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4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包括一滑轮架组、一外罩和一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将外罩固定在滑轮架组上,还包括软体缓冲件,该软体缓冲件与固定螺母固定连接且具有一位于外罩下方的缓冲部。本实用新型属于晾衣架领域,将软体缓冲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于外罩下方,软体缓冲件采用软体材质制成,底端设置的缓冲部能与晾杆吊球实现柔性接触,缓冲效果好、安全性高;缓冲部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成合适的大小,十分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架领域,特别是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晾衣架顶座一般包括滑轮架组、外罩和通孔螺母,使用时,将滑轮架组安装在阳台顶墙上,外罩通过通孔螺母固定在滑轮架组的下方,一般情况下,每条晾杆配置两个顶座。升降绳穿过顶座中心的通孔螺母,通过吊球和晾杆保持连接,当升降绳拉动晾杆上升到最顶端时,吊球会和顶座产生碰撞,造成配件磨损加剧,安全性和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晾衣架吊球和顶座容易因碰撞造成配件磨损加剧,安全性和使用效果不佳的缺点,提出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包括一滑轮架组、一外罩和一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将外罩固定在滑轮架组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体缓冲件,该软体缓冲件与固定螺母固定连接且具有一位于外罩下方的缓冲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顶端穿设于所述外罩和所述滑轮架组内,底端设有一下凸缘,所述软体缓冲件内对应设置一容纳下凸缘的下凹槽,该下凹槽顶端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与该下凸缘顶面接触的内凸缘,该下凹槽下方还设置一缓冲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还设有一上凸缘,该上凸缘位于下凸缘上方且其顶面与所述外罩底面接触,所述软体缓冲件内对应设置一沿所述内凸缘顶端延伸至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的环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凸缘的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内设一通孔,其顶端穿设于所述外罩和滑轮架组内,底端外周设有一卡缘,该卡缘顶面与所述外罩底面接触,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固定于该通孔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通孔内壁还设有一内凸台,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设有一外凸台,底端形成有一缓冲部,该外凸台和缓冲部之间设有连接柱,该内凸台顶面与所述外凸台底面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凸台上还设有若干自其顶面向下延伸的开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凸台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
[00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架缓冲顶座,将软体缓冲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于外罩下方,软体缓冲件采用软体材质制成(例如:橡胶),底端设置缓冲部,能与晾杆吊球实现柔性接触,缓冲效果好、安全性高;
[00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软体材质的软体缓冲件顶端挤入固定螺母后涨开卡在固定螺母内,操作方便、且缓冲部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成合适的大小,十分方便;
[0016]3、本实用新型的软体缓冲件顶端与固定螺母底端之间的固定配合结构可以是多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软体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0022]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固定螺母的剖视图;
[0023]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软体缓冲件的剖视图;
[0024]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软体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装配和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图1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0]【具体实施方式】一
[0031]参照图1,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包括一滑轮架组1、一外罩2、一固定螺母5和一软体缓冲件4。参照图2、图6,固定螺母5顶端穿设于外罩2和滑轮架组I内,将外罩2固定在滑轮架组I上,其底端设有一上凸缘502和一下凸缘501,该上凸缘502位于下凸缘501上方且其顶面与外罩2底面接触。上凸缘502直径小于下凸缘501直径,下凸缘501的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
[0032]参照图3、图7该软体缓冲件4与固定螺母5固定连接且具有一位于外罩2下方的缓冲部41。软体缓冲件4内设置一容纳下凸缘501的下凹槽402,该下凹槽402顶端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与该下凸缘501顶面接触的内凸缘401 ;—沿内凸缘401顶端延伸至软体缓冲件4顶端的环槽403。缓冲部41形成于该下凹槽402下方且为弧形缓冲部,缓冲部41和固定螺母5均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用于安装和固定晾杆吊球,本实用新型的软体缓冲件4采用软体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实现晾杆吊球与缓冲部41的柔性接触。
[0033]参照图4、图5,装配时,先将固定螺母5穿过外罩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在滑轮架组I的底端,固定好外罩2使得固定螺母5上的上凸缘502顶面与外罩2底面接触。然后把软体缓冲件4的顶端套在固定螺母5上,下凹槽402碰到上凸缘501时就会涨开,套上后就会收缩,此时,内凸缘401底面与下凸缘501顶面接触,使软体缓冲件4不会向下脱落,实现了很好的固定,安装时只用往上一推就可,安装非常方便。
[0034]【具体实施方式】二
[0035]参照图8,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包括一滑轮架组1、一外罩2、一固定螺母5和一软体缓冲件4。固定螺母5顶端穿设于外罩2和滑轮架组I内,将外罩2固定在滑轮架组I上。参照图9,固定螺母5内设一通孔503,通孔503内壁还设有一内凸台501,底端外周设有一卡缘504,内凸台501上还设置两对称的自其顶面向下延伸的开槽502,方便采用螺丝刀插入开槽502内拧紧固定螺母5。该卡缘504顶面与外罩2底面接触。
[0036]参照图10,软体缓冲件4顶端设有一外凸台402,底端形成有缓冲部41,该外凸台402和缓冲部41之间设有连接柱401。软体缓冲件4顶端固定于通孔503内,使得固定螺母5内凸台501顶面与外凸台402底面接触,且外凸台402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软体缓冲件4的缓冲部41的直径大于固定螺母通孔503的直径。
[0037]参照图11、图12,装配时,首先将固定螺母5穿过外罩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在滑轮架组I的底端,采用螺丝刀插入开槽502内拧紧固定螺母5,然后把软体缓冲件4的顶端插入固定螺母5的通孔503内,当外凸台402穿过内凸台501时就会收缩,穿过后就会涨开,外凸台402底面与内凸台501顶面接触,从而倒挂在内凸台501上,使软体缓冲件4不会向下脱落,由于缓冲部41的外围大过固定螺母5的通孔503,通过连接柱401和外凸台402连接为一体,所以软体缓冲件4就卡在了固定螺母5的通孔里,实现了很好的固定,安装时只用往上一推就可,操作非常方便。
[0038]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包括一滑轮架组、一外罩和一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将外罩固定在滑轮架组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体缓冲件,该软体缓冲件与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母顶端穿设于所述外罩和所述滑轮架组内,底端设有一下凸缘,所述软体缓冲件内对应设置一容纳下凸缘的下凹槽,该下凹槽顶端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与该下凸缘顶面接触的内凸缘,该下凹槽下方还设置一缓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还设有一上凸缘,该上凸缘位于下凸缘上方且其顶面与所述外罩底面接触,所述软体缓冲件内对应设置一沿所述内凸缘顶端延伸至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的环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缘的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内设一通孔,其顶端穿设于所述外罩和滑轮架组内,底端外周设有一卡缘,该卡缘顶面与所述外罩底面接触,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固定于该通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通孔内壁还设有一内凸台,所述软体缓冲件顶端设有一外凸台,底端形成有一缓冲部,该外凸台和缓冲部之间设有连接柱,该内凸台顶面与所述外凸台底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台上还设有若干自其顶面向下延伸的开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的缓冲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台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
【文档编号】D06F57/12GK203393486SQ20132036378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林孝发, 林孝山, 王红旗 申请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滁州九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