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摇杆,和连接在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于摆块两端,所述摆块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于机架滑动。上下两驱动轴分别带动两摇杆,双摇杆各自带动连杆,两传动链两连杆同时作用在同一摆块上,机构带动摆块上下往复运动。从满足经纱的工艺要求出发,机构设计在实现往复运动的同时尽可能不产生多余的运动,提高机构的平稳性,减少动态力和动态力矩。
【专利说明】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提花机构完成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为了完成织机开口的特定动作,机构各杆件的基本尺寸必须满足织造工艺,不同织物,有不同的开口高度,双摇杆提花机构用不同长度的摇杆,并调整其他杆件尺寸的相互关系,实现长度较长的摇杆完成高度高的开口,长度较短的摇杆完成高度低的开口。
[0003]提综丝有很多排,在开口过程中所有的提综丝形成一个梭口,前排的提综丝的开口闻度小,后排的提综丝的开口闻度大。同一页提综板带动多页提综刀,位置罪如的提综刀开口高度小,位置靠后的提综刀开口高度大。因此,同一页提综板与两连杆两个铰接点的运动是不同的,由长摇杆传动的铰接点的运动幅度大于由短摇杆传动的铰接点的运动幅度。两个铰接点的运动幅度不同,又必须保持同步,提花机构在运动中形成梭口。
[0004]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是两自由度机构,采用两条传动链两个运动同时作用在工作杆件上,两个运动保持同步,两个运动的合力在工作杆件上产生往复运动的同时,两条传动链产生的力和力矩应该尽量平衡或抵消。两个子结构同时带动工作部件,两个子结构必须互不干涉,两运动不能完全抵消就会产生多余的运动,多余的运动是不平稳的根源,且产生较大的动态力和动态力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从满足经纱的工艺要求出发,机构设计在实现往复运动的同时尽可能不产生多余的运动。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摇杆,和连接在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于摆块两端,所述摆块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于机架滑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摆动角相等,所述第一摇杆与所述第二摇杆摆动相位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方,所述滑块位于第二驱动轴下方;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滑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滑块轨道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连线。
[0010]优选的,所述摆块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构成三个铰接点,三个铰接点组成一三角形,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点的连线为底边,滑块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点的连线分别为腰。
[0011]优选的,所述底边上的高长度小于等于底边长度的六分之一。[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根据不同织物的不同开口高度设计长度;所述底边上的高的垂足到第一连杆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杆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所述垂足到第二连杆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长度等于第二连杆长度加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之间的距离。
[0014]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矩形滑块或圆形滑块。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两驱动轴分别带动两摇杆,双摇杆各自带动连杆,两传动链两连杆同时作用在同一摆块上,机构带动摆块上下往复运动。从满足经纱的工艺要求出发,机构设计在实现往复运动的同时尽可能不产生多余的运动,提高机构的平稳性,减少动态力和动态力矩。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矩形滑块示意图;
[0021]图3为圆形滑块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所示,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驱动轴A上的第一摇杆AB,和连接在第二驱动轴D上的第二摇杆DE,所述第一摇杆AB、第二摇杆DE分别通过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连接于摆块CFG两端,所述摆块CFG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块G,所述滑块G相对于机架滑动。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滑块G为矩形滑块或圆形滑块。
[0026]所述第一驱动轴A与所述第二驱动轴D摆动角相等,所述第一摇杆AB与所述第二摇杆DE摆动相位相同。所述第一驱动轴A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轴D上方,所述滑块G位于第二驱动轴D下方;第一驱动轴A、第二驱动轴D和滑块G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滑块G轨道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第二驱动轴B的连线。
[0027]所述摆块CFG与所述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滑块G构成三个铰接点,三个铰接点组成一三角形,第一连杆BC与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连线为底边CF,滑块G与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连线分别为腰。所述底边CF上的高GH长度等于底边CF长度的六分之一。所述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根据不同织物的不同开口高度设计长度;所述底边上的高的垂足H到第一连杆BC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杆BC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所述垂足H到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EF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
[0028]由于梭口形状的要求,同一页提综板两个铰接点的位移量是不同的,由长摇杆传动的铰接点的运动幅度大于由短摇杆传动的铰接点的运动幅度。
[0029]连杆长度的取法以保持三角形摆块边长的水平位置,两连杆长度的关系为所述第一连杆BC长度等于第二连杆EF长度加上所述第一驱动轴A与第二驱动轴D之间的距离。
[0030]实施例2
[0031]参照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32]双摇杆摆块七杆机构是520型七杆机构,机构的原动件是双摇杆,第一摇杆AB和第二摇杆DE往复摆动,两摇杆长度不相等,机构的输出杆件是摆块CFG,摆块CFG是工作杆件。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第一驱动轴(A)上的第一摇杆(AB),和连接在第二驱动轴(D)上的第二摇杆(DE),所述第一摇杆(AB)、第二摇杆(DE)分别通过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连接于摆块(CFG)两端,所述摆块(CFG)中部活动连接有滑块(G),所述滑块(G)相对于机架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与所述第二驱动轴(D)摆动角相等,所述第一摇杆(AB)与所述第二摇杆(DE)摆动相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轴(D)上方,所述滑块(G)位于第二驱动轴(D)下方;第一驱动轴(A)、第二驱动轴(D)和滑块(G)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滑块(G)轨道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驱动轴(A)、第二驱动轴(B)的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CFG)与所述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滑块(G)构成三个铰接点,三个铰接点组成一三角形,第一连杆(BC)与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连线为底边(CF),滑块(G)与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连线分别为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CF)上的高(GH)长度小于等于底边(CF)长度的六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BC)、第二连杆(EF)根据不同织物的不同开口高度设计长度;所述底边上的高的垂足(H)到第一连杆(BC)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杆(BC)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所述垂足(H)到第二连杆(EF)铰接点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EF)系列的加权平均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BC)长度等于第二连杆(EF)长度加上所述第一驱动轴(A)与第二驱动轴(D)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摇杆摆块七杆提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G)为矩形滑块或圆形滑块。
【文档编号】D03C3/32GK203546306SQ20132067754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周平, 祝章琛, 王萍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