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座成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93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斯座成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乌斯座成套。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导纱器装在乌斯座上,乌斯座固定在天杆上并能沿导轨滑动,乌斯座在编织时被机头带动,纱线经乌斯座上的纱嘴固定孔 和纱嘴给正在编织的织针喂纱。乌斯座喂纱时纱线穿过各个瓷眼,有时瓷眼的个数和位置,会影响喂纱的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喂纱效率的乌斯座成套。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乌斯座成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座、乌斯座、乌斯柄、第一瓷眼、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所述乌斯座固定在固定座上,乌斯座中间有一矩形通槽;所述乌斯柄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乌斯座的矩形通槽内;所述乌斯柄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第四斜面和第五斜面组成,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瓷眼固定在乌斯座上,所述第二瓷眼固定在第四斜面靠近第三斜面的一端,第三瓷眼固定在第五斜面靠近第四斜面的一端。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瓷眼的口径大于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的口径,所述第二瓷眼的口径与第三瓷眼的口径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天杆上,工作时被机头带动。纱线依次穿过第一瓷目艮、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到达沙嘴,而乌斯柄的五个斜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就使得纱线运动的更加顺畅。而第一瓷眼比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大,所以喂纱时不易出现浮纱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
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一固定座I、乌斯座2、乌斯柄3、第一瓷眼41、第二瓷眼42和第三瓷眼43 ;乌斯座2固定在固定座I上,乌斯座2中间有一矩形通槽;乌斯柄3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乌斯座2的矩形通槽内;乌斯柄3由第一斜面31、第二斜面32、第三斜面33、第四斜面34和第五斜面35组成,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一瓷眼41固定在乌斯座2上,所述第二瓷眼42固定在第四斜面34靠近第三斜面33的一端,第三瓷眼43固定在第五斜面35靠近第四斜面34的一端。
权利要求1.乌斯座成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座、乌斯座、乌斯柄、第一瓷眼、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所述乌斯座固定在固定座上,乌斯座中间有一矩形通槽;所述乌斯柄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乌斯座的矩形通槽内;所述乌斯柄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第四斜面和第五斜面组成,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瓷眼固定在乌斯座上,所述第二瓷眼固定在第四斜面靠近第三斜面的一端,第三瓷眼固定在第五斜面靠近第四斜面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乌斯座成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瓷眼的口径大于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的口径,所述第二瓷眼的口径与第三瓷眼的口径大小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乌斯座成套,它包括一固定座、乌斯座、乌斯柄、第一瓷眼、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所述乌斯座固定在固定座上,乌斯座中间有一矩形通槽;所述乌斯柄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乌斯座的矩形通槽内;所述乌斯柄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第四斜面和第五斜面组成,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瓷眼固定在乌斯座上,所述第二瓷眼固定在第四斜面靠近第三斜面的一端,第三瓷眼固定在第五斜面靠近第四斜面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天杆上,工作时被机头带动。纱线依次穿过第一瓷眼、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到达沙嘴,而乌斯柄的五个斜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就使得纱线运动的更加顺畅。而第一瓷眼比第二瓷眼和第三瓷眼大,所以喂纱时不易出现浮纱现象。
文档编号D04B15/48GK202766753SQ2012204091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