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908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包括用于储放棉花的环形料仓、设置在料仓外围的环形地轨、一端设置在料仓内的小车机架,以及设置所述在小车机架上的抓棉小车,所述小车机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地轨上,所述抓棉小车包括一倒置漏斗型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小车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吸盘下方的用于开松棉花的抓棉打手和用于压紧棉包的肋条,所述抓棉打手包括吸棉罩,一端固定在吸棉罩上、另一端伸出吸棉罩向外的打手刀,以及驱动所述打手刀升降的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打手刀在做环形运转的同时,自动的升降,无需人工操作,抓混原棉均匀,提高了抓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式抓棉机,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自动抓棉的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属于棉纺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抓棉机是开清棉联合机中的第一台单机,它的打手从按配棉成分排列的纤维包阵里按顺序抓取原料,供下一机台继续加工,用于在抓棉过程中初步的开松原棉和混合原棉,从开混棉的工艺要求来讲,期望原棉经抓棉机加工后有较好的开松质量,这样有利于原棉充分混合,也可为开清棉工艺的开松除杂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已广泛使用的抓棉机,有环形式抓棉机和直行往复式抓棉机等。现有的抓棉机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抓棉小车回转一周后需要由人工推动原棉,同时还具有原棉开松程度不均匀的问题,影响后续地进一步加工。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结构紧凑、抓混原棉均匀、无需人工操作完成自动抓棉混棉。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包括用于储放棉花的环形料仓、设置在料仓外围的环形地轨、一端设置在料仓内的小车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小车机架上的抓棉小车,所述小车机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地轨上,所述抓棉小车包括一倒置漏斗型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小车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吸盘下方的用于开松棉花的抓棉打手和用于压紧棉包的肋条,所述抓棉打手包括吸棉罩,一端固定在吸棉罩上、另一端伸出吸棉罩向外的打手刀,以及驱动所述打手刀升降的驱动装置。
[0005]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棉罩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打手刀的两端能够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吸棉罩内侧。
[0006]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其中一端铰接在一起形成铰接点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吸棉罩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打手刀上,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铰接点左右运动的动力装置。
[0007]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筒以及可伸缩的气缸臂,所述气缸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点上,所述缸筒连接在所述小车机架上。
[0008]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小车机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料仓内的内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地轨上的外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通过转臂连接。
[0009]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内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小车机架内侧的中心轴和驱动所述中心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自转滚轮,所述外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小车机架外侧的转动轴和驱动转动轴绕所述地轨转动的绕转滚轮。[0010]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抓棉小车运行时,肋条压紧棉包表面,打手刀伸出肋条抓取棉块,这样开棉混棉更均匀;另一方面增设的驱动装置驱动打手刀沿吸棉罩做升降运动,打手刀在做环形运转的同时,自动的升降,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抓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0011]说明书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棉罩和打到手的内部结构图。
[0013]图中:2、料仓,4、地轨,6、小车机架,8、抓棉小车,10、吸盘,12、抓棉打手,14、肋条,16、吸棉罩,18、打手刀,20、驱动装置,22、滑槽,24、铰接点,26、第一连杆,28、第二连杆,30、动力装置,32、缸筒,34、气缸臂,36、内支撑件,38、外支撑件,40、转臂,42、中心轴,44、自转滚轮,46、转动轴,48、绕转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包括用于储放棉花的环形料仓2、设置在料仓2外围的环形地轨4、一端设置在料仓2内的小车机架6,以及设置小车机架6上的抓棉小车8,小车机架6的另一端设置在地轨4上,抓棉小车8包括一倒置漏斗型的吸盘10,依次设置在吸盘10下方的用于开松棉花的抓棉打手12和用于压紧棉包的肋条14,抓棉打手12包括吸棉罩16, —端固定在吸棉罩16上、另一端伸出吸棉罩16向外的打手刀18,以及驱动打手刀18升降的驱动装置20。抓棉小车8运行时,肋条14压紧棉包表面,打手刀18伸出肋条14抓取棉块,这样开棉混棉更均匀。
[0016]吸棉罩16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滑槽22,打手刀18的两端能够沿滑槽22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吸棉罩16内侧,增设的驱动装置20驱动打手刀18沿滑槽22做升降运动,打手刀18在做环形运转的同时,自动升降,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抓棉的自动化程度。
[0017]进一步的,驱动装置20包括其中一端铰接在一起形成铰接点24的第一连杆26和第二连杆28,第一连杆26的另一端固定在吸棉罩16的内壁上,第二连杆28的另一端固定在打手刀18上,驱动装置20还包括驱动铰接点24左右运动的动力装置30,动力装置30为气缸,包括缸筒32以及可伸缩的气缸臂34,气缸臂34 —端固定连接在铰接点24上,缸筒32连接在小车机架6上。气缸臂34伸缩带动铰接点24左右运动,由第一连杆26和第二连杆28组成的连杆机构驱动打手刀18沿滑槽22做垂直升降运动。
[0018]小车机架6包括设置在料仓2内的内支撑件36和设置在地轨4上的外支撑件38,内支撑件36和外支撑件38之间通过转臂40连接,内支撑件36包括用于支撑小车机架6内侧的中心轴40和驱动中心轴40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自转滚轮42,外支撑件38包括用于支撑小车机架6外侧的转动轴46和转动轴46绕地轨4转动的绕转滚轮48。内支撑件36支撑带动小车机架6绕自身轴线转动,外支撑件38支撑带动小车机架6绕地轨4做环形运动,实现抓棉机的环形连续抓取,结构紧凑,抓棉均匀。
[0019]本发明的抓棉机在使用时,将原棉放入料仓2内,其中将稠密的原棉尽量放置在靠近料仓2中心,比较疏松的原棉尽量放置在料仓2的外围,启动抓棉机,小车机架6带动抓棉打手12做环形运动,在抓棉打手12的作用下,料仓上表层的原棉被搅动开松,疏松轻飘的棉花被抓取,随着料仓2内棉花的减少,抓棉打手12在连杆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至棉花被抓取完毕,本发明的可以设置气缸臂的伸缩间隙,使得抓棉打手12在回转一周的同时间歇下降一定距离,实现抓棉机的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抓棉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002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包括用于储放棉花的环形料仓、设置在料仓外围的环形地轨、一端设置在料仓内的小车机架,以及设置所述在小车机架上的抓棉小车,所述小车机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地轨上,所述抓棉小车包括一倒置漏斗型的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小车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吸盘下方的用于开松棉花的抓棉打手和用于压紧棉包的肋条,所述抓棉打手包括吸棉罩,一端固定在吸棉罩上、另一端伸出吸棉罩向外的打手刀,以及驱动所述打手刀升降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棉罩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打手刀的两端能够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吸棉罩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其中一端铰接在一起形成铰接点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吸棉罩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打手刀上,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铰接点左右运动的动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筒以及可伸缩的气缸臂,所述气缸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点上,所述缸筒连接在所述小车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机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料仓内的内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地轨上的外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和外支撑件之间通过转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形式自动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小车机架内侧的中心轴和驱动所述中心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自转滚轮,所述外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小车机架外侧的转动轴和驱动转动轴绕所述地轨转动的绕转滚轮。
【文档编号】D01G7/02GK103614811SQ20131061645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王军 申请人:苏州骏熠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