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3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熨烫机,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蒸汽熨烫机包括主体和喷头,主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底部设有发热板,发热板上设有发热元件,喷头扣接在主体上,喷头的面板上设有若干蒸汽喷孔,蒸汽喷孔朝向蒸汽工作区方向,因此讲蒸汽喷孔方向定位为熨烫机前方,加热腔内设有一挡 板,挡板上设有可让蒸汽通过的蒸汽口,蒸汽口为沿挡板边缘方向布置的条形口,蒸汽口设在蒸汽喷孔方向相对的一侧,当便携式蒸汽熨烫机熨烫衣物向蒸汽喷孔方向倾斜时,水面与蒸汽口的条形口相平行,水不会从蒸汽口流进喷头,但若便携式蒸汽熨烫机侧向倾斜,水就有可能从蒸汽口流出到喷头,再从蒸汽喷孔流出或喷出,不但会使衣物弄湿,更加可能烫伤人。如说明书附图I所示的就是上述所指情况,当便携式蒸汽熨烫机侧倾斜时,水可以从蒸汽口流到蒸汽喷孔且流出蒸汽熨烫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提供当蒸汽熨烫机在侧向倾斜时,也能防止水从蒸汽喷孔流出的便携式蒸汽熨烫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包括主体、喷头,主体设有加热腔,喷头上设有蒸汽喷孔,蒸汽喷孔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与蒸汽喷孔之间设有两块以上的挡板,挡板之间形成隔腔,不同挡板上设有相互错开的蒸汽口,且至少有一块挡板的蒸汽口设置在远离蒸汽熨烫机两侧的挡板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背景技术采用单块挡板只能兼顾前倾时液体(一般为水)不流出的问题,使用了多挡板结构,不同挡板的蒸汽口相互错开,且至少有一块挡板的蒸汽口设置在远离蒸汽熨烫机两侧的挡板中部位置,使熨烫机在侧倾时蒸汽口仍能与液体表面保持距离,保证侧倾时水不会流出。优选的,所述挡板为两块,分别为位于加热腔一侧的第一挡板和位于喷头一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在相对蒸汽喷孔一侧设置第一蒸汽口,第一蒸汽口沿第一挡板边缘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挡板中部设有第二蒸汽口,所述第二蒸汽口由挡板中部朝蒸汽喷孔方向延伸至挡板边缘。为了保证水不流出来,理论上可以采用任意多块设有交错蒸汽口的挡板结构,以限制不同方向倾侧的溢水现象,但实践中还要考虑蒸汽经过的路程长度问题,挡板越多,蒸汽需要经过的路程越长,热能损耗越大,水蒸汽在喷头内产生冷凝水越多,可能会出现喷水现象,喷孔喷出的蒸汽量也会变少,熨烫效果不理想。而且也有可能导致加热腔的蒸汽压力变大,带来安全风险。多块挡板的采用,无疑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如何既保持侧向倾斜时水不溢出,又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优选解决方案,该方案只采用两块挡板,第一蒸汽口设置于第一挡板的相对蒸汽喷孔一侧,且第一蒸汽口沿第一挡板边缘方向布置,使前倾时水不会溢出第一蒸汽口,以防止前倾时水溢出。侧倾时,水会从第一蒸汽口流过第一挡板,流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隔腔,但第二挡板和第二蒸汽口又能有效防止侧倾时水溢出,因为第二蒸汽口是由挡板中部朝蒸汽喷孔方向延伸至挡板边缘的,因此侧倾时第二蒸汽口是与水面平行的,可以最大程度保持水不溢出。由于只采用两块挡板,使从蒸汽经过的路程变短,以最大程度减少热能损耗,降低成本。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的第一蒸汽口和第二蒸汽喷口为条形开口,两者开口方向互相垂直。条形开口的形式使蒸汽口开口面积变大,开口方向互相垂直,使蒸汽流经的路程变短。 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向第一蒸汽口方向倾斜,当熨烫机竖起时,水将更快再流入加热腔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呈两侧扁平形状。加热腔形状设置为两侧扁平形状,增加侧倾时液体表面与中部蒸汽口的距离,使液体流过的可能性更小。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发热板,发热板由发热元件加热;所述发热元件为厚膜印刷发热元件、发热管发热元件或PTC发热元件。由发热元件先加热发热板,发热板继而加热加热腔内的液体使其变成蒸汽,因而发热元件不需要与水进行直接接触,避免短路等危险,也增加了发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图I为背景技术中熨烫机侧倾斜时加热腔内水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向喷头侧倾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向喷头侧倾斜时加热腔内的水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向左侧倾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向左侧倾时加热腔内的水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向右侧倾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向右侧倾时加热腔内的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主体I和喷头2,主体I与喷头2相接合,主体I内设有加热腔11,加热腔11呈两侧扁平形状,加热腔11底部设有发热板12,发热板12的底部置于加热腔11外,发热板12的底部上设有发热元件13,由于发热元件13先加热发热板12,发热板12继而加热加热腔11内的水使其变成蒸汽,因而发热元件13不需要与水进行直接接触,使发热元件13能够保持干燥,提高了发热元件13的耐用性,喷头2上设有面板21,面板21上设有若干个蒸汽喷孔22,蒸汽喷孔22与加热腔11之间相连通。所述加热腔11的顶部设有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5,第一挡板14设于第二挡板15的下方,第一挡板14 一侧上设有第一蒸汽口 141,第一蒸汽口 141沿第一挡板14边缘方向布置,且第一挡板14向第一蒸汽口 141方向倾斜;第二挡板15中部设有第二蒸汽口 151,第二蒸汽口 151由挡板中部朝蒸汽喷孔22方向延伸至挡板边缘。第一蒸汽口 141和第二蒸汽口 151可以是若干通孔的形式,通孔沿一定的方向布置;也可以是整个条形开口,开口的布置方向相垂直,使蒸汽熨烫机侧向倾斜时,第二蒸汽口 151仍离开液体表面,令加热腔11内的水不能连续通过两个蒸汽口。使用时,将水放进加热腔11内,然后启动蒸汽熨烫机,此时发热元件13对发热板12进行加热,发热板12继而对加热腔11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使其变为蒸汽,水变为蒸汽后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口 141和第一蒸汽口 151,最后经喷头2的蒸汽喷孔22喷出;当蒸汽熨烫机向喷头22方向前倾时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蒸汽口 141与加热腔11内的水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以水不能从第一蒸汽口 141流出,从而不能经第二蒸汽口 151流至蒸汽喷孔22处,其中水溢出的位置如图4所示。 当蒸汽熨烫机向左倾侧时如图5所示,加热腔11内的水经第一蒸汽口 141流出,但第二蒸汽口 151处于水溢出面的上方,所以水不能从第二蒸汽口 151流出至蒸汽喷孔22处,其中水溢出的位置如图6所示。当蒸汽熨烫机向右倾侧时如图7所示,加热腔11内的水经第一蒸汽口 141流出,但第二蒸汽口 151处于水溢出面的上方,所以水不能从第二蒸汽口 151流出至蒸汽喷孔22处,其中水溢出的位置如图8所示。因此采用上述结构,防止了加热腔11内的水在蒸汽熨烫机倾侧时从蒸汽喷孔22流出。上述发热元件13为厚膜印刷发热元件、发热管发热元件、或PTC发热元件。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改进的也视为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包括主体、喷头,主体设有加热腔,喷头上设有蒸汽喷孔,蒸汽喷孔与加热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与蒸汽喷孔之间设有两块以上的挡板,挡板之间形成隔腔,不同挡板上设有相互错开的蒸汽口,且至少有一块挡板的蒸汽口设置在远离蒸汽熨烫机两侧的挡板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两块,分别为位于加热腔一侧的第一挡板和位于喷头一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在相对蒸汽喷孔一侧设置第一蒸汽口,第一蒸汽口沿第一挡板边缘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挡板中部设有第二蒸汽口,所述第二蒸汽口由挡板中部朝蒸汽喷孔方向延伸至挡板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口和第二蒸汽口为条形开口,两者开口方向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向第一蒸汽口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呈两侧扁平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发热板,发热板由发热元件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厚膜印刷发热元件、发热管发热元件或PTC发热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蒸汽熨烫机,包括主体、喷头,主体设有加热腔,喷头上设有蒸汽喷孔,蒸汽喷孔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与蒸汽喷孔之间设有两块以上的挡板,挡板之间形成隔腔,不同挡板上设有相互错开的蒸汽口,且至少有一块挡板的蒸汽口设置在远离蒸汽熨烫机两侧的挡板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当蒸汽熨烫机在侧向倾斜时,也能防止水从蒸汽喷孔流出的便携式蒸汽熨烫机。
文档编号D06F75/14GK202492736SQ20122008636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梁永健, 黄伟聪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