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26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所述上油系统包括“U“形蓄油槽,蓄油槽内侧开设有开口;该蓄油槽的第一侧壁高出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的头部设置有一进油管;所述上油系统的油轮设置于蓄油槽的油槽内。本实用新型进油管的进油方式为高进低出,这样蓄油槽内的油不会漏到蓄油槽的外部;从而保证了车间的干净,且不会浪费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涤纶(POY),丙纶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传统的加弹机,包括支座、主支架、导丝辊支架、立柱、横梁、原料输送装置、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第二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无捻丝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丝进行上油,才能保证丝的弹性和光滑;而传统上油装置的两侧壁的高度一般是等高的,或者带有进油管一端的侧壁高于另一端的侧壁;这样在上油时,就会出现低进高出的现象,从而在上油时,油会从侧壁泄漏出去,这样车间的地板全部是油,而且油还会滴落到加弹机的其他部分,造成操作人员的加工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保证了车间的干净,且不会浪费油,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所述上油系统包括“U “形蓄油槽,蓄油槽内侧开设有开口 ;该蓄油槽的第一侧壁高出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的头部设置有一进油管;所述上油系统的油轮设置于蓄油槽的油槽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蓄油槽第一侧壁高出第二侧壁10?20mm。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增高了带有进油管的蓄油槽的侧壁,使得进油管的进油方式为高进低出,这样蓄油槽内的油不会漏到蓄油槽的外部;从而保证了车间的干净,且不会浪费油,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所述上油系统包括“U “形蓄油槽1,蓄油槽I内侧开设有开口(未图示);该蓄油槽I的第一侧壁11高出第二侧壁12,且第一侧壁11的头部设置有一进油管2 ;所述上油系统的油轮3设置于蓄油槽I的油槽内。这样带有进油管的蓄油槽的一侧壁高于另一侧壁,使得进油管的进油方式为高进低出。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油槽I第一侧壁11高于第二侧壁12的长度为10?20mm。
[0010]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蓄油槽I第一侧壁11的底部与上油系统的底板(未图示)之间设置有垫片(未图示)。该垫片也能增加第一侧壁11的高度,进而使得进油管的进油方式为高进低出。[0011]总之,本实用新型增高了带有进油管的蓄油槽的侧壁,使得进油管的进油方式为高进低出,这样蓄油槽内的油不会漏到蓄油槽的外部;从而保证了车间的干净,且不会浪费油,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001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所述上油系统包括“U “形蓄油槽,蓄油槽内侧开设有开口 ;其特征在于:该蓄油槽的第一侧壁高出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的头部设置有一进油管;所述上油系统的油轮设置于蓄油槽的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上油系统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第一侧壁高出第二侧壁10?20mm。
【文档编号】D01H13/30GK203462211SQ20132046438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向建平 申请人: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