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8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剥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剥茧机。
背景技术
剥茧是制丝工程中剥去茧衣的工序。茧衣是蚕茧外围一层松乱的丝缕,纤维细而脆弱,丝胶含量多,不能缫丝,只可作为絹纺原料。缫丝前剥掉这部分茧衣,有利于选茧、煮茧和缫丝,并能提高生丝质量。有茧衣的茧又称毛茧,剥去茧衣的茧称为光茧。剥茧机的工作流程如下:毛茧由输送带送到剥茧带,茧衣被剥茧带所粘附。待毛茧运动到剥茧带与茧衣带的剥茧口时,茧衣被剥茧口夹住,随着剥茧带的回转而向下移动,蚕茧被阻挡在剥茧口处,使茧衣被剥取下来。由于剥茧带与茧衣带的速度不同,粘附作用也有差异,所以剥下的茧衣被卷绕在茧衣带上带走。现有的剥茧机上滚筒是固定在机架上的,不能够调整上滚筒的位置,仅能够调节剥茧带的张紧程度,使剥茧机出现故障时,如遇轧瘪茧时,需要立即停机检修,检修需要拆卸上、下滚筒等较多的零部件,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检修非常不方便。而且,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的剥茧口缝隙是固定的,所以不能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原料,提供最佳的剥茧口缝隙,在生产过程造成更多的废品,生产效率和产量更低,还降低了生产质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剥茧机,本剥茧机的刀口缝隙可自由调整,使剥茧机的工作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而且检修方便、使用成本和维修费用更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剥茧机,包括机架、电动机、主滚筒,主滚筒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主滚筒通过皮带与电动机连接,剥茧机的剥茧带套在相互平行的上滚筒和下滚筒上,下滚筒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两侧的一对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上,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杆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上设有的螺杆座,所述上滚筒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两侧的一对支撑杆的一端,使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留有剥茧间隙,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两支撑杆的中部各连接一弹簧拉杆,两弹簧拉杆的下端通过一根轴与一拐子状扳动杆的短臂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机架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长臂上设有定位销,机架上设有调节定位板,调节定位板上设有多个供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拐子状扳动杆、弹簧拉杆、支撑杆形成联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剥茧带接触的定位滚筒,该定位滚筒位于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带轴承的轴承座,拐子状扳动杆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轴承座上的轴承连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与支撑杆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主滚筒轴承座,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于主滚筒轴承座。所述弹簧拉杆的一段为弹簧座,该弹簧座内设有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剥茧机设有一对对称的丝杠螺母机构,当丝杠螺母机构施加向下的拉力时,上、下滚筒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绷紧了剥茧带;当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反向移动时,上、下滚筒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剥茧带更松。本剥茧机设有的拐子状扳动杆与弹簧拉杆的下端铰接,拐子状扳动杆通过拐子状扳动杆上设有的定位销插入调节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定位。利用扳动拐子状扳动杆的弹性变形可以使定位销脱离定位孔,向下扳动拐子状扳动杆,由于杠杆原理,可以轻易撬起弹簧拉杆向上移动,从而推动上滚筒逆时针转动,增大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的剥茧口间隙;反向扳动拐子状扳动杆,使弹簧拉杆向下移动,上滚筒顺时针转动,减小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的剥茧口间隙。本剥茧机通过调整上滚筒的位置,不仅能够调整剥茧口间隙还能辅助调节剥茧带的张紧程度。当剥茧机出现故障时,如遇轧瘪蚕茧时,只需要抬起上滚筒即可进行检修,不需要拆卸零部件,非常方便、快捷。通过调整剥茧口间隙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原料,提供最佳的剥茧口缝隙。本剥茧机结构简单,只需单人即可生产和检修,运行中故障的发生也相对较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小,节约人工。在生产过程中废品更少,生产效率和产量更高,还提高了生产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剥茧机通过上述结构剥茧和检修,使剥茧机的工作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而且检修方便、使用成本和维修费用更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附图中,I为机架,2为电动机,3为主滚筒,4为剥茧带,5为上滚筒,6为下滚筒,7为丝杠螺母机构,7a为螺母,7b为螺杆,8为螺杆座,9为支撑杆,10为弹簧拉杆,IOa为弹簧座,11为拐子状扳动杆,Ila短臂,Ilb为长臂,12为调节定位板,13为定位孔,14为定位滚筒,15为轴承座,16为铰接座,17为主滚筒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剥茧机包括机架1、电动机2、主滚筒3,所述机架为主要由角钢焊接而成的机架。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机架的下部。主滚筒3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1,主滚筒与电动机的同一侧分别键连接有皮带轮,主滚筒3通过皮带与电动机2连接,所述机架I的上部设有主滚筒轴承座17,主滚筒3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于主滚筒轴承座17,由于主滚筒直接从电动机接收动力,负载较大,需用轴承支撑。剥茧机的剥茧带4套在相互平行的上滚筒5和下滚筒6上,下滚筒6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I两侧的一对丝杠螺母机构7的螺母7a上,下滚筒的心轴两端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丝杠螺母机构7的螺杆7b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I上设有的螺杆座8,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杆的一端设有方便调节的调节手柄。机架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螺杆座,每个螺杆座内设有轴承,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机架I上设有与剥茧带4接触的定位滚筒14,该定位滚筒14位于上滚筒5与下滚筒6之间,该定位滚筒可对剥茧带限位,配合丝杠螺母机构调整剥茧带的张紧程度。所述上滚筒5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I两侧的一对支撑杆9的一端,使上滚筒5与主滚筒3之间留有剥茧间隙,上滚筒的心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9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1,所述机架I的上部设有铰接座16,铰接座16与支撑杆9通过销轴铰接。两支撑杆9的中部各连接一弹簧拉杆10,支撑杆与弹簧拉杆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两弹簧拉杆10的下端通过一根轴与一拐子状扳动杆11的短臂Ila铰接,该轴贯穿两弹簧拉杆与两弹簧拉杆滑动配合。所述弹簧拉杆10的一段为弹簧座10a,该弹簧座IOa内设有弹簧,该弹簧使弹簧拉杆的受力变形,从而使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的剥茧间隙可随弹簧拉杆的伸缩自动调整。拐子状扳动杆11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机架I铰接,所述机架I上设有一个带轴承的轴承座15,拐子状扳动杆11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轴承座15上的轴承连接,该轴贯穿拐子状扳动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拐子状扳动杆11的长臂Ilb设有定位销,机架I上设有调节定位板12,调节定位板12上设有多个供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13,本实施例中定位孔的数量为五个,所述调节定位板为圆弧形,多个定位孔位于同一弧线上。所述拐子状扳动杆11、弹簧拉杆10、支撑杆9形成联动机构。本剥茧机还应包括输送装置、光茧贮茧箱、套在主滚筒上的茧衣带,毛茧由输送装置送到剥茧带,茧衣被剥茧带所粘附。待毛茧运动到剥茧带与茧衣带的剥茧口时,茧衣被剥茧口夹住,随着剥茧带的回转而向下移动,蚕茧被阻挡在剥茧口处,使茧衣被剥取下来。由于剥茧带与茧衣带的速度不同,剥茧带为帆布带粘附作用也较小,所以剥下的茧衣被卷绕在茧衣带上带走。剥去茧衣的光茧被挤出落入输送装置,被送到光茧贮茧箱内。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剥茧机,包括机架、电动机、主滚筒,主滚筒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主滚筒通过皮带与电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剥茧机的剥茧带套在相互平行的上滚筒和下滚筒上,下滚筒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两侧的一对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上,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杆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机架上设有的螺杆座,所述上滚筒的心轴两端支撑于对称设于机架两侧的一对支撑杆的一端,使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留有剥茧间隙,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两支撑杆的中部各连接一弹簧拉杆,两弹簧拉杆的下端通过一根轴与一拐子状扳动杆的短臂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机架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长臂上设有定位销,机架上设有调节定位板,调节定位板上设有多个供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拐子状扳动杆、弹簧拉杆、支撑杆形成联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剥茧带接触的定位滚筒,该定位滚筒位于上滚筒与下滚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带轴承的轴承座,拐子状扳动杆的折拐处支点通过轴与轴承座上的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与支撑杆通过销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主滚筒轴承座,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于主滚筒轴承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拉杆的一段为弹簧座,该弹簧座内设有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剥茧机,包括机架,主滚筒通过皮带与电动机连接,剥茧机的剥茧带套在上、下滚筒上,下滚筒两端支撑于设于机架两侧的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杆支撑于机架,上滚筒两端支撑于设于机架两侧的支撑杆的一端,上滚筒与主滚筒之间留有剥茧间隙,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两支撑杆中部连接弹簧拉杆,弹簧拉杆下端通过一根轴与一拐子状扳动杆的短臂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折拐处与机架铰接,拐子状扳动杆的长臂设有定位销,机架上设有调节定位板,调节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本剥茧机的刀口缝隙可调整,使剥茧机的工作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而且检修方便、使用成本和维修费用更低。
文档编号D01B7/00GK202968764SQ2012206876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秦燊, 舒文, 陈永刚, 何斌, 唐延超 申请人: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