右定位柱92上,一号左压簧78套装在一号左定位柱91上,一号左压簧78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一号左压簧78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34上,一号右压簧88套装在一号右定位柱92上,一号右压簧88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一号右压簧88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34上,一号轴承37安装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一号轴承37和一号连接柱调节板36均与一号翻针凸轮32相配合。本实施例的二号固定板34’中设置有二号左连接柱孔、二号右连接柱孔、二号左定位柱孔和二号右定位柱孔,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ニ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I上,二号翻针马达31’安装在底板本体I的背面,二号翻针凸轮32’与二号翻针马达31’相连接,通过二号翻针马达31’能够带动二号翻针凸轮32’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固定板34’通过二号左固定柱73’和二号右固定柱83’固定在底板本体I的背面,该二号固定板34’与底板本体I之间存在二号间距X,二号左连接柱75’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20’上,该二号左连接柱75’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34’的二号左连接柱孔中,二号左凸块93’固定在二号左连接柱75’上,二号左复位弹簧95’套装在二号左连接柱75’上,二号左复位弹簧95’的一端顶在二号左凸块93’上,该二号左复位弹簧95’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34’上。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右连接柱85’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21’上,该二号右连接柱85’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34’的二号右连接柱孔中,二号右凸块94’固定在二号右连接柱85’上,二号右复位弹簧96’套装在二号右连接柱85’上,二号右复位弹簧96’的一端顶在二号右凸块94’上,该二号右复位弹簧96’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34,上。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左定位柱91’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13’上,ニ号左定位柱91’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34’的二号左定位柱孔中,二号右定位柱92’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14’上,二号右定位柱92’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34’的二号右定位柱孔。本实施例中的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固定在二号左定位柱91’和二号右定位柱92’上,二号左压簧78,套装在二号左定位柱91’上,二号左压簧78,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二号左压簧78,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34’上,二号右压簧88’套装在二号右定位柱92’上,二号右压簧88’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二号右压簧88’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34’上,二号轴承37’安装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上,该二号轴承37’和二号连接柱调节板36’均与二号翻针凸轮32’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双系统横机底板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价比高,生产成本与原单系统横机底板相比,仅仅增加了 10%左右,而工作效率则是原单系统横机底板的两倍,可以实现单针吊目、嵌花和挑半目等功能。左归位三角板18、中归位三角板25和右归位三角板19采用滑板电机61通过齿轮62驱动,通过齿条63拖动滑板64左右滑动,带动左归位三角板18、中归位三角板25和右归位三角板19上下滑动,完成左归位三角板18、中归位三角板25和右归位三角板19的动作,采用滑板电机61和齿轮62的结构进行驱动,工作时基本上无噪音,提升了横机的整体性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系统横机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本体,滑板电机,齿轮,齿条,滑板,滑板导向座,左起针三角连接杆,右起针三角连接杆,安装在底板本体上部的一号人字三角板、一号翻针三角板、一号左度目三角板、一号右度目三角板、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一号编织三角板、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二号人字三角板、二号翻针三角板、二号左度目三角板、二号右度目三角板和二号编织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中部的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下部的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中归位三角板、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左归位三角板、右归位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所述左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一号左度目三角板、一号人字三角板、一号右度目三角板、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二号左度目三角板、二号人字三角板、二号右度目三角板和右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一号翻针三角板位于一号人字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一号编织三角板位于一号翻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二号翻针三角板位于二号人字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二号编织三角板位于二号翻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左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上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该中编织下归位三角板位于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一号中归位三角板、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二号中归位三角板和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位于一号中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位于二号中归位三角板的正上方,所述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位于左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右归位三角板位于右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中归位三角板位于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左起针三角连接杆位于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右起针三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右起针三角连接杆位于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和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的正下方;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中归位三角板和右归位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滑板电机、齿轮和滑板导向座均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齿轮和滑板电机相连接,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滑板左滑槽、滑板右滑槽和滑板中滑槽,该滑板安装在滑板导向座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滑板上,该齿条和齿轮啮合,所述左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左归位圆柱套,该左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左滑槽中,所述右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右归位圆柱套,该右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右滑槽中,所述中归位三角板上设置有中归位圆柱套,该中归位圆柱套位于滑板中滑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系统横机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翻针马达、一号翻针凸轮、一号固定板、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一号轴承、一号左固定柱、一号左连接柱、一号左压簧、一号右固定柱、一号右连接柱、一号右压簧、一号左定位柱、一号右定位柱、一号左凸块、一号右凸块、一号左复位弹簧和一号右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固定板中设置有一号左连接柱孔、一号右连接柱孔、一号左定位柱孔和一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一号翻针马达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一号翻针凸轮与一号翻针马达相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板通过一号左固定柱和一号右固定柱固定在底板本体的背面,该一号固定板与底板本体之间存在一号间距,所述一号左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一号左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左连接柱孔中,所述一号左凸块固定在一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左复位弹簧套装在一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左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一号左凸块上,该一号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右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一号右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右连接柱孔中,所述一号右凸块固定在一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右复位弹簧套装在一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一号右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一号右凸块上,该一号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左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一号左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左定位柱孔中,所述一号右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一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一号右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一号固定板的一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一号连接柱调节板固定在一号左定位柱和一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左压簧套装在一号左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左压簧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左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右压簧套装在一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一号右压簧的一端顶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右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一号固定板上,所述一号轴承安装在一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一号轴承和一号连接柱调节板均与一号翻针凸轮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系统横机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号翻针马达、二号翻针凸轮、二号固定板、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二号轴承、二号左固定柱、二号左连接柱、二号左压簧、二号右固定柱、二号右连接柱、二号右压簧、二号左定位柱、二号右定位柱、二号左凸块、二号右凸块、二号左复位弹簧和二号右复位弹簧,所述二号固定板中设置有二号左连接柱孔、二号右连接柱孔、二号左定位柱孔和二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和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均活动连接在底板本体上,所述二号翻针马达安装在底板本体的背面,所述二号翻针凸轮与二号翻针马达相连接;所述二号固定板通过二号左固定柱和二号右固定柱固定在底板本体的背面,该二号固定板与底板本体之间存在二号间距,所述二号左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二号左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左连接柱孔中,所述二号左凸块固定在二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左复位弹簧套装在二号左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左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二号左凸块上,该二号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右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上,该二号右连接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右连接柱孔中,所述二号右凸块固定在二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右复位弹簧套装在二号右连接柱上,所述二号右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二号右凸块上,该二号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左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左翻针接针三角板上, 所述二号左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左定位柱孔中,所述二号右定位柱的一端固定在二号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上,所述二号右定位柱的另一端套装在二号固定板的二号右定位柱孔;所述二号连接柱调节板固定在二号左定位柱和二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左压簧套装在二号左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左压簧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左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右压簧套装在二号右定位柱上,所述二号右压簧的一端顶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右压簧的另一端顶在二号固定板上,所述二号轴承安装在二号连接柱调节板上,该二号轴承和二号连接柱调节板均与二号翻针凸轮相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系统横机底板。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双系统横机底板。本发明的特点是包括底板本体,滑板电机,齿轮,齿条,滑板,滑板导向座,左、右起针三角连接杆,安装在底板本体上部的一号人字三角板、一号翻针三角板、一号编织三角板、中编织上归位三角板、二号人字三角板、二号翻针三角板和二号编织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中部的左、右编织下归位三角板,安装在底板本体下部的一号左、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一号中归位三角板、一号左、右起针吊目三角板、中选针下归位三角板、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右翻针接针三角板、二号中归位三角板、二号左、右起针吊目三角板。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D04B15/36GK102797106SQ2012102821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王靖敏 申请人: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