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66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纺纱设备系统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重要作用是将多根单纱进行合股并加上适当的捻度后制成要求不同锥度的筒子纱供下游企业进行深加工处理。在合股过程中,纱线的断头越少越好,这不仅有利于下游企业质量的控制,也是保证生产率的关键。随着设备零部件在使用中的不断老化和磨损,个别机件将会给实际生产带来不利因素,特别是纱线断头问题,因此及时修复或更换磨损、老旧的零部件是设备维护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一般倍捻机机台数量较多,靠更换新配件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增加了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延长磁铁支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纱线的断头,提高纺织的质量和产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包括在锭盘的上部设置着纺纱罐,在纺纱罐的底面上配合安装着磁铁支架,在位于圆环状磁铁支架内孔的纺纱罐底面上安装着筒纱,在位于磁铁支架内孔的纺纱罐底面上安装着橡胶垫圈,橡胶垫圈的厚度小于磁铁支架的厚度,在橡胶垫圈上安装着筒纱,筒纱的纱管下端面与橡胶垫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筒纱被放置在纺纱罐里,在纺纱中锭盘随锭子高速旋转,纱管正放在橡胶垫圈上并被抬高与锭盘底面离开相应的距离,以保证纱线随锭翼导纱器退绕时不会因触到锭盘底部而造成断头。锭翼导纱器套装在锭翼上,在卷绕筒子的带动下实现匀速退绕。橡胶垫圈磨损后随时都可以更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延长磁铁支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纱线的断头,提高纺织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在锭盘I的上部设置着纺纱罐2,在纺纱罐2的底面上配合安装着磁铁支架5,在位于圆环状磁铁支架5内孔的纺纱罐2底面上安装着筒纱3,在位于磁铁支架5内孔的纺纱罐2底面上安装着橡胶垫圈6,橡胶垫圈6的厚度小于磁铁支架5的厚度,在橡胶垫圈6上安装着筒纱3,筒纱的纱管4下端面与橡胶垫圈6相配合。橡胶垫圈6的厚度为2mm。橡胶垫圈6的外径与磁铁支架5的内孔孔径相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包括在锭盘(I)的上部设置着纺纱罐(2),在纺纱罐(2)的底面上配合安装着磁铁支架(5),在位于圆环状磁铁支架(5)内孔的纺纱罐(2)底面上安装着筒纱(3),其特征是:在位于磁铁支架(5)内孔的纺纱罐(2)底面上安装着橡胶垫圈(6),橡胶垫圈(6)的厚度小于磁铁支架(5)的厚度,在橡胶垫圈(6)上安装着筒纱(3),筒纱的纱管(4)下端面与橡胶垫圈(6)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橡胶垫圈(6)的厚度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橡胶垫圈(6)的外径与磁铁支架(5)的内孔孔径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棉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倍捻机纺纱罐内筒纱的装配结构,包括在锭盘的上部设置着纺纱罐,在纺纱罐的底面上配合安装着磁铁支架,在位于圆环状磁铁支架内孔的纺纱罐底面上安装着筒纱,在位于磁铁支架内孔的纺纱罐底面上安装着橡胶垫圈,橡胶垫圈的厚度小于磁铁支架的厚度,在橡胶垫圈上安装着筒纱,筒纱的纱管下端面与橡胶垫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延长磁铁支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纱线的断头,提高纺织的质量和产量。
文档编号D01H7/86GK203007524SQ2012206929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5日
发明者阿里甫, 王世杰, 苗新茁, 赵阳, 王少明, 李刚, 金虎 申请人:吐鲁番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