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7079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窗帘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纺织行业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纺织面料的科技附加值低。目前家纺面料开发工作者的开发重点还是花型、配色和产品款式上,忽视了功能性面料的开发。而作为窗帘面料经常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不可避免的附着污物,而且纺织纤维属多孔性材料,容易吸附菌类,而细菌的滋生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传播疾病,产生异味,损伤纤维,因此,急需开发具有自清洁和杀菌功能的窗帘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1、称取介孔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5%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45-50%,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超声处理1-2h;将上述混合液置于60-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48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00-300nm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

a2、制备固含量为40-45%的硅溶胶溶液,在硅溶胶溶液中加入a1得到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之后进行搅拌,直到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颗粒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

a3、在a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后,将其涂布在基布上,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100μm,之后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48h,得到所述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

光催化杀菌除臭原理:二氧化钛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光催化剂,氧化钛的电子结构特点为满的价带和空的导带,其带隙能为3.2ev,需要波长小于387.5nm的紫外光照射,电子才能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形成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此时在表面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空穴与表面吸附的h2o或oh-反应形成具有很强氧化性的活性羟基;电子则与表面吸附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超氧离子。超氧离子可与水进一步反应,生成过羟基和双氧水,这些物质能与生物大分子如脂类、蛋白质、酶类以及核酸大分子反应,直接损害或通过一系列氧化链式反应,而对生物细胞结构引起广泛的损伤性怕坏,以达到杀菌的效果。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能使得介孔氧化钛在涂料溶液中混合均匀,在基布上涂布时,能有效的分散在基布上,以达到最佳的光催化杀菌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介孔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0.8,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500-600℃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2ti4o9;

b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2ti4o7投入到少量水中,研磨后放置24-36h,然后将所得的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3.0-4.0;

b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烧结至400-450℃,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介孔氧化钛。

而介孔氧化钛由于其介孔结构能增加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能更有效的吸附生物大分子或菌类,以进行光催化杀菌,从而增强其杀菌除臭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溶胶的粒径为100-12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1、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硅酸钠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活性硅酸;

c2、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活性硅酸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加热时间为10-20h,得到固含量为43%-45%,粒径为20-30nm的硅溶胶溶液;

c3、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0-30nm的硅溶胶溶液加入反应罐,咋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加热时间为60-65h,得到固含量为40%-45%,粒径为100-120nm的硅溶胶溶液。

硅溶胶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腐蚀,两者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由于氧化硅的禁带宽度窄,能和氧化钛形成异质结结构,使得其激发的波长变长,太阳光中更多的可见光部分能激发其光催化杀菌的功能,从而提高光催化杀菌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乳液为由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脂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而加入丙烯酸乳液,能起到粘结的作用,使得光催化功能组分能有效的粘结在基布上,以发挥其光催化杀菌的功能。

一种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0.8,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500-600℃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2ti4o9;

d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2ti4o7投入到少量水中,研磨后放置24-36h,然后将所得的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3.0-4.0;

d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烧结至400-450℃,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介孔氧化钛;

d4、称取介孔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5%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45-50%,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超声处理1-2h;将上述混合液置于60-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48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00-300nm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

d5、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硅酸钠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活性硅酸;

d6、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活性硅酸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加热时间为10-20h,得到固含量为43%-45%,粒径为20-30nm的硅溶胶溶液;

d7、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0-30nm的硅溶胶溶液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加热时间为60-65h,得到固含量为40%-45%,粒径为100-120nm的硅溶胶溶液;

d8、在d7得到的硅溶胶溶液中加入d4得到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之后进行搅拌,直到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颗粒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

d9、在d8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后,将其涂布在基布上,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100μm,之后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48h,得到所述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案例1:

a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500℃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2ti4o9;

a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2ti4o7投入到少量水中,研磨后放置24h,然后将所得的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3.0;

a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烧结至400℃,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介孔氧化钛;

a4、称取介孔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45%,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超声处理1h;将上述混合液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00nm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

a5、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硅酸钠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活性硅酸;

a6、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活性硅酸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加热时间为10h,得到固含量为43%,粒径为20nm的硅溶胶溶液;

a7、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0nm的硅溶胶溶液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9,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0℃,加热时间为60h,得到固含量为40%%,粒径为100nm的硅溶胶溶液;

a8、在a7得到的硅溶胶溶液中加入a4得到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之后进行搅拌,直到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颗粒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

a9、在a8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后,将其涂布在基布上,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μm,之后置于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6h,得到所述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a。

实施案例2:

b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600℃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2ti4o9;

b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2ti4o7投入到少量水中,研磨后放置36h,然后将所得的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

b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烧结至450℃,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介孔氧化钛;

b4、称取介孔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50%,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超声处理2h;将上述混合液置于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48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300nm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

b5、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硅酸钠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活性硅酸;

b6、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活性硅酸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加热时间为20h,得到固含量为45%,粒径为30nm的硅溶胶溶液;

b7、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30nm的硅溶胶溶液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11,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加热时间为65h,得到固含量为45%,粒径为120nm的硅溶胶溶液;

b8、在b7得到的硅溶胶溶液中加入b4得到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之后进行搅拌,直到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颗粒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

b9、在b8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后,将其涂布在基布上,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00μm,之后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得到所述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b。

实施案例3:

c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7,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550℃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2ti4o9;

c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2ti4o7投入到少量水中,研磨后放置28h,然后将所得的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3.5;

c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烧结至420℃,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介孔氧化钛;

c4、称取介孔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48%,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超声处理1.5;将上述混合液置于7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36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50nm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

c5、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硅酸钠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活性硅酸;

c6、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活性硅酸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10,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0℃,加热时间为15h,得到固含量为44%,粒径为25nm的硅溶胶溶液;

c7、将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5nm的硅溶胶溶液加入反应罐,在反应罐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值为10,通过水蒸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0℃,加热时间为62h,得到固含量为42%,粒径为110nm的硅溶胶溶液;

c8、在c7得到的硅溶胶溶液中加入c4得到的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之后进行搅拌,直到改性介孔氧化钛粉末颗粒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

c9、在c8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乳液,所述丙烯酸乳液和所述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后,将其涂布在基布上,所述涂层的厚度为50μm,之后置于5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2h,得到所述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c。

将实施案例得到的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a,b,c及普通的基布面料d裁剪成10*10cm大小的面料以,进行自清洁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

(1)自清洁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配置浓度为0.1%的龙胆紫溶液,将0.1ml浓度为0.1%的龙胆紫溶液,从距离织物5cm的高度垂直分别滴在a,b,c面料上;对玷污试样进行12h的可见光照射,观察龙胆紫污渍的脱色情况。

结果:经过12h的可见光照射,面料a,b,c可以将有机染料龙胆紫完全降解,而基布面料的染料褪色不明显,说明实施案例得到面料a,b,c在可见光下具有优良的光催化自清洁性能。

(2)抗菌性能测试

裁剪后的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a,b,c加入悬浮液中,悬浮液中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杆菌,使用抑菌圈法测试其抑菌性。

得到的结果是:实施案例中的面料a,b,c,对上述四种菌的抑菌圈直径都明显大于15mm,根据标准抑菌圈直径大于15mm时,说明此时材料对细菌高度敏感,即说明了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发挥了其抗菌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的光催化消臭自清洁窗帘面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自清洁性能以及优异的抗菌性能。

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