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3781阅读:1839来源:国知局
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由缝纫机机头以及位于所述缝纫机机头一侧的移动机构构成,所述移动机构为一线性位移机构及一角位移机构形成的柱面立体空间的复合位移机构,所述缝纫机机头及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计算机控制,由此完成具有弧形曲面工件的缝制加工。本实用新型解决弧形底板的硬式肩章在自动缝制加工中的技术问题,彻底排除了操作工的人为因素,产品质量高,成品率高,一致性好,高速高效。
【专利说明】硬式肩章缝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中,具体而言,涉及服装服饰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制服服饰中有硬式肩章,是在硬质肩章底板上覆盖织带布、底布等织物制成。覆盖的织带布、底布等以缝纫的方式与底板结合。以前的硬式肩章底板为平面,新式的硬式肩章底板为弧面,这样在服装上更为美观。但是传统的缝制机械都是平面缝纫,目前还没有适合弧面缝制的缝纫机。用平面缝纫机缝制弧面物,会影响上、下线迹的美观。另外,肩章的边线为五边形,要保持边距的均匀一致需要熟练的缝制技术,目前多靠手工操作,缝制速度低,产品一致性差。
[0003]缝纫机实际可以分解为二个部分,其一为缝纫机构,即通常所说的缝纫机“机头”,完成针刺及底线、面线的绞合;另一部分为工件的移动机构,每二针之间移动的距离即为“针距”,多个连续的针距形成线迹,亦叫缝迹。传统缝纫机的移动机构由工件上面的“压脚”与工件下面的“送布牙”配合完成,只能实现一维的线性位移。若要缝制曲线,需由人工对工件施加额外的侧向移动力。
[0004]电脑花样机是一种新型智能化缝制机械,实际是由一个电脑控制的平面移动机构与机头的结合装置,这个平面移动机构可在工件二维平面的一定范围内,在X向、Y向自由移动。这个电脑控制的移动机构可以形成任意方向上的针距,也可变化针距大小,特别是可以事先编制好缝制图形的缝制程序,在放置好工件后由电脑高速自动完成。但是电脑花样机的移动机构是平面二维机构,适合缝制的工件也是平面,缝制的图案也是平面图形,不适用于弧形曲面的工件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解决弧形底板的硬式肩章在自动缝制加工中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由缝纫机机头以及位于所述缝纫机机头一侧的移动机构构成,所述移动机构为一线性位移机构及一角位移机构形成的柱面立体空间的复合位移机构,所述缝纫机机头及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计算机控制,由此完成具有弧形曲面工件的缝制加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由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上固定有一支架,支架活动连接在一对导轨上,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及轮框,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驱动轮框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夹持在所述轮框上。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带两端的带轮固定在所述的导轨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由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一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连接在至少一根与丝杆平行设置的导杆上,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电机及轮框,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驱动轮框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夹持在所述轮框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肩章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其缝制线迹不同,可以事先编制调试好缝制程序,并保存缝制程序。生产的时候只需调用相应的程序即可立即高速生产。彻底排除了操作工的人为因素,产品质量高,成品率高,一致性好,高速高效。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实施例1移动机构示意图1 ;
[0018]图3实施例1移动机构示意图2 ;
[0019]图4实施例2移动机构示意图;
[0020]图5实施例3移动机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电机,2、第一同步带,201、带轮,3、导轨,4、支架,5、第二同步带,6、轮框,7、第二电机,8、工件,9、丝杆,901、丝杆螺母,10、导杆,11、移动机构,21、缝纫机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所述移动机构11由第一电机1连接并驱动一水平设置的第一同步带2,所述第一同步带1上固定有一支架4,支架4活动连接在一对导轨3上,所述支架4上安装有第二电机7及轮框6,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第二同步带5驱动轮框6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8夹持在所述轮框6上。所述第一同步带2两端的带轮201固定在所述的导轨3之间。所述缝纫机机头21及所述移动机构11通过计算机控制,由此完成具有弧形曲面工件的缝制加工。
[0025]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7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0026]实施例2
[0027]参照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同步带2竖直设置。
[0028]实施例3[0029]参照图5所示,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所述移动机构11由第一电机1连接并驱动一丝杆9,所述丝杆9通过丝杆螺母901连接有一支架4,所述支架4连接在至少一根与丝杆9平行设置的导杆10上,支架4上安装有第二电机7及轮框6,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第二同步带5驱动轮框6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8夹持在所述轮框6上。所述缝纫机机头21及所述移动机构11通过计算机控制,由此完成具有弧形曲面工件的缝制加工。
[0030]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7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缝纫机机头(21)以及位于所述缝纫机机头(21)一侧的移动机构(11)构成,所述移动机构(11)为一线性位移机构及一角位移机构形成的柱面立体空间的复合位移机构,所述缝纫机机头(21)及所述移动机构(11)通过计算机控制,由此完成具有弧形曲面工件的缝制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1)由第一电机(1)连接并驱动第一同步带(2),所述第一同步带(1)上固定有一支架(4),支架(4)活动连接在一对导轨(3)上,所述支架(4)上安装有第二电机(7)及轮框(6),所述第二电机(7 )通过第二同步带(5 )驱动轮框(6 )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8 )夹持在所述轮框(6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带(2)两端的带轮(201)固定在所述的导轨(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1)由第一电机(1)连接并驱动一丝杆(9 ),所述丝杆(9 )通过丝杆螺母(901)连接有一支架(4 ),所述支架(4)连接在至少一根与丝杆(9)平行设置的导杆(10)上,支架(4)上安装有第二电机(7)及轮框(6),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第二同步带(5)驱动轮框(6)旋转实现角位移,工件(8)夹持在所述轮框(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硬式肩章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7)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文档编号】D05B21/00GK203498617SQ20132058725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李锡放 申请人:苏州智立织锦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