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84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
背景技术
绣花线生产过程中,捻线工序原有的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的频率非常高,而双气圈会导致成品质量的下降,主要是降为麻懈。降低成品一等品率。为了控制双气圈,只有靠人为手工处理双气圈,可处理后双气圈很容易反弹,所以难免员工有漏处理现象,也就是说原导丝装置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杜绝双气圈产生,这是制约绣花线质量的一瓶颈,现发明一种新导丝装置防止捻线双气圈的产生。本着同样设备、生产流程不变,增加一个新的导丝装置,更新导丝路线。具体是在绣花线捻线工序的捻线机现有的直柄导丝钩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导丝装置,新装置使用后,缩小了气圈大小和高度,不再产生双气圈。例如申请号为CN200820085627. 1,公开号为CN201180181的中国专利“导丝装置”,公开了一种导丝装置,它包括一块导丝板,导丝板上均匀地开设有容置瓷眼的安装孔,瓷眼中间设有供丝线穿过的孔眼。此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用在绣花线生产过程中,捻线工序的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的频率非常高,全部靠人为手工处理双气圈,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还致使成品质量降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新型导丝装置,防止原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现象,减少麻懈率,提闻一等品率,节约了大量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本体相对转动的导丝器。所述导丝器设置在本体的延伸方向上,导丝器设有导丝钩。所述导丝器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导丝端;导丝器的转动端安装在本体上。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本体的转动端,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导丝器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转动轴插入安装孔安装在本体上。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导丝钩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为螺旋状。还包括固定角钢,所述本体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第一转动轴设于横板和竖板的连接处形成转动端,所述本体通过竖板固定在固定角钢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增设可转动的本体,本体上设有与本体相对转动的导丝器,防止原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现象,减少麻懈率,提高一等品率,节约了大量成本,提升效益2、本实用新型采用增设了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导丝器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转动轴插入安装孔安装在本体上;可让导丝器转动,防止本折断,还方便对于导丝器的更换和清洗,拆卸方便,结果简单,使用效果好。3、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两个相互垂直转动平面,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角度,避免重新安装,操作简便,效果好。4、本实用新型的导丝钩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为螺旋状,用于将纱线进行初步导丝,并将纱线输送到与本实用新型配合设置的另一个导丝器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防止原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现象,减少麻懈率,提高一等品率,节约了大量成本,提升效益。5、本实用新型米用固定角钢时,本体包括横板和竖板,第一转动轴设于横板和竖板的连接处形成转动端,本体通过竖板固定在固定角钢上;固定角钢用于固定本体的高度,第一转动轴用于本体的转动,收放方便,还可根据需要的导线角度对本体进行调整;再加上第二转动轴能让导丝器能在本体上转动,可防止原导丝路线在操作中易损坏导丝器的弊端,可减少原有导丝器的损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中标记1、导丝器,2、本体,3、第一转动轴,4、固定角钢,5、安装孔,6、导丝钩,7、
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与本体2相对转动的导丝器I。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设置在本体2的延伸方向上,导丝器I设有导丝钩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导丝端;导丝器I的转动端安装在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钩6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6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器I可插入本体2内进行固定,本体2内开设有能使导丝器I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滑槽。实施例2 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与本体2相对转动的导丝器I。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设置在本体2的延伸方向上,导丝器I设有导丝钩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导丝端;导丝器I的转动端安装在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3设置在本体2的转动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5,导丝器I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转动轴7插入安装孔5安装在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3与第二转动轴7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钩6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6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器I可插入本体2内通过第二转动轴7进行固定,本体2内开设有能使导丝器I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滑槽。实施例3 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与本体2相对转动的导丝器I。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设置在本体2的延伸方向上,导丝器I设有导丝钩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器I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导丝端;导丝器I的转动端安装在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3设置在本体2的转动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5,导丝器I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转动轴7插入安装孔5安装在本体2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3与第二转动轴7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钩6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6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固定角钢4,所述本体2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第一转动轴3设于横板和竖板的连接处形成转动端,所述本体2通过竖板固定在固定角钢4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丝器I的安装端采用圆环,用第二转动轴7依次穿过圆环和本体2的安装孔5后,将导丝器I安装在本体2上,并且导丝器I能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将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角钢4上,此时将导丝装置安装完成。工作时,将纱线先顺时针方向送入导丝器I的螺旋状导丝钩6上,再送至与本实用新型配合设置的另一个直柄导丝器I的导丝圈中。经过上述操作后,与现有的导丝路线相比气圈被压缩得更小,并且无双气圈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与本体(2)相对转动的导丝器(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器(I)设置在本体(2)的延伸方向上,导丝器(I)设有导丝钩(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器(I)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导丝端;导丝器(I)的转动端安装在本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3)设置在本体(2)的转动端,所述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5 ),导丝器(I)的转动端通过第二转动轴(7 )插入安装孔(5 )安装在本体(2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与第二转动轴(7)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钩(6)设于导丝端上,导丝钩(6)为螺旋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角钢(4),所述本体(2)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第一转动轴(3)设于横板和竖板的连接处形成转动端,所述本体(2 )通过竖板固定在固定角钢(4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绣花线导丝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本体相对转动的导丝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新型导丝装置,防止原导丝路线产生双气圈现象,减少麻懈率,提高一等品率,节约了大量成本。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2898644SQ2012205995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徐绍贤, 兰昌琼, 吕洪 申请人: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