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51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网编织机,尤其是与纱网编织机的送经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纱网编织机,其送经机构包括张力辊、经纱导辊、经轴与经盘,在经轴的轴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一连接送经电机或编织机主轴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在送经过程中,由主动齿轮传动从动齿轮,进而带动经轴转动,经纱由经轴出发,依次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编织机织口,实现送经。上述经轴式送经机构需要由整经机将筒子纱整理卷绕在经轴上,需要有整经机整经,每台编织机至少需要两套经轴和经盘,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增加操作工人、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由上述可见,有必要对现有纱网编织机的送经机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网编织机的送经机构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包括张力辊、经纱导辊、送经辊和挂在纱架上的筒子纱,送经辊的后上方设置有压纱辊,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形成线接触,在送经辊的轴端设置有从动链轮,一连接送经电机或编织机主轴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由筒子纱上引出的经纱,先绕过压纱辊的上辊面,从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通过后再绕过送经辊的中下辊面,然后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编织机织口。上述经纱导辊位于送经辊与压经辊的上方,张力辊位于经纱导辊的前上方。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不需要经轴和经盘,也不需要整经机整经,可直接用挂在纱架上的筒子纱送经。本发明能够极大地降低资金投入,减去整经环节,可以减少操作工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方式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1与图2,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包括张力辊1、经纱导辊2、送经辊4和挂在纱架上的筒子纱。上述送经辊的后上方设置有压纱辊3,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形成线接触。上述经纱导辊位于送经辊与压经辊的上方,张力辊位于经纱导辊的前上方。在送经辊的轴端设置有从动链轮6,一连接送经电机或编织机主轴的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7连接。由上述筒子纱上引出的经纱8,先绕过压纱辊的上辊面,从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通过后再绕过送经辊的中下辊面,然后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织机织口。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大致是由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传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带动送经棍转动,送经棍带动压纱辊随转。在上述运转过程中,由上述筒子纱上引出的经纱,先绕过压纱辊的上辊面,从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通过后再绕过送经辊的中下辊面,然后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织机织口,实现送经。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辊、经纱导辊、送经辊和挂在纱架上的筒子纱,送经辊的后上方设置有压纱辊,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形成线接触,在送经辊的轴端设置有从动链轮,一连接送经电机或编织机主轴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由筒子纱上引出的经纱,先绕过压纱辊的上辊面,从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通过后再绕过送经辊的中下辊面,然后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编织机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经纱导辊位于送经辊与压经辊的上方,张力辊位于经纱导辊的前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网编织机送经机构,特征是包括张力辊、经纱导辊、送经辊和挂在纱架上的筒子纱,送经辊的后上方设置有压纱辊,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形成线接触,在送经辊的轴端设置有从动链轮,一连接送经电机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由筒子纱上引出的经纱,先绕过压纱辊的上辊面,从压纱辊与送经辊之间通过后再绕过送经辊的中下辊面,然后经由经纱导辊和张力辊被送往编织机织口。本发明能够极大地降低资金投入,减去整经环节,可以减少操作工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3D49/06GK103015009SQ2012105332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殷延德, 殷文波, 李宝杰, 殷伟 申请人: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