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3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性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弹性无纺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弹性无纺布,通常是将预先加工完成的无纺布基材与预先制成薄膜型态的弹性层,利用贴合方式再将无纺布基材与弹性层结合在一起。若弹性层为非热可塑弹性材料制成时,需使用粘胶才能将弹性层与无纺布基材粘合。而使用粘胶贴合不但增加粘胶材料成本的支出,贴合后的弹性层与无纺布基材也容易因为粘胶分布不均匀或者贴合不完全而剥离。另外,若弹性层以热可塑弹性体制成时,虽可省去粘胶的使用,但是仍需先将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薄膜,亦即,仍需先分别形成弹性层与无纺布基材,再将两者以热压方式贴合,压合即具有压点,也容易产生剥离,此外制造程序还是很繁琐,而且也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另外,现有弹性无纺布的性能还是较差,还需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结合强度较佳、产品性能适应性更好的弹性无纺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无纺布,包括有无纺布基材,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同时,以热可塑弹性体直接淋膜于该两侧平织布或针织布的一侧面各形成有一弹性层。所述无纺布基材为梳棉网层。所述热可塑弹性体为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纺布基材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以增强无纺布的性能;另外,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层是以热可塑性弹性体直接淋膜于平织布或针织布的一侧面上形成,不需要先形成薄膜再贴合,能与无纺布基材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而且能大幅提升生产速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弹性无纺布,包括有无纺布基材1,所述无纺布基材I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2,同时,以热可塑弹性体直接淋膜于该两侧平织布或针织布2的一侧面各形成有一弹性层3。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无纺布基材I是以梳棉方式形成的疏棉网层,其纵向与横向的强力比MD / CD约为2,具有横向可伸缩性,其所使用的纤维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PE / PP)心鞘型复合纤维,无纺布基材I的基重为I8g/m2。热可塑性弹性体是采用聚胺基甲酸酯,当然也可以是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中的一种。由于无纺布基材I种类繁多,且热可塑性弹性体的种类也很多样,在此仅举一例说明,无纺布基材I及热可塑性弹性体的种类可依据实际需求选用,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作本实用新型时,先形成纤维网层的无纺布基材I后,再将热可塑性弹性体熔融后,直接淋膜于无纺布基材I两侧的平织布或针织布2 —侧面上,淋膜厚度约为I 5um,待热可塑性弹性体固化后即在形成弹性层3。以直接淋膜方式形成的弹性层3,相较于一般以粘胶贴合的制程,除了可节省粘胶的材料成本及点胶设备成本的支出之外,还可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避免弹性层3与无纺布基材I剥离。此外,相较于一般以热压贴合的制程,可省去预先形成薄膜的步骤,以及免去将薄膜与无纺布基材I对位再压合的麻烦。借由弹性层3可使本实用新型在垂直布面的方向也可具有弹性,且能增进本实用新型在平行 布面方向的伸缩弹性,而且还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和透气的功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个人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卫生棉或护垫的包装材、防水材或防水透气材,纸尿裤的裤围及腰围,口罩的耳带,例如绷带之类的医疗用弹性包覆材料等,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无纺布,包括有无纺布基材(I),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材(I)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2),同时,以热可塑弹性体直接淋膜于该两侧平织布或针织布(2)的一侧面各形成有一弹性层(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材(I)为梳棉网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可塑弹性体为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无纺布,包括有无纺布基材,所述无纺布基材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同时,以热可塑弹性体直接淋膜于该两侧平织布或针织布的一侧面各形成有一弹性层。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纺布基材的两侧缝编结合有平织布或针织布,以增强无纺布的性能;另外,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层是以热可塑性弹性体直接淋膜于平织布或针织布的一侧面上形成,不需要先形成薄膜再贴合,能与无纺布基材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而且能大幅提升生产速率。
文档编号D06N7/00GK202688746SQ2012203478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本质 申请人:黄本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