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9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领域中所使用的电脑针织横机主要由整机控制系统、选针及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罗拉机构、起底板机构、三角变换机构、密度调节机构、针床移动机构、检测自停装置等构成。其中整机控制系统,是电脑针织横机的系统控制核心,用于存储编织花样,解析花型数
据,控制各执行机构协调运动,从而完成花型的编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整机控制系统还能够定时扫描外部的传感器信号,并及时加以处理;选针及编织机构,是电脑针织横机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织物形式及织物质量,在针织横机上,选针机构往往采用多段电磁式选针装置,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和稳定性,这种选针机构与特定的三角变换机构、针床移动机构和纱嘴变换机构等相结合,能够使得电脑针织横机比半自动针织横机、手摇针织横机具有更多的花型样式;传动机构,针织横机是靠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使织针上下运动的,纱嘴由机头带动,执行喂纱,再配合针床移动来实现不同的织物组织,机头的传动机构一般为皮带传动,伺服电机通过二级减速带动皮带转动,从而实现机头的往复运动;给纱机构,纱线从纱筒上退绕下来,先经过一定的导纱装置、张力装置和断纱自停装置,然后通过纱嘴喂入针钩的过程称为给纱,而完成这一过程的机构就是给纱机构;三角变换机构,不同型号的针织横机为了能够编织出各种不同的针织组织,其三角平面结构除由固定三角组成外,还装有部分活动三角,这些活动三角能相对三角底板垂直进出、平行移动,借以实现不同的三角变换要求;密度调节机构,针织横机上织物密度的调节基本上是靠调节压针深度,即移动压针三角来实现的,大部分压针三角的移动靠步进电机控制,也有少数压针三角的移动仍采用机械式密度调节装置,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压针三角的移动,具有可调范围广、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针床移动机构,针床移动机构的主要作用一是利用两个针床之间的相互移动,编织由倾斜线圈形成的具有波纹外观效应的波纹组织,二是通过移动针床,来达到移圈针和接圈针之间的准确定位,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是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滚轴丝杠机构;检测自停装置,为保证编织的连续性和织物质量,电脑横机均配有一套较完备的检测自停装置,该装置包括纱线故障自停装置、织物检测自停装置、编织过程自停装置等;罗拉机构,罗拉,是英语单词“roller”的音译词,具有辊子或滚轴的含义,罗拉机构是由针织机械中对纱线等织物起到喂给、牵伸、拉紧、输出等作用的圆柱形回转罗拉和用以驱动罗拉运动的电机构成,现有的针织横机通常都是采用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相向回转的步进罗拉以及用以驱动步进罗拉转动的步进电机进行下拉织物的工作,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编织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花色组织段的要求方便地调节牵拉量和牵拉张力;起 底板机构,控制起底板力矩电机使起底板实现上升、下降动作,起底板力矩电机自带编码器,用于定位当前起底板机构所处的位置,开始编织时,先是编织两行弹力纱,弹力纱形成锯齿交叉后,起底板上升勾住弹力纱,然后,随着机头编织的进行,起底板进行下拉织物,可根据设定值进行不同的下拉拉力控制,当起底板下拉到一定位置时,起底板与织物脱离,然后控制罗拉机构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然而,现有技术的电脑针织横机中通常仅采用单一的步进罗拉机构对织物进行下拉,对于复杂的编织花型及粗针横机(例如7针、5针、3针横机),单一的步进罗拉机构无法提供下拉织物所需的足够的下拉拉力,因此,容易造成浮线撞针等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单一的步进罗拉机构下拉织物的拉力不足而容易造成浮线撞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包括步进罗拉单元以及与所述步进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步进电机,其中,所述罗拉机构还包括力矩罗拉单元以及与所述力矩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力矩电机,在所述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上脱圈位的状态下,所述步进罗拉单元在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在所述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下脱圈位的状态下,所述力矩罗拉单元在所述力矩电机的驱动下与所述步进罗拉单元一同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如上所述的罗拉机构中,所述力矩罗拉单元及所述力矩电机优选为设置在所述步进罗拉单元及所述步进电机的下方。如上所述的罗拉机构中,所述步进罗拉单元优选为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步进罗拉构成。如上所述的罗拉机构中,所述力矩罗拉单元优选为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力矩罗拉构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整机控制电路板、起底控制电路板、起底板、选针及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三角变换机构、密度调节机构、针床移动机构、检测自停装置,所述针织横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罗拉机构,其中,所述整机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罗拉机构和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罗拉机构的步进电机和罗拉电机开启,以及向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发送起底编织控制指令;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起底板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起底编织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起底板上升勾住织物并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并用以在所述起底板位于上脱圈位的状态下,控制所述起底板与织物脱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能够实现步进罗拉单元与力矩罗拉单元共同下拉织物的功能,因此为针织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下拉拉力,确保了织物的正常编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单一的步进罗拉机构下拉织物的拉力不足而容易造成浮线撞针的情况发生。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包括步进罗拉单元I以及与步进罗拉单元I电性连接的步进电机2,其中,该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还包括力矩罗拉单元3以及与力矩罗拉单元3电性连接的力矩电机4,在针织横机的起底板5位于上脱圈位(附图中未示出)的状态下,步进罗拉单元I在步进电机2的驱动下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在针织横机的起底板5位于下脱圈位(附图中未示出)的状态下,力矩罗拉单元3在力矩电机4的驱动下与步进罗拉单元I一同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能够实现步进罗拉单元I与力矩罗拉单元3共同下拉织物的功能,因此为针织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下拉拉力,确保了织物的正常编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单一的步进罗拉机构下拉织物的拉力不足而容易造成浮线撞针的情况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力矩罗拉单元3及力矩电机4优选为设置在步进罗拉单元I及步进电机2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进罗拉单元I优选为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步进罗拉10构成,织物可从两个步进罗拉10的间隙之间经过,当两个步进罗拉10沿图I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向回转时,该织物在两个步进罗拉10的相向回转作用下被下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力矩罗拉单元3优选为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力矩罗拉30构成,织物可从两个力矩罗拉30的间隙之间经过,当两个力矩罗拉30沿图I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向回转时,该织物在两个力矩罗拉30的相向回转作用下被下拉。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整机控制电路板、起底控制电路板、起底板、选针及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三角变换机构、密度调节机构、针床移动机构、检测自停装置,该针织横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罗拉机构,其中,整机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罗拉机构和起底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罗拉机构的步进电机和罗拉电机开启,以及向起底控制电路板发送起底编织控制指令;起底控制电路板与起底板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起底编织控制指令后,控制起底板上升勾住织物并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并用以在起底板位于上脱圈位的状态下,控制起底板与织物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织横机的大部分组成部件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针织横机的整机控制电路板和起底控制电路板可安装在特制的电控箱或托盘上,并固定在该针织横机的机身上。整机控制电路板和起底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CAN(英文全称-CONTROLLER AREA NETWORK,中文名称控制器局域网,是BOSCH公司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域网,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实时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多种控制设备、交通工具、医疗仪器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众多领域)进行通信。整机控制电路板通过CAN向起底控制电路板发送起底编织控制指令,起底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起底编织控制指令后进行指令判断,若指令不满足通信协议的要求,则直接退出。若指令满足通信协议的要求,起底控制电路板则分析该指令,并控制起底板上升勾住织物,然后起底板按照预先设定的拉力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同时,起底控制电路板根据起底板力矩电机的编码器的反馈来定位当前起底板所处的位置,当起底板下降到上脱圈位(即步进罗拉单元I可以进行下拉织物的位置)时,起底控制电路板控制起底板与织物脱离,并通过CAN告知整机控制电路板开启步进电机2驱动步进罗拉10旋转,从而使步进罗拉单元I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当起底板下降到下脱圈位(即力矩罗拉单元3可以进行下拉织物的位置)时,起底控制电路板通过CAN向整机控制电路板发送开启力矩电机4的命令,从而驱动力矩罗拉30旋转,使力矩罗拉单元3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此时步进罗拉单元I和力矩罗拉单元3 —同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织横机,能够为针织过程提供足够的下拉拉力,保证了织物的正常编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单 一的步进罗拉机构下拉织物的拉力不足而容易造成浮线撞针的情况发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包括步进罗拉单元以及与所述步进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机构还包括力矩罗拉单元以及与所述力矩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力矩电机,在所述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上脱圈位的状态下,所述步进罗拉单元在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在所述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下脱圈位的状态下,所述力矩罗拉单元在所述力矩电机的驱动下与所述步进罗拉单元一同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罗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罗拉单元及所述力矩电机设置在所述步进罗拉单元及所述步进电机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罗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罗拉单元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步进罗拉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罗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罗拉单元由两个相向回转且平行间隔设置的力矩罗拉构成。
5.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整机控制电路板、起底控制电路板、起底板、选针及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三角变换机构、密度调节机构、针床移动机构、检测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罗拉机构,其中, 所述整机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罗拉机构和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罗拉机构的步进电机和罗拉电机开启,以及向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发送起底编织控制指令; 所述起底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起底板电性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起底编织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起底板上升勾住织物并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并用以在所述起底板位于上脱 圈位的状态下,控制所述起底板与织物脱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该罗拉机构包括步进罗拉单元及与步进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步进电机,该罗拉机构还包括力矩罗拉单元及与力矩罗拉单元电性连接的力矩电机,在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上脱圈位的状态下,步进罗拉单元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在针织横机的起底板位于下脱圈位的状态下,力矩罗拉单元在力矩电机的驱动下与步进罗拉单元一同进行下拉织物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罗拉机构及具有该罗拉机构的针织横机,能够实现步进罗拉单元与力矩罗拉单元共同下拉织物的功能,因此为针织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下拉拉力,确保了织物的正常编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下拉拉力不足而造成浮线撞针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D04B15/99GK202530254SQ2012200592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孙磊, 张森, 王海亮, 谭延磊 申请人: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