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孔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9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纽孔开关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纽孔的缝纟刃机的纽孔开关机构(buttonhole switchmechanism)。
背景技术
在能够进行缝纽孔作业的缝纫机中,需要根据纽扣的直径而改变纽孔的缝纫长度。例如,专利文献I 3所公开的电脑缝纫机均具备检测纽扣的直径的检测机构,根据所检测到的纽扣的直径使成为缝制对象的布料自动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自动地缝制与纽扣的直径相应的规定长度的纽孔。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脑缝纫机具备纽孔开关机构,该纽孔开关机构由纽孔压脚、纽孔切换臂、纽孔切换杆以及检测开关构成,上述纽孔压脚装配在缝纫机的压杆的下端,上述纽孔切换臂安装成能够以紧固于缝纫机的机架的上部左端的转动轴为支点朝进给方向转动,上述纽孔切换杆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纽孔切换臂上下移动,通过固定在机架的上部左端的纽孔切换臂的转动,上述检测开关的触点导通。在进行缝纽孔作业时,首先将纽扣装配于纽孔压脚,并将形成于纽孔压脚的两个突起部的间隔调整成与纽扣的直径相应的间隔。其次,将纽孔切换杆拉下到上述两个突起部之间。进而,若开始缝纽孔作业,通过纽孔切换杆与各突起部抵接,纽孔切换臂转动从而检测开关导通,由此,成为缝制对象的布料自动地沿前后方向移动。另外,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涉及抑制双面送料缝纫时在阶梯差部产生的跳线的缝纫机,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将装配于压杆的下端的双面送料缝纫压脚的活动部组合于上述纽孔切换杆的构造。根据该构造,与在双面送料缝纫(上台阶、下台阶)时双面送料缝纫压脚的活动部的上下移动联动,纽孔切换杆转动,从而上述检测开关导通。进而,通过与检测开关的导通联动地使针筒正时调整机构动作,从而调整缝纫针与筒之间的相遇的正时,从而能够防止发生针脚的跳线。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脑缝纫机在缝纫机主体的壳体装备有检测纽扣的直径的BH传感器。BH传感器由检测杆、纽扣壳体以及滑动电阻(可变电阻器)构成。在将纽扣安置于纽扣壳体之后,当使检测杆移动而将纽扣夹在纽扣壳体内壁与检测杆之间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根据检测杆的移动量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出与该电阻值对应的纽扣的直径。进而,在缝纫机的CPU中,基于所检测到的纽扣的直径和用户设定的布料进给量制作钮孔的缝制数据,并基于该缝制数据自动的进行缝钮孔作业。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电脑缝纫机将滑动电阻内置于装配在缝纫机的压杆的下端的钮孔压脚。钮孔压脚具备固定于压杆的压脚体和相对于压脚体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压脚框,能够利用滑动电阻检测压脚体与压脚框之间的相对变位量。进而,在该缝纫机中,能够边进行借助滑动电阻的电阻值的变化而进行的对装配于钮孔压脚的纽扣的直径的检测、以及钮孔压脚的位置的常态检测,边自动地进行缝钮孔作业。[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 227391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 1412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1205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缝纫机中,为了确保缝钮孔作业的质量(外管),需要根据钮孔切换臂的规定的转动量使检测开关的触点正确地导通。因此,在缝纫机制造工序中,需要使得制造者(操作者)能够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以及调整工序。虽然在专利文献I中并未记载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但能够以下述方式进行导通位置的调整。图11中示出示意性地说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缝纫机的钮孔开关机构的侧视图。在图11的(a)中,7表示钮孔压脚,120表示一体地表现出钮孔切换臂以及钮孔切换杆的杆部件,23表示检测开关,124表示检测开关23的安装座。杆部件120的转动轴120c以及安装座124的转动轴124a分别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如图11的(b)所示,检测开关23是具有中央触点23a、后方触点23b以及前方触点23c的双触点式的开关。在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前,如图11的(b)所示,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之间的触点间隔、以及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之间的触点间隔为均等间隔F3。当为了开始缝钮孔作业而如图11的(a)所示使杆部件120的下端部120b与钮孔压脚7的突起部72a接触时,当下端部120b的朝前方的压入量F2大的情况下,借助杆部件120的上端的开关动作部120a使其移动的中央触点23a的朝后方的移动量也变大。此时,在成为中央触点23a被朝后方触点23b侧过剩地压入的状态的情况下,因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偏移,存在有损于缝钮孔作业的质量的情况。因此,制造者使安装座124绕转动轴124a转动,将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之间的触点间隔调整成比F3宽的F5(图11的(c)中示出)。由此,能够消除在缝钮孔作业开始时中央触点23a被朝后方触点23b侧过剩地压入的情况。在上述的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机构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第一,由于上述的调整机构是通过制造者的试错(try&error)来进行调整,因此,在试错的反复次数变多的情况下,存在作业工时增大、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第二,对于上述的调整机构,需要由熟练的制造者来进行调整,用户难以进行调整。因此,当在缝纫机的使用后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再次发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存在用户需要委托制造商等进行缝纫机的修理的烦恼。第三,通过使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之间的触点间隔从F3增加至F5,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之间的触点间隔从F3减少至F4 (图11的(c)中示出)。此时,当在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量大从而触点间隔F4变得过小的情况下,使输送布料的方向反转的正时的偏移变得显著。即,当杆部件120的下端部120b与钮孔压脚7的突起部71a接触从而使输送布料的方向反转时,在触点间隔F4小的情况下,输送布料的方向在较早的正时反转。由此,存在钮孔的缝纫长度变得比设定值短的问题。第四,在上述的调整机构中,由于杆部件120的转动轴120c被固定在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因此,为了将杆部件120的压入量F2收纳在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可调整范围内,存在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图12中示出示意性地说明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缝纫机的钮孔开关机构不同的钮孔开关机构的侧视图。图12所示的钮孔开关机构与专利文献I同样由组合了检测开关23和用于使检测开关23动作的杆部件的构造构成,但具备与专利文献I不同的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机构。如图12的(a)所示,钮孔开关机构的杆部件220被分割成杆主体221和调整部222,能够变更杆主体221与调整部222之间的夹角Hl。杆主体221和调整部222 —体化而成的杆部件220由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的转动轴220c支承而能够转动。如图12的(b)所示,在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前,杆主体221与调整部222之间的夹角Hl为180°。进而,在缝纫机制造工序中,当制造者使调整部222的下端部220b与钮孔压脚7的突起部72a接触时,下端部220b的朝前方的压入量H2大,从而成为检测开关23的触点由杆主体221的上端的开关动作部220a过剩地压入的状态。此时,如图12的(c)所示,制造者通过将杆主体221与调整部222之间的夹角Hl变更成小于180°的角度,能够减少检测开关23的触点的过剩的压入量。在该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机构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第一,角度Hl的调整量越多则调整部222的倾斜越大。由此,调整部222的下端部220b的有效宽度(下端部220b与突起部71a接触的接触点、和下端部220b与突起部72a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从图12的(b)所示的有效宽度H3增加至图12的(c)所示的有效宽度H4。进而,输送布料的方向在早与下端部220b的有效宽度增加的量相应的量的时刻反转。由此,存在钮孔的缝制长度变得比设定值短的问题。第二,由于杆部件的转动轴220c被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因此,为了将调整部222的下端部220b的压入量H2收纳在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可调整范围内,存在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缝纫机中,检测纽扣的直径的检测机构使用滑动电阻,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缝纫机中,检测纽扣的直径以及钮孔压脚的位置的检测机构使用滑动电阻。在专利文献2以及3所公开的缝纫机中,通过使用滑动电阻,不需要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的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机构。因而,在专利文献2以及3所公开的缝纫机中,解决了上述的钮孔的缝制长度变得比设定值短的问题、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的问题、以及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2以及3所公开的缝纫机中,通过使用滑动电阻,存在以下所述的问题。第一,与组合检测开关和用于使检测开关动作的杆部件而成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钮孔开关机构相比较,滑动电阻昂贵,因此存在产品成本上升的问题。第二,对于滑动电阻,即便在同一制造批次内也会产生电阻值的偏差、迟滞,因此,在缝纫机制造工序中,制造者使滑动电阻的电阻值电气性地变更、或者利用软件使与滑动电阻的电阻值相乘的校正系数的设定值变更等调整机构以及调整工序。该调整工序借助制造者的试错来进行调整,因此,在试错的反复次数变多的情况下,存在作业工时增大、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缝纫机中,由于将滑动电阻内置于钮孔压脚,因此需要将从钮孔压脚延伸出的线束连接于缝纫机主体的连接部。因而,在将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安置于缝纫机时、以及缝纫过程中,存在用户必须注意避免将布料勾挂于线束的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在钮孔缝纫机的钮孔开关机构中,提供如下的钮孔开关机构:通过使用组合检测开关和用于使检测开关动作的杆部件而成的钮孔开关机构,产品成本变得低廉,并且,通过具备能够容易地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不会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不会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一种钮孔缝纫机的钮孔开关机构,上述钮孔缝纫机具备:钮孔压脚,该钮孔压脚装配于缝纫机的压杆的下端,且具有压脚框和两个突起部,上述压脚框能够相对于上述压杆沿前后方向移动,上述两个突起部隔开与纽扣的直径相应的间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且与上述压脚框一体地移动;钮孔开关机构,该钮孔开关机构配设于上述缝纫机的臂部,且具有检测开关,当上述压脚框位于最前方时以及上述压脚框位于最后方时上述检测开关的触点导通;输送齿,该输送齿配设在上述钮孔压脚的下方,并与上述压脚框协作而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以规定的输送间距沿前后方向移动;缝纫针,该缝纫针伴随着上下移动而在上述布料形成针脚,且构成为也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上述钮孔开关机构的上述检测开关的导通对上述输送齿以及上述缝纫针的移动进行控制,其中,上述钮孔开关机构具备: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被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安装座,该安装座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沿前后方向移动;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对上述固定部件以及上述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杆部件,该杆部件由设置于上述安装座的转动轴支承为能够朝前后方向转动,且上述杆部件的下端部能够延伸到上述钮孔压脚的两个上述突起部之间;以及上述检测开关,上述检测开关被固定于上述安装座,在上述杆部件的上述下端部由各上述突起部按压而转动的情况下,使上述检测开关导通。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钮孔开关机构中,上述调整机构利用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和螺合于该螺纹孔的调整螺钉来对上述固定部件以及上述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钮孔开关机构中,在上述调整螺钉设有直径大于上述调整螺钉的螺纹外径的操作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 3所记载的钮孔开关机构中,在上述固定部件以及上述安装座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刻度,在上述固定部件以及上述安装座中的任意另一方设置有与上述刻度组合的指针。对于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由于是组合检测开关和用于使检测开关动作的杆部件而成的机构,因此与使用专利文献2以及3所示的缝纫机中的滑动电阻的机构相比较价格低廉。并且,根据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通过对调整机构进行操作,能够使一体地设置有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的安装座相对于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的固定部件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并固定。即,通过对调整机构进行操作,能够对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与钮孔压脚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从而能够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另外,调整机构可以是同时进行固定部件以及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和固定的机构,也可以是分别进行调整和固定的机构。这样,对于通过使一体地设置有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的安装座沿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与图11或12所示的通过使检测开关或者杆部件转动而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即便在利用调整机构进行调整的调整量大的情况下,输送布料的方向反转的正时也不偏移,不会对钮孔的缝纫长度造成影响,因此缝钮孔作业的质量良好。第二,在调整前后,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的位置关系不变,因此与图11或12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调整范围设定得较广。因此,不会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第三,在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时,只要利用调整机构使安装座沿前后方向移动用于将杆部件的下端部的压入量调整成正常的压入量的调整量相对的量即可。因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简单且容易,能够将制造者的通过试错进行的调整次数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简单且容易,由此,不需要由熟练的制造者进行调整,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当在缝纫机使用后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再次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用户也容易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采用用户自身进行调整的方式。通过这样做,能够节省委托制造商等进行缝纫机的修理的劳力。根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调整机构利用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和螺合于螺纹孔的调整螺钉来调整固定部件以及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例如,能够形成为在安装座形成螺纹孔,并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固定部件的调整螺钉螺合于该螺纹孔的结构。并且,能够形成为在固定部件形成螺纹孔,并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安装座的调整螺钉螺合于该螺纹孔的结构。并且,也能够在安装座形成正螺纹的螺纹孔并在固定部件形成逆螺纹的螺纹孔,并利用在一端形成有正螺纹的螺纹牙且在另一端形成有逆螺纹的螺纹牙的调整螺钉来连结两个螺纹孔。并且,也能够将正螺纹的调整螺钉固定于安装座,并将逆螺纹的调整螺钉固定于固定部件,利用在一端形成有正螺纹的螺纹孔且在另一端形成有逆螺纹的螺纹孔的调整螺母来连结两个调整螺钉。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调整固定部件以及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根据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由于设置于调整螺钉的操作部的直径大于调整螺钉的螺纹外径,因此,制造者或者用户能够通过利用较小的操作力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使调整螺钉旋转。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的操作性优异,并且,容易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微调。根据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制造者或者用户能够利用刻度和指针将使固定部件以及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时的调整量作为数值加以识别。由此,制造者或者用户在测定钮孔的缝制质量的不良情况之后,能够通过将固定部件以及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调整与该测定值对应的刻度数而完成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将制造者的通过试错进行的调整的反复次数限制在最小限度即一次,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即便在缝纫机的使用后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再次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迅速且容易的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難
iF.0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钮孔缝纫机的钮孔开关机构中,能够提供如下的钮孔开关机构:通过使用组合检测开关和用于使检测开关动作的杆部件而成的钮孔开关机构,产品成本变得低廉,并且,通过具备能够容易地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不会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不会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

图1是说明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缝纫机的将壳体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立体图,Ca)示出钮孔切换杆的收纳状态,(b)示出钮孔切换杆的下降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组合的钮孔压脚的立体图。图5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所具备的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所具备的刻度以及指针的侧视图。图7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状态转变图,Ca)示出钮孔压脚位于缝钮孔作业的开始位置的状态,(b)示出钮孔压脚位于缝钮孔作业的反转位置的状态,(C)示出钮孔压脚位于缝钮孔作业的结束位置的状态。图8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所具备的检测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Ca)示出检测开关未导通的状态,(b)示出检测开关的中央触点与后方触点导通的状态,(c)示出检测开关的中央触点与前方触点导通的状态。图9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缝纫机的控制部的框图。图10是对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的缝纫机的钮孔缝制步骤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是对现有技术的钮孔开关机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侧视图,(a)示出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前的状态,(b)示出(a)中的检测开关周边的放大状况,(c)示出进行了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后的检测开关周边的放大状况。图12是对其他的现有技术的钮孔开关机构示意性地进行说明的侧视图,(a)示出进行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前的状态,(b)示出(a)中的杆部件的调整部的放大状况,(c)示出进行了检测开关的导通位置的调整之后的杆部件的调整部的放大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钮孔开关机构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当用户使用缝纫机时相对于用户而言的上、下、左、右、前、后。缝纫机主体由形成外轮廓的壳体(未图示)、以及由壳体负载的作为主要构件的缝纫机机体M构成。如图1所示,缝纫机机体M由机架I (非活动部)和安装于机架I的各种缝纫机构成部件构成。机架I具有:上方的臂部la、下方的机身部lb、以及沿上下方向连结臂部Ia以及机身部Ib的各自的右端的脚柱部lc。在机架I的臂部Ia的左端配设有:钮孔开关机构2 ;能够根据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的厚度而上下移动的压杆3 ;以及伴随着上下移动而在布料上形成针脚、且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也能够移动的缝纫针4。并且,在机架I的机身部Ib的左方配设有挺针板5、以及能够相对于挺针板5的上表面出没的用于输送布料的输送齿6。在螺纹紧固于压杆3的下端的压脚保持器3a装配有钮孔压脚7。如图2以及图3所示,钮孔开关机构2具备:钮孔切换杆21 (杆部件);钮孔切换臂
22(杆部件);检测开关23 ;安装座24 ;基座板25 (固定部件);以及调整机构26。如图2所示,在将上述的所有部件一体化之后,通过将基座板25螺纹紧固并固定于机架I的臂部Ia的左端,钮孔开关机构2被安装于机架I。钮孔切换杆21是在上端形成有卡止爪21a、以及在下端形成有捏手部21b (下端部)的截面矩形状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杆状部件。通过将钮孔切换杆21从钮孔切换臂22的杆保持部22b的下方朝上方插入,钮孔切换杆21被保持成能够相对于钮孔切换臂22沿上下方向滑动。这样一体化后的钮孔切换杆21以及钮孔切换臂2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杆部件。钮孔切换臂22是在上端形成有开关动作部22a、在下方形成有杆保持部22b以及位于杆保持部22b的前方且在左右方向贯通的轴承孔22c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杆状部件。开关动作部22a从左右方向观察呈形成有朝向下方的凹部的口字状。杆保持部22b呈截面矩形状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筒状。通过形成于后述的安装座24的转动轴24a插入于轴承孔22c、且形成于转动轴24a的末端的卡止爪卡止于轴承孔22c的左端,能够防止钮孔切换臂22从转动轴24a脱落。由此,作为杆部件而一体化了的钮孔切换杆21以及钮孔切换臂22由形成于安装座24的转动轴24a支承而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通过用户抓住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而将钮孔切换杆21朝下方拉出,能够从图2的(a)所示的钮孔切换杆21的收纳状态切换至图2的(b)所示的钮孔切换杆21的下降状态。进而,后面即将叙述,通过使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与钮孔压脚7接触而检测开关23导通,控制部8 (图9中示出)能够判断出钮孔切换杆21已下降,成为能够进行缝钮孔作业的状态(图5中示出)。在图2的(b)所示的钮孔切换杆21的下降状态下,通过卡止爪21a卡止于杆保持部22b的上端,能够防止钮孔切换杆21从杆保持部22b脱落。检测开关23是具有中央触点23a、后方触点23b以及前方触点23c的双触点式的开关。检测开关23配置于相比钮孔切换臂22靠上方的位置,且被螺纹紧固并固定于安装座24的上方。各触点23a、23b、23c由从同一高度的上端朝下方延伸的金属薄板形成。中间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之间的触点间隔、以及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之间的触点间隔为均等间隔。如图5所示,中央触点23a的下端延伸至相比同一高度的后方触点23b以及前方触点23c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且由钮孔切换臂22的开关动作部22a的凹部夹持。当钮孔切换杆21的下端的捏手部21b朝前方转动时,钮孔切换臂22上端的开关动作部22a朝后方转动,从而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导通(接触)。并且,当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朝后方转动使,钮孔切换臂22的开关动作部22a朝前方转动,从而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导通。检测开关23的各触点23a、23b、23c的导通状况经由与各触点23a、23b、23c连接的线束作为输入信号被发送至控制部8 (图9中示出)。安装座24是具有在上下前后方向扩展的面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板状部件。在安装座24的面的下方形成有朝左侧突出的上述的转动轴24a。在安装座24的面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较长且在左右方向贯通的长孔状的狭缝孔24b。通过设置于钮孔切换臂22的背面(右表面)的销(未图示)插入于该狭缝孔24b,钮孔切换臂22的转动范围受到限制。在安装座24的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且是在后方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较长且在左右方向贯通的长孔状的螺纹紧固孔24c。在相比螺纹紧固孔24c稍靠上方的安装座24的后端形成有朝左侧突出的凸缘部24d,在凸缘部24d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的螺纹孔24e。在安装座24的背面(右表面)设置有朝右侧突出的销24f。在相比螺纹紧固孔24c稍靠下方的安装座24的后端形成有朝后方突出且具有铅垂的端部的板状的指针24g。基座板25是具有在上下前后方向扩展的面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板状的部件。在基座板25的面的上方的前半部分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较长且在左右方向贯通的长孔状的螺纹紧固孔25a。并且,基座板25的面的上方的后半部分被朝右侧折弯加工,在该折弯加工而成的面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较长且在上下方向贯通的长孔状的螺纹紧固孔25b。利用上述长孔状的螺纹紧固孔25a、25b对基座板25的前后左右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基座板25被螺纹紧固并固定于机架I (图1以及图7中示出)。在基座板25的面的下方且是在后方,在与上述的安装座24的螺纹紧固孔24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左右方向贯通的螺纹孔25c。在基座板25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的后端形成有朝左侧突出的凸缘部25d,在凸缘部25d、且是在与上述的安装座24的螺纹孔24e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的轴承孔25e。在基座板25的面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较长且在左右方向贯通的长孔状的限制孔25f。当将安装座24组装于基座板25时,设置于安装座24的销24f插入于该限制孔25f。由此,安装座24的活动方向被限制在前后方向。在基座板25的面的下方、且在与上述的安装座24的指针24g对应的位置描绘有前后方向的刻度25g。如图6所示,例如,刻度25g利用在前后方向隔开0.5mm的间隔的铅垂的钱描绘,通过读取刻度25g的与指针24g的铅垂的端部重叠的位置,能够将安装座24相对于基座板25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量作为数值加以识别。另外,刻度25g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线XO是比其他的线长的线,当安装座24位于前后方向的活动范围的中央时,指针24的端部与刻度25g的中央线XO重叠。调整盘26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体成型品,具备在前后方向同轴设置的螺纹部26a (调整螺纹)、旋转轴26b以及操作部26c。在调整盘26的前方侧形成有螺纹部26a,在后方侧形成有旋转轴26b,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操作部26c,操作部26c的直径大于螺纹部26a的螺纹外径。操作部26c由从旋转轴26b的外周面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四条辐条和由四条辐条支承的轮辋构成,在轮辋的外周面实施了用于确保利用手指进行操作的操作性的用于防滑的齿形加工。调整盘26的螺纹部26a从后方螺合于安装座24的螺纹孔24e。调整盘26的旋转轴26b从前方插入于基座板25的轴承孔25e从而由轴承孔25e保持为能够旋转。在旋转轴26b的末端(后端)形成有用于防止旋转轴26b被从轴承孔25e拔出的卡止爪。通过对调整盘26的操作部26c进行旋转操作,能够调整安装座24相对于基座板25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通过将从左侧插入于安装座24的螺纹紧固孔24c并与基座板25的螺纹孔25c螺合的固定螺钉27拧紧,安装座24被螺纹紧固固定于基座板25。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是对安装座24与基座板25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的机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调整机构由上述的螺纹紧固孔24c、螺纹孔24e、螺纹孔25c、轴承孔25e、调整盘26以及固定螺钉27构成。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钮孔压脚7与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的缝纫机中使用的钮孔压脚7是相同部件。钮孔压脚7具备:作为主体的压脚框72 ;以能够相对于压脚框72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组装的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 ;以及以能够在压脚框72上滑动的状态组装的滑动部件73。通过将滑动部件73装配于压杆3的下端的压脚保持器3a,压脚框72能够相对于压杆3沿前后方向移动。压脚框72呈在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框状的平面形状。在压脚框72的左侧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朝上方、且朝左侧突出的杆操作臂72a (突起部)。在压脚框72的前端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纽扣接触面72b。在压脚框72的框内后方形成有与滑动部件73抵接的止挡部72c。滑动部件73借助施力部件(未图示)的作用力(弹力)被施力而与止挡部72c抵接。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呈在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的平面形状。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左右的长边由压脚框72的左右的长边的框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夹持。在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左侧的后端形成有朝上方且朝左侧突出的杆操作臂71a (突起部)。在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前端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纽扣接触面71b。当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相对于压脚框72滑动到最后方时,杆操作臂71a与杆操作臂72a抵接,且纽扣接触面71b与纽扣接触面72b抵接(未图示)。如图1以及图5所示,当将纽扣B夹在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纽扣接触面71b与压脚框72的纽扣接触面72b之间时,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杆操作臂71a与压脚框72的杆操作臂72a之间的间隔H根据纽扣B的直径而变化。利用该间隔H来确定钮孔缝制完毕时的长度尺寸。基于图5至图10对具备上述的纽扣开关机构2以及钮孔压脚7的电脑缝纫机中的缝钮孔作业进行说明。图7示出对进行缝钮孔作业时的钮孔开关机构2以及钮孔压脚7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状态转变图。图7的(a)示出钮孔压脚7位于缝钮孔作业的开始位置的状态(a),图7的(b)示出钮孔压脚7位于缝钮孔作业的反转位置的状态(b),图7的(c)示出钮孔压脚7位于缝钮孔作业的结束位置的状态(C)。图8示出对检测开关23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图8的(a)示出检测开关23未导通的状态,图8的(b)示出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导通的状态,图8的(c)示出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导通的状态。在通常缝纫状态下,如图1以及图2的(a)所示,钮孔切换杆21处于收纳状态。此时,如图8的(a)所示,检测开关23的各触点23a、23b、23c离开,检测开关23的两个触点中的任一个均未导通。作为用户进行缝钮孔作业的准备操作,如图4所示,使钮孔压脚7的滑动部件73与止挡部72c抵接,形成为压脚框72移动到最前方的状态。进而,如图5所示,当将钮孔切换杆21的下端的捏手部21b拉下直至使其与钮孔压脚7的钮孔操作臂72a接触时,如图7的(a)所示,钮孔切换臂22以转动轴24a为支点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借助钮孔切换臂22的开关动作部22a使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导通(在图8的(b)中示出)。这就是图9所示的第一钮孔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当用户选择了缝钮孔作业的情况下,通过以仅当存在该输入信号时能够利用启动/停止开关10进行缝纫机的起动的方式进行控制,防止在用户忘记将钮孔切换杆21拉下的状态下缝纫机起动。当用户按压缝纫机主体的启动/停止开关10而起动缝纫机时,按照图10的(I)
(8)所示的顺序自动地进行缝钮孔作业。当在图10的(I)(图7的(a)的状态(a))缝纫机起动时,控制部8边利用由缝纫机主体的输送齿6形成的布料输送机构使布料与钮孔压脚7 一起朝后方(图7的X2方向)移动,边对缝纫机驱动马达9a (图9中示出)进行控制而进行直线缝纫。进而,在图10的(2)(图7的(b)的状态(b))中,当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与纽扣直径测定部件71的杆操作臂71a接触时,钮孔切换臂22以转动轴24a为支点朝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利用钮孔切换臂22的开关动作部22a使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前方触点23c导通(图8的(c)示出)。这是图9所示的第二钮孔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部8使输送机构步进马达9b动作而使输送布料的方向朝前方(图7的Xl方向)反转。在图10的(3)(图7的(C)的状态(C))中,与图7的(a)的状态(a)同样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与后方触点23b导通,图9所示的第一钮孔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被发送至控制部8。控制部8使输送机构步进马达9b动作而使输送布料的方向朝后方(图7的X2方向)反转。进而,在图10的(4)中,控制部8利用振动机构步进马达9c使缝纫针4朝左右方向交替动作而进行锯齿状缝纫。这样,利用图9所示的第一钮孔传感器以及第二钮孔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部8对缝纫机驱动马达9a、输送机构步进马达9b以及振动机构步进马达9c进行控制,由此以图10的(I) (8)所示的顺序自动地进行缝钮孔作业。在缝钮孔作业完毕时,在图10的(8)的缝纫作业结束时,有时会产生与长度Dl相当的须状的图案(针迹),从而使缝好的钮孔的美观性降低。该情况的产生原因如下:在图7的(a)的状态(a)中,用户使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与钮孔压脚7的杆操作臂72a接触时的检测开关23的压入量过剩,与此相对,在图7的(c)的状态(c)中,捏手部21b自动地与杆操作臂72a接触时的检测开关23的压入量是必要最小限度。结果,在图7的(c)的状态(c)中,如图10的(3)以及(6)所示,在布料即将返回启动位置的状态(a)之前的时刻,输送布料的方向反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只要在缝纫机制造工序中制造者以使图7的(a)的状态(a)的检测开关23的过剩的压入量与图7的(c)的状态(c)的检测开关23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压入量相等的方式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即可。基于图5至图7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步骤进行说明。制造者将固定螺钉27拧松,使安装座24成为相对于基座板25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进而,制造者对调整盘26的操作部26c进行旋转操作,使安装有钮孔切换臂22以及检测开关23的安装座24相对于基座板25朝前方平行移动,从而使钮孔切换杆21的压入量Gl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过刻度25g与指针24g的组合,能够将安装座24相对于基座板25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量作为数值加以识别。因而,制造者能够在通过调整前的试缝测定上述的须状的图案的长度Dl之后,边读取刻度25g边对调整盘26的操作部26c进行旋转操作,使安装座24相对于基座板25朝前方(图5的Xl方向)平行移动与长度Dl对应的刻度数,由此,仅通过调整盘26的一次旋转操作就能够使安装座2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据此,能够使图7的(a)的状态(a)的钮孔切换杆21的捏手部21b的过剩的压入量Al减少,能够使图7的(a)的状态(a)的钮孔切换杆21的压入量与图7的(C)的状态(c)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压入量Cl相等。由此,能够使图7的(a)的状态(a)的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的压入量与图7的(c)的状态(c)的检测开关23的中央触点23a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压入量相等。然后,制造者将固定螺钉27拧紧,使安装座24成为相对于基座板25不能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由此,结束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钮孔开关机构2是组合检测开关23和用于使检测开关23动作的杆部件(钮孔切换杆21以及钮孔切换臂22)而成的机构,因此与使用专利文献2以及3所示的缝纫机中的滑动电阻的机构相比较价格低廉。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2,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为调整机构的调整盘26以及固定螺钉27进行操作,能够使一体地设置有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23的安装座24相对于固定于作为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的机架I的基座板25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并固定。即,通过对调整机构进行操作,能够对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23与钮孔压脚7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从而能够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这样,通过使一体地设置有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23的安装座24沿前后方向移动而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的调整机构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即便在利用调整机构进行调整的调整量大的情况下,输送布料的方向反转的正时也不偏移,不会对钮孔的缝纫长度造成影响,因此缝钮孔作业的质量良好。第二,在调整前后,杆部件以及检测开关23的位置关系不变,因此能够将调整范围设定得较广。因此,不会对缝纫机构成部件要求过高的尺寸精度、对缝纫机制造工序要求过高的组装精度,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第三,在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时,只要利用作为调整机构的调整盘26使安装座24沿前后方向移动用于将杆部件的下端部的压入量调整成正常的压入量的调整量相对的量即可。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简单且容易,能够将制造者的通过试错进行的调整次数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简单且容易,由此,不需要由熟练的制造者进行调整,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当在缝纫机使用后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再次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用户也容易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采用用户自身进行调整的方式。通过这样做,能够节省委托制造商等进行缝纫机的修理的劳力。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2,作为调整机构,利用沿安装座24的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24e、螺合于螺纹孔24e的调整盘26的螺纹部26a (调整螺钉)来调整基座板25以及安装座2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调整基座板25以及安装座2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2,由于设置于调整盘26的操作部26c的直径大于螺纹部26a的螺纹外径,因此,制造者或者用户能够通过利用较小的操作力对操作部26c进行操作而使调整盘26旋转。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调整盘26的操作性优异,并且,容易进行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微调。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钮孔开关机构2,制造者或者用户能够利用刻度25g和指针24g将使基座板25以及安装座2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时的调整量作为数值加以识别。由此,制造者或者用户在测定钮孔的缝制质量的不良情况之后,能够通过将基座板25以及安装座2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调整与该测定值对应的刻度数而完成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将制造者的通过试错进行的调整的反复次数限制在最小限度即一次,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即便在缝纫机的使用后检测开关23的导通位置再次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迅速且容易的进行检测开关
23的导通位置的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钮孔开关机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进行的变更、改进等而得的各种实施方式加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沿安装座24的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24e和螺合于螺纹孔24e的调整盘26的螺纹部26a (调整螺钉)来调整基座板25以及安装座24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但是,调整机构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形成为在基座板形成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并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安装座的调整螺钉螺合于该螺纹孔的结构。并且,也能够在安装座形成正螺纹的螺纹孔并在基座板形成逆螺纹的螺纹孔,并利用在一端形成有正螺纹的螺纹牙且在另一端形成有逆螺纹的螺纹牙的调整螺钉来连结两个螺纹孔。并且,也可以将正螺纹的调整螺钉固定于安装座,并将逆螺纹的调整螺钉固定于固定部件,利用在一端形成有正螺纹的螺纹孔且在另一端形成有逆螺纹的螺纹孔的调整螺母来连结两个调整螺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通过对调整盘26的操作部26c进行绕前后方向的轴的旋转操作而动作的调整机构,但调整机构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使用齿条小齿轮、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动力传递机构来形成通过绕左右方向的轴旋转的操作部而动作的调整机构也是很容易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指针24g设置于安装座24、并将刻度25g设置于基座板25,但也可以形成为将指针设置于基座板、并将刻度设置于安装座的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非活动部);la:臂部;2:钮孔开关机构;3:压杆;4:缝纫针;6:输送齿;7:钮孔压脚;8:控制部;21:钮孔切换杆(杆部件);22:钮孔切换臂(杆部件);23:检测开关;23a:中央触点(触点);23b:后方触点(触点);23c:前方触点(触点);24:安装座;24a:转动轴;24c:螺纹紧固孔(调整机构);24e:螺纹孔(调整机构);24g:指针;25:基座板(固定部件);25c:螺纹孔(调整机构);25e:轴承孔(调整机构);25g:刻度;26:调整盘(调整机构);26a:螺纹部(调整螺钉);26c:操作部;27:固定螺钉(调整机构);71a:杆操作臂(突起部);72:压脚框;72a:杆操作臂(突起部);B:纽扣;M:缝纫机机体(缝纫机主体)。
权利要求1.一种钮孔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钮孔开关机构具备: 钮孔压脚,该钮孔压脚装配于缝纫机的压杆的下端,且具有压脚框和两个突起部,所述压脚框能够相对于所述压杆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两个突起部隔开与纽扣的直径相应的间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且与所述压脚框一体地移动; 钮孔开关机构,该钮孔开关机构配设于所述缝纫机的臂部,且具有检测开关,当所述压脚框位于最前方时以及所述压脚框位于最后方时所述检测开关的触点导通; 输送齿,该输送齿配设在所述钮孔压脚的下方,并与所述压脚框协作而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以规定的输送间距沿前后方向移动; 缝纫针,该缝纫针伴随着上下移动而在所述布料形成针脚,且构成为也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所述钮孔开关机构的所述检测开关的导通对所述输送齿以及所述缝纫针的移动进行控制; 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被固定于缝纫机主体的非活动部; 安装座,该安装座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沿前后方向移动; 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对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 杆部件,该杆部件由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转动轴支承为能够朝前后方向转动,且所述杆部件的下端部能够延伸到所述钮孔压脚的两个所述突起部之间;以及 所述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被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并且在所述杆部件的所述下端部由各所述突起部按压而转动的情况下,使所述检测开关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孔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机构利用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螺纹孔和螺合于该螺纹孔的调整螺钉来对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安装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钮孔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螺钉设有直径大于所述调整螺钉的螺纹外径的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钮孔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安装座中的任意一方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刻度,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安装座中的任意另一方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组合的指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纽孔开关机构。钮孔开关机构(2)具备固定于缝纫机主体(M)的机架(1)(非活动部)的基座板(25)(固定部件);被支承为能相对于基座板(25)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安装座(24);作为调整并固定基座板(25)及安装座(24)的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的调整盘(26)及固定螺钉;由设置于安装座(24)的转动轴支承为能朝前后方向转动的钮孔切换臂(22),由钮孔切换臂(22)保持为能沿上下方向滑动、且下端部能延伸到钮孔压脚(7)的两个突起部间的钮孔切换杆(21);及固定于安装座(24),通过钮孔切换杆(21)的下端部由各突起部按压而转动从而导通的检测开关(23)。
文档编号D05B19/14GK203049210SQ2012207292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河合泰典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