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磁的选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77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磁的选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导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隔磁的选针器。



背景技术:

选针器是一种依照织物花型组合的电信号依次驱动选针机件的换能器,是电脑无缝针织圆机控制系统实施选针控制的执行元件,通常包括一个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上设置有选针片,电磁铁组件内穿设有通磁后可吸附选针片的铁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773998.3公开了一种选针器,进行选针操作时,接通电源,螺线管产生磁场,在螺线管的磁场和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的作用下,使得选针装置的转动,从而使针片转动,并推动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其存在的缺点是:选针器工作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相邻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相互干扰,从而造成针片工作的不稳定,甚至造成针片不能正常转动,影响选针器的精确度,导致难以保证产品的生产速度、精确度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磁的选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磁的选针器,其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电磁铁、装设于壳体一端的多个选针装置、装设于壳体另一端的线路板及装设于壳体的隔磁片,所述电磁铁的一端与线路板连接,所述选针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的摆动件、装设于摆动件一侧的针片及装设于摆动件另一侧并与电磁铁对应的永磁铁,所述针片突伸至壳体外,相邻的所述选针装置的永磁铁分别位于隔磁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磁片包括隔磁部、连接于隔磁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及连接于隔磁部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隔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隔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装设于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固定孔连通的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及缠绕于铁芯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与线路板连接,所述铁芯设置有绕线槽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位于绕线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容置槽的通孔,所述铁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电磁铁装设于容置槽,所述凸起部贯穿通孔并突伸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包括枢接于壳体的主体部、连接于主体部一侧的容置部及连接于主体部另一侧的夹紧部,所述针片装设于夹紧部,所述永磁铁装设于容置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板及相对于第一夹紧板设置的第二夹紧板,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所述针片装设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并插装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隔磁板,永磁铁位于所述隔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装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供针片穿设而出的摆动槽,所述摆动槽的宽度大于针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选针装置的数量为2个至16个,所述隔磁的选针器的宽度为15mm至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隔磁的选针器装设在针织横机上,接通电源后,启动横针选针器进行选针操作时,通过线路板调节电压并对电磁铁供电,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磁场,在电磁铁的磁场和永磁铁的磁场的作用下,使得选针装置的摆动件摆动,摆动件带动针片摆动,并推动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在这过程中,隔磁片将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的磁场隔离,避免通电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相邻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相互干扰,防止造成针片工作的不稳定,甚至造成针片不能正常摆动,确保选针装置工作的稳定,保证针片的摆动精度高,从而提高选针器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选针装置和隔磁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摆动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螺纹孔;12、容置槽;13、通孔;14、第二螺纹孔;

2、电磁铁;21、铁芯;211、绕线槽;212、出线口;213、凸起部;

22、线圈;3、选针装置;31、摆动件;311、主体部;3111、凹槽;

3112、贯穿孔;312、容置部;313、夹紧部;3131、第一夹紧板;

3132、第二夹紧板;32、针片;33、永磁铁;34、枢轴;4、线路板;

41、导电端子;5、隔磁片;51、隔磁部;52、第一固定部;521、固定孔;

53、第二固定部;6、隔磁板;7、端盖;71、摆动槽;8、固定板;

81、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磁的选针器,其包括壳体1、装设于壳体1内的电磁铁2、装设于壳体1一端的多个选针装置3、装设于壳体1另一端的线路板4及装设于壳体1的隔磁片5,所述电磁铁2的一端与线路板4连接,所述选针装置3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1的摆动件31、装设于摆动件31一侧的针片32及装设于摆动件31另一侧并与电磁铁2对应的永磁铁33,所述针片32突伸至壳体1外,相邻的所述选针装置3的永磁铁33分别位于隔磁片5的两侧。

使用时,将隔磁的选针器装设在针织横机上,接通电源后,启动横针选针器进行选针操作时,通过线路板4调节电压并对电磁铁2供电,通电后的电磁铁2产生磁场,在电磁铁2的磁场和永磁铁33的磁场的作用下,使得选针装置3的摆动件31摆动,摆动件31带动针片32摆动,并推动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在这过程中,隔磁片5将电磁铁2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33的磁场隔离,避免通电电磁铁2产生的磁场与相邻选针装置3中磁铁的磁场相互干扰,防止造成针片32工作的不稳定,甚至造成针片32不能正常摆动,确保选针装置3工作的稳定,保证针片32的摆动精度高,从而提高选针器的精确度。

当选针器完成一个工作流程后,改变电磁铁2的电流方向,电磁铁2的磁极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对永磁铁33作相反的作用力,使得永磁铁33带动摆动件31做反向摆动,此时选针装置3复位,相应的织机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片5包括隔磁部51、连接于隔磁部51一端的第一固定部52及连接于隔磁部51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53,所述第一固定部52和第二固定部53均与隔磁部5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52设置于隔磁部51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53设置于隔磁部51的另一侧,由于相邻的所述选针装置3的永磁铁33分别位于所述隔磁片5的两侧,相邻选针装置3的永磁铁33相对错位排列,所以相邻选针装置3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52和第二固定部53均设置有容置空间内,使选针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选针器的占用空间,便于选针器的工作,所述第一固定部52和第二固定部53均装设于壳体1,使隔磁片5更加稳固,有利于隔磁片5的隔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52和第二固定部53均设置有固定孔521,所述壳体1设置有与固定孔521连通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固定部52和第二固定部53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第一螺纹孔11中,使隔磁片5更加稳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2包括铁芯21及缠绕于铁芯21的线圈22,所述线圈22的两端均与线路板4连接,接通电源后,线路板4调节电压并对电磁铁2的线圈22供电,通电后的线圈22磁化铁芯21,使铁芯21产生磁场,铁芯21的磁场,进而作用于选针装置3的永磁铁33,使得永磁铁33带动摆动件31摆动,摆动件31带动针片32摆动,使得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所述铁芯21设置有绕线槽211和出线口212,所述出线口212位于绕线槽211的两侧,线圈22缠绕于铁芯21,线圈22一端的导体通过靠近永磁铁33的出线口212导出并缠绕于绕线槽211内,使线圈22的绕线更加稳固,防止线圈22的松散,使线圈22更好地磁化铁芯21,保证选针器的正常工作,绕线槽211内的导体通过远离永磁铁33的出线口212导出,便于线圈22与线路板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容置槽12的数量根据电磁铁2的数量而设定,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容置槽12的通孔13,所述铁芯2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213,所述电磁铁2装设于容置槽12,所述凸起部213贯穿通孔13并突伸至外部,所述凸起部213相对于选针装置3的永磁铁33设置,便于电磁铁2的磁性与永磁铁33作用,保证选针器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31包括枢接于壳体1的主体部311、连接于主体部311一侧的容置部312及连接于主体部311另一侧的夹紧部313,所述针片32装设于夹紧部313,所述永磁铁33装设于容置部312。具体地,所述主体部311设置有贯穿孔3112,贯穿孔3112内装设有枢轴34,枢轴34的两端分别装设于壳体1的两侧,便于摆动件31的摆动,所述主体部311靠近夹紧部3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111,所述夹紧部313包括第一夹紧板3131及相对于第一夹紧板3131设置的第二夹紧板3132,所述凹槽3111位于第一夹紧板3131和第二夹紧板3132之间,所述针片32装设于第一夹紧板3131和第二夹紧板3132之间并插装于凹槽3111内,所述第一夹紧板3131高度第二夹紧板3132,在安装针片32时,先将针片32贴于第一夹紧板3131下移并靠近第二夹紧板3132的侧壁,再将针片32插入凹槽3111内,便于针片32安装于摆动件31中,同时增加摆动件31对针片32的夹持力,使针片32的安装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隔磁板6,永磁铁33位于所述隔磁板6之间,隔磁板6对永磁铁33进行隔磁,避免外界磁性对永磁铁33的干扰,防止造成选针装置3的失真,保证选证装置摆动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装设有端盖7,所述端盖7设置有供针片32穿设而出的摆动槽71,所述端盖7中摆动槽71的数量根据选针装置3的数量而设定,所述摆动槽71的宽度大于针片32的宽度,使得选针装置3摆动时针片32可以在摆动槽71中摆动;此外,摆动槽71用于限定针片32的摆动范围,防止因针片32过度摆动导致相邻针片32之间发生干涉碰撞。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的选针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电磁铁2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装设于壳体1靠近线路板4的一侧,固定板8对电磁铁2进行固定,防止电磁铁2从壳体1的容置槽12中脱离,然后再将线路板4安装于壳体1;具体地,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设置于锁紧孔81,所述壳体1靠近线路板4的一端设置有与锁紧孔81连通的第二螺纹孔14,固定板8通过螺钉穿过锁紧孔81并螺纹连接于壳体1的第二螺纹孔14,使固定板8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4的底部设置有导电端子41,便于线路板4与外部电源或设备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选针装置3的数量为2个至16个,所述隔磁的选针器的宽度为15mm至30mm。作为优选,隔磁的选针器的宽度为21mm;当然,所述选针装置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选针装置3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20wt%,si:1.2wt%,mn:1.8wt%,p:0.15wt%,s:0.018wt%,al:0.35wt%,cr:1.65wt%,ni:1.20wt%,cu:2.45wt%,zn:1.12wt%,zr:0.50wt%,sb:0.45wt%,其余为铁。

其中,c在本发明中为有害元素,会产生磁时效而导致在使用中铁损恶化;si能够增加电阻率,降低铁损,但是si含量增加会恶化磁感应强度,而且恶化低温力学性能;al可以降低涡流损耗对改善中高频铁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含量过高,会恶化磁感应强度;mn可以该改善磁性,有利于铁损的降低,对磁感影响不大;稀有元素ni、zr、cr、sb的加入可以提高铁芯21的各项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平均晶粒在75μm,磁感b50为2.20t,铁损p1.5/50为2.4w/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25wt%,si:0.90wt%,mn:1.50wt%,p:0.20wt%,s:0.020wt%,al:0.15wt%,cr:1.55wt%,ni:0.20wt%,cu:2.25wt%,zn:1.02wt%,zr:0.30wt%,sb:0.35wt%,其余为铁。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平均晶粒在100μm,磁感b50为1.80t,铁损p1.5/50为2.70w/kg。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0wt%,si:1.80wt%,mn:2.50wt%,p:0.05wt%,s:0.005wt%,al:0.50wt%,cr:1.85wt%,ni:1.80wt%,cu:2.75wt%,zn:1.30wt%,zr:0.70wt%,sb:0.66wt%,其余为铁。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的平均晶粒在60μm,磁感b50为3.0t,铁损p1.5/50小于1.9w/kg。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征,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