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42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上料辊A、张紧辊以及轧辊组,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切,且主动辊的轴线与从动辊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前端的水浴槽,所述水浴槽中设有一个浸料辊;还包括一个刷辊,所述刷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切。本实用新型为轧染工艺而设计,为适应连续化生产而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为布匹快速染色快速定型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水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乳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布匹基本都采用水浴染色,染色后晾干或烘干,然后进入整型工序。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涂料染色的工艺,是采用刮浆的工艺,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通过刮刀涂覆在布料上,整型后形成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布料,通常也带有色彩。但是采用刮浆工艺制得的面料,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消费者都都喜欢染色的布料,因为它不仅色牢度高,而且没有涂层,不影响布料本身具有的肌肤亲和性等自然性能。但是现有技术的水浴染色需要用掉大量的水,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对环境是一种威胁。
[0003]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轧染技术,如申请号为20111037036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经浸轧染液后即行烘干,随即再进行热熔处理。在200°C高温作用下,沉积在织物上的染料可以单分子形式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涤纶的染色。若是涤棉混纺织物,则可通过热熔处理使沾在棉上的染料以气相或接触的方式转移到涤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连续化轧染生产方式为主,生产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0004]轧染技术的使用势必要用到轧染机。而目前市场上轧染机种类多样规格不一,参差不齐。如:申请号为02238368.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轧染机,它是在卷布辊、退布辊之间,染液槽中部的染液面上部安装一对轧辊组成。以轧辊的主动辊为动力源,控制织物运行速度,卷布辊、退布辊的转速由力矩电动机自动调整,克服现有轧染机的织物运行速度不稳定,出现色差的弊病,染色均匀一致,并减少染料用量,提高产品质量。但是该轧染机的结构过于简单,功能也单一,轧染后的布匹含有大量的水,因此使用该机械轧染,耗水量也极大。
[0005]申请号为20122055853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放布纠偏机,包括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上端安装有纠偏辊,纠偏辊两半圆弧面上对称分布均匀排列的钢丝螺旋线,纠偏辊左端连接有电磁离合器,纠偏辊右端安装有止动开关I和止动开关II,止动开关I和止动开关II成180度交错分布,纠偏辊后方设有横梁安装在H型支架上,横梁左右两边分别设有感应器I和感应器II,感应器I和感应器II上分别安装有挡块,H型支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I和接近开关II与止动开关I和止动开关II相配合,感应器I和感应器II分别与接近开关I和接近开关II连接。该纠偏机属于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机型,结构比较复杂,购置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也有简单的结构,如专利号为201220558960.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纠偏卷布辊,它包括辊轴,辊轴上套接有辊体,辊体两半圆弧面上对称分布均匀排列的钢丝螺旋线。该纠偏卷布辊使用时需要设置在可左右调节的辊架上,而且需要配合电气部分使用,才能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该纠偏辊结构简单,购置成本低,但使用效果却不好,它完全依靠布匹与纠偏卷布辊的摩擦力进行调节,往往会出现调节不到位的情况。[0006]由于现有的布匹染色、烘干、整型等工艺一般都是分时间段、分车间进行操作的,因此,布料在进入整型机前不需要进行纠偏。因此,现有的整型机一般都没有纠偏装置。但是随着轧染工艺的提出,布匹的染色、烘干、整型的连续化生产成为现实。这就需要在每一个工艺的前端都进行一个纠偏处理,否则会因为布匹的跑偏而难以实现连续化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染系统。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轧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上料辊A、张紧辊以及轧辊组,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切,且主动辊的轴线与从动辊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前端的水浴槽,所述水浴槽中设有一个浸料辊;还包括一个刷辊,所述刷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切。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布匹纠偏机包括机架B、上料B辊、纠偏辊组件和出料辊组,所述上料辊和纠偏辊组件之间设有定位对辊组,所述定位对辊组的两个辊子的轴线连成的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上料辊设置在定位辊组的上方,所述纠偏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辊组的下方,所述上料辊B、定位辊组和纠偏辊组件三者形成一个角度为170?190°的角;还包括一个表面光滑的底辊,所述底辊设置在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纠偏辊架、纠偏辊前辊和纠偏辊后辊,所述纠偏辊前辊和纠偏辊后辊共同轴接在所述纠偏辊架上;所述纠偏辊前辊的轴线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的轴线连成的面竖于水平面,且所述纠偏辊前辊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相平行却互不接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布匹整型机的纠偏调节机构,包括纠偏机架、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内侧面的布料咬入组件、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底部的角纠偏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端部的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根据喂入布匹的门幅宽度来定位调节,使得喂入的布匹处于适度的张紧状态;所述角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轴、角纠偏台板、纠偏轮,所述纠偏轴上端承托在所述纠偏机架底部,纠偏轴底部通过一个连杆与一个齿轮齿条调节器活动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调节器的齿条设在所述角纠偏台板的端面上,所述纠偏轮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的底部用于对纠偏机架的调节,所述纠偏轮的轮缘与所述角纠偏台板的台面相接处,使得所述纠偏轮被所述角纠偏台板所承托,同时也使得所述纠偏机架被所述角纠偏台板所承托。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在布料经过轧辊后不再经过水浴槽,而且在进入轧辊前,还有刷辊对所述布料进行作用,该作用不仅是一种预染,而且还能将多余水分从布料上刷下,从而能够减少染液用量;本实用新型的轧辊组的从动辊轴接在轧辊架上,而轧辊架可以调节,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从动辊和主动辊的接触程度,从而调节轧染时的压力的大小,从而可以改善轧染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料桶与水浴槽连通的方式,不间断地对所述水浴槽进行供液;使用时调节好上料桶的出液量后,只要保证上料桶内有染液,就能保证水浴槽正常工作,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0015]2.本实用新型纠偏辊组件的夹持构件由纠偏辊前辊和纠偏辊后辊组成,所述纠偏辊前辊的轴线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的轴线连成的面竖于水平面,且所述纠偏辊前辊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相平行却互不接触,因此,布匹在经过纠偏辊组件时必须要经过S型的绕设,进而产生强大的静摩擦力,从而不会产生调节不到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上料辊、定位辊组和纠偏辊组件三者形成一个角度为170?190°的角,保证了布匹在进入纠偏装置前,还要经过上料辊和定位辊组,定位辊组的定位作用,也为纠偏的调节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出料辊组,所述出料辊组为至少由三个辊子组成的辊组,所述三个辊子使得布匹在对应位段形成S型,因此,在经过纠偏装置的调节后,由于出料辊组的作用,布匹横向上不会发生偏移,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
[0016]3.本实用新型的出现使得进入整型机的布匹得以进行纠偏调节,从而避免在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坯布跑偏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的丝杆组件可根据喂入布匹的门幅进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角纠偏组件可用于所述纠偏机架的实时调节,从而保证咬入组件能够正常工作;咬入组合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保证良好的咬入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匹斜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布匹纠偏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布匹整型机的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布匹斜轧机,2-布匹纠偏机,3-布匹整型机的纠偏机构;
[0022]11_机架A, 12-上料棍A, 13-张紧棍,14-乳棍组,141-主动棍,142-从动棍,143-辊架,144-气缸/油缸,15-水浴槽,16-上料桶,17-大电机,18-小电机,19-浸料辊,110-刷辊;
[0023]21-机架B,22-上料辊B,23-纠偏辊组件,231-纠偏辊架,232-纠偏辊前辊,233-纠偏辊后辊,234-主动摆臂,235-从动摆臂,236-气缸或油缸的伸缩臂,24-出料辊组,25-定位对辊组,26-张紧辊,27-底辊;
[0024]31-纠偏机架,32-布料咬入组件,321-咬入轮,322-伺服电机,323-衬板,33-角纠偏组件,331-纠偏轴,332-角纠偏台板,333-纠偏轮,334-齿轮齿条调节器,335-齿条,34-丝杆组件,35-红外线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7]如图1-4所示,一种轧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
[0028]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ll、上料辊A12、张紧辊13以及轧辊组14,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141和一个从动辊142,所述主动辊141与从动辊142相切,且主动辊141的轴线与从动辊142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14前端的水浴槽15,所述水浴槽15中设有一个浸料辊19 ;还包括一个刷辊110,所述刷辊110与所述主动辊141相切。所述从动辊142的辊架143 —端铰接在机架All上,另一端固定在气缸或油缸144的伸缩臂端部;所述气缸或油缸144的缸体与所述机架11相对固定。还包括大电机17与小电机18,所述大电机17与所述主动辊141的其中一端部连接,所述小电机18与所述上料辊12的其中一端部连接。还包括上料桶16,所述上料桶16的架设高度高于所述水浴槽15,所述上料桶16与所述水浴槽1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上料辊12、主动辊41与从动辊142均为柔性表面的辊。
[0029]所述布匹纠偏机,包括机架B21、上料辊B22、纠偏辊组件23、张紧辊26和出料辊组24,所述上料辊22和纠偏辊组件23之间设有定位对辊组25,所述定位对辊组25的两个辊子的轴线连成的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上料辊22设置在定位辊组25的上方,所述纠偏辊组件23设置在所述定位辊组25的下方,所述上料辊22、定位辊组25和纠偏辊组件23三者形成一个角度为170?190°的角;还包括一个表面光滑的底辊27,所述底辊27设置在所述纠偏辊组件23的下方;所述纠偏辊组件23包括纠偏辊架231、纠偏辊前辊232和纠偏辊后辊233,所述纠偏辊前辊232和纠偏辊后辊233共同轴接在所述纠偏辊架231上;所述纠偏辊前辊232的轴线与所述纠偏辊后辊233的轴线连成的面竖于水平面,且所述纠偏辊前辊232与所述纠偏辊后辊233相平行却互不接触。所述出料辊组24为至少由三个辊子组成的辊组,所述三个辊子使得布匹在对应位段形成S型。所述出料辊组24的辊子的表面为柔性的粗糙面。所述纠偏辊组件23还包括主动摆臂234和从动摆臂235,所述主动摆臂234和所述从动摆臂235的一端铰接在机架B2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纠偏辊架231上;通过所述摆臂使得所述纠偏辊架231能够左右摆动。所述主动摆臂234的臂上连接有气缸或油缸的伸缩臂236。
[0030]所述布匹整型机的纠偏调节机构,包括纠偏机架31、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31内侧面的布料咬入组件32、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底部的角纠偏组件33和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31端部的丝杆组件34 ;所述丝杆组件34根据喂入布匹的门幅宽度来定位调节,使得喂入的布匹处于适度的张紧状态;所述角纠偏组件33包括纠偏轴331、角纠偏台板332、纠偏轮333,所述纠偏轴331上端承托在所述纠偏机架31底部,纠偏轴331底部通过一个连杆与一个齿轮齿条调节器334活动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调节器334的齿条335设在所述角纠偏台板332的端面上,所述纠偏轮333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I的底部用于对纠偏机架31的调节,所述纠偏轮333的轮缘与所述角纠偏台板332的台面相接处,使得所述纠偏轮333被所述角纠偏台板332所承托,同时也使得所述纠偏机架31被所述角纠偏台板332所承托。所述布匹咬入组件32包括咬入轮321和伺服电机322,所述咬入轮321固连在所述伺服电机322的输出轴上。所述布匹咬入组件还包括衬板323,所述咬入轮321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衬板323,所述衬板323的工作面与所述咬入轮321的工作面相切,且所述咬入轮321与所述衬板323靠近却不接触;在所述衬板323作用下,使得布匹更易于被咬入。还包括用于对布匹喂入情况监测的红外线感应器35,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5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31。
【权利要求】
1.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布匹斜轧机、布匹纠偏机和布匹整型机,所述布匹整型机在整型箱前部设有整型纠偏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斜轧机,包括机架A、上料辊A、张紧辊以及轧辊组,所述刷辊组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切,且主动辊的轴线与从动辊的轴线连成的面与水平面相倾斜,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轧辊组前端的水浴槽,所述水浴槽中设有一个浸料辊;还包括一个刷辊,所述刷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纠偏机包括机架B、上料B辊、纠偏辊组件和出料辊组,所述上料辊和纠偏辊组件之间设有定位对辊组,所述定位对辊组的两个辊子的轴线连成的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上料辊设置在定位辊组的上方,所述纠偏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辊组的下方,所述上料辊B、定位辊组和纠偏辊组件三者形成一个角度为170?190°的角;还包括一个表面光滑的底辊,所述底辊设置在所述纠偏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纠偏辊架、纠偏辊前辊和纠偏辊后辊,所述纠偏辊前辊和纠偏辊后辊共同轴接在所述纠偏辊架上;所述纠偏辊前辊的轴线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的轴线连成的面竖于水平面,且所述纠偏辊前辊与所述纠偏辊后辊相平行却互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匹整型机的纠偏调节机构,包括纠偏机架、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内侧面的布料咬入组件、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底部的角纠偏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端部的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根据喂入布匹的门幅宽度来定位调节,使得喂入的布匹处于适度的张紧状态;所述角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轴、角纠偏台板、纠偏轮,所述纠偏轴上端承托在所述纠偏机架底部,纠偏轴底部通过一个连杆与一个齿轮齿条调节器活动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调节器的齿条设在所述角纠偏台板的端面上,所述纠偏轮设置于所述纠偏机架的底部用于对纠偏机架的调节,所述纠偏轮的轮缘与所述角纠偏台板的台面相接处,使得所述纠偏轮被所述角纠偏台板所承托,同时也使得所述纠偏机架被所述角纠偏台板所承托。
【文档编号】D06B23/04GK203653962SQ20132074303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童建方, 舒德胜 申请人:湖州吴兴东仁针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