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单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151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床单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床单面料在目前市面主要被分为纯棉、涤纶、混纺,这三种比较普遍一些。这三种床单布面料中,纯棉的床单最舒适也最透气,所以大多数家庭在选择床单布的时候,大多都会选择纯棉的床单。纯棉床单属于最经济实惠的。现有纯棉床单面料的使用寿命短,容易褪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床单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使用寿命长,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不容易褪色,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床单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2-16份、棉麻3-15份、合成纤维4-10份、竹纤维3-8份、棉纤维4-7份、羊毛纤维3-8份、亚麻纤维3-6份、蚕丝2-8份、聚丙烯腈纤维2-8份、聚氯乙烯纤维2-16份、天丝纤维3-7份、聚氟烯烃纤维4-8份。

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是涤纶或氨纶。

优选地,所述竹纤维面料有经线和纬线交织混纺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床单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纤维、棉麻、合成纤维、竹纤维、棉纤维、羊毛纤维、亚麻纤维、蚕丝、聚丙烯腈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天丝纤维、聚氟烯烃纤维混合,然后通过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形成纱条,最后通过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卷绕成布卷,最后裁切并定型形成床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寿命长,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不容易褪色,成本低,弹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2-16份、棉麻3-15份、合成纤维4-10份、竹纤维3-8份、棉纤维4-7份、羊毛纤维3-8份、亚麻纤维3-6份、蚕丝2-8份、聚丙烯腈纤维2-8份、聚氯乙烯纤维2-16份、天丝纤维3-7份、聚氟烯烃纤维4-8份。

合成纤维可以是涤纶或氨纶,这样降低成本。

所述竹纤维面料有经线和纬线交织混纺而成,这样增加强度。

再生纤维手感柔软,光泽好,吸湿性、透气性良好,具有环保性能,另外再生纤维中含有蛋白质,故与皮肤亲和力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棉麻方便染色和提高强度。合成纤维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棉纤维的强度高,抗皱性好。羊毛纤维提高保暖性。亚麻纤维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功能。蚕丝轻薄,降低重量。聚丙烯腈纤维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聚氯乙烯纤维难燃,保暖,耐晒,耐磨,耐蚀和耐蛀,弹性也很好,保暖性好。天丝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染色性好。聚氟烯烃纤维可以提高防燃能力。

本发明床单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纤维、棉麻、合成纤维、竹纤维、棉纤维、羊毛纤维、亚麻纤维、蚕丝、聚丙烯腈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天丝纤维、聚氟烯烃纤维混合,然后通过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形成纱条,最后通过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卷绕成布卷,最后裁切并定型形成床单。

实施例一

本发明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2份、棉麻3份、合成纤维4份、竹纤维3份、棉纤维4份、羊毛纤维8份、亚麻纤维6份、蚕丝8份、聚丙烯腈纤维8份、聚氯乙烯纤维16份、天丝纤维7份、聚氟烯烃纤维8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16份、棉麻15份、合成纤维10份、竹纤维8份、棉纤维7份、羊毛纤维3份、亚麻纤维3份、蚕丝2份、聚丙烯腈纤维2份、聚氯乙烯纤维2份、天丝纤维3份、聚氟烯烃纤维4份。

实施例三

本发明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10份、棉麻9份、合成纤维7份、竹纤维6份、棉纤维5份、羊毛纤维5份、亚麻纤维4份、蚕丝5份、聚丙烯腈纤维5份、聚氯乙烯纤维11份、天丝纤维5份、聚氟烯烃纤维6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寿命长,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不容易褪色,成本低,弹性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单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床单面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再生纤维2‑16份、棉麻3‑15份、合成纤维4‑10份、竹纤维3‑8份、棉纤维4‑7份、羊毛纤维3‑8份、亚麻纤维3‑6份、蚕丝2‑8份、聚丙烯腈纤维2‑8份、聚氯乙烯纤维2‑16份、天丝纤维3‑7份、聚氟烯烃纤维4‑8份。本发明使用寿命长,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不容易褪色,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9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