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45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由高温氮气管、耐压金属软管、水夹套、球阀A、球阀B、盲板组成;与高温炉连接的高纯氮气管通过设置在高纯氮气管上、减压阀之前的三通与球阀A连接,球阀B与水夹套一端连接,耐压金属软管连接球阀A和球阀B,水夹套另一端连接在废气管道上,盲板设置在废气风机前端的法兰和水夹套之间的废气管道上,进水管设置在水夹套下部,回水管设置在水夹套上部;本装置实现了对高温炉废气排放管的有效清理,避免了需要降温停车方式清理,大大减少了清理时间,并有效的保护了石墨材质,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高温炉采用石墨材质,山东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利用惰性气体对高温碳化炉的进气孔在不拆炉的情况下进行清理。但在高温炉在使用过程中,时间久了会因毛丝和一定量的硅酸盐粉尘挂壁堵塞排放管,影响正常生产。高温态下石墨材质易被氧化,石墨材质要求密封性严格,所以正常使用时拆卸清理增加了空气氧化石墨的可能性,通常需要降温停车方式清理,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3]本高温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综合考虑了清理费劲和石墨容易被氧化的情况,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对高温炉废气排放管的随时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在高温碳化炉高纯氮气进气管线上开一旁通,加球阀,再在废气排放管上开一旁通,利用耐压金属软管进行连接,清理时,只需将废气风机前端法兰口加盲板,采用惰性气体高纯度氮气作为介质对废气排放管进行反吹;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温度达300°C以上,采用夹套水冷方式对废气管连接吹扫阀门的连接管线进行冷却,有效的防止了高温引起阀门密封的损坏。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由高温氮气管、耐压金属软管、水夹套、球阀A、球阀B、盲板组成;与高温炉连接的高纯氮气管通过设置在高纯氮气管上、减压阀之前的三通与球阀A连接,球阀B与水夹套一端连接,耐压金属软管连接球阀A和球阀B,水夹套另一端连接在废气管道上,盲板设置在废气风机前端的法兰和水夹套之间的废气管道上,进水管设置在水夹套下部,回水管设置在水夹套上部。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炉废气排放管在线清理装置利用装置原有高温炉高纯氮气进气管线,在减压阀前段开旁路加阀门,再在废气排放管上开一旁通,利用耐压金属软管进行连接,高纯氮气压力7公斤,清理时,只需将废气风机前端法兰口加盲板,.采用惰性气体高纯度氮气作为介质对废气排放管进行反吹清理;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温度达300 °C以上,与废气管连接的阀门容易由于高温弓I起气密性破坏,采用夹套水冷方式对阀门下端与废气管连接的管线设置了外夹套,利用原高温炉水循环系统的水引一旁路实现对管线的换热保护阀门。实现了不用降温停车和拆卸的方式实现了废气排放管的清理。
[0007]采用高纯度氮气反吹的方式实现了对高温炉废气排放管的有效清理,避免了需要降温停车拆卸炉管方式清理,大大减少了清理时间,并有效的保护了石墨材质,提高了生产效率,按正常高温碳化炉开停车时间计算,每次清理可节省时间7到8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示意图。[0009]其中:1、高纯氮气管;2、耐压金属软管;3、水夹套;4、球阀A ;5、球阀B ;6、盲板;7、废气风机;8、废气管道;9、高温炉;10、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由高温氮气管1、耐压金属软管2、水夹套3、球阀A4、球阀B5、盲板6组成;与高温炉9连接的高纯氮气管I通过设置在高纯氮气管上、减压阀10之前的三通与球阀A4连接,球阀B5与水夹套3 —端连接,耐压金属软管2连接球阀A4和球阀B5,水夹套3另一端连接在废气管道8上,盲板6设置在废气风机7前端的法兰和水夹套3之间的废气管道8上,进水管设置在水夹套3下部,回水管设置在水夹套3上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温碳化炉废气排放管清理装置,由高温氮气管(I)、耐压金属软管(2)、水夹套(3)、球阀A (4)、球阀B (5)、盲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与高温炉(9)连接的高纯氮气管(I)通过设置在高纯氮气管上、减压阀(10)之前的三通与球阀A4连接,球阀B (5)与水夹套(3)—端连接,耐压金属软管(2)连接球阀A (4)和球阀B (5),水夹套(3)另一端连接在废气管道(8 )上,盲板(6 )设置在废气风机前端的法兰和水夹套(3 )之间的废气管道(8 )上,进水管设置在水夹套(3)下部,回水管设置在水夹套(3)上部。
【文档编号】D01F9/12GK203625543SQ20132074635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宋云飞, 王文胜, 肖建文, 王 忠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