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中空绢丝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06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中空绢丝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中空绢丝的面料,包括基布层和抑菌层,所述基布层由若干经纱和若干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采用中空绢丝,经纱两上一下交替穿过纬纱,经纱的密度为6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45根/英寸,所述抑菌层涂覆在基布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横截面异形度较高的中空绢丝进行编织,有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和吸水性能,穿着舒适度更高,同时中空绢丝中混有短纤维,能增加绢丝条和短纤维之间的抱合程度,从而减轻面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绢丝条滑出布面而引起起毛起球的现象,增加了面料的美观性,同时抑菌层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专利说明】—种采用中空绢丝的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絹丝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采用中空絹丝面料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传统面料大多采用现有的天然纤维进行编织,如棉、麻、丝、毛均是实芯纤维,因此面料的柔软性和吸水性能一般,而且传统的天然纤维面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反复经受摩擦,很多织物中的纤维两端会露出表面,形成茸毛,当这些茸毛不能很快脱落而继续经受摩擦时,就会形成颗粒状,起毛起球现象严重,从而使织物的美观性大大下降,并且容易滋生细菌,对穿着者健康不利,随着社会对纺织品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档面料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能够使提高面料的柔软性和吸水性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减少起毛球现象的产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穿着舒适度更高。
[0004]为实现上 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包括基布层和抑菌层,所述基布层由若干经纱和若干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采用中空絹丝,经纱两上一下交替穿过纬纱,经纱的密度为6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45根/英寸,所述抑菌层涂覆在基布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5]作为优选,所述经纱和纬纱两上一下互相交织形成组织点,多个组织点构成组织结构,面料整体密度小,透气性良好。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絹丝包括芯层和外层,外层缠绕于芯层的外部,所述芯层由若干水溶性纤维丝排列形成,芯层的横截面为异形截面,所述外层由若干絹丝条和若干短纤维并条粘合后形成,每两条絹丝条之间缠绕有一条短纤维。
[0007]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水溶性纤维丝排列形成的芯层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圆形或者三叶形,截面异形度高,中空絹丝的吸水性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短纤维采用低熔点聚酯短纤维,所述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长度为70~100mm,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直径为10~15 μ m,采用的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熔点为120°C~135°C,经热处理后,低熔点聚酯短纤维与絹丝条之间的接触处产生“焊接点”,增加两者之间的抱合程度,从而减轻面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絹丝条滑出布面而引起起毛起球的现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横截面异形度较高的中空絹丝进行编织,有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和吸水性能,穿着舒适度更高,同时中空絹丝中混有短纤维,能增加絹丝条和短纤维之间的抱合程度,从而减轻面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絹丝条滑出布面而引起起毛起球的现象,增加了面料的美观性,同时抑菌层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001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的主视剖面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的编织结构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空絹丝的主视结构图;
[0014]图4是截面为三角形的中空絹丝的俯视剖面图;
[0015]图5是截面为长方形的中空絹丝的俯视剖面图。
[0016]图中:1-基布层、2-抑菌层、3-中空絹丝、4-芯层、5-外层、11-经纱、12-纬纱、41-水溶性纤维丝、51-絹丝条、52-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0017]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包括基布层I和抑菌层2,所述基布层I由若干经纱11和若干纬纱12编织而成,经纱11和纬纱12均采用中空絹丝3,经纱11两上一下交替穿过纬纱12,经纱11的密度为60根/英寸,纬纱12密度为45根/英寸,所述抑菌层2涂覆在基布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经纱11和纬纱12两上一下互相交织形成组织点,多个组织点构成组织结构。
[0018]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中空絹丝3包括芯层4和外层5,外层5缠绕于芯层4的外部,所述芯层4由若干水溶性纤维丝41排列形成,芯层4的横截面为异形截面,所述外层5由若干絹丝条51和若干短纤维52并条粘合后形成,每两条絹丝条51之间缠绕有一条短纤维52,所述若干水溶性纤维丝41排列形成的芯层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圆形或者三叶形,所述短纤维52采用低熔点聚酯短纤维,所述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长度为70~100mm,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直径为10~15 μ m。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横截面异形度较高的中空絹丝3进行编织,中空絹丝3将若干水溶性纤维丝21排列成异形截面的芯层2,使得缠绕在芯层2外部的外层3横截面具有较高的异形度,当水溶性纤维丝21溶出后,中空絹丝3的中心形成异形度高的中空结构,有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和吸水性能,穿着舒适度更高,在中空絹丝3中混入短纤维52,能增加絹丝条51和短纤维52之间的抱合程度,从而减轻面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絹丝条51滑出布面而引起起毛起球的现象,增加了面料的美观性,并且抑菌层2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穿着更加健康舒适。
[0020]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I)和抑菌层(2),所述基布层(I)由若干经纱(11)和若干纬纱(12 )编织而成,经纱(11)和纬纱(12 )均采用中空絹丝(3 ),经纱(11)两上一下交替穿过纬纱(12),经纱(11)的密度为60根/英寸,纬纱(12)密度为45根/英寸,所述抑菌层(2 )涂覆在基布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11)和纬纱(12)两上一下互相交织形成组织点,多个组织点构成组织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絹丝(3)包括芯层(4)和外层(5),外层(5)缠绕于芯层(4)的外部,所述芯层(4)由若干水溶性纤维丝(41)排列形成,芯层(4)的横截面为异形截面,所述外层(5)由若干絹丝条(51)和若干短纤维(52)并条粘合后形成,每两条絹丝条(51)之间缠绕有一条短纤维(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水溶性纤维丝(41)排列形成的芯层(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圆形或者三叶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中空絹丝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52)采用低熔点聚酯短纤维,所述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长度为70?100mm,低熔点聚酯短纤维的直径为10?15 y m。
【文档编号】D03D13/00GK203487319SQ201320602543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冠华 申请人:浙江诸暨虹绢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