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73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包括有前刀模和后刀模,前刀模和后刀模相对组设,前刀模连接调整座,调整座安装在刀模座的滑槽内,在调整座的两移动端分别设有第一调整螺栓和第二调整螺栓,第一调整螺栓推顶调整座及前刀模朝后刀模方向移动,在第一调整螺栓上还套接有加强推顶的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调整螺栓与第一调整螺栓相反推顶调整座。本实用新型极大简化了调整结构,制作及维护容易,投资成本低,调整方便、快捷,提升作业效率,且刀模调整稳定,不易松动,符合产业利用,极大提升了设备的运行率、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专利说明】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绳带打头的打头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打头机是绳带打头生产的常用设备,其工作时是利用打头机上的刀模将胶片包覆于绳带上并切制成绳带胶头,如鞋带打头、手提绳打头、弹力绳打头等。打头机上的刀模包括有前刀模和后刀模,前刀模和后刀模相对组设;工作时,前刀模相对固定,而后刀模在凸轮机构带动下往复伸缩运动,实现前刀模和后刀模高压作用胶片,使之包覆于绳带上,并随后切制成绳带胶头。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胶片作业,需要不同的前刀模和后刀模,以及生产中需要调整前刀模和后刀模之间的间隙,从而获得牢固的包覆结构,以免胶头从绳带上脱落。现有技术中,对于刀模调整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化,制作成本高,且易故障,效率低,刀模调整后易松动。
[0003]为此,本 申请人: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符合产业利用,方便制作及使用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制作,调整方便、快捷,提升作业效率,且刀模调整稳定,不易松动,符合产业利用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包括有前刀模和后刀模,前刀模和后刀模相对组设,前刀模连接调整座,调整座安装在刀模座的滑槽内,在调整座的两移动端分别设有第一调整螺栓和第二调整螺栓,第一调整螺栓推顶调整座及前刀模朝后刀模方向移动,在第一调整螺栓上还套接有加强推顶的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调整螺栓与第一调整螺栓相反推顶调整座。
[0007]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刀模座上的螺纹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及刀模座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的推顶调整座的一端设计有外径缩小的阶梯轴,该阶梯轴插入调整座对应部位的凹孔中。
[0008]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在一上盖上,上盖组装于调整座上方并与刀模座固连,调整座上具有朝上盖方向凸伸的凸部,第二调整螺栓的推顶端支顶凸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上也套接有辅助推顶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的凸部及上盖的内侧壁。
[0009]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极大简化了调整结构,制作及维护容易,投资成本低,调整方便、快捷,提升作业效率,且刀模调整稳定,不易松动,符合产业利用,极大提升了设备的运行率、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0013]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包括有前刀模I和后刀模2,前刀模I和后刀模2相对组设,工作时,前刀模I相对固定,而后刀模2在凸轮机构带动下往复伸缩运动,实现相对运动来将胶片包覆于绳带上并切制成绳带胶头。在本实施例中,前刀模I连接调整座3,调整座3安装在刀模座100的滑槽101内,滑槽101呈U形,卧式设计,前刀模I平躺容嵌于滑槽101内,而调整座3叠设在前刀模I上,前刀模I和调整座3之间通过螺钉锁接,形成一整体。在调整座3的两移动端分别设有第一调整螺栓4和第二调整螺栓5,第一调整螺栓4推顶调整座3及前刀模I朝后刀模2方向移动,在第一调整螺栓4上还套接有加强推顶的压缩弹簧6 ;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与第一调整螺栓4相反推顶调整座3。
[0017]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螺栓4螺纹连接刀模座100上的螺纹孔,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3及刀模座100的内侧壁。压缩弹簧6利用其弹力不仅可方便调整第一调整螺栓4,使调整轻松,同时还加强调整座3和刀模座100之间的推顶关系,使调整座3稳定,不易松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栓4的推顶调整座3的一端设计有外径缩小的阶梯轴41,该阶梯轴41插入调整座3对应部位的凹孔32中,该结构增加第一调整螺栓4与调整座3之间的连接,有定位效果,不易走位,使调整更准确,作用力方向保持稳定不便。
[0018]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螺纹连接在一上盖7上,上盖7组装于调整座3上方并与刀模座100固连,调整座3上具有朝上盖7方向凸伸的凸部31,第二调整螺栓5的推顶端支顶凸部31,本实施例中,凸部31通过组装形式结合在调整座3上,当然也可一体化制作。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上也套接有辅助推顶的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3的凸部31及上盖7的内侧壁。弹簧8同样是改善调整使用,加强推顶。第二调整螺栓5支顶调整座3的凸部31,可保证与第一调整螺栓4相反推顶调整座3的作用,同时避开前刀模I和后刀模2合模工作,结构简单,易制作。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盖7上开设一导孔槽71,调整座3的凸部31顶端凸出导孔槽71,导孔槽71给予导向及限位作用,增加结构性。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第一调整螺栓4和第二调整螺栓5来移动调整座3,从而实现调整前刀模I的位置,并利用相应的压缩弹簧6及弹簧8的作用,增加前刀模I调整稳定性,达到简化结构,制作及维护容易,投资成本低,调整方便、快捷,提升作业效率,且刀模调整稳定,不易松动的功效,符合产业利用,极大提升了设备的运行率、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0020]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包括有前刀模(I)和后刀模(2),前刀模(I)和后刀模(2)相对组设,其特征在于:前刀模(I)连接调整座(3),调整座(3)安装在刀模座(100)的滑槽(101)内,在调整座(3)的两移动端分别设有第一调整螺栓(4)和第二调整螺栓(5),第一调整螺栓(4)推顶调整座(3)及前刀模(I)朝后刀模(2)方向移动,在第一调整螺栓(4)上还套接有加强推顶的压缩弹簧(6);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与第一调整螺栓(4)相反推顶调整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螺栓(4)螺纹连接刀模座(100)上的螺纹孔,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3)及刀模座(100)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螺纹连接在一上盖(7)上,上盖(7)组装于调整座(3)上方并与刀模座(100)固连,调整座(3)上具有朝上盖(7)方向凸伸的凸部(31),第二调整螺栓(5)的推顶端支顶凸部(3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螺栓(5)上也套接有辅助推顶的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支顶调整座(3)的凸部(31)及上盖(7)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带打头机的刀模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螺栓(4)的推顶调整座(3)的一端设计有外径缩小的阶梯轴(41),该阶梯轴(41)插入调整座(3)对应部位的凹孔(32)中。
【文档编号】D07B9/00GK203403318SQ20132041495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黄逢源 申请人:天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