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667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专件,特别涉及一种细纱机紧密纺的空心罗拉。
背景技术
细纱紧密纺技术是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多种形式的负压气流集聚系统,将纤维须条在前钳口与增设的阻捻钳口之间区域进行集聚,完成集聚后再进入加捻区域加捻成纱,这使得纤维都可能集聚到纱中,从而形成毛羽少,强力高的紧密纱。自1999年问世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现国内外有多个纺织机械制造商向市场推出了各自的紧密纺纱系统。目前国内在新机与老机改造上推广使用量最大的是网格圈集聚型紧密纺纱系统,它是在普通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前罗拉和前上皮辊的前部增加阻捻皮辊及吸气组件(包括网格圈与传动件)而成的,但机构较复杂、运行成本高、维护不方便。为此,现在国内外也研究开发出了空心罗拉紧密纺纱系统,如瑞士立达纺机公司开发生产了 K45紧密纺纱机。国内如:专利号为ZL200420091918.3、名称为“新型纺纱集束装置”,及专利号为ZL201120025773.7、名称为“新型紧密纺的吸气装置”与专利号为ZL201120459313.5、名称为“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组成的紧密纺纱系统,它是将前罗拉直径加大并做成空心,前罗拉表面只打一排小孔,其内部装有负压吸气组件,空心的前罗拉分别与前上皮辊、阻捻皮辊组成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两钳口之间为集束区;集束区上方有一个气流定向块,其底部中心加工有一条或二条开口凹槽,开口凹槽的宽度有不同规格,可根据纺纱品种以及是否是赛络纺进行更换。吸气组件通过前罗拉表面的一排小孔抽吸气流,纤维须条在前罗拉小孔气流与气流定向块的共同作用而集聚,集聚纤维须条输出到阻捻钳口后被加捻成纱。该紧密纺系统有如下性能特点:⑴空心的前罗拉兼牵伸、集聚、阻捻三项功能;⑵能保证须条在进入阻捻钳口之前一直受到集聚气流与气流定向块的共同作用,实现全程集聚;(3)结构简单、紧凑,免维护;⑷集聚理念合理,集聚效果较好,能耗低;(5)适应所有纺纱原料及品种;(6)对纺纱环境要求与普通环锭纺相同;(7)适应所有老机改造,改造费用不高。因此,它是当今国内较好的紧密纺纱系统之一。但这种单排小通孔的空心罗拉存在以下缺点:对赛络纺纱的集聚效果不够理想;单排孔补风量不够, 特别是使用带丝网的下吸气装置或组件,丝网一糊塞,补风量不足,导致吸气组件内腔流速减小而堵塞,影响紧密纺的纺纱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适纺单根粗纱纺的紧密纺,又能适纺赛络紧密纺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包括主轴以及紧密配合在主轴上的空心罗拉套,空心罗拉套的圆周上设有二排到五排用于通气的小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小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二排到五排小通孔的形状均为圆形,圆形小通孔直径为0.Γ I mm。[0007]二排到五排小通孔的形状均为为椭圆形,椭圆形小通孔长轴为0.5^1.5 mm、短轴为 0.4 0.8 mm。二排到五排小通孔为圆形和椭圆形错开分布,圆形小通孔直径为0.Γ I mm,椭圆形小通孔长轴为0.5 1.5 mm、短轴为0.4 0.8 mm。空心罗拉套直径为40 80 mm。由于采用上述设计结构,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适应纺纱形式多元本实用新型紧密纺空心罗拉是由主轴及在圆周上有二排到五排小通孔的空心罗拉套组成,该新型紧密纺空心罗拉安装在细纱机上,并与“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紧密纺吸气装置”结合装在细纱机上使用,才能发挥纺纱集聚作用,生产出毛羽少、强力高的紧密纱线。以三排小通孔为例,当单根粗纱纺纱时,换上单槽气流定向块,在集聚区内,气流定向块盖住空心罗拉两侧的两排小通孔,只与中间一排小通孔共同作用而集聚;当纺赛络纺时,换上双槽气流定向块和双槽吸气片,在集聚区内,气流定向块盖住空心罗拉中间一排小通孔,只与两侧的两排小通孔共同作用而集聚。实现了能纺单根粗纱纺纱,又能纺赛络纺的紧密纺纱装置。2、运行成本低,吸风组件不易堵塞在纺纱过程中,二排到五排小通孔所需的风压是一样的,风量略微有点增长,但由于二排到五排小通孔补充到空心罗拉套内腔的风量大得多,保证了吸风组件流速所需的风量,大大减少了吸风组件管腔的堵塞,同时减轻了吸风组件中下吸气罩补风量,补风口的丝网不易糊花,也减少了长纤维从空心罗拉套与吸风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空心罗拉套内腔的机会,避免了吸风组件的堵塞。
以下结合附图(以三排小通孔为主)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细纱机紧密纺的空心罗拉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与“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紧密纺吸气装置”共同安装在细纱机上侧面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的一根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空心罗拉套的主视图;图6是空心罗拉套的俯视图;图7是空心罗拉套的左视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6所示空心罗拉套设三排圆形小通孔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6所示空心罗拉套设三排椭圆形小通孔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6所示空心罗拉套中间一排小通孔是圆形与椭圆形错开布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6所示空心罗拉套两侧的两排小通孔位圆形而中间一排小通孔是圆形与椭圆形错开布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11是图6所示空心罗拉套三排小通孔全是圆形与椭圆形错开布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1-主轴,2-空心罗拉套,3-小通孔,A-前上皮辊、B-气流定向块、C-阻捻皮辊、D-吸气座、E-上盖、F-下吸气罩、H-吸气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包括主轴I以及紧密配合在主轴I上的空心罗拉套2,空心罗拉套2的圆周上设有二排到五排用于通气的小通孔3(在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三排小通孔3为例),小通孔3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图1、2中还示示意出与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配合使用的“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紧密纺吸气装置”,其中“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中包括前上皮辊A、气流定向块B、阻捻皮辊C ;“紧密纺吸气装置”包括吸气座D、上盖E、下吸气罩F、吸气片H。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罗拉套2直径为40 80 mm。三排小通孔3的形状可如图9所示均为圆形,圆形小通孔3直径为0.Γ I mm。三排小通孔3的形状也可如图10所示均为椭圆形,椭圆形小通孔3长轴为0.5 1.5 mm、短轴为0.4 0.8 mm。三排小通孔3的形状还可如图11、12所示为圆形和椭圆形错开分布,圆形小通孔3直径为0.Γ mm,椭圆形小通孔3长轴为0.5^1.5 mm、短轴为0.4^0.8 mm。当然小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错开分布的形式并不限于图11、12所示的形式,如还可以是两排小通孔为圆形而一排小通孔为椭圆形,或每一排小通孔连续两个为圆形再到一个椭圆形,在此不一一列举。主轴I和空心罗拉套2及其上的三排小通孔3,按照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分别加工好半成品,通过专用的装配设备,将空心罗拉套2过盈配合地压配到主轴I上,再经外圆磨砺、镀铬,检验合格后,安装在细纱机上,投入纺纱。
本实用新型三排小通孔3紧密纺空心罗拉加上“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紧密纺吸气装置”后,不仅能适应所有纺纱原材料和所有纺纱支数,而且既能单根粗纱纺纱,又能赛络纺纱,并且吸气装置不易堵塞,保证了紧密纺集聚的一致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换:主轴、空心罗拉套及其二排到五排小通孔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结构,如小通孔是方形孔,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的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包括主轴(I)以及紧密配合在主轴(I)上的空心罗拉套(2),其特征在于,空心罗拉套(2)的圆周上设有二排到五排用于通气的小通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其特征在于,小通孔(3)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其特征在于,二排到五排小通孔(3)的形状均为圆形,圆形小通孔(3)直径为0.Γ I 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其特征在于,二排到五排小通孔(3)的形状均为为椭圆形,椭圆形小通孔(3)长轴为0.5 1.5 mm、短轴为0.4 0.8 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其特征在于,二排到五排小通孔(3)为圆形和椭圆形错开分布,圆形小通孔(3)直径为0.1 mm,椭圆形小通孔(3)长轴为0.5" .5mm、短轴为0.4 0.8 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其特征在于,空心罗拉套(2)直径为40 .80 m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专件,该细纱紧密纺空心罗拉包括主轴以及紧密配合在主轴上的空心罗拉套,空心罗拉套的圆周上设有二排到五排用于通气的小通孔,小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它与“气流定向辅助集聚装置”、“紧密纺吸气装置”组合成紧密纺纱系统,安装在紧密纺细纱机上。它不仅能适应所有纺纱原材料和所有纺纱支数,而且既能单根粗纱纺纱,又能赛络纺纱。
文档编号D01H5/74GK203112995SQ2013200637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董仕佳, 潘超, 严峰 申请人:潘超, 董仕佳, 严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