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450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包括装在鞍座上方的压毛片座和设在刀筒刀钩上方的垂直杆,垂直杆的中部通过固定块与压毛片座相连,在所述垂直杆的下端部内侧装有压刀筒刀钩上面纱的压毛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筒刀钩的上方设压毛片,用压毛片辅助刀筒,压住面纱,切断面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压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圈绒大圆机的构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压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割圈绒大圆机的压毛装置采用压毛轮,压毛轮用昂贵的轴承与割圈绒大圆机的机体相接,这样使得割圈绒大圆机的成本较高,维修周期延长,同时,压毛轮的实际压毛距离较短,使得面纱切断后切口不平整,且存在漏切或拉断等问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理想,压毛轮的体积较大,割圈绒大圆机的使用路数较少,应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压毛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包括装在鞍座上方的压毛片座和设在刀筒刀钩上方的垂直杆,垂直杆的中部通过固定块与压毛片座相连,在所述垂直杆的下端部内侧装有压刀筒刀钩上面纱的压毛片。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压毛片为长方形,压毛片的下沿靠近刀筒上沿。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筒刀钩的上方设压毛片,压毛片辅助刀筒将面纱切断,压毛片体积小,可以增加割圈绒大圆机的使用路数,提高割圈绒大圆机的最大针织毛高,压毛片通过垂直杆与压毛片座相接,增加了实际压毛距离,使得面纱切断后更加平整且减少漏切、拉断等问题,提高了割圈绒大圆机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该结构简单,不使用昂贵的轴承的压毛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维修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09]参照图1,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包括装在鞍座上方的压毛片座I和设在刀筒刀钩上方的垂直杆3,垂直杆3的中部通过固定块2与压毛片座I相连,在所述垂直杆3的下端部内侧装有压刀筒刀钩上面纱的压毛片4。
[0010]所述压毛片4为长方形,压毛片4的下沿靠近刀筒上沿。
[0011]工作时,位于针盘内的针将面纱咬住拉进针盘,刀筒上的刀钩勾住位于两相邻针之间的面纱,向下拉,将面纱拉长一定的距离,经压毛片4处压住面纱,当刀钩再次向上运动时与压毛片4配合,切断面纱。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压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在鞍座上方的压毛片座和设在刀筒刀钩上方的垂直杆,垂直杆的中部通过固定块与压毛片座相连,在所述垂直杆的下端部内侧装有压毛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毛片为长方形,压毛片的下沿靠近刀筒上沿。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3546333SQ201320648331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徐睿晗, 侯永进, 吉安岩, 周洪勤 申请人:连云港元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