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尤指一种以红外线烘干纱线,俾能以非接触之方式干燥纱线之浆纱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习用之浆纱设备,如中国台湾申请第098220758号“经纱浆纱的烘干热筒改良”新型专利,其揭露有:出纱放纱装置、上浆装置、烘干装置及收纱装置,其中该烘干装置是在一半封闭的机体内,设置有数个依预定型式排列、而供纱线绕行的热筒,且热筒是由伺服马达所带动控制,使湿浆纱在通过热筒表面时,获得热量而汽化所含的水分,进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同时该热筒的两外边表面稍呈预定弧度及高度的起伏,故让邻近该处的纱线不易偏移掉脱出去,避免纱线的缠绕与断纱的情形发生。然而,该习用浆纱设备虽可避免纱线的缠绕与断纱的情形发生,但是其干燥纱线的方式为以滚筒(滚筒内充满蒸汽)之接触式干燥,该类干燥方式虽然速度快,但容易产生浆斑,且纱线截面容易变形;而且又因使用滚筒干燥,其升/降温时间久,亦造成耗费能源。由此可见,上述习用设备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先前技术之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以期能摒除先前技术所产生之缺失。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它包括一出纱装置、一上浆装置、一烘干装置、一分纱装置及一收纱装置;该上浆装置设有复数个滚筒、一管路、一浆槽及位于管路上之帮浦,该烘干装置中设有一红外线加热器,该分纱装置上设有复数支分层棒。本实用新型之出纱装置是供放置经过之纱线而用以放纱,该上浆装置是接收该出纱装置放纱之纱线,再带领纱线浸入浆料,该烘干装置中设有一红外线加热器,其是接收经该上浆装置上浆后之纱线,再利用该红外线加热器对浸过浆料之湿浆纱进行干燥的作业,该分纱装置是接收经该烘干装置干燥后之纱线,再将纱线进行分纱的作业,该收纱装置是卷取经该分纱装置分纱后之纱线;藉此,使用时,令纱线通过上浆装置,让浆液被覆于纱线表面、同时渗透入内部而达成上浆的目的后,并使上浆后的湿浆纱在进入烘干装置内,绕行通过该红外线加热器,而使纱线干燥后,再经由该分纱装置分纱后,最后再由收纱装置将纱线卷收于纱筒上;如此,藉由该红外线加热器以红外线烘干纱线,俾仅需使用电力,不需另外使用锅炉提供蒸汽予滚轮,故能源消耗少较为省电,而且设备体积小,为传统之1/3。本实用新型是以红外线烘干纱线,俾仅需使用电力,不需另外使用锅炉提供蒸汽予滚轮,故能源消耗少较为省电,而且设备体积小,为传统之1/3。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浆纱设备之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浆纱设备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浆纱设备之上浆装置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浆纱设备之烘干装置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浆纱设备之分纱装置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出纱装置I 上浆装置2滚筒21管路22浆槽23帮浦24烘干装置3 红外线加热器31 分纱装置4分层棒41 收纱装置5纱筒51纱线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4,本实用新型之浆纱设备,主要是包括有:一出纱装置1、一上浆装置2、一烘干装置3、一分纱装置4及一收纱装置5。其中,该出纱装置I是供放置经过之一纱线6而用以放纱。该上浆装置 2是接收该出纱装置I放纱之纱线6,再带领纱线6浸入浆料,使上浆后之纱线6 —部份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份粘附在经纱表面。该烘干装置3中设有一红外线加热器31 (如图4所示),其是接收经该上浆装置2上浆后之纱线6,再利用该红外线加热器31对浸过浆料之湿浆纱进行干燥的作业。该分纱装置4是接收经该烘干装置3干燥后之纱线6,再将纱线6进行分纱的作业。该收纱装置5是卷取经该分纱装置4分纱后之纱线6。藉上述构件之组成,使用时,令纱线6通过上浆装置2,让浆液被覆于纱线6表面、同时渗透入内部而达成上浆的目的后,并使上浆后的湿浆纱在进入烘干装置3内,绕行通过该红外线加热器31,而使纱线6干燥后,再经由该分纱装置4分纱后,最后再由收纱装置5将纱线6卷收于纱筒51上。如此,藉由该红外线加热器31以红外线烘干纱线6,俾仅需使用电力,不需另外使用锅炉提供蒸汽予滚轮,故能源消耗少较为省电,而且设备体积小,为传统之1/3。请参阅图3所示,该上浆装置2设有复数个滚筒21、一管路22、一浆槽23及位于管路22上之帮浦24,其中该等帮浦24可将浆槽23中浆液经由管路22抽送入滚筒21,该等滚筒21可带领纱线6浸入浆料,使纱线6通过滚筒21时,浆液被覆于纱线6表面、同时渗透入内部而达成上浆的目的,该等滚筒21并可于纱线6浸入浆料后,进行压浆作业,以去除多余衆料。请参阅图5所示,该分纱装置4上设有复数支分层棒41,该等分层棒41系对经该烘干装置3干燥后之纱线6,进行分纱的作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与前述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之优点:1、是以红外线烘干纱线,俾仅需使用电力,不需另外使用锅炉提供蒸汽予滚轮。[0031]2、能源消耗少,较为省电。3、设备体积小,为传统之1/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具体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之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之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出纱装置、一上浆装置、一烘干装置、一分纱装置及一收纱装置;该上浆装置设有复数个滚筒、一管路、一浆槽及位于管路上之帮浦,该烘干装置中设有一红外线加热器,该分纱装置上设有复数支分层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非接触式干燥之浆纱设备,包括有一出纱装置、一上浆装置、一烘干装置、一分纱装置及一收纱装置;其中,该出纱装置系用以放纱;该上浆装置系带领纱线浸入浆料;该烘干装置中设有一红外线加热器,其系利用该红外线加热器对浸过浆料之湿浆纱进行干燥的作业;该分纱装置系将纱线进行分纱的作业;该收纱装置系卷取分纱后之纱线;藉此,透过该红外线加热器以红外线烘干纱线,俾仅需使用电力,不需另外使用锅炉提供蒸汽予滚轮,故能源消耗少较为省电,而且设备体积小,为传统之1/3。
文档编号D06B15/00GK203007637SQ20122059532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陈正昌, 陈绍宇, 陈贵南 申请人:硕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