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皮套打孔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1051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手机皮套打孔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包括底板、基座、手柄和打孔机构,基座安装于底板,打孔机构与基座固定连接,手柄与打孔机构活动连接,打孔机构包括打孔座和冲头,打孔座设置有冲压孔,冲头与冲压孔间隙配合。通过冲头与冲压孔间隙配合,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打孔过程,而且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手机皮套进行打孔,打孔的形状实现了多样化,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手机皮套打孔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当资料或文件处理完成之后,一般除了使用钉书机将其装订成册外,通常是以手动打孔机将文件或资料予以打孔后装订成册,以便收藏和调阅,可以提高文书作业的处理效益。桌面型手动打孔机是日常办公中使用最多的手动打孔机,具有价格低廉、带有定位标尺、外观小巧、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0003]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现阶段手机皮套在成型时就已配置有孔,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品种越来越多样化,手机皮套已不能适用于每款手机了,没有套上配套的手机皮套在使用时就相当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该打孔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手机皮套进行打孔,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包括底板、基座、手柄和打孔机构,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打孔机构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打孔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座和冲头,所述打孔座设置有冲压孔,所述冲头与所述冲压孔间隙配合。
[0006]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冲头设置为圆形结构。
[0007]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冲头设置为梯形结构。
[0008]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矩形,所述冲头设置为矩形结构。
[0009]所述基座包括固定部和冲压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冲压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部高于所述冲压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冲压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压孔相对应的第一落料孔。
[0010]所述打孔座包括活动孔、活动槽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冲头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活动孔相对应,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活动孔均通过螺栓所述手柄的下端连接,所述活动槽通过螺栓与所述手柄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0011]所述底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落料孔相对应的第二落料孔,所述第二落料孔的形状设置为方形,所述第二落料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落料孔的面积。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基座、手柄和打孔机构,基座安装于底板,打孔机构与基座固定连接,手柄与打孔机构活动连接,打孔机构包括打孔座和冲头,打孔座设置有冲压孔,冲头与冲压孔间隙配合。通过冲头与冲压孔间隙配合,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打孔过程,而且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手机皮套进行打孔,打孔的形状实现了多样化,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爆炸图。
[0014]图2为图1的组装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打孔机构的爆炸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打孔机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机皮套打孔机,包括底板1、基座2、手柄3和打孔机构4,基座2安装于底板1,打孔机构4与基座2固定连接,手柄3与打孔机构4活动连接,打孔机构4包括打孔座5和冲头6,打孔座5设置有冲压孔7,冲头6与冲压孔7间隙配合。
[0019]优选的,冲压孔7的形状设置为圆形,冲头6设置为圆形结构,这样就能配合进行冲压工作。
[0020]基座2包括固定部8和冲压部9,固定部8与冲压部9固定连接,并且固定部8高于冲压部9,固定部8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冲压部9设置有与冲压孔7相对应的第一落料孔11。
[0021]优选的,打孔座5包括活动孔12、活动槽13和第二固定孔14,冲头6设置有贯通孔16,贯通孔16与活动孔12相对应,贯通孔16和活动孔12均通过螺栓手柄3的下端连接,活动槽13通过螺栓与手柄3的下端连接,第二固定孔14通过螺丝与第一固定孔10固定连接。
[0022]底板I设置有与第一落料孔11相对应的第二落料孔15,第二落料孔15的形状设置为方形,第二落料孔15的面积大于第一落料孔11的面积。
[0023]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冲压孔7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冲头6设置为梯形结构。
[0024]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0025]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冲压孔7的形状设置为矩形,冲头6设置为矩形结构。
[0026]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手机皮套放置于冲压部9与打孔座5之间,然后用手压动手柄3,带动螺栓在活动孔12和活动槽13内运动,然后通过冲头6施加压力将手机皮套去除部压下依次掉入第一落料孔11和第二落料孔15,动作完成后,手柄3通过弹簧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0028]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1.手机皮套打孔机,包括底板、基座、手柄和打孔机构,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打孔机构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打孔机构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座和冲头,所述打孔座设置有冲压孔,所述冲头与所述冲压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冲头设置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冲头设置为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孔的形状设置为矩形,所述冲头设置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固定部和冲压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冲压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部高于所述冲压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冲压部设置有与所述冲压孔相对应的第一落料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座包括活动孔、活动槽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冲头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活动孔相对应,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活动孔均通过螺栓所述手柄的下端连接,所述活动槽通过螺栓与所述手柄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皮套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落料孔相对应的第二落料孔,所述第二落料孔的形状设置为方形,所述第二落料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落料孔的面积。
【文档编号】C14B5/00GK203393165SQ20132031734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4日
【发明者】吴春辉 申请人:吴春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