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080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纺织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防火服织物系统通常采用多层织物组合而成,由外及内依次为: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其中,隔热层主要起保温隔热、防热辐射的作用,保护消防员免受外界高温的伤害;舒适层主要用于提供与人体的接触舒适性与阻燃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包括上表层、间隔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为防火层,采用防火材料制成:由芳纶、芳砜纶、腈氯纶、阻燃腈纶或阻燃黏胶等纤维长丝构成,上表层为密实结构;所述间隔层的间隔织物采用经编间隔织物设计,间隔纱线采用两种不同收缩率的涤纶长丝构成,通过间隔空间设计,在间隔层中形成疏密相间的纱线通道和空间节点,所述空间节点和通道用于排列传感器和连接线,两种不同收缩率纱线使织物在熨烫后将传感器和连接线位置固定而保持稳定的测试功能,所述间隔织物的克重为180~250克/平方厘米,厚度为0.3~1厘米,间隔通道宽度为0.3-0.8厘米;所述下表层为舒适层,由真丝等亲肤性纤维长丝组成,下表层形成松紧错落的网眼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上表层采用细度为200D-400D的芳纶1414编织。

作为优化:所述间隔层采用细度为60D-120D的涤纶单丝编织。

作为优化:所述下表层采用细度为100D-400D的真丝编织。

一种根据所述的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机器及其参数:

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机号E16-E24,梳栉配置为5-7把,两个针床的间距根据需要调整;

(2)、选用原料

间隔织物的两个表层及间隔层均选用不同的原料编织,上表层为防火层,采用防火材料制成:由芳纶、芳砜纶、腈氯纶、阻燃腈纶或阻燃黏胶等纤维长丝编织;下表层为舒适层,由真丝等亲肤性纤维长丝编织;间隔层采用采用两种不同收缩率的涤纶长丝编织;

(3)、编织工艺

间隔织物上表面为网眼结构,下表面为密实结构;

垫纱数码与穿经循环:

GB1:3-4-3-3/3-2-3-3/3-4-3-3/3-2-2-2/1-0-1-1/1-2-1-1/1-0-1-1/1-2-2-2//,3穿1空;

GB2:1-0-1-1/1-2-1-1/1-0-1-1/1-2-2-2/3-4-3-3/3-2-3-3/3-4-3-3/3-2-2-2//,3穿1空;

GB3:1-2-2-3/2-1-1-0//,满穿;

GB4:2-2-1-0/1-1-2-3//,满穿;

GB5:1-1-1-2/1-1-1-0//,满穿;

网眼大小可根据传感器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导线在间隔层中穿过,并被加持住。

有益效果:本发明从提高消防服面料的功能性与舒适性综合考虑,将传统的隔热层和舒适层合并为一层,采用经编间隔织物编织形成,通过在间隔层中放置传感器及导线实时监测人体温度、湿度和心率等生理指标,实现智能化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含装置织物立体空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含装置织物下表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含装置成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包括上表层2、间隔层3和下表层4,所述上表层2为防火层,采用防火材料制成:由芳纶、芳砜纶、腈氯纶、阻燃腈纶或阻燃黏胶等纤维长丝构成,上表层2为密实结构5;所述间隔层3的间隔织物采用经编间隔织物设计,间隔纱线采用两种不同收缩率的涤纶长丝构成,通过间隔空间设计,在间隔层中形成疏密相间的纱线通道和空间节点,所述空间节点和通道用于排列传感器和连接线,两种不同收缩率纱线使织物在熨烫后将传感器和连接线位置固定而保持稳定的测试功能,所述间隔织物的克重为180~250克/平方厘米,厚度为0.3~1厘米,间隔通道宽度为0.3-0.8厘米;所述下表层4为舒适层,由真丝等亲肤性纤维长丝组成,下表层3形成松紧错落的网眼结构1。

所述上表层2可采用细度为200D-400D的芳纶1414编织。所述间隔层3采用细度为60D-120D的涤纶单丝编织。所述下表层4采用细度为100D-400D的真丝编织。

一种根据所述的用于制作智能防火服的织物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编织机器及其参数:

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机号E16-E24,梳栉配置为5-7把,两个针床的间距根据需要调整;

(2)、选用原料

间隔织物的两个表层及间隔层均选用不同的原料编织,上表层为防火层,采用防火材料制成:由芳纶、芳砜纶、腈氯纶、阻燃腈纶或阻燃黏胶等纤维长丝编织;下表层为舒适层,由真丝等亲肤性纤维长丝编织;间隔层采用采用两种不同收缩率的涤纶长丝编织;

(3)、编织工艺

间隔织物上表面为网眼结构,下表面为密实结构;

垫纱数码与穿经循环:

GB1:3-4-3-3/3-2-3-3/3-4-3-3/3-2-2-2/1-0-1-1/1-2-1-1/1-0-1-1/1-2-2-2//,3穿1空;

GB2:1-0-1-1/1-2-1-1/1-0-1-1/1-2-2-2/3-4-3-3/3-2-3-3/3-4-3-3/3-2-2-2//,3穿1空;

GB3:1-2-2-3/2-1-1-0//,满穿;

GB4:2-2-1-0/1-1-2-3//,满穿;

GB5:1-1-1-2/1-1-1-0//,满穿;

网眼大小可根据传感器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导线在间隔层中穿过,并被加持住。

本发明从提高消防服面料的功能性与舒适性综合考虑,将传统的隔热层和舒适层合并为一层,采用经编间隔织物编织形成,通过在间隔层中放置传感器及导线实时监测人体温度、湿度和心率等生理指标,实现智能化监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