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纤维抗菌毛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0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混合纤维抗菌毛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是将棉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竹纤维、丝素纤维、负离子粉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具有持久抗菌、除臭防螨、护肤平皱、理疗洗浴、亲肤舒适的功效,适合于各类人群,尤其适合于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生理期女性和运动员使用。
【专利说明】混合纤维抗菌毛巾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可制成面巾、枕巾、浴巾、毛巾被、沙发巾等多种品种的纺织用品,运用于各种生活纺织品领域。本发明是将棉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竹纤维、丝素纤维、负离子粉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具有持久抗菌、除臭防螨、护肤平皱、理疗洗浴、亲肤舒适的功效,适合于各类人群,尤其适合于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生理期女性和运动员使用。
[0002]【背景技术】毛巾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分别是毛经、地经和纬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经编毛巾织物,这种毛巾毛圈固结牢,但形式相对单一。市场上绝大部分为机织毛巾。世界上第一条毛巾诞生于1850年,产地英国,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由当初的最简单的单色平毛毛巾发展到现在的提缎提花、印花、无捻毛巾、割绒毛巾等,是发展时间最短而发展速度最快的纺织产品。毛巾按织造方式分为针织和梭织两类;按用途分为面巾、枕巾、浴巾、毛巾被、沙发巾等。由于毛巾表面毛圈密集,手感柔软,吸水储水性强,耐磨,保暖性能好,因此可以直接用来接触皮肤,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毛巾由于其吸水和储水性能极强,因此常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很多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通过共用毛巾引起疾病传播的病例不在少数,比如传染性结膜炎、沙眼、病毒性感冒、结核病、甲型肝炎以及性传播疾病等。因此,在做到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的同时,如果毛巾本身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这些病原菌,那么将减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使人们的生存质量更高。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发明一种抗菌毛巾,这种毛巾在舒适耐磨的基础上,既具有长久抗菌抵御致病性微生物的功能,又具有红外保健、除螨除臭的功能。我们将多种具有抗菌、保健的天然材料通过特殊制备工艺制成纺丝纤维,再利用传统纺丝工艺将它们编织为成品毛巾,使成品毛巾具有持久抗菌除螨、天然无刺激、红外保健的多种功能。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混合纤维抗菌毛巾的纺丝液配方如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甲壳素6-15、细绒棉40-70、负离子粉8-15、竹纤维2_4、丝素纤维2_4、朽1檬酸0.5_2、聚乙烯醇2-4、软水加至100。
[0004]甲壳素又名甲壳质,是聚乙酰胺基葡萄糖即聚(1,4)-2-乙酰胺基-2-脱氧-β -D-葡萄糖,其化学结构和纤维素类似。甲壳素几乎是以小片状或粉状存在,由于分子内、分子间极强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呈紧密的晶态结构,只溶于少数有机溶剂中。甲壳素所带的阳电荷与带细菌所带的阴电荷,通过范德华力而相互吸附,造成细胞膜破裂,浆液外溢而死亡。通过甲壳素纤维还能诱导细菌产生甲壳酶,不仅能促使细胞壁分解而抑制细菌的孽生,还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活化细胞起到细化肌肤、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功效。甲壳素与溶菌酶相互反应产生的葡聚糖胺,能激活皮下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故能提高皮肤免疫力,可以起到灭菌防癌的作用。
[0005]细绒棉,又称陆地棉,为纺丝的主要基质。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dtex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是我国棉花的主要种植品种。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因,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5%左右。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α葡萄糖为基本结构单元重复构成,聚合度在6000-11000之间。棉纤维的表面含有脂蜡质,俗称棉蜡,对棉纤维具有保护作用,是棉纤维具有良好纺纱性能的原因
之一 O
[0006]负离子粉是由人工配比的一种复合矿物,由电气石粉和麦饭石粉组成。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粉对人体保持精力充沛以及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该产品的特点是天然、无味、无毒、安全性能好。电气石粉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产生永久性微弱电流(0.06毫安培),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具有热释电效应,可以释放远红外线、负离子以及多种矿物元素。日本科研人员证实,电石气被粉碎时,能量同比增加。粉碎地越细,能量越大。一方面,电气石可以产生负离子,具有除臭的功效。另一方面,电气石可以放射远红外线(2 —18 μ m的红外光线)。电气石因其热电性和压电性,使其极性离子在平衡位置振动而引起偶极矩变化产生远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产品中,使其通过自身的自由离子、不纯物离子和离子性物质,牵动有机与无机分子交链的离子键极性振动,可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宽。电气石生成的远红外线能够渗透到身体深层部位,温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远红外线可使细胞活化,使老死细胞排泄或赋予再生能力,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机的娃招酸盐。其中包括Sl203、Fe203、FeO、MgO, CaO, k20、Na2O, TiO2, p205> MnO等,还含有动物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如:K、Na、Ca、Mg、Cu、Mo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约58种之多。麦饭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用于水质净化、污水处理,并且对细菌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用现代技术测试分析表明,麦饭石含有为人体健康所需多种微量元素,麦饭石矿物水可供保健理疗洗浴,经常洗浴,可起强身健体之效,相当矿泉水浴。麦饭石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经多次实验证明,麦饭石对某些病毒和有害微生物及重金属元素、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0007]竹纤维含有丰富的锌、钙、磷、镁等矿物质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维生素B。竹纤维经年使用不霉、不臭、不被腐蚀,有自然抗菌防臭的作用。这种特殊的保健作用有赖于竹纤维分子链中所含的对害虫细菌杀灭力很强的化学物质一 二苯甲酮诱导体。尤其是竹尖上含有的赤霉素,对细菌、螨虫都有抑制性,同时对人体皮肤还有去皱增加弹性的养护作用,是极佳的卫生保健用品。所以用竹纤维纺纱织成毛巾、手帕等,不仅卫生保健,而且比常规毛巾更柔软蓬松、柔顺舒爽、吸湿透气,更具舒适感,是美容用毛巾中的上品。
[0008]丝素纤维是从蚕蛹中提取的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与人体肌肤相同的氨基酸,对皮肤有良好的保养润泽作用。将蚕蛋白中的丝素与聚乙烯醇共溶纺丝制成的毛巾具有丝的光泽、吸湿、柔软,护肤保健功能。
[0009]柠檬酸主要用于溶解甲壳素,使其充分溶解于纺丝溶液中,另外还具有交联性能,使各种纤维成分紧密交联;聚乙烯醇为有机溶剂,亲水亲油平衡性能极好,具有极佳的偶联性。
[0010]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为:
(1)棉花的初加工:采用锯齿轧棉机将细绒棉籽棉中的棉籽去除,实现棉纤维与棉籽的分离,得到皮棉,该过程又称轧花;
(2)将所述组分甲壳、负离子粉、竹纤维、丝素纤维、柠檬酸、聚乙烯醇溶于软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初加工后的皮棉纤维,连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纤维纺丝溶液;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纤维纺丝溶液经过滤脱泡后,用压力把原液从喷丝头的小孔中嗔入凝固浴中;
(4)凝固浴采用12%的氢氧化钠与乙醇的混合液,凝固的纤维用温水洗涤,拉伸1125倍后卷绕,在张力状态下,在80 °C下干燥0.5 h,即得混合抗菌纤维;
(5)将上述混合抗菌纤维经过梳棉、条卷、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摇纱、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印染、裁剪、缝制、整烫、整理等工序制成混合纤维抗菌毛巾;
(6 )检测合格后,分装入库。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持久抗菌除螨、抗菌性能衰减缓慢,5年抗菌率可达到90%,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常见菌种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2)永久释放负离子,具有除臭功效;(3)永久释放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代谢,平皱护肤;(4)吸湿透气性好,甲壳素纤维的吸湿率可达400 %?500%,是纤维素纤维的2倍多,其平衡回潮率超过粘胶15 %以上;(5)纯天然无毒无刺激,生物可降解性好;
(6)柔软蓬松,舒适感十足。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属步骤进行纺丝液配方的配置:
配方一:
甲壳素10-15、细绒棉50-70、负离子粉12-15、竹纤维3_4、丝素纤维3_4、朽1檬酸1_2、聚乙烯醇3-4、软水加至100。
配方二:
甲壳素6-15、细绒棉40-70、负离子粉8-15、竹纤维2_4、丝素纤维2_4、朽1檬酸0.5-2>聚乙烯醇2-4、软水加至100。
配方三:
甲壳素6-13、细绒棉40-65、负离子粉8-14、竹纤维2_3、丝素纤维2_3、朽1檬酸
0.5-1.5、聚乙烯醇2-3、软水加至100。
[0013]2、工艺流程:
(I)棉花的初加工:采用锯齿轧棉机将细绒棉籽棉中的棉籽去除,实现棉纤维与棉籽的分离,得到皮棉,该过程又称轧花;(2)将所述组分甲壳、负离子粉、竹纤维、丝素纤维、柠檬酸、聚乙烯醇溶于软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初加工后的皮棉纤维,连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纤维纺丝溶液;(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纤维纺丝溶液经过滤脱泡后,用压力把原液从喷丝头的小孔中喷入凝固浴中;(4)凝固浴采用12%的氢氧化钠与乙醇的混合液,凝固的纤维用温水洗涤,拉伸1125倍后卷绕,在张力状态下,在80 °C下干燥0.5 h,即得混合抗菌纤维;(5)将上述混合抗菌纤维经过梳棉、条卷、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摇纱、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印染、裁剪、缝制、整烫、整理等工序制成混合纤维抗菌毛巾;(6)检测合格后,分装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纤维抗菌毛巾,其特征在于混合纤维抗菌毛巾的纺丝液配方如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甲壳素6-15、细绒棉40-70、负离子粉8-15、竹纤维2_4、丝素纤维2_4、柠檬酸0.5-2、聚乙烯醇2-4、软水加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纤维抗菌毛巾,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如下: (1)棉花的初加工:采用锯齿轧棉机将细绒棉籽棉中的棉籽去除,实现棉纤维与棉籽的分离,得到皮棉,该过程又称轧花; (2)将所述组分甲壳、负离子粉、竹纤维、丝素纤维、柠檬酸、聚乙烯醇溶于软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初加工后的皮棉纤维,连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纤维纺丝溶液;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纤维纺丝溶液经过滤脱泡后,用压力把原液从喷丝头的小孔中嗔入凝固浴中; (4)凝固浴采用12%的氢氧化钠与乙醇的混合液,凝固的纤维用温水洗涤,拉伸1125倍后卷绕,在张力状态下,在80 °C下干燥0.5 h,即得混合抗菌纤维; (5)将上述混合抗菌纤维经过梳棉、条卷、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摇纱、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印染、裁剪、缝制、整烫、整理等工序制成混合纤维抗菌毛巾; (6 )检测合格后,分装入库。
【文档编号】D01F1/10GK103668547SQ20121035459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崔瑛 申请人:青岛道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