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7i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9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1×7i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1×7I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由位于中央的一根芯丝和位于外层的六根边丝拧制而成,所述芯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槽,所述边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钢绞线与混凝土的握裹力,解决了芯丝与边丝滑移回缩问题,保持了钢绞线良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
【专利说明】—种1X71预应力钢绞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用预应力钢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所使用的1X71预应力钢绞线。
【背景技术】
[0002]建筑行业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了增加构件抗压、抗震等力学性能,大都使用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作配筋。其配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的好坏是决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0003]现在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采用光圆钢丝或单根规律变形钢丝或开有对称刻痕钢丝或由以上钢丝拧制而成的钢绞线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配用主筋,存在如下问题:
[0004]一、光圆钢丝表面是光滑的,握裹力较小;
[0005]二、由光圆钢丝拧制而成的钢绞线,仅仅靠光圆钢丝之间的非有效接触的摩擦力产生对混凝土构件的回压应力,极易产生芯丝边部滑移回缩,致使芯丝应力减少甚至失去,制约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而且降低了钢绞线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0006]三、单根规律变形钢丝或开有对称刻痕钢丝或由以上钢丝拧制而成的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较小,尤其前者应力集中严重,导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混凝土握裹力大,强度高,芯丝和边丝不滑移回缩,力学性能好,应用范围广的1X71预应力钢绞线。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X71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由位于中央的一根芯丝和位于外层的六根边丝拧制而成,所述芯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槽,所述边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肋。
[0009]进一步,所述螺旋槽和所述螺旋肋的断面均为梯形。
[0010]进一步,所述螺旋槽和螺旋肋的宽度为0.9?3.0mm,且导程为24飞8臟。
[0011]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一、表面凹凸,增加了与混凝土握裹力、强度高。
[0013]二、增加了芯丝和边丝之间的有效摩擦力,解决了滑移回缩的问题。
[0014]三、保持了钢绞线良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和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芯丝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发明芯丝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发明边丝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发明边丝断面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
[0021]1、芯丝2、边丝3、螺旋槽4、螺旋肋
[0022]L为螺旋肋导程
[0023]d为螺旋肋单肋尺寸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参考图例,一种1X71预应力钢绞线,由位于中央的一根芯丝I和位于外层的六根边丝2拧制而成,芯丝I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槽3,边丝2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肋4,螺旋槽3和螺旋肋4的断面均为梯形,螺旋槽3和螺旋肋4的宽度d为0.9~3.0mm,且导程L为24~58mm。
[0026]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1X71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由位于中央的一根芯丝和位于外层的六根边丝拧制而成,所述芯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槽,所述边丝表面带有四条并行且呈螺旋状环绕的螺旋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和所述螺旋肋的断面均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和螺旋肋的宽度为.0.9?3.0mm,且导程为24?58mm。
【文档编号】D07B1/06GK103866591SQ20121053923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谢铁桥, 艾铁岭, 谢辉宗, 谢崇虎 申请人: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