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缝纫机的机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50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卷帘缝纫机的机头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征一种卷帘缝纫机的机头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一般缝纫机都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传统的缝纫机是简单地将多层的缝料缝合起来,而缝料是通过送布牙进行送料的,但是,传统结构的缝纫机其送料机构无法满足缝纫卷帘的需要,因为卷帘在缝制时,需要在卷帘的两端增加一发条,发条的作用是令卷帘可以在无外力作用下自行收卷,从而实现卷帘的自动收卷。由于卷帘的两端折边对发条进行包裹后进行缝纫,因此传统的缝纫机无法自动完成卷帘和发条的缝纫,只能采用人工缝纫。人工的缝纫的方式为:首先,将发条设置于卷帘布的边缘,并将卷帘布的边缘翻折,对发条进行包裹,包裹完成后,通过缝纫针对其卷帘边进行缝纫,但是此种缝纫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工作效率低,并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无法持续进行缝纫,因为没有将发条固定的结构,在缝纫时,人手无法对发条很好的定位,只能缝纫较短的距离后,又需要重新将卷帘布对发条进行包裹,才能继续缝纫,效率非常低;

3、采用人手对发条进行定位,在缝纫时,发条容易走位,造成缝纫困难,降低工作效率;

另外,在缝纫卷帘的时候,由于卷帘的两侧包裹有发条,如果采用传统的缝纫机机头结构,是无法通过上下压板对卷帘的包边进行驱动实现缝纫的自动行进的。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拉动卷帘的包边,令其向前移动,这种方式导致缝份的效果很差,缝纫的间距不同一。针对这种问题,本发明人经过不断的改进,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帘缝纫机的机头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卷帘缝纫机的机头机构,机头包括缝纫针机构和压脚机构,并且缝纫针机构和压脚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运行,所述的压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压脚和内压脚,以及同时与外压脚和内压脚连动的三角块以及与三角块枢接的支架;所述的外压脚包括:外压脚杆以及固定在外压脚杆下端的外压脚端,该外压脚端上开设有一个活动孔;所述的内压脚包括:内压脚杆以及固定在内压脚杆下端的内压脚端,该内压脚端的水平移动的范围限制在上述的活动孔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三角块的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枢接轴,其中第一枢接轴同时与外压脚杆上端和支架枢接,第二枢接轴与内压脚杆枢接,第三枢接轴枢接在一摆杆连动杆的一端,该摆杆连动杆的另一端与一摆杆枢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上端形成有立柱,该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压帽,与立柱上套设有弹簧,通过弹簧对支架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压脚杆上套设有一轴套,该轴套固定在一支撑板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缝纫针机构包括有针杆和与针杆配合的针杆套,所述的针杆套上还开设有供内压脚杆穿过的滑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压脚端和内压脚端的底部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尖刺。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头旁侧还设置有勾线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机头中的压脚机构采用的是双压脚结构,外压脚与内压脚相互作用,通过三角块的连动实现交替的下压,同时实现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形成一种“双脚走路”的运动方式,从而驱动压脚结构下方的卷帘包边在完成缝纫的同时实现行进。为了进一步的驱动卷帘包边的行进,方式出现“打滑”,本实用新型中外压脚端和内压脚端的底部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尖刺。该尖刺每次下压时,正好可以穿过卷帘的包边,刺入内部的发条孔中,从而依靠尖刺与发条孔的配合完成向前行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个卷帘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发条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缝纫针机构和压脚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缝纫针机构和压脚机构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压脚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压脚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卷帘缝纫机的整机立体图,其包括有:工作面板8,以及设置于工作面板8上的送料机构6、自动卷边机构7、以及本实用新型缝纫机机头1。

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发条9为一种具有弹性卷曲势能的金属条,其上均匀开设有许多的穿孔91。发条通过送料机构6将其展平,并向前送料。卷帘用的布的边缘通过自动卷边机构7实现折边,在折边的同时将输送的发条包裹住,然后沿工作面板8一起向前进入了机头1工作区域,在机头1的作用下完成缝合作业。

见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头1、传动机构4、驱动传动机构4的驱动装置以及勾线机构5。其中机头1包括:缝纫针机构2和压脚机构3,并且缝纫针机构2和压脚机构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运行,所述的压脚机构3包括:相互配合的外压脚31和内压脚32,以及同时与外压脚31和内压脚32连动的三角块33以及与三角块枢接的支架34。

所述的外压脚31包括:外压脚杆311以及固定在外压脚杆311下端的外压脚端312,该外压脚端312上开设有一个活动孔313;外压脚端312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牙纹以及尖刺3120。牙纹可以提高摩擦力,带动卷帘布行进,尖刺3120与发条9上的穿孔91配合,从而外压脚31每次水平移动时,带动发条以及包裹在发条外的卷帘布顺利移动。

所述的三角块33主体呈一个近似三角形,在其三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三个枢接轴,其中第一枢接轴331同时与外压脚杆311上端和支架34枢接,第二枢接轴332与内压脚杆321枢接,第三枢接轴333枢接在一摆杆连动杆351的一端,该摆杆连动杆351的另一端与一摆杆35枢接。摆杆连动杆351越过第一枢接轴331上方与摆杆35枢接。摆杆35的上端与传动机构4中一个摆轴固定,通过摆轴驱动摆杆35摆动,从而带动摆杆连接杆351及三角块33实现绕第一枢接轴331的摆动。并实现与第二枢接轴332连动的内压脚杆321上下移动。

所述的支架34下端具有两间隔的耳板,所述的三角块33位于该两耳板之间,并通过第一枢接轴331枢接。支架34的上端形成有立柱341,该立柱341的顶端设置有压帽342,与立柱341上套设有弹簧343,通过弹簧343对支架34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工作时,支架34会产生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枢接轴331连动的外压脚杆311上下移动。

所述的外压脚杆311上套设有一轴套361,该轴套361固定在一支撑板36上。支撑板36与传动机构4中的一根摆轴固定,从而实现支撑板36实现偏转,从而带动外外压脚杆311摆动,即带动外压脚31实现水平的偏摆。

本实用新型中缝纫针机构2与现有的缝纫机结构相同,其包括有针杆21和与针杆21配合的针杆套22,所述的针杆套22上还开设有供内压脚杆321穿过的滑孔。针杆套22在工作时会形成水平的偏摆,即内压脚32将随缝纫针机构2实现水平的偏摆。

本实用新型机头1中的压脚机构3采用的是双压脚结构,外压脚31与内压脚32相互作用,通过三角块33的连动实现交替的下压,同时实现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形成一种“双脚走路”的运动方式,从而驱动压脚机构3下方的卷帘包边在完成缝纫的同时实现行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