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86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滚筒洗衣机内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筒洗衣机内筒,所述内筒的内表面排列有多组圆弧状凸起,圆弧状凸起具有六条边,所述六条边相互连接形成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设有脱水孔。圆弧状凸起的设置增加了衣物与内筒壁的摩擦面积,利于提高洗净比;脱水孔设于圆弧状凸起对应的正六边形的顶点处,使脱水孔位于圆弧状凸起的最低位置,有效降低衣物纤维被挤进脱水孔的概率,大大降低衣物磨损率。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内筒,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圆弧状凸起的滚筒式洗 衣机内筒。 滚筒洗衣机内筒

【背景技术】
[0002] 滚筒洗衣机在洗涤时,内筒在电机的带动下以低速度周期性的正方向旋转,衣物 便在滚筒内翻滚揉搓,一方面衣物在洗涤剂中与内筒壁以及筒壁上的提升筋产生摩擦力, 衣物靠近提升筋部分与相对运动部分互相摩擦产生揉搓作用,另一方面,滚筒上的提升筋 带动衣物一起转动,衣物被提升出液面并送到一定高度,由于重力作用又重新跌入洗衣液 中,与洗衣液撞击,产生类似棒打、摔跌的作用。这样内筒不断正转、反转衣物不断上升、跌 落以及洗涤液的轻柔运动,都使衣物与衣物之间,衣物与洗衣液之间、衣物与内筒之间产生 摩擦、扭搓、撞击,这些作用与手搓、板搓、刷洗、甩手等手工洗涤相似,达到洗涤衣物的目 的。因此,无论是从衣物的洗净比出发,还是从衣物的磨损度触发,内筒的设计显得尤为重 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衣物洗净比和降低衣物磨损度 的滚筒洗衣机。
[0004] 技术方案:一种滚筒洗衣机内筒,所述内筒的内表面排列有多组圆弧状凸起,圆弧 状凸起具有六条边,所述六条边相互连接并形成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设有脱 水孔。
[0005] 工作原理:内筒的圆弧状凸起向内筒的置物空间突设,当内筒在电机带动下旋转 时,增加了衣物与内筒壁的摩擦面积,利于提高洗净比;由于凸起为圆弧状,脱水孔设于正 六边形的顶点处就是位于圆弧状凸起的最低处,可有效降低衣物纤维被挤进脱水孔的概 率,大大降低衣物磨损率。
[0006]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滚筒洗衣机内筒能够提高衣物洗净比,并且降低衣物磨损 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滚桶洗衣机内筒未弯折成筒形前的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0010] 图4为圆弧状凸起的横向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1为滚桶洗衣机的内筒1未弯折成筒形前的冲压件的示意图,该冲压件制成 后弯折成筒形并增加一个筒底即形成滚筒洗衣机的内筒。该滚筒洗衣机内筒1的内表面2 设有多组整齐排列的圆弧状凸起3。
[0012] 相邻的圆弧状凸起3之间相互连接。每个圆弧状凸起3具有六条边,所述六条边相 互连接形成正六边形。相邻的两个正六边形之间相互对齐的边彼此连接,即相邻的圆弧状 凸起3之间是通过相邻正六边形之间互相对齐的边连接在一起的。相邻的正六边形具有重 合的顶点,正六边形的每个顶点设有一个脱水孔4,重合的顶点处只需设置一个脱水孔4。
[0013] 在内筒1的内表面设置圆弧状凸起3可以在洗涤衣物时增加衣物与洗衣机内筒1 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比。同时,圆弧状凸起3可以给人圆润、柔和及美观大 方的感觉。
[0014] 因为脱水孔4是设置在与圆弧状凸起3对应的正六边形的顶点处,也就是圆弧状 凸起3的最低处(即内筒中水最深处),所以在洗衣过程中可有效降低衣物纤维被挤进脱水 孔的概率,大大降低衣物磨损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的内表面(2)排列有多组圆弧状 凸起(3),圆弧状凸起(3)具有六条边,所述六条边相互连接并形成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 每个顶点处设有位于凸起(3)最低处的脱水孔(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圆弧状凸起之间 通过相邻正六边形之间互相对齐的边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D06F37/02GK203904724SQ20142007627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赵兴, 吴启楠, 汪永松, 陆启明, 李维栋, 朱传绪, 苌磊, 王麦峰 申请人: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