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1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经纱、纬纱以及7支纯棉纱相互交织在一起,其中,经纱和纬纱按平纹组织双层交织在一起,形成梭形格,7支纯棉纱在梭形格的格形线上与经纱交织,其他部位不与经纱交织,形成蓬松的自然纱线,所述经纱为50D锦纶,所述纬纱为75D涤纶,一个组织循环中,55根经纱、55根纬纱以及55根7支纯棉纱相互交织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质地轻柔且有骨感的立体效果。
【专利说明】-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尼克服在特别寒冷的冬季,仍然是时尚男士所追求的款式。现有的尼克服在保暖 性能上较欠缺,一般需要加一层棉胆。如何使尼克服从外观上不改变风格,内在性能上有蓄 热保暖的作用,是业内长期在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尼克服面料保暖性能不够、需要加棉胆的缺 陷,提供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其保温性能好、外观厚实、质地轻柔且有骨感 的立体效果。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经纱、纬纱以及7支纯棉纱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中,经纱和纬纱按平纹组织双层交织在一起,形成梭形格,7支纯棉纱在梭形格的格形线 上与经纱交织,其他部位不与经纱交织,形成蓬松的自然纱线。
[0006] 优选地,所述经纱为50D锦纶。
[0007] 优选地,所述纬纱为7?涤纶。
[0008] 优选地,一个组织循环中,55根经纱、55根纬纱以及55根7支纯棉纱相互交织在 一起。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 纯棉纱除在梭形格处与经纱交织,其他部位在中间夹层不与经纱交织,而形成蓬 松的自然纱线状态,起到填充作用,达到类似绗棉的立体效果,此工艺将绗棉与织造工艺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具有保温功能、外观厚实、质地轻柔且有骨感的立体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一个组织循环的结构 示意图;
[0012]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的整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4] 实施例:
[0015]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经纱采用50D锦纶, 纬纱采用7?涤纶和7支纯棉纱,其中50D锦纶与7?涤纶按平纹组织双层交织,形成梭形 格。7支纯棉纱仅在梭形格的格形线上进行交织,其他部位在中间夹层不与经纱交织,而形 成蓬松的自然纱线状态,起到填充的作用,达到类似绗棉的立体效果。
[0016] 参照图1,一个循环组织中,由55根50D锦纶经纱和55根7?涤纶纬纱、55根7 支纯棉纱按照上述规律相互交织而成。
[0017] 参照图2,为面料成品的效果图,将绗棉与织造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具有 保温功能、外观厚实、质地轻柔且有骨感的立体效果。
[0018]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纱、纬纱以及7支纯棉纱相互交 织在一起,其中,经纱和纬纱按平纹组织双层交织在一起,形成梭形格,7支纯棉纱在梭形格 的格形线上与经纱交织,其他部位不与经纱交织,形成蓬松的自然纱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50D 锦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为75D 涤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用加棉胆的蓄热尼克服面料,其特征在于:一个组织循环中, 55根经纱、55根纬纱以及55根7支纯棉纱相互交织在一起。
【文档编号】D03D13/00GK203904589SQ20142032833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王冬星 申请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