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喷气孔的海浪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41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带喷气孔的海浪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喷气孔的海浪板,包括固定架、板体、进气管、风机,其特征在于板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板体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板体上设置多排垂直向下的出气孔。板体呈半波纹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定型机上,风机吹出的空气通过进气管注入板体,再从板体上的出气孔吹出,结合下方的极光形状的北极轮,可轻易实现反复捶打的模拟,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型轮处理的布料缩水率明显降低、折痕不会产生,而且制衣过程中不会产生长度倒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带喷气孔的海浪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是带喷气孔的海浪板。
【背景技术】
[0002]纺织是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纺织的过程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已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纺车、輜车,汉朝时发明了提花机,明朝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将纺织技术编入其中。织品染色是在纺织的后处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织品的后期染色处理已经逐渐独立成了一个单独的行业。
[0003]在布料染色后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定型效率,可以通过捶打的方式增加布料的稳定性,也可以有效防止布料产生折皱,减小缩水率,提高剪裁效率,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替代捶打步骤的带喷气孔的海浪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布料水洗过程专用的提高缩水率的带喷气孔的海浪板。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带喷气孔的海浪板,包括固定架、板体、进气管、风机,其特征在于板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板体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板体上设置多排垂直向下的出气孔。板体呈半波纹状。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定型机上,风机吹出的空气通过进气管注入板体,再从板体上的出气孔吹出,结合下方的极光形状的北极轮,可轻易实现反复捶打的模拟,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北极轮处理的布料缩水率减小、折痕没有,而且制衣过程中不会产生衣片倒涨。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0010]I—固定架,2—板体,3—进气管,4一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带喷气孔的海浪板,包括固定架1、板体2、进气管3、风机4,其特征在于板体2两侧设置有固定架1,板体2通过进气管3与风机4相连,板体2上设置多排垂直向下的出气孔。板体2呈半波纹状。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I固定在水洗机上,风机4吹出的空气通过进气管3注入板体2,再从板体2上的出气孔吹出,结合下方的极光形状的定型轮,可轻易实现反复捶打的模拟,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型轮处理的布料缩水率减小、折痕几乎没有,而且制衣过程中不会产生衣片倒涨。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带喷气孔的海浪板,包括固定架、板体、进气管、风机,其特征在于板体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板体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板体上设置多排垂直向下的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喷气孔的海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呈半波纹状。
【文档编号】D06B23/00GK203741574SQ20132084616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伟飞 申请人:太仓乙全布料定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