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
背景技术
现有圆型针织机在编织过程中,机器在高速运转,哈夫针与织针做扎口双层编织时,老线圈十分容易浮起,进而干扰哈夫针和织针的工作,容易造成漏针、错针等不良现象,使织物产生瑕疵,降低了良品率,且这种现象会对哈夫针和织针产生磨损,提高了了圆型针织机损坏的几率,损害了用户的经济利益。吸风口主要是做为一个吸风通道,在吸风力的作用下由此通道将织物编织过程中产生的废纱和余线进行统一回收。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从而达到改进的目的。为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它包括一吸风口和吸风管隔片,吸风管隔片固定安装在吸风口的底面,两者为一整体,共同安装在哈夫盘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上半部分为一圆柱形的中通孔,下半部分为上窄下宽、内部中空的喇叭口状;所述吸风口上设置有一气管安装孔,在吸风口径内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气管安装孔呈40度的角度。通过在吸风口底面的吸风管隔片,可集中吸风力和防止跑纱,从而将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浮线、余线快速、准确的吸进吸风口通道内。同时,在吸风口上设置的气管安装孔和吸风口径内设的圆孔,通过此设计,可增大吸风力,使吸风更易将吸风口通道内的废纱、余线吸至回收通道。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底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3的B-B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一吸风口 31和吸风管隔片32,吸风管隔片32固定安装在吸风口 31的底面,两者为一整体,共同安装在哈夫盘座上;所述吸风口 31上半部分为一圆柱形的中通孔,下半部分为上窄下宽、内部中空的喇叭口状;所述吸风口 31上设置有一气管安装孔311,在吸风口径内设有一圆孔312,所述圆孔312与气管安装孔311呈40度的角度。[0011]通过在吸风口 31底面的吸风管隔片32,可集中吸风力和防止跑纱,从而将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浮线、余线快速、准确的吸进吸风口 31通道内。同时,在吸风口 31上设置的气管安装孔311和吸风口径内设的圆孔312,通过此设计,可增大吸风力,使吸风更易将吸风口 31通道内的废纱、余线吸至回收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它包括一吸风口和吸风管隔片,吸风管隔片固定安装在吸风口的底面,两者为一整体,共同安装在哈夫盘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上半部分为一圆柱形的中通孔,下半部分为上窄下宽、内部中空的喇叭口状;所述吸风口上设置有一气管安装孔,在吸风口径内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气管安装孔呈40度的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袜类圆型针织机的吸风口,它包括一吸风口和吸风管隔片,吸风管隔片固定安装在吸风口的底面,两者为一整体,共同安装在哈夫盘座上;所述吸风口上半部分为一圆柱形的中通孔,下半部分为上窄下宽、内部中空的喇叭口状;所述吸风口上设置有一气管安装孔,在吸风口径内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与气管安装孔呈40度的角度。通过在吸风口底面的吸风管隔片,可集中吸风力和防止跑纱,从而将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浮线、余线快速、准确的吸进吸风口通道内。同时,在吸风口上设置的气管安装孔和吸风口径内设的圆孔,通过此设计,可增大吸风力,使吸风更易将吸风口通道内的废纱、余线吸至回收通道。
文档编号D04B35/32GK202968950SQ20122065606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裕人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