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包括机架壳体,所述机架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尘笼、打手,所述机架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棉箱,所述尘笼与所述打手平行设置,所述打手设置于所述尘笼的一侧,所述机架壳体位于所述尘笼另一侧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可以方便地打开封板,通过检修口清理尘笼上缠绕的棉絮,避免凝棉器因尘笼上缠绕的棉絮过多,增大了打手与尘笼的转动阻力,使得电机负载过大容易烧毁。
【专利说明】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棉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背景技术】
[0002]凝棉器是棉纺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用于开轻棉工艺流程中,通过风机的抽吸输送经开松的各种等级原棉、棉型化纤或中长化纤,并排除原料中的尘杂及短绒。现有的凝棉器由风机、尘笼、打手等组成,尘笼由网眼钢板弯制而成,内部装有均棉桶,以保证原棉或化纤横向均匀分配。打手由筒体和六个聚氨酯橡胶翼结合而成,打手翼与尘笼表面相隔一定间隙,使用时,原棉或化纤经风机抽吸,在尘笼表面凝聚后,被打手剥离,落于下方的棉箱内。但是,凝聚在尘笼表面的原棉或化纤容易由于尘笼的转动,容易凝聚成条状缠绕在尘笼上,而打手难以将其剥离,打手与尘笼之间的阻力变大,尘笼与打手难以转动,使得电机负载过大而导致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结构科学简单,可以方便地清理尘笼外缠绕的棉絮,避免凝棉器因缠绕的棉絮过多而影响正常运行。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包括机架壳体,所述机架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尘笼、打手,所述机架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棉箱,所述尘笼与所述打手平行设置,所述打手设置于所述尘笼的一侧,所述机架壳体位于所述尘笼另一侧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
[0005]进一步的,所述封板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壳体铰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棉箱与所述检修口同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操作者站立的支撑台。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打手的轴线与所述尘笼的轴线所在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打手设置有若干个打手翼,所述打手翼与所述尘笼表面的间隙为
0.35臟?2.5臟。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包括机架壳体,所述机架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尘笼、打手,所述机架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棉箱,所述尘笼与所述打手平行设置,所述打手设置于所述尘笼的一侧,所述机架壳体位于所述尘笼另一侧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可以方便地打开封板,通过检修口清理尘笼上缠绕的棉絮,避免凝棉器因尘笼上缠绕的棉絮过多,增大了打手与尘笼的转动阻力,使得电机负载过大容易烧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0012]I—机架壳体2—风机
[0013]3——尘笼4——打手
[0014]41—打手翼5—棉箱
[0015]6——检修口7——封板
[0016]8——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包括机架壳体I,机架壳体I一般是封闭的,防止棉絮飞出机架壳体I外,机架壳体I内设置有风机2、尘笼3、打手4,尘笼3与打手4平行设置,风机2将棉絮吸入,在尘笼2的表面凝聚,打手4相对尘笼3转动,从而将尘笼3表面的棉絮剥离,机架壳体I的下方设置有棉箱5,被剥离的棉絮落入棉箱5中。凝棉器的体积较大,尘笼3距离地面的高度在2.5米以上,一般难以对其进行操作,在现有的设备中也难以清理尘笼3表面缠绕的棉絮,本实用新型将打手4设置于尘笼3的一侧,尘笼3另一侧靠近机架壳体I,机架壳体I位于尘笼3另一侧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 6,检修口 6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7,凝棉器运行过程中,封板7将机架壳体I封闭,避免棉絮飞出,当凝棉器停机时,可以打开封板7,通过检修口 6清理尘笼3上缠绕的棉絮。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可以方便清理尘笼3上缠绕的棉絮,避免凝棉器因尘笼3上缠绕的棉絮过多,增大了打手4与尘笼3的转动阻力,使得电机负载过大容易烧毁。
[0019]进一步的,封板7的下端与机架壳体I铰接,拆开封板7时可以将封板7向下旋转,封板7向下旋转后落在棉箱5上,不需要人工向上托住,使用方便。
`[0020]进一步的,由于凝棉器高度较高,难以对其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在棉箱5与检修口6同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操作者站立的支撑台8,该支撑台8设置有支撑面、斜撑,操作者可以站在支撑台8上清理缠绕在尘笼3表面的棉絮,方便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0021]进一步的,打手4的轴线与尘笼3的轴线所在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打手4将尘笼3上的棉絮剥离后,可以利用棉絮的重力落下,既不会落在打手4上造成积压,也方便了打手4剥离棉絮。
[0022]进一步的,打手4设置有若干个打手翼41,打手翼41与尘笼3表面的间隙为
0.35nrnT2.5mm,当加工的棉花或化纤的纤维较长时,采用较大的间隙,而加工的棉花或化纤的纤维较短时,采用较小的间隙,提高了剥离棉絮的效率,使得棉絮不容易在尘笼3的表面缠绕。
[00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壳体(1),所述机架壳体(1)内设置有风机(2)、尘笼(3)、打手(4),所述机架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棉箱(5),所述尘笼(3 )与所述打手(4 )平行设置,所述打手(4 )设置于所述尘笼(3 )的一侧,所述机架壳体(1)位于所述尘笼(3 )另一侧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 6 ),所述检修口( 6 )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7)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壳体(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箱(5)与所述检修口(6)同侧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操作者站立的支撑台(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手(4)的轴线与所述尘笼(3)的轴线所在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理残余棉絮的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手(4)设置有若干个打手翼(41),所 述打手翼(41)与所述尘笼(3)表面的间隙为0.35mm-2.5mm。
【文档编号】D01G9/20GK203602783SQ20132075908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余水 申请人:襄樊富仕纺织服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